吉利到底有什么技术?为什么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
吉利本身没什么出名的技术,出名的技术也有,却不是自己研发出来的,全都是买来的。至于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这就吹的太离谱了,只能说吉利营销做的太好了,把吉利的口碑打造的非常好,误导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参考吉利2020年的销量,买的最好的是吉利博越,吉利帝豪系列,吉利领克系列,还有远景系列,星越,星瑞等等。主力还是6~13万价位的帝豪跟博越这二款主力车型。
就吉利的热销车型,扒一扒这些车型的三大件,跟同价位的国产品牌比起来,到底能不能拿到第一的称号。
吉利三大件之发动机篇吉利帝豪系列,知名度很高。既有定位轿车的帝豪,帝豪GL,也有定位SUV的帝豪S,帝豪GS。这四款车,使用的发动机有1.5L 109马力自吸发动机,1.4T 141马力涡轮增压,1.5T 177马力涡轮增压三缸。
这其中的1.5L 109马力发动机,技术源头来自丰田的1ZZ-FE发动机,后来经过调整活塞行程,改变气门正时等方式,衍生出了JL4G15发动机。现在帝豪这款发动机的代号为JLγ-4G15,是改进过来的。跟同样逆向仿制的国产自吸发动机比起来,如长安逸动1.6L 128马力,荣威i5 1.5L 120马力,奇瑞1.5L 116马力等同价位车型比起来,存在马力弱,油耗高的问题。优点就是质量稳定,也是卖点之一。
1.4T 141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吉利少数的正向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这款发动机技术这块其实是比不上国产主流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这台涡轮增压发动机,是自吸常用的电喷,不是涡轮增压普遍采用的直喷供油,存在马力弱,油耗高的问题。作为对比,长安的1.4T 160马力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热效率40%,最大扭矩转速1500~4000。无论是最大马力,还是最高热效率,或者动力的响应程度,新技术的密集程度,吉利1.4T 发动机是比不上长安的1.4T发动机的。
1.5T 177马力,这是一款国人看都不看一眼的三缸机,技术来源也非常简单,就是在沃尔沃四缸发动机的基础上,缩掉一个气缸,加上了平衡技术做出来的。这款发动机,比它强的有很多。同排量对比,比不过长安1.5T 180马力,比亚迪骁云1.5T 185马力。同价位对比,比不过奇瑞1.6T 197马力,海马1.6T 193马力。
吉利博越跟博瑞,分别于2015年,2016年发布,使用的发动机只有二台,分别是1.5T 177马力三缸发动机,1.8T 18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1.5T 177马力三缸发动机前面说过了,着重介绍一下1.8T 18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不是吉利正向研发的,仿制于大众EA888系列发动机,就是大众2.0T那一款。这款发动机2015年发布,发布之初还是不错的,但是跟现在主流国产发动机比起来就不够看了。
如1.8T 184马力发动机,跟同价位的长安CS75PLUS 1.5T 180马力,比亚迪宋PRO 1.5T 185马力,瑞虎8 1.6T 197马力,海马S8 1.6T 193马力等车型比起来,排量大马力小,调教也一般,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动力一般,油耗偏高。
吉利星越,星瑞,领克全系,用的都是2.0T系列发动机,技术来源就是纯正的沃尔沃技术,分为不同调教版本。低版本的有星瑞2.0T 190马力,高调教版本的有领克05 2.0T 254马力,中间还有218马力,220马力的。
作为对比,长安有2.0T 233马力,哈弗有2.0T 211马力,可以对标吉利2.0T 低功率版本。奇瑞有2.0T 25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对标吉利2.0T 高功率版本。虽然看起来国产品牌没有发动机可以压吉利一头,但是想想吉利所谓的高端发动机技术是买来的,奇瑞的高端发动机是自研的就明白了。当然,国产红旗还有一台6.0L 408马力 V12发动机,也是正向研发的,因为价格过高,就不拿出来对比了。
通过对比可以知道,吉利三大件之一的发动机,自研的发动机技术老旧,比不过同价位的国产品牌。买来的沃尔沃发动机技术,价格高不亲民,也没有比国产品牌发动机强,只能算是持平。所以,吉利三大件之一的发动机排第一,是不存在的!
吉利三大件之变速箱篇吉利目前与发动机搭配的变速箱,只要是手动挡,CVT无极变速箱,6AT手自一体变速箱,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几类。
手动变速箱没什么好说的,国产品牌都能自研自制,做出来的效果都差不多,入档手感一般,没有吸入感,只能说可以用。
吉利的6AT技术,原来是通过收购澳大利亚的DSI得来,通过买买买开发出了国产品牌第一款6AT变速箱。不过与之对比的是,奇瑞搞出了国产第一款CVT变速箱,比亚迪搞出了国产第一款双离合变速箱,长安也通过旗下企业东安动力做出了自研的6AT变速箱,只能说大家各有优劣。而且,吉利的AT技术,目前基本放弃了,低端车的6AT来自韩国派沃特,领克的AT变速箱来自采埃孚,总之就是买买买,没有自己的技术。
CVT技术,吉利没有,最开始采购比利时邦奇CVT变速箱,后来入股万里扬,用上了万里扬的CVT技术。而万里扬的CVT技术,来自于奇瑞,奇瑞是万里扬的大股东。
双离合技术,通过与沃尔沃联合研发,搞出了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核心部件来自于双离合巨头,如格特拉克。国产车在双离合这块,基本都是自研以后采购大厂零部件,比如奇瑞七速湿式双离合,就是跟格特拉克合作的产品。
通过简单对比可以知道,吉利变速箱要么买买买,要么跟沃尔沃联合研发,这点跟长安CS75 PLUS采购爱信变速箱,奇瑞跟格特拉克合作研发双离合变速箱的模式差不多,并没有对其他国产品牌取得优势。相比之下,吉利还要使用奇瑞技术的CVT变速箱,算起来奇瑞在变速箱这块排第一更靠谱。
吉利三大件之底盘篇吉利的底盘,分为二大类,一类是通过仿制得来的底盘,还有一类是跟沃尔沃联合研发的CMA造车平台。这点跟国产车以逆向底盘为主,后期转自制底盘的模式差不多的。但是,从价格来说,吉利的底盘技术,其实是出于劣势的。
吉利卖的最好的博越跟帝豪系列,都是逆向仿制的底盘,并不是跟沃尔沃联合研发的CMA系列底盘。博越的底盘,来自于丰田的RAV4,不是最新的丰田TANG平台,就是老款RAV4。
通过二款车的对比可以看出,博越的底盘跟RAV4非常相似,油箱位置,排气管的布局,前后悬挂的结构都是差不多的。当然,逆向不是山寨,博越的底盘还是有些自己的设计的,比如纵横交错的加强梁。不过价格限制了博越底盘的用料,大片的底盘裸露,看起来不够高级。
吉利的帝豪系列,则逆向与丰田的卡罗拉。通过对比,帝豪的底盘跟卡罗拉的底盘结构,基本布局也是非常相似的。
作为对比,跟博越同价位的瑞虎8,就是正向研发的底盘,来自于奇瑞T1X底盘平台。整个底盘设计自成一派,既有加强梁和加强件保证底盘的坚固程度,设计细节上,也把油箱跟排气管保护的更好,不像博越那样悬吊在底盘上。
吉利高端车领克系列,和星越星瑞,就是吉利跟沃尔沃正向研发的CMA造车平台。因为是自研的,底盘设计到位,悬挂调教的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贵。而且,奇瑞针对高端车,同样也有M3X平台,这个平台下的星途TX,麋鹿测试拿到了82km/h的成绩,底盘实力可见一斑。
此外,比亚迪也有针对纯电动车的111111平台,长城有柠檬平台,长安有P1,P2,P3,P4平台等等,都有自己自研的造车平台。
通过底盘对比,吉利的底盘卖的最多的,是逆向仿制的底盘,高端产品底盘更好,价格也更高。而奇瑞就算是普通家用车,也用上了自研的底盘,对比一下,高下立判。
总的来说,吉利三大件国产车排第一是不存在的,只能说大家都差不多。而吉利的优点,在于宣传,在于内外饰设计,三大件处于正常水准,排不到第一。
吉利到底有什么技术?为什么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
我两年前满怀心喜的本着支持国产民族工业品牌的心,购买了吉利帝豪GS2016款1.8L手动领尚汽车。刚过没多久就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然而我依旧对国产车充满了信心。在2018年12月底还因为变速箱分离轴承有质量缺陷召回更换分离轴承前都没有发现以前有漏油的情况,10月20号在赣州坤盛吉利4S店做保养时我发现汽车变速箱严重漏油,整个底盘都被变速箱漏油打湿,我在车子在长达7000公里行驶中都处在漏油的行驶。期间漏油导致变速箱严重磨损,还有一二三档严重异响啸叫问题,用耳朵听一下居然说是正常的,对于这种敷衍了事的处理方式我不认同,然而4S售后只给出换油封的处理方案,在我坚持要求更换后变速箱后,售后对我的合理诉求开始置之不理的态度。期间400投诉电话打了三次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对于这种店大欺客的行为和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吉利汽车,我要用蝼蚁之力维护自己的权益。
吉利到底有什么技术?为什么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
吉利汽车有一定技术储备但还远不到“三大件国产第一”的水平
吉利汽车虽然近期走三缸路线有品质下降,但在行业中还是比较自律的;习惯于号称“国产第一”总在提“三大件”的是奇瑞汽车,当然技术是否是第一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一品牌的水军总在以贬低其他国产品牌抬高自身评价的方式营销,这种行为是非常令人不齿的。对于奇瑞没有好评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水军,至于“三大件”的真实水平不算优秀但也不算很差,只是能客观一些才好。
奇瑞旗下主品牌包括控股品牌:奇瑞、捷途、星途、凯翼、观致包括捷豹路虎,四月27款量产车销量共计47673台,如果仍旧如此不自律这个品牌在2019年的表现可能会更差。作为国产汽车品牌应该给予支持,但是奇瑞汽车的营销手段令人感觉非常恶心。
回归正题,吉利汽车的“三大件”水平体现出的水平比较一般,但这家企业并不是没有技术积累,以发动机作为切入点看一看吉利的技术如何。
①·4G14T型号多点电喷涡轮增压1.4T发动机,最大功率98kw、峰值扭矩215N·m(2000-4000转),这台机器客观的评价是非常一般的,除了质量稳定一些喷油技术落后、调教非常保守,只能说用在入门级代步车合格。
②·4G18TD型号缸内直喷涡轮增压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285N·m(1500-4000转),这台机器客观的评价可以用【真不错】形同。虽然技术是逆向德系发动机但同期的德系机头有严重的烧机油问题,吉利逆向研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经过博越博瑞等车的长时间市场质量验证也说明了品质合格,这台机器在装车初期即使不算国产第一但也是位列三甲的。
发动机值得评价的就这么两台,剩下的三缸3G15TD以及四缸2.0T是沃尔沃的技术,作为吉利收购的汽车品牌使用技术也无口厚非,只是这就不能代表吉利的研发能力了。
变速箱方面吉利汽车是在AT领域起步较早的车企,早期收购DSI吸收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博越与博瑞使用DSI·6AT实车没有特别的优秀,但是也做到了换挡逻辑合理、质量足够稳定,相比国产的东安6AT和盛瑞8AT是有些细微优势的。
在DSI技术之后吉利月爱信又形成了合资关系,虽然是代工厂性质但技术总是在这种过程中慢慢积累的,也许吉利能够在国产AT中有一定建树。
至于双离合变速箱无需夸大,这种变速箱是国产汽车的主力机型,起步较早研发是干式和湿式的应该是比亚迪,最早达到湿式稳定阶段的也是比亚迪;之后才是长城吉利江淮长安等品牌,在7挡湿式DCT中目前级别最高的还是长城DCT450,可承受最大扭矩450N·m相当高、摩擦片使用的也是比较高端的类型。
吉利的双离合排名并不高,至于集成60kw电机由电机控制偶数挡的混动双离合也不够理想,这是以节省制造成本为目的的P2.5架构。
底盘的打造一直是国产车的硬伤,复杂的几何结构以及悬架调教测试设备的成本之高限制了很多车企的发展,曾经国产车的悬架即使是独立结构也是有形无神。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虽然都有进步但仍旧不算高水准,吉利汽车的平台总在翻用曾经的老平台,技术升级不够明显甚至在核心加强部件少数车还有降级,所以对于吉利的平台不能给出高评价。
底盘悬架目前唯一有一线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极其高昂的调教平台,这一品牌还是比亚迪,不过不能否认这些技术甚至设备的初期使用仍旧依靠收购的外国技术团队支持,只能说现在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阶段,真正掌握技术后才能以制夷,吉利在阶段更重视市场似乎有些忽视技术方面的进步。
吉利汽车的“三大件”只有部分发动机和变速箱能够给出高评价,底盘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不过数十亿打造的电池工厂倒是令人刮目,即使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仍不能达到国产第一,但是只要和4G14T定位相同能够体现稳定的质量,油电转换后也许能以EV形态重演EC7当年的发展。
总结:吉利汽车存在的问题和优点一样明显,但实力强大发展潜力也会非常大,即使不走技术流也会是汽车领域热销品牌的鼎足之一;应该会像大众汽车一样毁誉参半,不过总是能够热销。
关于吉利不违心的说只有在英国工厂生产不对国内销售的英伦TX5令人感兴趣,插电式混动技术、纯电续航110公里,再看看国产的吉利PHEV是什么水平吧,当然这台车售价在英国超过30万也算高价车,只是引进到国内应该更能提升品牌形象。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吉利到底有什么技术?为什么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
网上说三大件第一的是奇瑞,不是吉利。吉利作为二十年前从零开始的民营车企,从低端拼凑的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起逆向研发,2006年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开始掌握发动机自主技术,到2009年帝豪整车生产线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这是吉利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之前的努力。
发动机:十年前就已自主研发出帝豪那台1.5L,现在有1.0T至2.0T全系列自主发动机,多次获中国芯十佳。
沃尔沃技术:很多人有误解,前五年吉利较弱,向沃尔沃学习消化吸收,后五年是吉利与沃尔沃利用全球(欧洲)资源联合研发,研发新成果可以用在吉利集团所有子品牌(大众与奥迪,通用与凯迪拉克也是共用技术)。作为跨国公司,吉利走的是利用全球资源联合研发路线,只要自主控股即可,不可能再去闭门埋头搞自主研发。
变速箱:吉利收购DSI后发现AT核心专利都是外国的绕不过去,无研发前景,果断卖掉,与爱信合资生产。自己则与长城一样研发专利壁垒少的湿式双离合DCT,现已成熟。CVT有国产万里杨和邦奇(中企已收购),采购即可。
吉利到底有什么技术?为什么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
我就想问问网上宣传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的文章在哪里?倒是奇瑞这样的文章不少,而吉利宣传最多的就是设计最美、沃尔沃技术等等。吉利的风格就像其创始人李书福一样,是非常成功的商人,但不是刻苦钻研的工程师,这点和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的风格也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特点。
其实吉利三大件远远谈不上第一,但是李书福非常有战略眼光,非常懂得借势。这也是吉利能够荣登国内车企销量第一榜单并远远领先于第二名的原因。下面我们分别来说说吉利的三大件。
发动机发动机领域,如果不算上沃尔沃的技术,吉利在一线自主车企中基本属于垫底的存在。至少有长安、奇瑞、比亚迪、长城、江淮、上汽这几个企业排在吉利前面。其中长安我觉得是自主车企中在发动机领域研发实力最强的,无论是1.5T还是2.0T发动机都达到了合资主流水准,产品线布局较完整;奇瑞最新的1.6T千呼万唤始出来,但足以和奔驰现代的同排量发动机叫板;比亚迪逆向研发也是本事,无论是1.5T还是2.0T实力都不错;江淮虽然低调但绝对是实力派,布局完整并且整体水平不俗;上汽和通用合作的动力总成也达到了主流合资水准。
相比而言,吉利的发动机一是长期依赖于逆向研发,并且技术先进上距离国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二是缺乏高端产品,老的逆向于EA888的1.8T目前看有些落后了,新的1.3T、1.4T仅仅称得上中规中矩,所以吉利不得不引进沃尔沃T5系列技术并且在国内生产。
变速箱变速箱方面吉利一直依赖于供应商,吉利因为和DSI的关系,在博瑞博越等车型上使用DSI 的6AT变速箱,但这款变速箱虽然平顺性还可以,但是传动效率低,和爱信的6AT还有一些差距。最新的搭载在领克车型上的7DCT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采用的是最新一代的电液执行系统,传递效率最高可达97%。这款变速箱在自主品牌中属于领先水准,但是这也是吉利巧妙借势的结果。
底盘底盘这个领域,目前来看还是奇瑞和比亚迪站稳了第一梯队。因为奇瑞已经实现了底盘的模块化生产,在设计水平上和轻量化处理上都要略胜一筹。前奔驰底盘调教专家Heinz为比亚迪引入了德系主流底盘设计开发体系。而吉利出自BMA最新平台的缤越,在首秀过程中失控翻车,反映了吉利在底盘调教方面的不足。帝豪的底盘构造与丰田卡罗拉丰田高度类似,博越的底盘来自RAV4,博瑞的底盘和雷克萨斯GS高度类似。如果没有吉利和沃尔沃的CMA平台,吉利在底盘方面的技术积累就更加薄弱了。
综上所述,吉利的三大件远远谈不上自主第一的水平,把沃尔沃的技术都算上还差不多,但是沃尔沃的技术并没有对吉利全部开放,至少目前看吉利没有直接全部引进沃尔沃的技术,而是采取逐渐吸收的策略,不过吉利的三大件技术因为收购的关系,也在飞速提高。所以再过几年,或许能够站上第一的宝座吧。
吉利到底有什么技术?为什么网上说吉利三大件国产第一?
首先说说吉利都有什么技术。
第一,发动机技术,吉利旗下含有从1.0-3.5排量,从三缸发动机机到六缸发动机,从自然吸气到涡轮增压等,20余款发动机,其中最近连续六年获得中国芯十佳发动机,以及沃尔沃技术,即Dve系列发动机,多次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
第二,变速箱技术,吉利旗下掌握国内为数不多的AT变速箱,以及双离合变速箱技术,其中双离合由于完全自主研发,所以可以任意拆解组装,集成电机,实现低成本轻混动技术,可以降低一定油耗的前提下,更好的保证静音震动。
第三,底盘技术,目前吉利旗下有FE,NL,KC三个,沃尔沃协助开发的平台,其中NL平台使用权以7个亿,卖给宝腾。另外还有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SPA架构,以及衍生的BMA,DMA,PMA平台。其中CMA等架构,在传输协议,安全,操控,灵活等方面属于全球领先水平。
第四,其他技术,吉利还有用甲醇燃料,48v轻混动力,插电混合,chs油电混合,纯电等新能源技术,智能互联车载技术,自动驾驶技术,飞行汽车技术等等。
技术水平怎么样,可能每个人心理都不一样,不过目前吉利研发费用可以说是自主顶尖水平,达到93亿多元,自主研发费用一般在30亿左右的水平。
以下为车企2018年财务报告,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