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以前要差?

从大环境来说,目前汽车的质量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拿国家最新出台的年检政策来说,开十五年已经不会强制报废,只有开够六十万公里才会引导报废。如果车辆质量不够好,国家层面是不会出台这种政策的。

若是感觉车辆质量确实比以前差了许多,那也是有可能的。

车企减配导致车辆质量下降

在90年代的时候,一台桑塔纳可以卖十几万,利润及其丰厚。随着国产车的发展,90年代卖十几万的桑塔纳,现在不到十万块钱就能买到。

在钱越来越不值钱的现在,虽然生产力进步了,很多零部件的价格下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车企迫于成本压力,开始搞些减配的套路来忽悠消费者。

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众速腾断轴,帕萨特断A柱,途观L断A柱等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厂家简配。

就拿大众的捷达VS5来说,这是一台紧凑级SUV,全系标配大众EA211 1.4T加七速干式双离合的动力组合。但是价格十万不到,顶配十二万,性价比那是相当的高。

但是这么一款性价比高的车,在看不见的地方简配严重。比如发动机舱的隔音棉没了,导致发动机噪音得不到抑制,车主就会觉得发动机噪音大。比如车窗四门的隔音棉也没有,高速行驶的胎噪,风噪就毫无保留的进到车厢内,NVH隔音做的稀烂。

除了这些,这车前后防撞梁的厚度,强度以及覆盖面积都处于排名靠后的位置,安全性只能说是及格,如果真被中保研拿去碰一下,成绩不会好到哪去。

现在车企简配之风导致车辆质量没有以前好,基本逻辑就是三大件没问题,但是消费者看不见的东西,能减就减,很多零部件的寿命都没有以前好,质量肯定跟着差了。

厂家为了追求利润,故意把质量做低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术语叫做“计划性报废”,意思是厂商故意把产品做的更差,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以刺激消费者更新换代,购买更新的产品。

现在我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增换购”的阶段,意思是很多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买车,买新车要么是换掉旧车,要么是再给家庭增加一辆车。

这样一来,车企为了维持利润,除了不断推陈出新,搞些改款车,换代车来刺激消费者换车买车外,还对车辆质量本身进行控制。

比如很多车企在三包书上面明确标识了,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基本是三年或者六万公里,或者更长的质保。但是除此之外,像蓄电池,雨刮器,座椅,车机显示屏,空调系统等零部件,基本就一年的保修期。

虽然很多零部件不可能真的用了一年刚出保修期就坏,但是不可能用一辈子,总有要坏的时候。如果坏了,现在汽车修车不是修,以换代修,成本太高了,很多人修到心烦,还不如直接换新车划算。这样一来,车企的目的就达到了,利润就保住了。

现在汽车功能更多,出现问题的几率更大,质量也跟着下降

去年美国J.D公司发布的质量榜单一出,很多人哗然,因为美国道奇品牌质量排到了第一名。道奇是美国一款肌肉车,比较冷门,质量以前并不是多好,排名也靠后。

这次突然排到第一,很多人分析是道奇这车定位过于复古,很多新技术没用,车机也非常原始。这点在汽车科技化,涡轮化,自动化的大潮中,非常占优势,因为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出毛病,简单的东西反而质量稳定。

作为对比,以科技,新潮自居的特斯拉,排名直接垫底,质量水平令人大跌眼镜。

以前的车,用的都是很简单的技术,比如自然吸气发动机,手动变速箱,很简陋的车机,也就听个收音机的水平,像倒车影像,雷达,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多档位变速箱这些基本没有。

比如现在的桑塔纳,捷达,或者五菱宏光,比亚迪F3等车,依然可以算皮实耐用的车,原因就是这些车发动机技术老旧,配置也极低,很多配置和高科技都没有。

很简单的道理,技术越复杂,出问题的几率就越大,一环扣一环容易搞出更多问题。如果技术老旧,配置简单,或者直接给个手机支架代替车机,那么没有太多东西,自然不会出问题,质量水平也大大提高。

总得来说,现在的汽车质量比以前还是好多了。不过一分钱一分货,玩套路,消费者还是玩不过车企。

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以前要差?

的确,都是恶性竞争的利益原因!

阅车多年,直至至今。发现不论从大大小小的品牌、还是车辆从里到外。都存在严重减配....

先说内部,大众福特的黑心棉事件,国产后都是一些复合废料利益最大化,早个10年前,用料都是很厚道的,车内地皮大量隔音棉,都是货真价实的海绵判断一辆车车内部用料最好的办法就是拆仪表台,个人认为德系美系在用料方面最好,铝制框架,线束卡扣,线束包裹完整不裸露!

重点减配还是外在,底盘是重点,现在车的底盘真的跟以前的比起来没发比!进口也是一样,以前宝马底盘都是大量的铝摆臂,直臂,拉臂、纵臂,前天看到一辆全新x4,不光x4,5系现在都慢慢的铝合金和钢板化了。

油底壳,气门室盖全部塑料化,铝制进气歧管绝版,铜制水箱现在看不到。甚至连防冻液都开始低端化!还有就是雾灯,我相信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性出台要求必须要有后雾灯,估计都阉割完了!不光如此,修车多年的老师可能也会发现,车子结构满满简化,虽然有部分是进步合理,但是更多的就是成本问题,以前的双叉臂多连杆,现在基本要20w以上的车型才有!某些车企甚至使用单层冲压的摆臂,更别提双层铸压焊接,铝合金材质更是奢求!

减配之后悬挂系统安全性大打折扣,虽然平时不觉得,出了事情就出来了,所以小编造奉劝大家买车首位考虑就是安全性耐用性,其次才是外观空间配置。虽然现在汽车工艺技术上很大提升,但是减配确是越来越厉害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亘古不变!

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以前要差?

哈哈哈,诺基亚抗用啥结果啊。。。。现在一些厂家都会降低成本和计算使用寿命。这样才会发展好。。。。。我们的车企不怕,六年后验车慢慢就让你换车了,十年的车这不合格那不合格的,花钱维修或者车虫过,十五年一年两验…………

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以前要差?

这种问题,题主应该先搞清楚是不是,再来问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20年前可是有了长足的提升,无论是造车工艺、零件精度、可靠性、易用性、配置基础、主被动安全性等等都在进步。你觉得现在车不如以前质量好,很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过去网络不发达,有问题也传播不开。

第二,过去私家车保有量太小,虽然故障率高,但毕竟基数小,出问题的个体还是少。第三,我国1994年左右才开始允许私人拥有机动车,之前的车都是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采购的公户车,都有自己的车辆维保团队,出问题你也不知道。

第四,过去人们生活水平比现在低,对车的要求不高(有车开就很了不起了,还要啥自行车),往往只有纵向对比(和以前没车相比)而没有横向对比,很多小毛病不觉得是问题,对车子哪儿好哪儿坏没有清晰的判断。

第五,如果你看到许多一二十年的老车依然车况良好,漆面光亮如新,那是因为只有到现在还没报废的老车才能被你看到,绝大多数老车早就成了解体厂里的废铁了,这属于幸存者偏差。就跟“几十年前的生活条件那么差,为什么还能出现这么多长寿老人”一个道理。

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以前要差?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的汽车质量和过去的汽车质量相比,有一个质的飞跃,无论是车辆的外观上,还是舒适性上,无论是动力性上,还是燃油的经济性上,无论是通行的速度上,还是车辆的操控性能上,过去的车辆和现在的车辆都没法比。今天我们所说的现在汽车质量差,只是相对的,感官上的错觉。

过去的汽车随便加点机油就能跑,不像现在的汽油,又是粘稠度,又是抗高温性,还要分什么全合成机油和矿物质机油,给人的感官认识是过去的汽车比较皮实。可你没看到,过去的汽车跑个20万公里可能就要大修发动机,而现在的汽车跑个几十万公里发动机都没有一点问题。所以过去车辆的皮实只是一种感官上的假象。

过去的汽车通过性强,那时候路面质量也不好,汽车在任何路面行驶都没有阻力,可今天的汽车通过性同样不差,只是车辆的功能细分的非常明显而已。

有些老司机会认为过去的汽车一用十几年,质量非常的好,那是因为过去的汽车行驶速度慢,跑一年也没有多少公里数,再看今天的汽车,动辄几十万公里,在加上交通的四通八达,许多汽车昼夜不停的穿梭在各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做的人歇车不歇,例如出租车,长途货运车,如果是过去的车辆放到今天,结果会如何不言自明。

有一个车型是最能代表过去的汽车来和今天的汽车进行对比的,那就是普桑,从1985年第一辆普桑进入中国,到今天的全面停产,普桑在中国汽车市场走过了30多个春秋,是最有代表性的车型,见证了中国的汽车发展史,但你能说普桑的质量要好于现在的汽车吗?普桑的通过性强,皮实耐造,但是普桑各种小毛病不断,许多通病现在仍然存在,论质量,他真不行。老车质量好,把一辆老解放放在你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开走他?

过去的汽车和现在的汽车放在一起,与其说质量高低,不如说情节依旧。如此而已!

为什么现在汽车的质量比以前要差?

问这个问题有毛病,本人驾龄26年,93年开第一部车拉达那是个破车,各种毛病,夏利新车轮胎压个瓷片能报废,50公里要擦一下白金不然不着车,后来换成电子点火,3万公里烧机油,平头五菱刚出保2万公里烧机油,金杯海狮提车3天跑长途水泵漏水,两年换了台日本原装3Y发动机,绵阳产的3Y机真是垃圾,过去开车都会简单修理,长途时刻能坏路上,现在特別是国产车的质量比20年前有质的飞越,正常保养五年内不出什么毛病,三流汽车厂产品除外,8年前的普桑出租车72万公里才烧机油,我的高6,7年车龄,只换过4年胎一个灯泡和一个电瓶,一组火花塞,一条发电机皮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