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是种什么体验?
表姐的老公是山西人,因为他们在广东这边生活,表姐是个地道的广东人。广东人和山西人的生活习惯完全是不一样的,山西人的口味简直和我们广东人是天和地的差异。每天他们吃饭的时候就会争吵,而且两个人各自做各自的饭菜。想不到一个山西人来广东20年,还是吃不惯我们的米饭。
2000年,表姐认识了一位山西的朋友,两个人既然结婚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跟她说,大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而且三星那么远嫁过去,会不会不习惯。
还好他们两个在广东这边定居,表姐也不用跑到三四千公里的山西,每次我们去他们家,最搞笑的就是吃饭时间。
广东人要不就喝粥,要不餐餐就是米饭,白切鸡,白切肉。吃的都是比较清淡的,原汁原味的东西。山西人比较喜欢吃咸,而且喜欢吃醋,喜欢吃面条,喜欢吃小米粥。第一次到他们家,表姐为了招待我们,买了虾,白切鸡,海鲜。但是奇怪的是,表姐夫妻自己起了炉灶,他煮起了面条,而且里面还放了醋,放了辣椒,他喜欢吃这样的面条,表姐却不喜欢吃。表姐餐餐要米饭,要不喝白粥。
所以在他们家吃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年两个人就因为吃饭的问题,吵了十个月。表姐总是尝试着去改变表姐夫的生活习惯,但是没有一次成功的。尝试让他吃白切鸡,白切鸡在我们广东人这里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逢年过节都会出现。
但是山西人就喜欢吃馒头,去磨馍,吃面条的。还有他们的羊汤,他们的羊汤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的羊汤是原汁原味,很骚的那种。
第一次尝他们的羊汤,表姐吐了两天两夜。表姐第一次去山西,表姐夫就让他尝他们当地最出名的汤,没想到回来之后却不敢吃饭。闻到饭味都怕了,而且就想到那股羊味。当然表姐夫来了之后,他也吃不习惯我们这边的米饭。他说他们那边都是吃小米粥,糙米粥。我们广东这边的米饭,还有南方人的米饭,特别的精细,吃起来简直就是没有什么味道。
山西人的主食一般是以蒸食为主。其中杂粮蒸食有荞面窝窝、莜面推窝窝、高粱面鱼鱼、高梁面窝窝、莜面角角、红面角角、金银卷穴玉米面、白面相杂的蒸食雪、发糕、包子、蒸饼、蒸合捞、块垒等。
40年前的普通百姓生活习惯是这样,特别是陕西、山西、甘肃地区,多产面粮,少产蔬菜,只要有饭管饱,有菜没菜无所谓。而且当地物产确实菜少,天干少雨,地干少水,寒冬期长,不利于绝大多数蔬菜生长。
因为这边小麦,大麦比较多,而且小米那些适合干燥的地方种植。他们那边比较少稻米,可以说稻米在他那边是种植不了。所以长时间他们习惯了吃面,面粉,吃面包,吃馍馍,吃面条。
而且山西那边的牛羊也是特别出名的,来一碗热滚辣的羊肉汤,或者来个兰州牛肉面。
当山西人来到广东,广东菜对他们来说吃不下。表姐夫说不吃面条,他睡不着。他们家每次回山西,都会拉一大车的面条回来,而且他也不喜欢吃广东的面条,他说广东的面条太细了,而且没有什么面味。还是他们山西那边的面条比较有嚼劲,那边的面粉也是特别的香。
在他们家,可以省很多米饭,但是少不了面条。
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是种什么体验?
哈哈,碰到叉路人了,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而我是南方人不愿吃面食在北方生活!
社会大环境驱动,为了人生的梦想,圆梦去了各自想要的地方。南北各有所取,开始是在饮食上习惯确实不同,也只能入乡随俗!肯定南北工作生活中也不习惯,南方节奏快,北方节奏慢,饮食更不用讲。但是当地的食材在南北方向都流通,不缺货。在丰富生活的情况下,自己可以搞定就地取材,並不复杂,也不成什么问题?
应该感恩感谢!活在当下时代,不缺吃,不缺穿,有其是网购东西南北货应有尽有。生活一年优越一年,心情爽朗一年跃过一年!
特别是国内交通便捷,拉近了东西南北的距离,随时随地可以携同家人,轻装上阵,想走就走的旅行!可以讲,南北差异逐步在磨合。你讲呢?
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是种什么体验?
一个不爰吃米饭的北方人在南方会觉得很不适应,从小在北方长大,已经习惯了吃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等,到了南方更多地是吃米饭,由开始的不喜欢吃,到慢慢地去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等几年后从不适应到适应,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老话说,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是种什么体验?
从小在北方长大,吃惯了各种各样的面食。到南方以后,见到的主食几乎都是米饭。南方平常以米饭为主,面食为辅。不爱吃米饭的北方人感到很不适应。都要由不喜欢到慢慢的去适应才行。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入乡随俗,慢慢的就会适应喜欢了。
我作为南方人,吃米饭习以为常。吃面食就为了换换口味。我很喜欢吃面食,也经常做一些面食来吃,可就是手艺不精。做面食比较复杂,也繁琐。不像米饭那么简单,可能是习惯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是种什么体验?
我是北方人,以前因公经常去南方工地,一个工地就要停留三到六月左右,从小就不吃大米饭,到工地也是大米饭炒菜,没有面条与馒头,并且有好多工地附近都是荒凉的农村土地,什么东西也买不到,米饭我不吃,就自己动手煮面条,买点挂面和鸡蛋,去工地食堂打点菜,回到宿舍自己煮点面条和菜拌到一起吃,岀去买东西的时候顺便买几个馒头之类的,有馒头就吃汤面条,馒头吃完了,就吃捞面条,多亏工地食堂还不错,菜里面肉多,多吃肉能抗饿,星期休息了和领导们一起去外面大饭店吃二顿好吃的解解馋,每个星期都这样的,在南方工地也都是这样过日子的,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就是在甘肃的工地,在那里四个多月近五个月,二千年在那里的,别的不知道,吃的是真便宜,牛肉面大碗一元七角钱,小碗一元五角钱,虽然说我那时候年轻,也不敢要大碗,因为吃不完,我们几个人每周六晚上出去吃饭,能把人家饭店的手抓羊肉吃完,还有一个名菜虹尊鱼,太好吃了,甘肃的面食,肉类把我四个多月的时间胖三十多斤,以至于回到家了,老婆吓一跳,亲戚朋友也都说不认识我了,怎么胖这么多,我说是甘肃的美食太好吃了,这是在南方没有办法比的!
一个不爱吃米的北方人在南方是种什么体验?
虽说父母都是南方人,但从小生活在北方,也喜欢上了馒头,包子、饺子等面食。渐渐的也能品出老陕们说的薄光筋、有嚼劲儿,还有那麦香的清甜味儿。这也要得益于陕西当地超市悉心周到的服务,师傅会应顾客之需把面皮儿、各类肉食菜品或切或搅拌,打包料理好。现在家里做这些以前费时费力的包子、饺子真是便捷了许多。
前一段住在南宁,当地人以各种米粉为主食,大街小巷最受欢迎的除米粽之外当数螺蛳粉,吃过几次桂林粉、老友粉还不错。准备再尝试下生料粉,还没搞明白螺蛳粉里是不是必须有螺蛳?馒头和饼大多是加了糖的,手感也是黏黏的。大多速食连锁店里都有馄饨,也有一半馄饨一半细面的叫馄饨面,但是肉馅儿大多是Q弹的,像极了火腿肠的味道,和北方以汤料为主的馄饨口感有很大不同。超市师傅不忙时也能为顾客简单的切个肉块儿,但不知为什么,大小超市都不会为顾客搅肉馅儿,直接的建议是去菜市场买!从超市便利顾客这方面,和其他地市还是有些距离的,但值得点赞的是菜场的菜品都很新鲜干净,码放的整齐可爱。
怎么办呢?自己动手,这个绝难不住一个从小爱玩泥巴的女同学的,回到住地,菜板底下垫上毛巾隔音,咱不能掠动四邻啊,咚咚咚、锵锵锵,一会儿功夫,齐活儿。同学们,拿筷子碗,自己过来调料汁儿,开饭喽!
食为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物流高速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网上购物,南货北味儿,一键到家。夕发朝至,大交通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可以讲,南北方文化饮食等差异,通过学生异乡求学,工作和交流,正在不知不觉中快速的融合,吃米饭还是吃面食,再也不会是个麻烦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