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有农民称: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呢?

我是农村人,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当然,我只以我所在的农村地区做样本来解释“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农民为什么不高兴”。

中国太大了,各地农村情况不一样,请不要对号入座。

农村“村村通公交”肯定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有农民却称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何?我想,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村村通并不代表户户通,一个村太大,村村通没有想象中的方便

我国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分为省,市,县,镇,村这五级行政区域,但是,农村太大,村下面还有组(队)。

按我这里的情况,一个村子下面有十三个组,这是官方的叫法。我们则叫某某队,某某生产队。算起来,这是以前搞大锅饭做集体劳动遗留下来的称呼。

我们村的公交车,20分钟一趟,但是不过户,只在公路上停靠等客。这就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离客运点远的村民,要走很长一段路来坐公交车。

我家离公交点最近,走路也要近二十分钟,那些离得远的,没个多小时是走不到的,算起来,得有五公里的距离。

这就是某些村民高兴不起来的原因,离他家太远了,不够方便。

如果村村通的公交能够做到城市公交那样,停靠点多,密度大,覆盖面广,才能让大家都满意。但是,结合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的情况,这是很难办到的。

村村通的公交车性价比不够高,不值得高兴

现在的公交车都是分段计费的,起步价一块,大概能坐3公里远。

在城市里,一块钱坐三公里很良心,但是在农村地区,似乎没那么好,甚至有点不划算。

在我们那里,小汽车正在慢慢普及,如果没有汽车,每家每户都有代步工具,要么是摩托车,要么是电动车。

摩托车基本都有做到二毛钱一公里,电动车更便宜,一毛一公里。算起来,公交车的一块钱三公里,就落了下风。

而且公交车需要等,不是去了就走。自家的摩托车骑上就走,非常方便。

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多,腿脚不方便,他们都喜欢开三轮车。买个三轮车,花几百块钱架个雨棚,赶集,拉货,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真的很方便。

像我岳父家,去年就给老爷子买了一辆三轮电动车,供老人家平时出门打个牌代步,碰上赶集还可以开着去买点生活用品。

现在国家政策好,基本做到了户户通路。有了路,买点代步工具,比公交车强多了。

以我所在的农村地区来看,村村通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算不得雪中送炭。只能说现在国家富强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依靠公交车出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然,中国太大了,贫富差距也很大。有很多地方还没有通路,更没有通车。相信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善这些地区的交通情况,做不到十全十美也是正常。

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有农民称: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呢?

感谢邀请!

今年9月农村村村做到通公交,这个我觉得不可能吧。现在像我所在的村,村道才只有四米宽。如果有公交车的话,两车相遇时,根本不够相闪。现在有几部幼儿园的接送幼儿的车,都是小型面包车。送小朋友回村时经常遇着,村里的人开小车也外出,两小车相遇时都过不去,要比一车闪出旁边有空地位置停好,让其中一部先过去先,等下那部才过。我村的村道是2012年打成的,有的村道还是3.5米宽呢,比我这条村的路还窄。

要想村村通公交,我觉得要加宽路面,最少要够两大车相闪,要有六七米宽的路面才可以。而且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戶户有摩托车了,出行也方便,上街赶点菜来回十多分钟也可以了的,谁会排队去等公交。不过如果农村村村通公交,会方便老年人,老年人大多不会开车。有公交车乘搭方便多了,这样老年人不用天天闷在村里,可以外出游玩下。我相信如果村村通公交车会很受老年人欢迎的,有也好,但要在今年9月有,照我这里是不可能的事。

能村村村通公交车是好事呀,为什么会高兴不起来,如果有公交车通,村里的小孩子早上和放学可以自己搭乘公交车去,上学放学不用家长接送了,这样家长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一天的农活了,也可以在附近的厂找点工做下,反正村有公交车通大人少了接送小孩上学放学这道工,何乐而不为呢。还有如果家里的老人,有些伤寒感冒的小病的,也可以自己搭公交车去村中的卫生所看病了,老人也可乘搭公交车去附近的农村市场玩下,或去短途的风景区游玩下。村村通公交车不论对大人,小孩,老人都有益外,是值得开心的事。

以上是我个人对:农村9月要村“村村通公交车"的一些看法,如果你对此有什么观点,欢迎写下评论区,大家讨论,谢谢!

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有农民称: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呢?

"村村通公交"解决了村民交通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方便上街、进城购物,特别是对留守老人来说,给予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为什么有村民会觉得高兴不起来呢?

公交车的费用问题

现如今,我所在的乡镇已经通了公交车,从镇上到县城,一路都是国道,行驶上不会产生多大的麻烦。刚开始,上车4元/人,挺便宜的。可过了8年之后的今天翻了一倍,8元/人,让人觉得好贵。然而,涨价也是无奈之举,电动车普及了,坐公交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不涨价就很难坚持下去。那么,关于乘车人少导致涨价的问题,进入村里的公交车也会面临。

如今的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很多,村里都是老人和小孩,而且数量很少,非常的安静。公交车进入一回,价格太低是要亏本的,亏本就运营不下去了,即便是有补贴。所以,进入农村的公交车,价格不会低。这便是村民高兴不起来的一大因素。

公交车来回村里的时间安排问题

对于村民来说,上街主要是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再吃一碗粉解馋。采购+吃粉的时间大概1~2个小时,完成了就想要回家。如果是自家开车,就很方便。如果选择乘坐公交车就需要等待了,等1~2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因为公交车一天来回村里最多也就一次,所以会固定一个到村里接人的时间,另一个是从街上返回村里的时间。那么,为了照顾更多的人,通常会把时间定得比较靠后,比如下午3点、4点等等。然而,很多村民上午九点钟到街上,11点左右就完成日常生活用品采购了。然后,就要花上3~5个小时的时间等待公交车。等待的时间过于漫长也会让村民感到担忧。

也许有人会认为,增加公交车的车次。但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农村乘车的村民本来就少,一个来回才乘坐3、4个人,是要亏本的,导致公交车运营变得困难,无法维持。总结:公交车进入农村,个人是非常赞同的。但是,农村的在家人数状况与公交车运营成本之间的冲突不能忽视。不建议过于亏本运营,也不能因亏本就不继续。所以,建议公交车每天来回农村一次即可,并且把来回的时间固定好。

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有农民称: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呢?

很多政策都有很好的出发点,也有利于人民群众,但在具体执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终无法落实。以村村通公共交通为例。早在农村就提倡,票价在5元左右。基本上,每小时有一班公车,每天发近10辆车。起点在农村,终点在县城。这对农民来说是件好事。然而,每天进城的农民并不多。所以在一段时间后,它仍然是暂停的成本是在它。如果手术一直进行下去,那只能是赔钱。现在农村计划又实施了,农民们害怕他们会停止以前的计划。如果他们来来回回,他们自然会不高兴。

到目前为止,响应国家号召,不仅私家车实现了电动化,市内许多公交车也实现了电动化。自然,接下来的农村公车必须是电动的,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不会影响环境。如今,也有一些地方开通了公车,这只吸引了过去的教训,避免了农村地区的乘客不足。因此,车辆数量有所下降。基本上,每天有5辆车往返。这样,出发的频率就更低了。如果有急事,农民不方便等待或另谋出路。所以,这对农民也很不方便我不高兴。

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有农民称: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呢?

《原创》

村村通公交当然是好事!可这种好事农民盼不得!

我们知道,目前各行各业都是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

如果每一个村子都通公交车,那么农村的自行车,电两轮,电三轮,小轿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再说自驾自己的车,来去自由,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公交车没有这么方便吧!

公交车停在一个村子,等好大一会儿没人上,跑了一天不够油钱,这样的公交车还跑吗?

农村9月要“村村通公交”,有农民称: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呢?

村村有路走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还想通公交?很多的村与村之间连最起码的人行道也很难找到...可是早已经是村村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