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燕子嫁给她老公的时候,奶奶还在,当初他们两个谈对象的时候,燕子爸爸妈妈就不同意,因为周围的人都说,这个婆婆霸道得很。绝对不是省油的灯,谁嫁过去准没好日子过,可是燕子就是喜欢,最终还是没有听父母的话嫁过来了…………
奶奶就一个儿子3个女儿,所以他爷爷走了以后,她奶奶一直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
奶奶眼睛不太好,只能帮着家里做点简单的活,添把柴火,熬锅稀饭。
她眼睛不好,稀饭不是熬糊了就是太稀了,婆婆就经常抱怨她说,你这老猫儿(婆婆的意思)除了吃饭还能干啥?
燕子刚嫁过来,虽觉得婆婆说话有失分寸,但也不好发作。
只是她主动承担起了做饭的责任。只让奶奶添柴火。都说敌人的敌人容易成为朋友。
燕子心疼奶奶,觉得奶奶可怜,天天要看婆婆的脸色,奶奶觉得燕子可怜,要面对这样的婆婆。
婆婆看燕子一空就和奶奶在一起拉家常,燕子还给奶奶洗头,剪指甲,这不是和她对着干嘛?
她婆婆火了,把燕子两口子分家分出去了!
燕子夫妻俩住楼上,她婆婆住一楼,奶奶睡楼梯间下面类似于杂物间那种地方。
奶奶眼睛不好,晚上起夜上厕所不方便,就在房间里面给她放个痰盂。
有次痰盂快满了,奶奶颤颤巍巍地端着痰盂去厕所,经过堂屋的时候踢到一个凳子,痰盂里面的尿晃荡出来了!
婆婆干活回来闻到臭味儿,以为是奶奶在堂屋拉尿。冲过去就把在躺椅上休息的奶奶拽起来。
奶奶跌跌撞撞地被她拽到堂屋,婆婆骂到你这死老太婆,屋里给你放了痰盂你非要尿这里。那会儿她们家一楼还没有装修,还是水泥地,婆婆让奶奶把地收拾干净。否则晚上就别吃饭了!
一边骂一边冲进奶奶的房间把痰盂拿出来扔到山坡下面去了,从猪圈里取了一个粪桶,让奶奶拉粪桶里,粪桶大装得多。
奶奶说粪桶的边缘薄坐久了不舒服,胳得肉疼,能不能在上面给加块板子,他坐在板子上拉,婆婆说没空给你做,就你事儿多。
燕子赶集的时候就给奶奶买了个凳子,是那种专门给老年人量身定做得入厕凳,凳子中间有个洞。
燕子把奶奶扶到洗手间,教奶奶怎么用那个凳子。用完了教奶奶冲水,这样就可以避免房间臭。
那天燕子去赶集了,奶奶在家上厕所,她眼睛不好,凳子没放平,坐下去的时候一个椅子腿儿滑蹲坑里了,奶奶摔了!
这下燕子捅大篓子了,婆婆说,是因为她买那条板凳奶奶才摔的。
她就把奶奶背到2楼扔给燕子带。看着奶奶期待的眼神,燕子不忍拒绝。
只能在客厅离厕所最近的位置给奶奶铺个床,从此她婆婆再也没有管过奶奶。
燕子要照顾儿子要种地还要给奶奶擦洗身子,奶奶虽然在床上躺了二年多才走的,但是一个褥疮都没有。
一晃燕子的儿子都去上大学了,她婆婆也老了,
那段时间她婆婆老摔跤,说是眼睛看不清有重影,脑袋总是磕到门框上。
她知道自己曾经作的孽,也不好意思让燕子照顾她,就在儿子跟前使坏。
骂儿子没出息,一个家居然让老婆说了算,自己连50块都拿不出来。
儿子默默地抽烟不理她。他知道自己母亲的刻薄。
婆婆视力越来越模糊,有人给她说可以做手术,做完就好了,可是做手术要钱啊,她没法给儿媳妇开口。
燕子心里虽然不乐意,但还是送婆婆去医院做了手术。并且在医院照顾她到出院。
医生叮嘱出院要好好保护眼睛,不能用眼过度,要经常闭目养神。
燕子也学婆婆的样子,在奶奶住的楼梯间拐角处给婆婆铺了一张床,在里面给她放个粪桶。
婆婆说睡这里不通风,空气不好,容易生病,燕子说当初你不是让奶奶在这里睡了几年吗?
婆婆说能不能给她买个痰盂上面放个凳子上厕所,燕子说那种凳子千万不要坐,别把你摔伤了。粪桶上坐着舒服,你不是一直叫奶奶坐的吗?
婆婆说行了你别说了,妈知道错了……
燕子说这话你给我说不着,你是母亲我理当孝顺你,你得去给奶奶说,看她原谅你不?
婆婆让儿子给她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还有奶奶喜欢吃的发糕,去奶奶坟前跪着忏悔,说自己当年确实太过分了!
当年奶奶初一十五三十吃素,纯素,就是所有菜都用菜籽油炒,不吃大油,包括鸡蛋都不吃。
婆婆嫌奶奶事儿多,她做饭麻烦,还要用专门的锅给她炒。
她总是骗奶奶说这就是素油炒的。奶奶也不敢吭声,一个人摸索着去厨房的木盆里盛点米汤泡饭,再夹块豆腐乳就是一顿饭。
婆婆忏悔说一定继承奶奶的衣钵,以后初一十五三十也吃吃素。
从此燕子和老公也跟着婆婆一起吃素。
燕子说婆婆,你放心,我会尽到做儿媳的本分,不会像你对奶奶那样,因为以后我也要娶儿媳,我得做好榜样。
题主问: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你在做他她在看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影子
要相信榜样的力量
言传身教嘛!
愿老年朋友们安康幸福!福祉无限[祈祷][祈祷][祈祷]
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我认识一家,不孝顺父母,但是自己家夫妻和睦,孩子乖巧孝顺,完全没有受影响,旁人听过他们家的事儿,都得说一句这是理所当然的。
王刚和李燕这两口子刚结婚,家里两个老的就张罗分家了,两位老人说,既然你们兄弟二人都已经成家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把家分了,各过各的,省的以后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扯皮。
兄弟俩都觉得父母说得有道理,便同意了,结果大哥两口子分到了又宽敞又明亮的东侧屋,王刚李燕两口子分的却是背光又狭窄的西侧屋,两个老人把宽敞的堂屋隔了一下,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么分配李燕也不是没闹过,婆婆只说嫂子家带着个孩子,宽敞点好住,你们就两口子自己克服一下,早点想办法自己修一套才是正经。
李燕对婆婆这套说辞是不认可的,她想着婆婆还多照拂了嫂子家几年了,如今自己这刚进门就分家了,万事开头难,多少要多分一点才是照顾呀。
对于李燕的质疑,两个老人没有回应,只是恼羞成怒地说不要的话就自己建,哪里来这么多事。
就这样一家拆成三户,都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家的日子了。
在90年代初,王刚两口子南下广州打工,原本托付父母照看自己家那几口地,想着后续有了孩子,也可以回去种点粮食啥的,父母只是马虎的点了一下头,没有作声。
两口子在广州打工,省吃俭用的也攒到了一笔钱,想着李燕也怀孕了,回家就把房子再盖一间,到时候孩子出生了也不至于在一间不见阳光的屋子里待着。
等到两人回到家,想要看看田地,却发现水稻田被父母以10块钱一年租给了邻居,而几块旱地因为偏远,没人肯种,更是荒草一片。
看这个场景,两口子气不打一出来,婆婆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种我们的地加上你哥嫂的够多了,种不过来了。
没办法,两口子又顶着烈日把田地收拾出来,还要花钱在父母那边买稻谷,李燕挺着大肚子拔草的时候,一直骂王刚窝囊,家里父母偏心成这个样子,屁都不敢放一个。
导致王刚跟父母反目的的原因在于李燕生完孩子,眼瞅着孩子6个月了,两口子就合计给孩子断奶,又南下打工赚钱去。
这下婆婆死活不乐意了,说自己照顾兄嫂家俩孩子,还要种这么多地已经很累了,带不了小奶娃,让他们自己看着办,王刚气急了,质问大哥的孩子你们能带,我的凭什么不能?那我以后还要给你们养老吗?
老太太嘴硬,直接说不需要你们两口子给我养老!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以后不需要你们管。
就这样母子反目,李燕把孩子托付给了自己的妈妈,两口子又携手南下打工去了,这一去20来年,李燕凭借着手艺在广州开了个早餐铺子,慢慢的两口子也赚了些钱。
在孩子上高中的时候,为了孩子住家方便,也为了远离父母,两口子直接在城里安了家,几乎不再回去了。
现在两口子都年近50了,两个孩子一个已经成家,一个还在念大学,对自己爷爷奶奶也没什么感情,也知道他们早年偏心那些事。
至于王刚李燕两口子,这么多年都是夫妻携手走过来的,所以对彼此既是依赖又是信任,也是有啥说啥。
现在两个老人已经70好几了,干也干不动了,大儿媳妇对这两只吃饭不出力的老人很是嫌弃,但是鉴于王刚两口子出了钱,她也不好跟他们叫板太多。
只是一个劲地在村里唱兄弟没有良心,不懂得孝顺父母,有两个臭钱了不起了,兄弟不帮扶,父母不照料。
话传到王刚耳里,他只是笑了一句“母慈子孝”,万事有因就有果,不要早年占着便宜,晚年又不想还,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儿。
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母亲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她和父亲这些年看病,把家底儿都折腾光了,现在还欠了舅舅21万元钱。让三个儿子要尽快的还给舅舅。老大老二当场抱怨,家里的房子都卖光了还欠债,这样的父母真是失败。直到母亲去世后他们才明白,原来他们都被母亲骗了!
马阳的家在北方的一个县城,父母生了三个儿子,为此他们辞去工作下海经商,一直拼命地挣钱。从开始的小店,一直经营到一家大型建材批发部。
但父母从不允许三个儿子到店里去,也不允许他们过问经商的事,只要好好学习就行。
后来,老大马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就在上大学的城市找了工作, 对象也是当地人。 两家谈婚论嫁时,女方提出在当地买房,父母的意见是给大儿子50万元钱,买房结婚都有了,其他不再管。
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读大学,将来也要买房结婚, 家里只能拿出这些。
在当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老大马肖交了房子的首付,剩余的钱用于装修, 不过结婚时父母还是又给了他10万元。
老大结婚后,一直在当地发展,很少带媳妇回父母家, 几年后马肖的妻子生了个儿子,父母自知没有时间帮忙,只好用钱来弥补,又一次性给了大儿子10万元。
老二马修是在西安上的大学,毕业后回来本市发展,在一家公司工作,找的对象是外省的女孩儿。
做父母的一碗水端平,和老大一样,给了50万元买房款,10万元结婚。不过老二两口子属于玩乐型的,两人的工资不低,但每月基本花光。除了吃喝玩乐,还不生孩子。
老三马阳大学毕业后留在父母身边,在一家家电公司工作,那年他谈了个女朋友,同单位的,家也在本地。
带回家给父母看,父母一眼就相中了,很高兴觉得他有眼光,这是个好姑娘,得到父母的肯定,马阳很踏实。
可是事情的变化太快了, 两人还没订婚,父亲突然生了重病。母亲停了生意,带父亲去大城市看病,因为花费越来越多,母亲只好把店面转让了。
在父亲生了重病后,母亲把三个儿子叫回来,告诉他们父亲的病很重,有可能会花光家里的所有积蓄都不够。
老大,老二听了母亲的话,马上跳出来说自己没钱。父亲的病花再多的钱也治不好,还不如不治,把钱留给母亲养老,把父亲气得当场昏了过去。
结果老大,老二一分钱也没留下,都回了各自的小家。 留下马阳和母亲两人轮流伺候父亲,多亏马阳的女朋友, 在父亲生病期间一直在帮着送饭买东西,才让母亲的心里好受一点。
那次出院后,母亲带父亲去了上海的看病,一住就是一年多。这期间花钱如流水,但母亲没再给三个儿子要钱。但马阳和女朋友还是把两人准备结婚的钱打给了母亲。
过年的时候,三个儿子去上海看望父亲。老大,老二全程不提钱的事。父亲提出想看看孙子,想让大儿媳带孙子来他看上一眼。
但大儿子两口子都没有同意,理由:是父亲有病,孩子还小,不适合带孩子来见他。
父亲最后的日子是在家里度过的。老大,老二开始还回家看望,时间一长基本都不怎么回来了,老大说工作忙,老二说老婆有病他要陪在身边。
父亲临终前,再次提出想看看唯一的孙子,但被大嫂再次拒绝了。
为此,马阳和大嫂吵了起来:家里就这一个孙辈儿,怎么就不能让父亲了了心愿呢?让他看上一眼又能怎么样?
一切母亲都看在眼里, 只能默默流泪。最终父亲在遗憾中去世,至死也没有见到唯一的孙子。
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剩了母亲一个人,马阳不放心,辞了原来的工作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早晚回家给母亲作伴。
在父亲去世的这一年时间里,母亲迅速地衰老 ,头发全白了,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了,就像变了个人。
还好,有马阳的女朋友像女儿一样,经常来家里看望老人,带母亲散步,逗她开心。
但世事总是无常,谁也没想到的是,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母亲又被查出患了重病。
母亲说:当初给父亲治病,家里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她不想再治病了, 也不想再拖累儿子们。
马阳找大哥二哥商量母亲的病怎么治,并提议三个人每人先拿出一部分钱,让母亲去省城治疗。
当时老大,老二一起反对,当着母亲的面儿说:要拿你拿,老两口老了老了,竟给儿子们添乱了。
马阳看两个哥哥都不出钱,就提出把家里的房子卖了给母亲看病用。 两个哥哥当时非常生气地埋怨,说父母一辈子做生意,最后连个房子都留不下。几天后,两人每人扔下两万元钱走了。
为了给母亲看病,马阳把家里房子卖了带母亲去了省城。来回折腾了几个月后,听了建议还是要回家保守治疗。
马阳知道指望不上两个哥哥,就租了房子,因为他还需要工作挣钱,就请了一个护工来照顾,平时和女朋友一起陪母亲。
没过多久,母亲的病情加重,马阳叫了大哥二哥回来。母亲说:现在房子也卖了,她和父亲还欠了21万元的债务,借条儿在舅舅那里,让兄弟三人每人还7万元
老大,老二听了母亲的话,当着病重的母亲说:你们做了一辈子生意都没给儿孙留下财产,人都不行了,还不让人清净,还留下一大堆的债务,我们哪里有钱还?
母亲气得当场哭了: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把你们教育好,这是我罪有应得。没过几天,母亲就去世了。
用卖房子的钱处理完母亲的后事, 大哥,二哥找到马阳让他拿出卖房子的单子,要和他算账看看卖房子的钱剩了多少,大嫂扬言说不能让他一个人独吞。
马阳找出所有的单子, 兄弟三人算了一天,最后算出只剩了两千多元。大哥说这两千多元就留给老三, 算做他这几年照顾父母的辛苦费。
马阳当场质问他们:你们结婚买房父母都给了几十万,我还没有结婚,没有房子,我都三十多岁了,女朋友都谈了六年了,现在啥都没有,还有几万元的账,我以后怎么生活,怎么结婚,你没想过吗?
大哥二哥低头不语,大嫂二嫂说:父母不在了, 兄弟们各过各的日子,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他们临走时,马阳提出,舅舅的钱还是要及时还上,但他们说: 人死账清,要还你还!看到亲兄弟如此现实,如此绝情,马阳一个大男人痛哭失声。
几天后舅舅来了,马阳看到舅舅,以为舅舅是来要钱的。他感叹,现在的人都如此冷漠无情,亲人尸骨未寒,都做出这样的事来,亲人之间的亲情都没有了。
这时舅舅说:三儿啊,别难过了,舅舅不是来要钱的,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舅舅说:母亲根本就没向他借过钱, 当时父母的生意做得很大,虽然这些年花了不少钱,最后母亲给还他们留了120万。
当时母亲特意交代了舅舅,如果三兄弟都过来还钱,这120万要留给老三70万,作为他将来买房结婚的钱,剩余的三兄弟平分。
如果只有其中两个人来还钱, 除了给老三的那70万,剩余的钱两兄弟平分。 如果只有其中一人来花钱,所有的钱就归这一个人所有。
原来,母亲把他们都骗了。母亲早看透了老大老二的德行,知道他们就是不孝子,也猜到老大老二不会来还钱,但她还是抱有一点希望。
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之后,马阳在舅舅面前哭了。舅舅拿出一张卡说,所有的钱全部在这卡里面,密码是你母亲的生日。
舅舅劝他不要哭了,如今父母都走了, 这几年因为父母生病你把婚事都耽搁了, 多亏了女朋友懂事,就用这些钱买个房子结婚吧。
但马阳明白,大哥二哥如果知道了母亲留下这笔钱,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肯定会来找他闹,要求这笔钱平分。
舅舅说:没事儿,我来主持这个公道,就不信他们真的有脸来分这笔钱! 但马阳想得明白, 这笔钱日后如果带来麻烦 , 还不如兄弟三人平分。
他劝舅舅说,他只留下母亲给自己的70万,剩余的钱他愿意和两个哥哥平分,父母肯定也不想他们三兄弟不和。
就这样,在舅舅的主持下,兄弟三人把剩余的50万元平分了。 但舅舅也对老大老二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最后两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 他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家和是一个家庭兴旺的基础。若是家人为了钱财而闹矛盾,或者家人间生了间隙,这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家和万事兴,只有兄弟齐心协力,才能有美好和谐的未来。
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其实这些人过得都挺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本身认为自己孝顺父母,做得很不错,内心没有自责感,没有愧疚感,过的日子心安理得。可平时对父母付出多的那些孝顺儿女,起早贪黑,一天三餐伺候老人,还要忍受亲人不断的挑眼摸刺,听一些闲言碎语,在父母跟前又不能发作,只能隐忍着,久而久之,闹得一身病。日子确实不如那些“不孝”的人过得舒坦。
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对父母不孝顺的我见过,最后他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在冥冥之中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这样对父母,结局真的在它们身上再次重演了一遍,今天我说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有一点虚构。
李叔是个残疾人,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当时的医学条件不是很好,也没看好所以留下了终身残疾,一条腿正常一条腿了很细,走路了一瘸一拐,非常不方便,都到40岁了都还没有结婚,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取了一个同样是残疾的女人,就是智力有点问题说话不清楚,但是身体的其他方面都是正常的,当时李叔也没有办酒席,就跑到这家去把这个女的接回家,就这样就成了一家人。
等他们有了一个小孩以后,由于李叔是老来得子,又是一个男孩而且这个男孩什么都正常,和平常人家的孩子是一模一样没有一点缺陷,90年代,在我们那里,都靠种地过生活,日子相当过的辛苦,李叔是个残疾人媳妇也是也是那个样子不能下地干活,现在又多了一个人吃饭,一家人生活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当时都靠种地,李叔就没日没夜起早贪黑的去地里干活,就这样把孩子慢慢的养大,送他上学读书,手上的老茧如果你们看见真的可以剥一层下来,脸上的皱纹真的无法形容,别人看见都说老李,不要太累了,歇歇慢慢干。
村上了看见他家条件实在困难,就给了三万块钱把以前的土房子推掉,给建一层平房,老李又在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些钱,索性把房子修了二层,因为孩子也要大了总要给他讨媳妇成家嘛。
这孩子了开始还比较懂事,初中没毕业了就出门去打工,一年多少了还可以给家里带点钱回来,这多少也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可就这样的日子不是很长,随他儿子结婚而改变了。
老李儿子在外面讨了一个媳妇,是我们隔壁县的,当时女孩的父母不同意觉得他们家里很穷,父母又是个残疾人,为了筑成这门亲事,他们答应结婚以后分开过,老李的亲家看到自己的女儿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你就答应了这桩婚事。
老李儿子结婚以后,这个媳妇了也不是个好东西,总觉得老李他们两个是个废人,帮不了自己什么,经常闹家庭矛盾,吃饭不在一个桌上,吃的东西还不一样,结婚不到一个月就分开过。
老李身体又多病,靠地理了也收入不了几个钱还要看病打针吃药,就这样还要经常下地干活,自己的智障老婆这时候又生了病,当时还没有医保,在医院里看病哪来的钱,就找自己的儿子要,可是老李的孩子也是个耙耳朵,没有媳妇的允许他是不会出一分钱的,自己的母亲在医院呆了几天待不下去了就回来,老李给他老婆在小诊所去给买点药,痛了就吃点药,就这样在病床上拖了几个月在一个晚上死了
当时下葬的时候,老李的媳妇脸上看不到一点的悲伤,刚下葬的那一天回来好多人都在那里忙这忙那,他竟然还和别人在那你又说又笑,老李的很多亲朋好友在背后都说她,说这个媳妇真的是蛇毒心肠。
过了几年,老李的年纪逐渐大了,长期的病痛让他实在难以忍受,最后在医院去住了十多天,后来他儿媳妇看太花钱了,让老李回家去养病,当时老李已经是病入膏盲,呼吸不能自主,在医院需要打氧气,他们把老李弄回到家以后,自己去租了个氧气瓶,在楼梯的一个角上支了个床老李就躺在那里?靠氧气维持生命,也没有给吃药,也没有打针,当时我去看过,老李看到我去看他,那泪水就出来了,给我讲了很多,他儿子和媳妇怎样不孝顺,但是我毕竟是外人,他们的事我们怎么好去掺和?
从老李那里出来,我就在想老李的儿子是怎么想的,父亲就那个样了,不管不问她的心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真是铁石心肠,我上楼去看了一下,他儿子和媳妇住那里看电视,还有有自己的小孩在那里玩,玩的不亦乐乎,好像根本就没有去关心一下自己的父亲现在病就那个样了,他们于心何忍?看到我招呼我坐下,我就说我来看一下李叔,不坐了转身就走,因为他们现在的这种嘴脸,让我觉得恶心和讨厌,甚至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想和他们说。
没有过几天老李也死了,看着他们这个样,当时都没有多少人去帮忙,可是老一辈看在老李平时还不错,所以也都去了也算是送老李最后一程吧?
前几年老李的媳妇不知道怎么也信起佛来,我们那里寺庙山上只要有什么庙会,这个媳妇都会去在义务劳动做饭啊,扫扫地啊,有一次在山上赶完庙会。这个媳妇了就下山回到家里,刚进屋里就倒下去,当时立马送到医院。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这样死了,当时很多村里的人都说活该,你还信佛呢?对你父母那个样。也算是个报应,早早早都去世了,才40来岁。
老李儿子的媳妇去世了没有过几年?老李他儿子迷上了赌博,把自己的房子卖了,都给赌出去输掉,没有房子住,跑到去租别人的房子住,没有多久又给输光了,加上他自己的儿子看到自己老爸把房子也卖了。也就离家出走,在外面打工没有回家,住人家的房子肯定要给租金,他由于打牌把钱都输光了,房钱都不给人家,加上他的人品别人都看不惯,最后租房子的这家人把他给赶了出去,东西给他丢到了外面。
之后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又不想出去打工挣钱,就在我们那里一座大桥底下的桥洞子里面去住,最后给饿死了,因为他在桥洞子下面住的时候比较阴暗潮湿,生病了几天都没人知道,也没有人给她送吃的,就那样活活的给饿死了,还是村上出的钱在火化场去火化了,在我们那里都成了一段笑话,谁不说他,不知道他在九泉之下见到他自己的父母他怎样给他们说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想养,他就不配为人,有因必有果,最后他那悲惨的遭遇,完全是咎由自取,活该,没有一个人去可怜他,这个下场也是他自己应该得到的。
你身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孝在先,顺在后,只有孝了才会顺。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一般都过得不好,重者丧命,轻者生病,近在本身,远在子孙。
比如我老家有个叫肖远祥的人,他们夫妻俩个是出了名的不孝顺,周围的人都知道。肖远祥经常骂他父母老不死,有东西不给父母吃,父母生病了,不给钱医治。谁知道苍天有眼,他自己患肺癌晚期,不出半年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在广东打工,不知道为什么,他小儿子神经错乱,结果他老婆同他离婚了。后来大儿子又出了车祸,压断了一条腿,残废了。他老婆是四川的,也离婚了。现在肖远祥的老婆就带着两个儿子在家里种田种地,靠低保生活。
我见过很多不孝顺的人,他们过得都不好。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老天爷怎么会帮助他们呢?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是每个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