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5月贸易逆差17.3亿美元,越南该是制造国还是外贸国?
越南既是制造国,也是外贸国。
越南的制造业目前还比较低端,不仅产业低端,在国际供应链的位置也比较低端。
越南的制造业以来料加工为主,原材料主要是从中国、韩国进口,因此越南对中、韩的贸易都是逆差,2019年越南对华贸易逆差353亿美元,对韩国贸易逆差接近300亿美元。而越南与美国、欧盟签署了贸易协议,美国和欧盟给越南的产品给予关税优惠,所以越南的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欧盟,越南对这两大经济体是顺差,2019年越南对美国贸易顺差400多亿美元,对欧盟的核心德国,贸易顺差就达到40亿美元。
越南对华逆差这么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转口贸易。
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很多中国企业就把产品先出口到越南,打上“越南制造”的标签,然而再出口到美国,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关税。就是这种巨量的转口贸易,将越南的GDP也给虚高了!还虚高了越南的进出口总额。2019年,越南的进出口总额是GDP的2.3倍!这在越南这种人口规模的国家,是不合常理的。就算新加坡这种全球重要的中转站,进出口总额也才GDP的2.7倍。
所以越南就是中低端制造国+转口贸易国,这种模式有发展前途吗?
有没有发展前途我不知道,反正是挺危险的。从去年越南防疫失败就能看出,越南的经济自主权正在丧失殆尽,越南与国际市场的捆绑越来越深,受外资和外国市场影响大,未来的发展之路必将坎坷。
根据越南统计局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21年越南的GDP为3662亿美元,商品出口额3362.5亿美元,商品进口额3322.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是GDP的1.8倍,贸易顺差只有40亿美元!真是离谱,9000多万人口的大国,热火朝天的发展制造业,到头来贸易顺差只有40亿美元!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口袋2毛5。这么大的贸易额,钱都去哪里?如果把商品进出口额分为越南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话,就能看出问题了。
2021年越南本国企业出口额887.1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2475.4亿美元;本国企业进口额1140.7亿美元,外资企业进口额2181.8亿美元。外资企业的实力远大于本国企业,称越南为“经济殖民地”都不过分,钱都让外国企业赚走了,越南人辛辛苦苦赚了点小钱,而且疫情一来,越南连老本都快赔光了。
越南2022年的贸易,相比2021年更惨。2022年5月越南商品贸易逆差17.3亿美元,2022年前5个月,越南的商品贸易顺差只有5.16亿美元,都快半年了,顺差才5亿美元,估计全年都只有10亿美元左右。
工业化之路不是那么顺利的,回首中国这几十年,虽然也是坎坷不断,但好歹是挺过来了。而越南、印度这种陷在坑里的,才是最绝望的。
越南5月贸易逆差17.3亿美元,越南该是制造国还是外贸国?
这就是低端制造的尬象。辛苦出卖汗水,大宗商品走出去,一台进口机器归零。
这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看不出可持续,只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无限收割。
越南5月贸易逆差17.3亿美元,越南该是制造国还是外贸国?
这才是健康的外贸!要这么多美纸干啥?出卖资源,环境,人力得来的钱,就应该进口换回等价实物!
越南5月贸易逆差17.3亿美元,越南该是制造国还是外贸国?
现在很多人都在吹捧越南的制造业,但我个人估计不足10年越南的问题肯定会暴露出来。
现在越南既是一个制造国,也是一个外贸国,毕竟外贸和制造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全球大部分外贸都属于工业制造品。
在目前越南的外贸出口产品当中,大部分都属于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主要以一些服装、纺织品以及电子产品为主。
而越南最近几年出口增速之所以这么快,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几年有很多国际企业都将生产线搬到越南,目前越南大部分出口产品其实都是由外资企业贡献的,本土企业贡献的比例相对比较少。
比如目前我们所熟悉的很多企业,类似苹果、耐克、阿迪、戴尔、富士康都纷纷到越南开设工厂,大量国际企业前往越南投资,直接带动了越南出口的增长。
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愿意到越南投资,其实看中的无非就是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越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跟中国以及欧美相比,目前越南的劳动力确实是比较低的,大多数劳动力成本基本上都是在每个月1500块钱人民币到2500块钱人民币之间。
对于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说,越南廉价的劳动力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将生产线搬到越南的重要原因。
第二、越南优惠政策比较多。最近几年越南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吸引外资投资,他们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之后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也是吸引国际企业前往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越南出口有一定的优势。最近几年越南一直在跟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开展贸易自由化谈判,而且已经敲定了很多自由贸易协议。
在这些自由贸易生效之后,从越南出口到一些国家就可以享受到比较低的关税,比如目前越南出口到欧洲,税收相对是比较低的,很多产品甚至都可以实现零关税。
正因为有这种关税优势,所以很多企业把生产线放在越南,然后从越南出口产品到欧美国家就可以降低关税,从而提高自己的价格优势。
所以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最近几年越南吸引力确实越来越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线搬到越南,越南的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甚至有人预测越南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亚洲发达国家。
但我觉得这种预测未免有点太乐观。
首先我们不否认越南目前的经济外贸发展确实非常快,但这是建立在越南对外资企业有很强吸引力的前提之下。
但是随着越南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他们的问题肯定会暴露出来,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进入2022年以来,因为全球疫情反复等一些原因,很多国际订单都开始转移到越南,结果导致很多越南工厂订单接到手软,有些订单已经排到了年末。
而为了应付这些订单,越南一些工厂只能不断的招工,为了吸引到工人,甚至已经开出到3000~3500元人民币的工资,但即便工资很高,仍然招不到工人。
3000块钱到3500块钱人民币之间的工资,其实已经跟中国中西部一些地区的工资水平差不多了。
而且按照目前越南外贸增速来看,因为劳动力紧缺,未来他们的工资甚至有可能继续上涨,不排除未来几年时间越南工人工资有可能达到跟中国东部沿海一些地区普工的工资水平。
一旦工人工资上涨了,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将会逐渐丧失,到时对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第二、产业纵深有限。很多人看到越南制造业发展这么迅猛,甚至觉得越南有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更多的像是一个笑话。
越南的产业纵深跟中国根本没法相比,中国不论是在土地面积,人口规模,市场规模,都远远大于越南,所以产业纵深要比越南强出很多。
越南的国土面积只不过是32.9万平方公里,这跟我国一个省的面积差不多,而且越南境内大多都是以山地为主,平原相对比较少,这就决定了越南的产业布局空间有限。
不过说到这个地方,很多人有可能会想到一些欧洲国家,认为欧洲一些国家的国土面积同样很小,甚至有很多国家比越南还要小,他们就是越南的榜样。
我觉得对比两个国家之间的发展,不能跨时间去对比,欧洲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在历史特殊时期他们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第1次工业革命和第2次工业革命当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所以他们有了大量的原始积累。
而对于越南来说,其实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开始,在一张白卷上画一幅画卷,这个难度要比欧洲很多国家大很多。
第三、科技水平有限。尽管最近几年越南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越南的科技水平跟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跟亚洲一些先进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
而科技水平并不是你短期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就会有效,科技需要积累,需要沉淀,更需要有强大的教育做基础,没有个几十年的发展,你根本不可能把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是对越南来说,目前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培育出本土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那未来越南的出口竞争力就会下降,你不可能跟东南亚其他国家或者印度等一些南亚国家相比。
所以未来10年左右,我觉得越南有可能会陷入一个类似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当中,至于越南的发展是否如我们所预测的这样,我们拭目以待。
越南5月贸易逆差17.3亿美元,越南该是制造国还是外贸国?
越南玩的是料加工,所以说成是制造国也行,说成外贸国也对。
仅仅一个月的数据不能说明什么,要看更长一段时间的数据才准确。比如,现在若是产业链向越南迁移,那么生产设备都需要进口,短时间内就是进口大于出口变成逆差,这是不是就是一件可以合理解释的事情了?即,进口的生产资料多,而不是消费产品多,即便是出现了逆差,这还是一个生产国的特征嘛。
正是因为越南现在承接产业链转移,那么按照全球一体化的说法,越南的工业就是产业链的若干环节,因此原料来自海外,产品也是输出海外,这种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模式下,岂不就是制造国和贸易国都能沾上边了。
越南人口差不多一个亿,而且越南人口的年龄中位数才仅仅30岁,非常年轻,正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最佳时机。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越南就是资本追逐“成本”的选择了。而民用消费品的来料加工恰恰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链就追着“成本”去了越南。
至此,越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国大概是跑不掉了。由于是来料加工模式,也就是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这就和外贸国也拉上关系了。
越南5月贸易逆差17.3亿美元,越南该是制造国还是外贸国?
逆差表示接下来要真正发力了,顺差会在半年后滚滚而来,小看别人成绩也是卖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