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日系的发动机寿命哪个长?
德系,日系都是中国市场上卖的非常好的汽车品牌。对于这二家来说,卖的好一时可能是侥幸,如果销量一直不错那肯定是有真本事的。而汽车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三大件,即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既然题主想在日系,德系之间找出寿命更长的那家,个人觉得日系车的发动机寿命相对更长一些。
题主提到,德系发动机的气缸内壁是网状的所以润滑得更好一些,理论上寿命也应该更长。其实在发动机气缸内做网状结构并不是德系一家在做,大家都采用的同样的技术。
我们知道,发动机运转的时候活塞与气缸内壁反复摩擦,如果不做润滑那发动机迟早拉缸,寿命也就谈不上了,所以发动机都会配上一套发动机润滑系统。
这套系统主要通过机油泵将机油输送到需要润滑的润滑点进行润滑,这套系统叫做压力喷射系统。同时还有一套飞溅润滑系统,主要通过部分浸泡在机油里的发动机曲轴,带动机油甩到活塞,气缸内壁进行润滑。
为了让气缸内壁吸附更多的机油,让活塞环运动时形成更厚的油膜,起到更好的润滑保护效果,汽车工程师都会在发动机内壁做网纹结构,主要加到存储机油的作用。
目前有很多种储油结构形式,比如直纹、裂纹状网纹、网格状网纹、凹坑等。德系发动机气缸壁主要是用松孔镀铬表面处理加珩磨得出来的网格储油结构。
鉴于大家都在使用同样的润滑储油技术,所以德系发动机想凭借发动机内壁的网格储油结构的“黑科技”获得比日系发动机更长的使用寿命就不存在了。毕竟日系号称“买发动机送车”,这点黑科技日系发动机也会,也在用。
既然大家都有同样的技术,所以可以从别的地方来对比日系,德系二家,看看哪家发动机寿命更长。
影响发动机寿命的点第一个是发动机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甚至装配工艺也得算在里面。
从这点来看,德系,日系都是发动机领域的老玩家,基础实力非常雄厚。再加上现在工业发达,基础工艺完善,加工精度极高,同时还有机器人这种具有极高执行力的工种上了流水线,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影响发动机寿命第二个点就是车主的保养了。发动机是否耐用,保养是否到位才是最重要的,再好的发动机不保养迟早都要散架。从这点来看,日系,德系的发动机寿命完全取决于车主对爱车的爱惜程度,具体谁的寿命长,还得看人。
第三点便是发动机本身的技术构造,参数性能了,从这点来看,日系确实可以做到寿命更长。
拿日系卖的最好的日产,丰田,本田这三家车企来说,旗下的发动机仍有大部分采用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如日产轩逸,奇骏等。如果想要提升动力,就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加一台电动机组成混动系统,比如雷凌双擎,荣放双擎等。
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寿命,可靠性的技术指标是明显高于涡轮增压的发动机的钱。不巧的是,德系车大部分车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从大众朗逸,到子品牌斯柯达,到高端品牌奥迪,保时捷, 劳斯莱斯等都是使用大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
日系是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主,德系则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主。日系一个追求可靠省油家用 ,德系追求高性能大马力,从发动机本身的技术来说,德系发动机想要更大的马力和扭矩输出,发动机的负荷就会更大,难免会损耗发动机的寿命。
以现在日系,德系二家发动机来比,日系发动机寿命肯定是高于德系的,因为日系占着品牌定位的优势,大力发展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具有更长寿命的发动机。
而德系,涡轮增压发动机跟自然吸气发动机对比本来在寿命上吃亏,所以寿命比不上日系也合理。不能既要高性能又要更长的寿命,这就很难搞了。
如果让日系搞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CRV上面那台1.5T 193马力发动机,不就是因为机油增多翻车了吗?所以,日系发动机寿命更长只是占了品牌定位的便宜,并没有在发动机领域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德系,日系的发动机寿命哪个长?
德系日系之争由来已久,抛开驾驶路况和驾驶习惯空谈寿命没什么实际意义!
先回答你描述的问题:有人说德系发动机汽缸内壁有刻意的加工网纹,目的是利用网纹含机油的效果来避免磨损,而日系的汽缸内壁是完全光滑的,所以没有烧机油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纯粹是不懂机械加工的胡说八道,或者就是给德系车烧机油找到一个合理的“高大上”的理由。
从发动机运行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活塞上行时,机油环在油泵的作用下喷出机油,形成油膜,而在活塞下行时,利用活塞自身的张力以及燃烧室爆燃产生 的压力使机油环仅仅贴在汽缸内壁上刮除油膜。四冲程发动机在一个燃烧循环活塞需要上下两次,如果德系车真的有这种“网格汽缸内壁”的高级技术,机油消耗量绝不仅仅是这么点,
从机械加工角度,对于全铝发动机来说,一般汽缸缸套的材质都是采用比较耐磨的“合金铸铁”加工而成,而对于铸铁发动机来说,一般没有缸套,无论有没有缸套,加工过程大都相近,基本流程就是利用车床车出外圆,利用镗床粗镗、精樘,最后利用磨床去进行内圆珩磨(镗磨),现代一般都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统一进行,珩磨工艺的精度非常高,一般来说只要是珩磨工艺都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纹”,这也是国际通用的加工方法,德系并没有独家秘籍,日系也有。
早期德系和日系那个寿命更长?从设计角度来说,无论是德系还是日系,使用寿命都是有保证的,有人说日系毛病少,实际上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德系的寿命也并不差,大街上成天跑的捷达随随便便就可以跑个100多万公里。相对而言,日系在中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方面设计制造工艺相对更成熟一些,而德系在涡轮增压发动机方面,也有着更成熟的经验,从维修角度来说,经过几十万公里的使用,日系的确要比德系大修几率低一些,主要原因如下:
- 1、日系一直坚持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燃烧工况相对简单,对于燃料品质要求相对低一些,理论上积碳生成量更少,润滑要求相对更低,磨损相对更小。
- 2、90%以上的发动机磨损主要发生在冷启动瞬间,而日系车普遍要求使用低粘度机油,低粘度机油流动性好,可以在冷启动瞬间更快的被泵送到润滑部位,减少乏油润滑时间,降低磨损。
- 3、日系发动机温度控制要相对低一些,只有85-95℃,而德系车发动机温控相对要高一些,95-105℃。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散热效率,但是,相对而言,高温对发动机密封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橡胶、密封胶等在高温下更容易老化、脆化,因此德系车的发动机渗漏现象相对多一些。
- 4、德系普遍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相对而言涡轮增压发动机缸压高、温度高,对发动机耐压、耐高温、润滑等要求都更高,机油丢漏情况也不容易控制,特别是涡轮增压器最高转速可达到20万/分,最高温度将近1000℃,对润滑要求极高,因此,早期的德系车烧机油的情况比较多,发动机一旦烧机油,燃烧就会每况愈下,积碳、爆震、拉缸这些现象会逐渐发生。
近年来,日系也终于进入“涡轮增压”时代,总体而言,随着汽车科技的进步,对于发动机烧机油的情况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比如早期的大众EA888烧机油的几率比较大,经过几代的改进,目前第三代的EA888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已经趋向于正常,反观日系,以发动机品质著称的本田1.5t发动机由于设计缺陷导致了机油不断增多的情况,虽然几经召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涡轮增压时代,日系和德系终于站到了一个起跑线上,那么到底日系和德系哪个发动机的寿命更长一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扩展:日常驾驶过程中如何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总得来说,按时、按要求进行保养,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选用合适标号的燃料,尽量避免低温短途行驶,发动机低温下不要大脚油门急加速,可以使发动机保持良好的润滑,同时还可以降低积碳的生成,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德系,日系的发动机寿命哪个长?
就拿德系的奔驰与日系的三菱来作为比较吧,稍稍动车的人会发现,这两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曾为本国战斗机供应发动机,二战结束后,进而相继转投民用车辆研发与制造,所以说,德系发动机与日系发动机,都是有飞机发动机继承而来的。
无论二战时飞机发动机也好,还是后来至今的民用发动机,在设计之初都有设定的使用周期(寿命),随着时间的飞逝与科技的进步,现在发动机从壳体原材料,到整合零部件,都经过精细的筛选和调教。所以质量和使用寿命都要比以前长,而且许多高档车型的发动机都是几万到几十万公里免维护的(除了换机油)。
德系车多采用
Turbo(涡轮增压)系统,最大限度的调教出发动机最巅峰的动力,进而给操纵者最好的反馈和体验。而日系车多年来一直采用自然吸气体系,所以几十年来相对稳定,但动力输出显得平庸一些。如果单就寿命而言,栋哥还是认为自然吸气的要长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无关与车系和国家。德系,日系的发动机寿命哪个长?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抽象,德系和日系各自的车型有很多,要比较哪个寿命长,得具体到两款车型上才有意义。不过,从大体来看,日系车相比德系会更耐用,故障率会少一些。你说的发动机壁的区别,从技术层面看只是占到了小部分原因。影响一款发动机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说,这款发动机所用到的技术、开发理念,还有车主平时实际的用车环境和习惯等等。个人认为,德国人和日本人在造车理念上就有很大差别。德系更加追求新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更短,它们把所谓的“新技术”作为自己产品的卖点,而越是先进和新的技术就意味着整体设计复杂,“新”往往不代表成熟。而日本人则是把耐用放在第一位,同样一款发动机或者说一台车,德系4,5年就全新换代,而日系一般却要7,8年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相对而言,日系车的发动机寿命会更长。但是这个“长”和“短”,都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现在基本很少有人把车开到30万公里以上了。
德系,日系的发动机寿命哪个长?
关于德系车烧机油,您在网上看到的说法是错误的,德系车网纹状缸壁导致烧机油完全是无稽之谈!这种说法完全是一些没进过工厂、没玩过机加的人脑子一热想出来的玩意,毫无任何科学性!世界五大车系、甚至咱们的自主发动机所有的缸壁都是这种网纹状结构,说白了但凡牵扯金属间的摩擦部位必须采取这种加工方式,这种方式全世界的工业加工都已经采用了上百年了!这里引用一个“珩磨”的概念(珩、heng)!气缸套内孔的加工流程通常由粗镗、精镗、珩磨三道工序!当气缸孔经过“镗削”后(镗完了,就进入珩磨阶段)为了提高缸壁的形状精度以及使质地变得更加均匀减少粗糙,还要再进行粗珩、半精珩、精珩(平台珩)!粗珩的目的在于快速去掉珩磨余量,而为之后的半精珩提前修正误差!而在“半精珩”工序之后就形成了均匀的交叉网纹!其实早在上世纪7、80年代的气缸套加工平台的珩磨头上就已经装有“拉网纹”砂条(珩磨石),只要气缸套孔走一遍半精珩就必然留下网纹状的缸纹!全世界关于气缸套的加工方式都是一致的,这个珩磨上网纹也是标准化流程,五大车系、中系、等一切车系的气缸套上都有网格状缸纹!所以就不要迷信德系车烧机油是因为网格状的纹了!关于德系车烧机油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密封会提前出问题,因为德系车过早的引入了涡轮、直喷等技术,而德系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本身就比日系车高(非涡轮),而进入涡轮时代之后这种温度差继续被拉大!发动机工作温度高以及缸内压力大,自然也就对密封系统的破坏比日系车要狠。。自然而然密封也比日系车失效的早,性能与寿命成反比,性能越高、坏的越快,看看那些竞技体育运动员往往寿命都不太长!不能说德系车烧机油,而是说但凡涡轮增压机头都会烧机油,这就是宿命,不过是早与晚的问题!至于德系、日系发动机谁的寿命长?鄙人想问一句让不让休?德系车发动机会出问题,但经过维修性能可以重回巅峰!而日系发动机耐用不容易出问题,甚至不用去大修但也只不过是逐渐衰退的过程,颇有一命货的感觉!而德系发动机给人的感觉就是倒驴不倒架!
德系,日系的发动机寿命哪个长?
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大家不反省是自己不懂得如何保养,而要死命硬磕日德两系发动谁的寿命更长?----更无厘头的竟然还是“听人家说”?
第一,迄今为止,对于日系德系的发动机你听说过几家有用到报废的?其次,对于发动机的保养问题又知道多少呢?如果非得作一个比较,无法是两地区的风气使然罢了,德系专用性的东西更多,结构更精密,保养费用更贵;日本人就更考虑经济性,设计偏于简介、通用,自然故障率就少了,保养费用就便宜一些。
但故障率并不等于寿命短。
第二,不仅德系发动机壁是网状,日系车很多也是网状。比如马自达,比如丰田汉兰达。
(汉兰达)
(马自达)
第三,所谓的烧机油和机油增加本质上的原因就是曲轴箱窜气(这个问题不管是德系还是日系还是任何一家车企都无法解决),跟发动机壁是平是网没有特别大的关联,因为现在大家都用PCV阀来改善问题,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罢了。
第四,简单的以日、德系发动机就非常外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本田发动机是比较极端的,它在低负荷的时候表现出省油;在高负荷时表现的动力,配合特有的VTEC(本田对于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的称呼),所以本田在低转数省油但动力不足;高转速的时候动力充足但油耗增高(所以不要总认为日系的发动机就一定是省油了,这是分情况的)
丰田则没那么极端,搭载VVT-I(丰田对于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的称呼)的丰田发动机动力就非常中庸,而这种平顺的加速虽然不见得慢了,但因为扭矩不变,而加速过程的风阻增大,使得加速感越来越“弱气”。
德系发动机相较于日系,其实更加完美,比如奥迪的AVS(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不但能控制气门的开启升程;而且还能用不同组的凸轮轴从不同的角度来匹配高、低负载的连续可变,说白了就是能让所有配给部件能达到最完美的性能,所以不但动力好,而且后劲十足---这也就是德系的特点:后备功率充足。
第五,在中国日系比德系发动机更受人青睐的原因是路况问题。因为德国人习惯在高转速起步、换挡,而在低扭矩的动力输出会难受的让人吐血;反观日系发动机低速扭矩的平顺输出更适合我国拥堵的城市交通。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