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怎么化解尴尬的?

要说情商高,我谁都不服,就服我那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嫂子,以前我不明白我爸爸妈妈为啥喜欢她,后来一起生活了几年,我才明白我们家人都喜欢她是有原因的。

我嫂子其实是那种话不多的人,人多一说话就脸红。

刚嫁进我们家的时候一天难得听他说10句话,只有和我哥在一起的时候,她才会问这问那,说过不停。

刚来我们家一切都比较陌生,她也不知道每天该干什么,就总是跟在我妈身后,我妈去地里摘菜她就背背篼,我妈做饭她就烧火 。

我们家灶台上一直有个灯盏,里面有桐油,每天会用灯草点灯敬灶神,我妈煮猪草的时候不小心把灯盏打翻了!

我奶奶刚张嘴想要训我妈,我嫂子正好在吃橘子,马上拔了一瓣橘子放我奶奶嘴里,说奶奶这橘子真好吃,甜得很。

我奶奶本来就喜欢我哥这个孙子,爱屋及乌也喜欢我嫂子。

两个人就讨论橘子去了,我嫂子就扶着奶奶去她房间拿橘子吃,再出来就忘记灯盏这回事儿了!

我妈冲我嫂子伸了下舌头。所有的感谢都包含在那个俏皮的动作里。

我幺婆他们家6个儿子,我妈和三妈四妈她们属于妯娌关系,见面自然会开玩笑逗趣一番,要是坐一桌吃饭,叽叽喳喳热闹得很。

幺婆过生日,我妈和嫂子也去帮忙了,作为主人都是最后再吃饭的。

我嫂子和我妈还有伯娘她们一桌,我吃过了就坐在我妈旁边玩儿。

当时有道菜是卤鸭脚,四妈就说一人一支分了把盘子撤下去,等下点心来了没地方放。

她是顺时针一人个挨着夹的,快到我妈了我妈就把碗伸出去,结果她跳过我妈夹给三妈了!

我嫂子动作特别利索,站起来接过我妈的碗盛了一勺鸭血豌豆尖汤给我妈。

我妈双手接过碗笑了,虽然她平时不爱吃豌豆尖,说有股子味道。

可是那天她把我嫂子给她盛的汤和菜吃完了。

我们老家吃酒席都是吃两顿的,晚上会把中午吃剩的菜回锅热一下,再磨一大锅豆花解腻。

最后再上一盘凉拌折耳根和泡菜。

推豆花是那种石磨,很沉的,还是有点费力气,往磨子里添豆子那个就相对轻松很多。

四妈准备辣椒酱,三妈去地里拔萝卜,我们一群孩子去田埂采摘耳根(鱼腥草)。

推石磨就剩下我妈和六妈了!10桌人的豆花至少得磨3个小时,我妈腿有风湿,根本站不了那么久。

我嫂子那会儿怀着我侄子,她端起那盆泡好的黄豆递给我妈,说你腿不舒服,你坐这里往石磨里添黄豆吧!

然后她就跑去和六妈推石磨,四妈看见了说使不得,使不得,那能让你这个大肚婆推磨呢!

她把我嫂子扶到一边让她休息,我嫂子也是一个勤快人,说那我剪辣椒段吧!

豆浆磨好了,点豆花是个技术活,一个大家族都知道我奶奶是点豆花的高手,我妈就是我奶奶带出来的。

大家就起哄让我妈来点豆花 。

平时自己家几个人吃得倒是没问题。几十个人上百号人吃就有点难度。

我妈不敢答应的。万一发挥失常,没有豆花,就一锅汤,眼看开饭时间就快到了,大伙儿吃啥呢?

我嫂子显然感觉到了我妈的为难情绪。我嫂子就说刚刚好像听到奶奶叫我妈的名字了,我奶奶在我们家族还是挺有威望的一个老人。

大家就叫我妈赶紧回去看看,我妈就跟着我嫂子回去看我奶奶了!

我奶奶是裹脚老太太,走不动路的。她牙齿也掉光了,只能吃软软的东西,最喜欢吃的就是豆花鸭血扣肉。

那天晚上四妈点的豆花,也确实没有发挥好,原计划每桌上2大碗,结果没有那么多,每桌只能上一碗。

客人都不够吃,我妈就不好意思给我奶奶留豆花 ,可是回去没法给奶奶交差啊!

我嫂子往碗里盛了点剩下的豆腐渣,给奶奶端了个扣肉。

回家跟奶奶说,经过爷爷坟地那片竹林的时候,一只鸟刚好往碗里拉了坨屎粑粑,他就只好把豆花留在爷爷的坟前了!让那些陪爷爷的鸟去吃。

我奶奶不到40岁就守寡,爷爷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我嫂子怎么一说,她也就乖乖听话吃饭,没有因为吃不上豆花责怪我妈妈了!

要不然我妈又得哄半天才能把奶奶哄高兴。

其实我嫂子也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或许这也算不上什么高情商。

在她心里,我妈虽不及亲妈,但是她在外面,在任何情况下,她都会维护我妈的颜面。

后来我就理解了我哥和我嫂子吵架打架,我妈义无反顾地维护我嫂子。不管我嫂子是对还是错,她都会先骂我哥。

有次我哥和我嫂子打架,我哥一个碗砸向我嫂子,我妈当时在烧火。一下子冲过去挡在我嫂子前面。

我妈的腿被砸伤了,我嫂子抱着我妈的腿哭,一边哭一边抱怨我妈,你冲上来干什么嘛,我哥赶紧找白酒给她消毒,两个人也不打架了,叽叽咕咕商量这事儿怎么向我爸交差,从此我哥没有再动手打过我嫂子。

情商就是情绪商数,简称:EQ值。

情商高的人为人处世:

1:低调谦和。

2:说出来的话总能温暖别人。

3: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4:说话会给自己留后路,明白谦受益满招损!

5:赞美别人恰到好处,不浮夸。

6:批评教育别人的话都很有分寸,让你不得不服。

你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怎么化解尴尬的?

09年我跟老公结婚的时候,给大舅敬酒,没想到他竟然说我不配给他敬酒,被我用一招解决了,村里人都佩服我。

我跟老公在外地认识的,但也经过了相亲,定亲,一系列的程序,最后才走到结婚这一步。

老公家里比较穷,好在公婆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又喜欢老公的人,当时跟家里有点别扭,但他们也拗不过我,更何况当时也是先上车后补票,父母拿我没办法。幸亏,我老公,以及公婆,这么多年一直对我很好,要不然我就真亏了。

结婚前一晚上,老公打电话告诉我,婆婆给找了4两五菱面包车接亲,我一听就恼了。虽然那年代车还不多,但我结婚也不能用面包车接亲吧?

婆婆告诉我,人家结婚都用面包车啊,人家两辆咱四辆还不行吗?

我说,不行,必须找轿车,最少四辆,要不然明天就不用来了。

第二天接亲是来了四辆轿车,一辆标志,一辆夏利,还有两个桑塔纳。我一看真是又气又想笑,就这婆婆还告诉我,这是老公三表哥,从镇上找的,连夜打了一晚上电话。

老公问我,你坐哪一辆车,我看着这排场,还选啥啊,我说随便。

我老公就说:“那你坐标志吧,我老婆就像东风一样标志!”

我当时就被逗乐了,还东风一样标志呢!我说:“有句话,你不知道吧?东风恶,欢情薄!”

我家离我老公家大概有80公里的路程,用了一个多小时,路上司机开的太快,婚车上唯一的点缀,气球都被风刮没了,果然是东风恶啊!

老公家里已经开始忙活了,改来的亲戚都来了。那时候农村不流行去饭店,而且我老公村里也没有饭店。

我公公兄弟5个,还有三个姑父,我清楚的记得当时二伯父负责炒菜,小姑父负责端菜,四伯父就烧火打下手,最后坐到桌上赔我娘家人的就只有大伯父,三伯父,还有三个姑姑。

我在婆婆给准备的婚房里无聊的等待,一直等到开席,感觉好无聊啊。虽然公公兄弟多,表哥表弟,堂姐,堂弟也不少,但只坐了8桌,还有我娘家这边3桌,我公婆这边5桌。

我们大山东礼仪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敬酒了,像这样的大喜事,敬酒是少不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一天之内唯一要参加的项目。

但就是简单的一个敬酒,却让我犯了一个大错,虽然当时反应还算理智,现在想来,当时确实是我错了。

刚开始的时候,敬酒都是我娘家这边的亲戚,我都认识也比较好办,他们也不让我多喝酒,开始三桌很顺利。

但当敬酒到婆婆娘家这边的时候,就出现了麻达,婆婆一共三个哥哥,我全不认识,这酒咋敬?

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么多,只知道那一桌上坐的人,我就认识几个老公的表哥,三表哥就坐在那里。

我想都没想,第一杯酒就端给了三表哥,表哥赶忙站起来说:“这酒也可不敢喝,你不应该……”

表哥没说完,我就说了:“我得特别感谢表哥你昨天晚上帮忙,要不然我就不会这么风光。”

表哥并没有听我啥,只是一个劲的摆手说:“俺这一桌,你最应该敬的是大舅,你的酒我等着喝,不忙!”

我这时才意识到,是我错了,娘亲舅大,敬酒应该是上座开始,而大舅偏偏就坐在上座,我虽然有点小泼辣,但这种事情上不敢含糊。

赶忙把手里的酒杯放到传盘上,又另外端起了一杯,恭恭敬敬的给大舅端了过去。没想到,大舅不仅没站起来,连甚至都没动:“你这小孩不配敬我酒,我想喝自己倒,就行了。”

当时,你手就停在了那里,继续往前,大舅肯定不会端,撤回来就更失礼。旁边三妗子倒是说了,“大哥,你别为难孩子,赶紧把酒端了。”但大舅就是没动,看都不看我。

我回头看了老公一眼,场面冷了有5秒钟,我一看没法,倒是激起了我的泼辣来。

我说:“大舅,今天是我不对,做晚辈的不懂规矩,既然这样我就先干三杯,算是给你赔罪。”

也不等大舅说话,我就连干了三杯,干完以后,又给大舅端酒,大舅还是不动,我也没继续说话,又干了三杯。

沂蒙山区以前都用那种8钱的杯子,6被下去,加上我刚才喝的几倍,基本就到10杯了,8两酒下肚,真是翻江倒海,偏偏婆婆用的喜酒还是十足全蝎酒,酒劲大,一杯顶38°的两杯。

喝完6杯酒,我又给大舅端,大舅这次不敢拖大了,赶忙站了起来,脸上也有了小模样,一边端酒一边说:“你这孩子,咋这么拗呢,一会多给你包个红包!”

我说:“大舅,这本身就是我的错,做外甥媳妇应该的!”

就因为这事,全村人都知道我能喝酒,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不管谁家有喜事,只要我在家,第一个就想着让我去陪酒。

结婚当天,所有的大娘婶子,都知道我性子泼辣,直,还能喝酒。甚至在洞房的时候,还有个大娘来看我,说:“咱家可是找了个敢说话的媳妇!”

情商是个好东西,有些人临场发挥永远跟不上,在遇到事情时候,就会捉襟见肘,甚至本来能办成的事情,也会因为情商差,把事情办砸了。

我算不上情商高的,但一般情况我还是能应付的,起码不会把事情办砸了。09年到现在,13年了,婆婆公公都是小心谨慎的人,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我出面去办,有时候也撒泼,但村里人都很佩服我,都说我老公福气大,娶了个好媳妇。

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小子就是福气大!

你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怎么化解尴尬的?

我这辈子zui佩服我母亲的高情商,够我学一辈子的。

在外人面前给儿媳树立家庭地位

大嫂是很难得的好儿媳,她自从嫁进门,就像一头老黄牛似的,为一大家人辛苦耕耘着,从不叫苦喊累,当然,同样也深得我父母的喜爱。

不过街坊邻居都认为我们家就是母亲当家,父亲主外,母亲主内,所以许多时候,有什么事,直接跟我父母打招呼,不把我大嫂放在眼里。

侄女4岁的时候,大嫂生下我大侄子,凑成一个“好”字,全家皆大欢喜。

那时候女人坐月子条件都很艰苦,没有什么好的滋补品,别说一只老母鸡,有的人连碗肉汤都很少能喝上。

好在我母亲会伺候人,大哥也懂得心疼大嫂,所以,早早的让父亲找人弄了10斤红糖票,保证大嫂坐月子的供应。

母亲伺候月子是一流的,虽然日子过的不宽裕,但她也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大嫂做月子饭。

用母亲说的那样:只要头月做的好,哪怕月子做到老。大嫂生侄女的时候,一个月子出来,大人孩子都是一白二胖的,奶水充足,何况这二胎又添一个孙子?所以我母亲更加小心翼翼的照顾儿媳。

大嫂饭量大,也喜欢吃红糖煮鸡蛋,因此,大哥写信给在内蒙当兵的小舅子,让他又买了5斤红糖寄回来。

这样,大嫂一个月子的糖充足有余,她还时不时趁我母亲不在家,偷偷的用酒杯给我和侄女一人舀一大杯红糖吃,但如果被我母亲发现,肯定得数落她。

母亲“王法”很大的,因为家里孩子多,她怕大嫂坐月子营养跟不上,怕我们几个在旁边围一圈大嫂不忍心吃,所以,每次只要把大嫂饭做好后,她就领着姐姐、我和侄女出去玩,不让我们在家待着,免得“抽大嫂的分”(我老家土话,就是吃的意思)。

有天傍晚,同村的王世生打门外进来,老远就笑着跟我母亲打招呼。

王世生老婆也生了一个儿子,比我侄子大4、5天,他们家穷,也没有父母,为了生儿子,上面已经有四个闺女了。

王世生没说几句话,就切入主题,不好意思的笑着对母亲说:老婶,我白天跟老叔打过招呼了,想让你匀2斤糖给我家云秀吃,等我弄到糖票了,我再还回来。

母亲闻听,有些犯难,嘴里嗫嚅着:唉,那我要跟我家庆云商量一下,看看行不行。

其实我母亲是在做另外打算,因为王世生家太穷,担心他万一到时候还不上来,怕大嫂有意见。

见母亲为难,大大咧咧的王世生说道:老婶,我都跟老叔说好了,他也答应了,这还用跟庆云商量吗?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听王世生这么说,我母亲收敛起笑容,道:不是这样的,庆云坐月子糖是有几斤,但那还是她弟弟从内蒙古寄回来的,你想匀,我必须要征得她的同意。

说完,我母亲就进大嫂房了,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我大嫂也不是小气人,当然爽快的答应了!母亲这才出来接过王世生的糖罐。

我母亲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她小气,而是听来人说的话不对头,有点看不起大嫂在家的地位。还有,她特意提到大嫂娘家兄弟在内蒙当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给大嫂争面子。

要知道,那时候军人家属是很光荣的。

母亲常说:要想人抬人高,首先要家里人先抬。

她要让大家知道,她的儿媳在家是有发言权的。

避免八卦泄露,机智打圆场

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一个月,就跟三个哥哥提出来她要单过。

当时很多人对我母亲的做法不理解,其中宋大妈就当面对我母亲说道:我宁可吃受气饭,不吃小锅饭!

宋大妈家有4个儿子,没有女儿,老伴去世后,她一家住三个月,正好一年。用她的话说:再不痛快不就3个月嘛,忍一忍就到下一家了!

但我母亲听后笑着对宋大妈说:大妈,咱俩情况不一样,我还有两个女儿呢,她们肯定要经常回来看我,如果我在儿子那住,不做点菜吧,感觉对不住丫头,做吧,一大家跟着吃,我现在没有其他来源,就小儿子一个月给我那几十块钱,用一个少一个,不经花呀!

不得不说母亲聪明,自从她住小屋后,我和姐姐回来无拘无束的,有菜没菜吃个自在是真的。

母亲住在小屋后,又跟几十年前的老邻居打交道了,其中跟云三婶关系zui好。

云三婶家两个儿子,小儿子跟我同龄,后来考学校工作了,家里就一个大儿子。

云三婶双目失明,听母亲说是在她生小儿子没满月时,冰雪聪明的10岁大的三女儿溺水身亡,她在月子里哭,然后眼睛哭瞎了的。

云三婶虽然是瞎子,但在大儿子家做家务一点不耽误,就是手熟,心灵。

但大儿媳丽英不领情,总是挑三拣四给婆婆找毛病,云三婶平时不爱说家庭是非矛盾,但她知道母亲会开导人,所以,只要我母亲去她家串门,她就喜欢在我母亲面前吐槽大儿媳。

因为早年母亲和云三婶在一个生产队劳动的时候,云三婶对我母亲很照顾,现在看她双目失明了,家务活还那么多,因为住的近,所以母亲没事的时候就去陪她聊聊天,有些活也顺便帮她做。

云三婶家务活啥都可以做,包括炒菜,锅台上油盐酱醋放在什么位置,她心都跟明镜似的,炒出菜来色香味俱全,根本不像瞎子做的菜。但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换蜂窝煤。

因为我们南方人的煤炉就在厨房,只做水,不是用来取暖的,云三婶眼睛看不见,不知道啥时候该换煤,啥时候闷炉子,所以我母亲就帮她。

云三婶只要我母亲一来,她就像见到亲人似的,有啥话都一吐为快。说的最多的就是儿媳不孝顺,用我老家土话就是“蠢”。

但我母亲不是八卦的人,再说谁家没有婆媳矛盾呢,本身自己也是个做婆婆的,清官难断家务事。

所以,母亲时不时打断云三婶的话头,尤其是怕她说着说着,儿媳妇丽英突然回来了咋办?自己倒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云三婶婆媳俩接下来该如何面对?

但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

这天云三婶正吐槽起劲,母亲眼尖,一下看到云三婶儿媳妇丽英挑着一担粪桶回来了,但云三婶还在肆无忌惮的大声数落着。

没办法,母亲大声跟即将进门的丽英打招呼:丽英呀,今天在出粪啊?挑完了没有?快坐下来喝口水歇歇!

母亲用最大音量,想提醒云三婶:别说了!你儿媳妇回来了!

另一方面,也是看丽英辛苦,跟她打声招呼。

果然,云三婶在母亲机智的提醒下,止住话头,而丽英呢,看到我母亲在帮婆婆干活,心里也充满感激。

就这样,母亲在老房住了十几年,一切以维护家庭团结为宗旨,赢得大家称颂。

母亲的高情商,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她与人为善,与人为伴,诚恳待人,直到如今,只要我一回去,邻居们一提起我母亲,个个伸大拇指!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

你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怎么化解尴尬的?

我婆婆总是趁我不在家的时候,给先森做一桌子他喜欢吃的菜。先森很明白婆婆这样做的意图,先森只用了一招,化解了婆婆对儿媳妇的偏心,这种处理方式是高情商。

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是个大难题!婆婆经常来家里,到家里第一句就是对她儿子说:你看你又瘦了,吃饭的时候总是说你太累了,多吃点,把好吃都夹在她儿子碗里。晚上我们躺床上,婆婆会突然推开门,叫她儿子早点睡觉,熬夜身体不好,半夜跑进来给她儿子盖被子,全然当我不存在,更不会管我的死活。

记得我怀孕快到预产期,婆婆过来了,美其名曰是来照顾我,不如说照顾他儿子,如果她儿子不回来吃饭,她会一直躺着不动,饭也不做。不管我吃不吃,她儿子要回来吃饭,找我要钱去买菜,然后早早的准备,做好饭等她儿子回来吃,把饭菜做好如果她儿子没回来,会蒸在锅里,怕凉了她儿子吃了对胃不好。我饿了想吃她不让吃,专门给她儿子做的。

我坐月子婆婆好像忘了我这么回事,每天只问她儿子想吃啥,从来不管我。她儿子不在家,孩子哭婆婆当作听不见,她儿子回来抱孩子哄孩子,她赶紧抢过去抱上,说她儿子上班累了,还回来哄孩子,她儿子呛不住,她咋不想想我坐月子自己哄孩子对身体不好呢?

记得有一次婆婆来家里,中午我不回家吃饭,先森对婆婆说:中午我媳妇不回来吃饭,你少做点饭。

婆婆说:她不回来吃饭?真不回来?

先森说:是的,她单位有事,回不来。

婆婆说:她不回来好啊!你早点回来,我今天给你炖排骨。

婆婆找先生要钱,说去买排骨,早早地在家炖上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催先森早点回家吃饭,排骨炖出来时间久了不好吃。

先森到家看见很丰盛,酸菜炖排骨,西红柿炖牛腩,还有红烧鸡爪。先森一看这么多菜,都是我爱吃的,婆婆偏偏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做这么多。这时先森良心发现,感觉愧对我,如果是我自己的亲妈,肯定不会这样对我。

吃饭的时候,婆婆照样给先森夹菜,先生一个劲地躲闪,婆婆说:这些都是你最爱吃的,咋不吃了。

先生说:这么好的菜,必须喝点酒,放着晚上吃。

婆婆赶紧把菜端走了,先生说:妈,我媳妇刚才打电话说,她看见了你最爱吃的凤梨酥,于是她给你买上了,晚上给你带回来。

这时婆婆停止了她收菜的脚步,本来她是准备藏冰箱,第二天中午我不在家热给她儿子吃,这时婆婆转身把菜放桌子上,先森说:咋了?赶紧收起来吧!怎么又端回来了?

婆婆说:放着吧!晚上儿媳妇回来一起吃,她也挺爱吃我炖的酸菜排骨,尤其她爱啃鸡爪,她上班挺累挺不容易的。

先森说:今天怎么回事?突然对我媳妇的态度180℃大转弯?

婆婆说:她在家是独生子女,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嫁这么远不容易。尤其我们没拿一分钱彩礼,她倒贴几十万,没有一句怨言,感觉挺委屈她的。

先森在心里暗自高兴,下午给我打电话说:媳妇,我饿了,肚子咕噜咕噜叫。

我说:咋了?中午没吃饭?

先森说:别提了,我妈做了一桌子菜,不让我动,留着等你回来吃,我准备吃一块肉,被她把我筷子给抢了,让我吃了一点凉拌豆芽,你说我妈偏心不偏心?

我说:真的?简直太偏心了。

先森说:我妈平时不爱嘴上表达,她心里啥都明白,婆婆如此心疼你,感动不?

我说: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明明是知道我中午不在家吃饭,才做的你爱吃的,当我傻子啊?

先森说:此言差矣,炖牛肉,鸡爪都是你最爱吃的,我又不爱吃,我妈还不是精心准备的。我妈干活慢,你中午不回来吃饭,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不然时间不够,你又是不知道她干活慢。

好像说哦,有点小感动,我说:好吧!信了!

先森说:媳妇,我妈爱吃凤梨酥,你知道在哪买,你晚上给买点回来吧!

我下班屁颠屁颠地去买凤梨酥,到家就递给婆婆,婆婆说:快坐下吃饭,我又先做了油焖大虾和西红柿鸡蛋汤,是你最喜欢吃的。然后给夹满满的一碗,一时让我有点反应不过来,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先森的努力,他一直处理事情比较爱用脑子,不像我冲动型的,做事不经过脑子。他情商高,有时候我不得不服他比我厉害。大部分时间先森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说话,好好说话并不代表你软弱,愚蠢的人遇事情用情绪说话,智慧的人,懂得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明白吗?

后来我明白了,婚姻中最大的魅力,在于和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能融洽的相处到胜似有血缘关系,能够达成更有深度的连接。最好的夫妻关系,莫过于妻子懂示弱,丈夫明事理。最好的婆媳关系,莫过于婆婆懂用心,儿媳妇懂包容。

尤其是在婆媳之间,高情商的男人,懂得怎样处理婆媳关系!婆媳关系的融洽相处少不了男人的功劳。婚姻中,一个男人如果懂得了婆媳之间相处的原则,愿意帮助彼此进一步了解,遇事多化解而不是站边,帮妈妈和老婆之间建立更多的话题,让她们多一些沟通,这是考男人情商的难题。

所以情商高对于一个人特别重要,为人处世,让人舒服,不露痕迹的照顾对方的尊严,让人心安自在。所谓高情商,并非圆滑、世故,而是与人交往,尊重他人,顾及他人的感受,让彼此舒服。

你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怎么化解尴尬的?

情商高的人,一般多很聪明,以前工地上有个安全员,情商就很高,现在已经是大包了……

他在工地上话并不多,但做的每一件事都恰到好处,而在做事情之前,往往没有思考的余地,都是现场发挥,好像自带气场一样,同一件事做的让人很舒服。

有一次,工地上项目经理发现总工没戴安全帽,就对这个安全员说:“你看总工没戴安全帽,你去提醒一下。”

安全员二话没说,就回到办公室拿上总工的安全帽,到工地上找到总工说:“张总,你的安全帽忘了带,我给你送过来了。”

总工楞了一下,没有说话,顺手接过了他手里的帽子,项目经理在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一个赞许的目光。

工地上的规定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总工不戴安全帽,本身就是一个坏规矩的行为,但因为人家是总工,也没人敢出言提醒,即使项目经理也不敢说总工没戴安全帽。

我当时在旁边看的很惊讶,没想到,这么难的一个问题,竟然就让他轻松化解了,一副豁然开朗又醍醐灌顶的意思,当时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16年,我们还在一个工地,他当时已经是土方老板了。那年冬天工地上挖出了,沙土层,他调集了20台工程车,5两挖掘机,一晚上挖走了8000多方沙子。那天晚上工地上所有大门关闭,只留了一个供工程车进出的小门,灯火通明,热火朝天,都以为他是为了赶进度在加班加点,以至于甲方老板在群里表扬土方,还意味着自己拨款起到了作用。

早上到工地的时候,挖出来的大坑已经填好了,但我们都知道这里面与前一天已经彻底不一样了。因为我在工地上有伙计住宿,昨天晚上就把这事告诉我了。

早上,我特意去那地方转了一圈,看他就在旁边抽烟,看到我一脸热情,还给了一盒华子。我转身就走,在旁边看着他,一中午他就在那沙坑旁边站着看,几乎没动地方,过来几个大包,小包甚至还有三包,四包,他都是热情给人家打招呼。

我就在那里饶有兴趣的看着,果然,中午还没到,他的请柬就来了,说中午要请吃饭,这才是我要等的。

中午吃饭时候,我才发现,凡事刚才去过沙坑看的老板,不管是几包,统统被他请客过来。

说是吃饭,啥饭也没吃,大家到这时候已经心知肚明了。一箱茅台,两条烟(华子),还有一个红包,我的红包有5000元,我不知道别人的是多少,大体上根据你在工地上的位置,给了不同的待遇,红包有厚有薄。这只是我们几个工地上的小老板,当时是6个人!至于甲方那里,项目办公室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大家都说忙,拎着东西就走了,还吃啥饭,期间没有一个人问为啥请吃饭,为啥给东西。就是一个刚到工地的小年轻,说啥也不要他的东西,就是死活不要,我们都走了,他俩还在那里推搡,最后被他留下来,单独拉呱去了。

18年,他就成了总包,在今年这么难的情况下,依旧有三个工地在施工。现在,已经成长到了让我难以企及高度。

时常想起这个人,从一个安全员,混到现在,人家能力是真强,但我觉得关键就是他情商超高,而他本人又知道怎么去利用自己的优势。

他应该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典型例子!

你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怎么化解尴尬的?

我的一个表哥,就是个情商很高的人。

几年前,他和爸妈开了一个茶具店,而这些茶具中,有一部分是表哥自己制作出来的,造型独特,风格各异,尽管价格会贵一点,但是销量还算挺好的。

隔壁的一个老乡,也是做茶具生意的,看到表哥家的生意好,就把表哥所做的茶具全部仿制了一遍,而且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

同在一个地方做茶具生意,又都是熟人,如果为了生意而闹僵的话,就难免会陷入尴尬。最后,表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那个时候,表哥和爸妈一起在景德镇做生意,当时,一整条的街道上有很多的茶具店,竞争也算不小。

而隔壁的茶具店,是一个老乡开的,由于距离近,时不时地就来店里走动一下聊聊天,因此,两家人也算是很熟悉了。

起初的时候,两家所卖的茶具都是从厂家进货的,但是大部分的款式是不同的,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竞争。

后来,表哥觉得厂家生产的茶具款式过于老旧,无法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销量,于是,表哥就自己潜心研究了一阵子,并且设计出了一些新式的茶具,造型、风格和其它厂商的茶具都不太一样。

不久后,有一个客人看到了,就向表哥定制了几款不同的茶具,给的价格也比较高,但是也特意提过,一旦茶具制作完成了,只能供应给他一个人,不能拿去市面上卖。

在茶具制作完成后,老乡正好过来聊天,看到表哥做出了几个新款的茶具,就说拿几个回去,表哥自然答应了。

没想到,老乡拿了茶具回去之后,立刻就进行了仿制,每款茶具都生产了几十个出来,然后摆放在店里售卖。

当初定制茶具的客人得知之后,就打了电话给表哥,责怪表哥不讲诚信。最后,表哥只好和老乡商量,让老乡把这些茶具下架,而老乡也答应了。

过了没多久,老乡又把茶具拿出来继续售卖,表哥也只好装作没看见了。

除此之外,每当表哥做出了什么新款式的茶具之后,老乡都会到店里来逛一逛,然后过了几天后,就会在做一批相同款式的茶具,然后价格还会降低一点。

卖茶具的时候,老乡也担心被表哥看见,平常就把茶具藏在一些角落边,等到有客户来了,再把茶具摆放出来。

其实,表哥早已知道了,如果换做其他店家这么做的话,表哥会要求对方停止仿制,甚至会要求赔偿。可是考虑到老乡是熟人了,也就不好意思采取这种方式了。

表哥的爸妈得知之后,心里有点生气,就抱怨过几句,老乡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依然是用这种办法来继续做生意。

两家人平常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时遇到了就会有点尴尬。

为了不和老乡闹僵,也不影响到两家的生意,表哥就主动找到老乡商量,以后由他来设计茶具,两家店铺一起卖,价格要做到一致,不要去竞争,老乡店铺卖出去的茶具,也要从中拿出一些利润分给表哥。

同时,老乡的客户想要单独定制某款茶具的话,也可以找表哥来设计,事成之后,给表哥一笔佣金就行了。而表哥遇到客户需要定制茶具的话,就会和老乡打个招呼,不得进行仿制,以免造成误会。

这样的话,以后有了新款式的茶具,两家就可以一起把生意做大,一起赚钱。

老乡听到之后很是高兴,还主动说多让出一部分的利润给表哥。

总结

事实上,如果换作一个情商不高的人,要么是直接和老乡闹翻,要么是低价竞争,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两家的生意都不好。

而表哥的做法就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既没有影响到老乡继续做生意,也不会让自己吃亏,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