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为什么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suì hán sān yǒu):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
为什么要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呢?
《论 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说在恶劣环境下,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就像松柏般,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摇。所以四季常青且坚毅耐寒的苍松绿柏,由此奠定了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苍松则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故一个真诚的君子,他的品德就当正直如松。
除此之外,“岁寒三友”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
传说,是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关。
据传北宋神宗时,苏轼仕途不如意,被贬至黄州苏轼自己开垦了一大片荒地。苏轼栽种稻、麦、桑等农作物,又在田边筑起一栋小屋,取名为“雪堂”。他在雪堂的四面墙上画满雪花,还在院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有一天,黄州知州徐君猷特地到雪堂来探望苏轼。他一见雪堂周遭荒凉寂寥,就打趣的问他日常起居,满眼所见都是白雪,又人迹罕至,不会太冷清、寂寞吗?没想到,苏东坡指着院内枝叶扶疏的花木,开朗的笑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于是,后人便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取其坚贞高洁的品格节操,并将其视为生命力旺盛、源源不绝的吉祥象征 。
松、竹、梅为什么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木子答题:因为松竹梅经历寒冬而不衰,都有傲骨风彩,无论长寿松、君子竹、冰洁梅共同特点就是,都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因此,合称为"岁寒三友“。
松、竹、梅为什么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由百花齐放,到以儒家思想为主,虽然倡导谦恭礼让,但不畏逆境,勇于向上的精神却深深的溶于血液之中。这一点像极了“松、竹、梅”顶风傲雪的特质,而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古有“松竹悔,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之说,元·白朴在《朝中措》中有云:“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这里的“玉梨花”是暗指梅花的白像美玉做的梨花,花朵鲜艳更胜过红色和白色的山茶花。可见古人对它的的喜爱和赞美。
而松,四季常青,经严冬而不谢;竹,土内有节,到凌云仍虚心;梅,凌霜傲雪,凝清香而迎春。三者有一共同点,皆在万物萧条的隆冬,迎风斗雪,象征着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清朝吴庄在《吴鰥放言》里有则以物喻人的小故事,说松、竹、梅一向称做“三友”,有人想挑拔它们的关系,就对松、梅说竹的坏话:“此中空空,安能与君友?”就是说竹子腹内空空,怎么能和你们做朋友呢?松竹恼怒的说:“惟空空,故能为吾友,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也。”就是因为腹内空空,所以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你们所说的其中空洞无物,其实其中何止容纳下你们几百个人啊。松、梅不仅没听那人的谗言,还赞扬了竹内心的宽广与谦虚的品格。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如果能像松和梅那样不信馋言,做为朋友能了解彼此的秉性,相信朋友的品格,尊重并欣赏彼此的优点,友情才能像陈年老酒,久而弥香。那么,小人看到他的谗言不会有任何效果,那他还会做无益的挑拔吗?
所以,松的大雪压顶腰不弯的精神;竹的高风亮节,清雅而虚心的品质;梅的剪雪载冰,一身傲骨的特质;还有它们共同的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严冬,迎风而立,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的傲骨,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要借鉴和学习的呢?
松、竹、梅为什么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松竹梅的共同特点是不怕严寒,既是数九寒天松树的叶子和枝干,及竹梅的枝干也都是翠绿的。在春到来之际梅就先开花,都是不怕寒冷被称为岁寒三友。
松、竹、梅为什么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松,竹,梅在平常人的眼中看没有什么,而在文人诗客画家眼里就是很好的题材。因为松竹梅在严寒中不畏风霜雨雪,经得起艰苦岁月的考验,依然风范圣洁,梅花在冰天雪地依然大胆绽放,可谓是身处冰雪天,香自苦寒来。做人要有岁寒三友的气质和风范,无论岁月坎坷,贫穷,富贵,要象《松竹梅》一样能够挺得住艰苦的磨练。
谢谢邀请!
松、竹、梅为什么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自古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之说。
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理想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青松,坚毅不拔,翠竹,挺拔多姿,冬梅,傲雪迎春,虽属不同科系,但都有不畏冬寒的高洁风格,在岁寒中同生,为历来文人敬仰,"岁寒三友”既表示精神境界的追求,也比喻朋友间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典故与苏轼有关,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迫害入狱,经王安石等营救,得以从轻发落,安排黄州管制,为解决生活难题,向州府求得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这块地被叫作"东坡",苏轼因此取号“东坡居士",又筑墙造屋,屋名“雪堂",四壁画雪花,园里种松、柏、竹、梅,知府来看他,打趣说,你这里环顾都是雪,不觉太冷清?,苏轼指园内花木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故岁寒三友典故由此而来。
历来画家常以三友为题材,远的不说,这里仅选几幅近代画家画的“岁寒三友图"。
吴昌硕
三吴一冯合作,吴湖帆画松,吴待秋画梅、石,吴子深画竹,冯超然题跋。
张大千
关山月
符铁年
吴子深
冯超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