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你怎么看?

一个远房堂弟在上海一家连锁酒店做采购,工资高福利好,最近听说他都在外流浪好几年了没回国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开店的时候,他们偶尔还会来吃个夜宵,也帮我们店介绍了不少生意……

堂哥没考上大学,读了个酒店管理的专科,毕业了做过服务生,做过小车司机,自己摆摊卖宵夜。

最后被他的贵人带到那家连锁酒店工作,贵人是在酒店做采购的,堂哥去做仓库管理员。一干就是10来年。

后来贵人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堂哥就接替了他的采购工作。

采购比他做仓库管理员工资高些。

每年回老家也给幺叔幺妈带很多礼物,有次买的干海参不知道怎么吃,还来我家问我哥,我妈说黑漆漆的跟煤炭似的能吃吗?

做采购几年,堂哥就回老家翻新了自家的破瓦房,换成了一栋漂亮的小别墅。

乔迁之喜,鞭炮放了2个小时,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关系好的不好的,亲的不亲的,都显得无比亲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幺妈娘家一个亲戚就问幺叔,堂哥到底在上海干啥,之前还听幺叔骂挣不到钱,娶不到媳妇儿,怎么眨巴眼儿没几年就盖楼房了呢?

幺叔心里那个嘚瑟呀!心想你以前躲在门缝里看我们,看不上我们家穷,现在也轮到你来巴结我们家了!

幺叔夹起一片墨鱼,说你看到没?这就是我儿子寄回来的,炖的鸡那叫一个鲜。亲戚说腥气得很,幺叔说你就没吃过,说你土你还不信,这是大上海寄回来的海鲜。

然后堂哥在酒店干什么,以及一些日常,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

那个亲戚说他的儿子也在上海,让幺叔给他一个联系方式,说年轻人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再说两家又是亲戚。

亲戚的儿子小刘是个小饭店的厨师,在嘉定那边工作,小饭店的工作环境和陆家嘴的大酒店还是有点差别的。

有天小刘来找堂哥玩,晚上堂哥请小刘在我们店里吃宵夜,小刘那个嘴啊!口才太好了,把堂哥捧得高高的,一副很崇拜的样子。

他说不想在那边工作了,让堂哥给他找份工作,他也要来陆家嘴。

后来堂哥就给他找了离他酒店不远的一家小饭店炒菜。

小刘经常做好吃的请堂哥去喝2杯,喝完了桌子一撑再摸几圈。

之前堂哥和贵人一起的时候,从来不会染指麻将这些东西的。

刚开始输赢就几十几百块钱,小刘天天抱怨工作辛苦,小饭店没有休息,羡慕堂哥工资高每个礼拜还可以休息一天。

堂哥被他怎么一说就不好意思要他的钱了,经常是输了就给赢了不好意思要。

小刘发现堂哥对钱没有太多概念,输赢无所谓的样子,就想从他身上多捞一点。

每次堂哥休息,他都投其所好的做堂哥爱吃的东西,总是把他灌得晕乎乎的再开始玩牌。

聊天的时候也总是投石问路,比如酒店的进货渠道,做采购的一些禁忌,有没有什么隐形收入啥的。

刚开始他都能守口如瓶,时间长了,就一点一点地失去防线,来了个竹筒倒豆子。该倒不该倒的全都倒出来了!

小刘的弟弟是个电工,也在别的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采购。

就求堂哥在他们酒店给他谋一份差事,过了没多久,堂哥饭店的电工和同事产生矛盾,堂哥趁此机会把小刘的弟弟安排进自己的酒店里做电工了!

兄弟俩人很会来事儿,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情商高,每次休息都好烟好酒招待着,为了感谢堂哥给他介绍工作,发了工资还买了条好烟感谢堂哥。

有次休息,小刘弟弟就带着堂哥去他朋友那里玩,从此堂哥就像中邪一样,有事没事儿就爱往那边跑。

那边的人玩牌玩得大,输赢几千上万起步,但是店家服务态度非常好,去的人不管你玩不玩都会给你一盒华子,如果你玩一天,好酒好菜招待着你。

让你玩得特别尽兴,如果你觉得累了,你可以点人给你敲敲背捶捶腿。

这样的待遇以前的大富人家的老爷才有的。谁能抗拒得了呢?

堂哥彻底沉沦了,酒店厨师经常投诉他采购的东西有出入,要求的2号海参他能给你买5号回来。要求的是2个头的鲍鱼,他能给你买8个头的回来。

有天9点了,酒店负责收货的人打电话给厨师长说没有人来送货,厨师长赶紧通知老板。

打他的电话关机了!

后来有很多员工到我店里问我,你堂哥去哪里了你知道不?

我哪里知道呢?

这个说堂哥欠他7000块,那个说堂哥欠他10000块。

后来我们店拆迁没做了,也不知道最后怎么样了!

最近听我妈说堂哥欠那些同事20多万,欠那些供货商几十万,还有小刘弟兄俩也几十万。

最有意思的是,小刘的弟弟最后成了那家酒店的采购。

而堂哥呢,说是逃到大洋彼岸躲债去了,在那边娶了个本地老婆,估计是不回来了!

幺叔肠子都悔青了,觉得自己毁了自己的儿子。

穷不走亲戚富不返乡。

更不要过多地在亲戚朋友面前提及儿女在外面的工作情况,收益情况。

祸从口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你在炫耀孩子的高度,他在盘算着如何把你拽下神坛。

“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你怎么看?

学学我们老家小区对门的邻居林老太,人精得很,明明他儿子是县医院的副院长,儿媳娘家原来有矿,到现在还是做生意的,人家在外人面前,就说自己孙子在省城的婚房,是贷款买的。

我就在省城住,我上次回老家,问了一嘴林老太,她孙子买的哪个楼盘?

林老太说:哎呀,我可记不清楚了,我忘了哪个小区了。

明明林老太是经常去孙子新房小住,再怎么说,也能记住小区的名字吧,70多岁的林老太,平日里天天还发抖音小视频,但是绝口不提在哪个小区住。

只要涉及到敏感的问题,林老太能不说,绝对不说。

而且看见我们,就是一顿猛夸,哪怕我们邻居,有的是送快递的,林老太都说会赞美两句:年轻人,身体好、力气大,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才光荣咧。

楼里还有个小姑娘未婚先孕,林老太知道后,也是对人家妈妈说:你着什么急?趁你现在还年轻,早点当姥姥,还能帮她们带带孩子,老了你才享福呢。

还有一次,林老太和小区里收废品的老头,聊了半天,也是夸人家老了老了,还不在家闲着吃闲饭,不靠孩子们养活,真是个有追求的人!

和林老太说话,她总是夸对方,但是一涉及到自家的事,包括我们有的邻居想要找林老太儿子看病的,老太太都说:哎呦,哪里是院长啊,就是个普通的医生,他挣钱不容易,医术也是一般的。

林老太的孙子在医学院读博,林老太也是不肯说太多,就说一个小孩子,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踏踏实实能过日子就行!

听说林老太的亲戚找她来借钱,林老太都是哭穷,还是真掉眼泪的那种,她说自己老伴儿去世的早,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不容易,原来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做裁缝给孩子攒学费,林老太说她的裁缝小铺,是她一年到头不敢休息,一件件衣服熬出来。

现在的日子只能说刚有了点起色而已,说了半天自己的不易,再想借钱的人,也就知难而退了。

不过林老太和我婆婆的关系不错,原来我婆婆经常去帮衬她的生意,原来的衣服都是林老太做的。

林老太偷偷和我婆婆传授过经验:别说自己有,就说自己无!现在都是人心隔肚皮的,把家底说说去,纯粹给自己找麻烦咧,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呀。

我婆婆对此也是深信不疑,有人问我老公是做什么的,我老公一个大区的外企销售总监,我婆婆硬说说是给人家打工卖货的。

我大舅的儿媳妇问我和我老公挣多少钱,还没等我开口,我婆婆赶紧说:你嫂子挣得可没你多,她可没你能干啊,一个月就拿个3000多的死工资;你哥挣钱更没谱,就是帮人家销货的,卖不出去没钱拿啊,他俩哪里有你开店挣得多呀。

我听完我婆婆的话以后,赶紧就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且不说我们两口子一个月挣几个3000,明明我大舅的儿媳妇,就是在县城一个美甲店里给人家帮忙的,我婆婆非说人家是个开店的小老板。

大舅的儿媳妇看着我还说:嫂子你平时那么忙,就挣这么点钱啊,这钱在县里,也不算高工资啊,你可是大学毕业啊!

我赶紧点点头,什么也不敢往下聊了。

回家后,我婆婆告诉我说:你别往心里去,你大舅这个儿媳妇吧,年纪还小,一天到晚就是喜欢和别人比个吃喝,总是说大龙(大舅儿子)挣钱没有别人多,这丫头心浮气躁的,你说了你俩挣多少钱,她回家要找大龙闹的。大龙就一个给人家帮忙卖瓷砖的,能挣啥钱?

楼主问: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我觉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1、是人都有攀比心里,他倒是希望你过得好,但是却不希望过得比他好。

2、谁家的日子过得好,背后就会无故引来一些闲话。

3、如果自家的孩子能挣钱,有了一官半职,就会有人想着如何能利用上。

4、如果自家的孩子光宗耀祖,别人家的孩子一无是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嫉妒心甚至记恨心全来了,挡都挡不住。

5、自己家孩子再优秀,也是自家的事,没必要让外人知道,别给孩子找麻烦。

6、闷声发大财,关起门来数钞票,才是与人和谐相处的王道!

“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你怎么看?

前天晚上在与儿子一起就餐时,儿子有点不悦地问他母亲:是不是向旁人透露了他的工作单位及职务。

儿子在某区任教育局副局长,一次老伴在与一群老人闲聊中说出了儿子的工作单位及职务。说者无意听者用心,小区一老人将这一信息告诉了家人,便特地赶到我儿子工作单位,请求解决其女儿转学问题。无形中给儿子带来了工作上的负担。

现在的老人来源于四面八方,有的老人爱打听,有的老人爱炫耀自己的子女工作多好多好,収入多高多高,儿女有多出息。这样做无论对子女还是对老年本人都没有好处。如果你的子女比别的老人的子女混的好,别人会嫉妒,甚至会远离你,这种现象多的是。也许给子女带来压力。有的人认为你的子女或者有权或者有钱,要求帮其办事或解决问题,能办的还好说,不好办的反而会留下口舌,造成误解,诱发矛盾。

总之,老人在外面不要轻易说出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夸子女有多好多好,这样做对子女对本人都是有好处的。

“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你怎么看?

就因为我妈大嘴巴,到处说我在银行当行长。结果村里面修路,我要比别人多拿5000块钱。

今天就把我的这个教训分享给大家,引以为鉴。

千万别像我妈那样,到处炫耀自己家孩子。炫耀的结果,就是被眼红的人惦记上,给孩子招惹麻烦。

毕业以后在银行上班,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员工,结果在老家村子里,我都快被传成省分行一把手了

我毕业后,因为学的专业是财经类,就很顺利的校招进了银行。因为比较努力,工作三年不到,就当了一个小网点的负责人。

然后我妈在农村老家那边,就开始飘起来了。逢人就说,我现在已经当银行的行长了,月薪好几万。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在意。因为老家农村那边,本来风气就不好。谁家有点得意的事情,都是喜欢在外面炫耀一下。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发展的越来越离谱。

不知道村里面的哪个有心人,就在编故事。说我被银行的某个领导看中,准备要当上门女婿,所以才能这么快的成为行长。

还有人说,我已经年薪几十万,存款过百万了。

我妈是一时挣足了虚假的面子,但是后面的事情就很悲催了。

村子里面修路的时候,每家每户拿1000块钱,就我家要出1万。

前些年的时候,村子里修路。但是镇政府只修了一条主干道,村子里还有条道路没有修。

村子里面几个辈分高的人。就找到村子里的负责人,商议大家一起出资,把另外一条路也修好。并且,在村子里再安装几个路灯。

当时就有人说,我在银行当行长,已经这么有钱,就应该让我出全部的钱,来帮一下村子里。

虽然后面这个说法被否定了,但是在集体出钱的时候,别人家都是1000块钱,我家要出1万。

我爸妈就有点生气,就去问原因。得到的结果就是,我在银行当行长。既然这么有钱了,帮一下村子,也是应该的。

当时知道这件事情后,我差点要吐血。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网点的负责人,工资也不高。而且还要还房贷,养一家三口。

一万块钱虽然不多,但那也是钱啊!就算我很有钱,但是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最后没办法,就商议了好久,处理的结果就是:我家拿1000块钱,我再额外拿5000块钱出来。

从这件事情以后,我就严厉告诫我妈,以后再遇见谁,问我在外面干什么工作,统一回答:捡破烂。

现在农村的攀比风气很严重,而且水也很深

很多人经常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等你真的回农村以后,你会发现农村的水很深。

我读高中的时候,邻居有个姐姐在外面创业,过年的时候开一辆宝马回来。结果被村里人编撰,她在外面给人当小三。这宝马车子,就是她给别人生孩子,别人奖励给她的。

这几年不是疫情么,我就没有回老家。去年的时候,家里人就打电话给我,说无论如何,过年必须回家。

原来不知道是谁,又在给我编撰故事。说我看上某个姑娘,结果别人不同意,我就被判了三年。

如果过年再不回去,下一年再回去,就刚好满三年,到时候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越是偏僻的农村,各种攀比、勾心斗角就越严重。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有出息了,最好不要到处炫耀。因为你不知道,暗中就会被谁盯上。

以后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吃大亏。

“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你怎么看?

这个是对的!因为你的孩子越优秀,别人越嫉妒!没有人希望别人的超过他自己的孩子!只要父母真心希望子女过的更好!

“老人,在外面不要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更不要多夸子女”你怎么看?

我们小区有一个老人,经常坐在广场的小亭子里,和同龄的老人们聊天。

老人的女儿在医院做妇产科主任。老人总爱跟别人说,他的女儿多么有本事,只用了三年功夫就当上了主任。

渐渐的小区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老人有个女儿在医院做妇产科主任。

谁家有媳妇儿要生孩子,都会让老人给他女儿打招呼,让他女儿多关注一些。

他的女儿虽然为此多了很多麻烦。但出于对老人的孝心,还是接下了这些麻烦。

对于每一个去找她的人,她都尽量给妥善安排。

但并不是大家都懂感恩,有一个产妇,生产的时间有些长。就怪她没有帮忙找医术好的医生。

其实妇产科接生的医生,能力上都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产妇本身的体质较弱。孕期又不锻炼,多吃少动,才导致有些难产,产程长了一些。

可这产妇和她的家属就是不满意。他们说这个妇产科主任没有亲自到场替他们接生,就是看不起他们,怠慢他们,不想给他们帮忙。

其实这个妇产科主任当时是有一个剖腹产手术要做,产妇已经提前几天预约好了。

但在做手术之前,这个妇产科主任也给接生的医生们说了,让对这个打着熟人名义来的孕妇更细心一些,多加照顾一些。

没想到还是不落好。

幸亏这个妇产科主任从未收过任何一个打招呼人的好处。不然的话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老人在外面随便说子女的工作单位,或者总爱夸赞,炫耀子女。真的会给子女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希望老人们也都学会低调,不要去炫耀子女的工作了。

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自己关起门儿高兴就行了。没必要广而告之,让大家都知道。

毕竟没有人真正关心你的子女好不好,别人只会考虑你的子女能帮助他多少。

炫耀得太多,只会给子女带来麻烦。

可是现在似乎很多老人都喜欢炫耀子女的工作,隐隐有点攀比的意思。还真是让做子女的无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