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为1917万人,为何这么少?
12月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新闻处发布消息称,哈萨克斯坦在今年秋季举行的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为19169550人,其中男性占比48.71%,女性占比51.29%,人口平均年龄为31.94岁。17岁以下人口占比33.97%,哈族占总人口的70.18%,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59%。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国,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世界第9,但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只排在世界第63,人口密度仅有7人/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0人/平方公里),是人口最稀疏的国家之一。
在亚洲,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密度仅高于外蒙,虽然两国纬度相当,气候相似,但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条件远比外蒙要优越。哈萨克斯坦北部有广阔的黑土地,耕地面积达到30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世界第一。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2019年谷物产量17355885吨,进口量425308吨,出口量9403068吨,自给率高达207.16%。
以粮食产量来看,哈萨克斯坦能养活的人口远不止这点。粮食产量和哈萨克斯坦相当的伊朗,人口超过8000万。穷山恶水的日本和韩国,粮食自给率都不到35%,依靠进口粮食,也能养活1.26亿和5000多万人。穷得叮当响的阿富汗,人口也接近4000万。况且哈萨克斯坦还靠近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粮食出口大国,即使自产的粮食不够,还能大量进口。
哈萨克斯坦气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和越南相当,高于世界大部分国家。人口上亿的埃及,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立方米。
哈萨克斯坦还有巨量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300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工业实力较强,是中亚最富裕的国家。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看,哈萨克斯坦养活5000万人口都没问题,为何连2000万都不到?
决定人口数量的因素,除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外,还有人口基数和增速。
哈萨克斯坦在古代是游牧民族聚居区,生产力低下,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稀少,在18世纪以前,整个中亚的人口不足500万。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人口开始快速增长。1897年沙俄的人口普查显示,当时哈萨克的人口为400万,整个中亚的人口为1100万,哈萨克人口占中亚的36%。
哈萨克斯坦人口基数并不小,主要问题出在人口增速上,也就是生育率低。
1900年阿富汗的人口也只有400万左右,如今人口接近4000万,因为阿富汗的总和生育率长期是哈萨克斯坦的2-3倍。
哈萨克斯坦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不高,上世纪60年代都只有4.5,当时世界各国都在猛生,一大批国家在7以上。中国为5.6,目前生育率最低的韩国,当时也达到6.3。
哈萨克斯坦生育率这么低,主要是受到境内俄族的影响,占哈萨克斯坦人口很大比例的俄族,生育率非常低,拉低了哈萨克斯坦整体的生育率,导致人口增长缓慢。
19世纪90年代,俄罗斯农民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北部肥沃的土地上定居,导致许多哈萨克人东迁,1921年,第一批集体化农场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主要由俄罗斯人居住。1930年,规定游牧民族定居,并将其纳入农场。这场运动导致了大饥荒,在1930年至1933年间,估计有40%的哈萨克人(15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外逃。饥荒使哈萨克人成为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少数族群,俄族成为主体,1959年,哈族仅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30%,俄族占42.7%。
俄族的生育率在80年代就降到了2以下,到了90年代,跌到了1.5以下,2000年仅为1.2。
俄族生育率持续下降,导致哈国的生育率也一路下滑,1993年跌到了2.3,2000年跌到了1.8,加之90年代初哈国内经济萧条,人口大量外流,哈国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经历了一段10年左右的人口负增长期,从1991年-2002年哈国内人共减少170万。
不过,减少的人口主要是俄族,改善了人口结构,使得哈国的去俄化比较顺利。1979年哈萨克斯坦有600万俄族,到了1999年只剩下450万,2020年只剩350万,哈族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1979年只占总人口的36%,目前上升到70%。
本世纪以来,哈萨克斯坦鼓励生育,总和生育率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3.13,人口负增长得到遏制,2006年以来,哈国的人口年度增长率都在1%以上。据哈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估计,到205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500万。按照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哈国人口在本世纪将持续增长,到2100年将达到2800万。
哈萨克斯坦人口较少,主要是占比很高的俄族生育率低,导致人口增速长期低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族人口减少,哈族占比上升,哈萨克斯坦的生育率触底反弹,人口负增长得到逆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