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这么低,如何支撑海外军事干预的开销?
俄罗斯是工业国,这种军事干预花费的资金相比他的体量和生产能力来说并不高,可以支撑很久。
1、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可以自产,矿产资源丰富,粮食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只要原材料够用,工业体系不崩溃,运输线不被掐断,内部不出乱子,俄罗斯就可以持续地向代理人输血,生产武器还可以带动就业,培养技术人才。西方媒体估算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一天消耗多少钱、一年消耗多少钱,那都是虚的。因为俄罗斯是武器生产商,他能以成本价向代理人输送武器,西方是按照武器销售价来算的,比实际费用高很多。打个比方,俄罗斯以成本价(假设是10万)卖给叙利亚一辆坦克,以销售价(假设是100万)卖给印度一辆坦克,那么西方媒体会以100万来估算这辆坦克的费用,就会显得虚高。
况且俄罗斯还有很多上个世纪的库存武器,不赶紧拿出来用都快过期了,集中销毁还得花钱,不如投到叙利亚战场上去。每年都要花大把钱搞演习,干脆就把演习换成实战。
2、俄罗斯进行的海外军事干涉,无论是叙利亚还是乌克兰,规模都很小,算不上伤筋动骨。2018年8月俄方透露,63012名俄官兵在叙利亚经历实战,其中军官25738人(将军434人)。俄空天军三分之二的飞行员在叙利亚经受战火锤炼,战斗出动3.9万架次。俄海军战斗航行189艘次,出动水面舰86艘。这几万人中有大量的空军和海军,地面部队不多,而且还是分批次进入,类似于轮战,同时部署的地面部队估计只有几千人。俄罗斯把叙利亚当成练兵场,俄装备在叙战场的优异表现还能带动在其他地区的销量。
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才死几百个人,算不上大出血,死十几万的外国炮灰对俄罗斯影响不大。俄罗斯1999年第二次打车臣的时候,出兵近10万,阵亡7000多,这才是大出血,但俄罗斯都没有垮掉,而现在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比1999年要好很多,支持低烈度的战争自然也不会垮。
3、俄罗斯来钱的方式太多,俄罗斯是油气出口大国,2018年石油出口量世界第二,55%出口到欧洲;天然气出口量世界第一,西欧也是大买家。俄罗斯外汇储备4357亿美元,黄金储备2252吨,商品贸易顺差2000多亿美元,拿点钱支持代理人几乎是举手之劳。
4、俄罗斯投入叙利亚战争可以回血。比如俄罗斯获得了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数十年的运营权,获得了大量天然气开采合同,还有夺回地区油气收入的分成。这些都可以用来回血。
总之,投入小规模区域战争不可能拖垮一个资源丰富、军工实力雄厚的大国。
当今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这么低,如何支撑海外军事干预的开销?
所谓的海外军事干预,也不过是叙利亚一家。
叙利亚本身是个小国,领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2千万,也就是北朝鲜的级别。叙利亚和以色列以国家整体的形式打,也不过是2千万人对900万人口。换到中国也就是北京市和杭州市的战斗。
后来叙利亚陷入了内战,2千万人口的一个市还分裂了。叙利亚内战,绝大多数的叙利亚人成为难民,作战的叙利亚人是极少数。而且作战的叙利亚人要分成两大阵营,政府和反政府。反政府这边又分成了N个小派别。分到最后,叙利亚内战就变成了村斗。
所以我们看到的叙利亚内战,往往都是游击队十几个人在那打,政府军几十人,开三辆坦克就是大兵团了。叙利亚的部队都是千人级别,分散到各个战场,就是百十号人。被咱们这边自媒体吹的很神的老虎师,总计2000人。而且这已经是叙利亚顶尖部队了。
俄罗斯干预这样级别的村斗,用不了多少钱。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部队,总兵力是营级规模。
俄罗斯空军在叙利亚常驻十几架战斗机。这在叙利亚就能牢牢的掌握制空权了。最初叙利亚对反政府武装已经快打到总统府了,巴沙尔政权的灭亡已经按小时计算。但俄罗斯这时候决定出手,这十几架战机过去,对地攻击,轰炸反政府游击队,立马扭转了战局。
十几架战机,大体是一个半连的级别。
在地面,俄罗斯的主力是十几门炮。也是一个半连的级别。特种部队一百来人,连级。
作战的时候,天上,俄罗斯的飞机轰炸,地面,俄罗斯的特种部队负责侦查,叙利亚的步兵在前面冲锋,俄罗斯的十几门炮在后面支援。
俄罗斯实质性的海外干预,就是这样的一个级别:十几架飞机、十几门炮、100名特种兵。飞机和炮,超不过20。而且这十几架战机也不是天天出去,也不是一起出去,正常也就是三四架支援一次战斗,扔下去的都是无制导的常规炸弹。
而那100多的特种兵,主要的职责是训练叙利亚部队,参战的也就是班组级别,十几个人。这些人不参加冲锋,只是在外围搞搞侦查、破坏、狙击啥的。
十几架飞机,飞行员有20人足够了。十几门炮,100多名炮兵。再加上100多名特种部队。总计200多战斗人员。
空军一个半连,炮兵一个半连,特种兵一个连,营级部队。
作战人员200多,但想伺候这些人,就麻烦了,后勤人员最低要翻10倍,2000人。伺候十几架飞机的地勤人员就得几百人。步兵的维护人员也不少。还得再加上医生护士、厨师、管理人员、运输人员、情报通讯人员......这些人加一起,得一千多。
作战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1:10的比例,不多。
俄罗斯在叙利亚,一线打仗的,200人,后勤保障的,2000人。总计两千多人的规模。200人的作战部队,就足以扭转叙利亚整个国家的战局了。
咱们说的是俄罗斯常驻叙利亚的部队规模。现实中,这些部队要轮换,战斗机打一阵子,回国,再派来其他战机接班。炮兵、特种兵、后勤人员也是一样。俄罗斯常驻叙利亚两千来人,但不是同一群人,也不是同一批武器装备。所以,实际上总计来到叙利亚的俄军,数量要翻好几倍,战斗机等其他装备的数量也要翻好几倍。
俄军常驻叙利亚,两千多人。这些年总计去过叙利亚的俄军,得几万。常驻叙利亚的俄军飞机是十几架,总计去过叙利亚执勤的俄军战机,有几十架。
所以我们经常看见俄军在叙利亚的数很大,武器很多,都是有人在这里和稀泥,那这些年轮换的总数,替换常驻的数。
俄罗斯常驻叙利亚的作战部队,就是一个营的规模,200来人。飞行员人少,占的编制大,十几个飞行员顶一个半连。如果单纯按作战人数算,达不到一个营,只有两个连。再加上两千人的后勤。
而维持这样的一个规模大海外干预部队,俄罗斯还是负担得起的,花不了几个钱。俄罗斯在海外的军事干预,话说得很大,看着挺唬人,其实没多大,俄罗斯的海外驻军规模很小,成本用不了多少。但即便是这样,营级的海外部署,也确实到了俄罗斯承受的边缘了。在海外长期部署一个团,飞机、大炮、步兵规模翻三倍,肯定是超标了。
在海外部署一个旅的实力,俄罗斯绝对绝对没有。
一个营,是俄罗斯比较现实、可控的规模。
当今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这么低,如何支撑海外军事干预的开销?
俄罗斯经济总量低是用美元汇率计算GDp造成,如2020年GDp1.47万亿美元排世界十名后。而用联合国常设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购买力平价GDp(简称PPP)并不低,如2020年PPP4万亿美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认为研究别国经济用购买力平价更合理。
一,评价俄军费用购买力平价更合理。
俄罗斯军队武器都是国产,军队所需粮食,油料…物资都是国产,所以军队打仗只需用卢布计量的军费,而不是美元。2018年以来俄罗斯GDP每年大于1O0万亿卢布,每年平均军费占3万亿卢布,3万亿卢布可供养100万军队,每年1.5万亿用于购新武器。在2012年至2018年6年中购置了大量武器。
虽然看起来俄GDp(美元计量)不高,但俄近年武器现代化率不断提高。
俄罗斯每年军费3万亿卢布用去年汇率计算只有416亿美元,用购买力平价有1131亿美元。
而英丶法、德每年400~500亿美元只能供养20万军队。
俄的3万亿卢布是按汇率值416亿美元,还是按购买力平价值1131亿美元?显然购买力平价更合理。
二,俄政府有钱支付叙利亚战争军费。
俄由于连年外贸顺差,现在外汇储备高有6ooo亿美元,国家福利基金18oo亿美元,两项有78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
若叙利亚一年军费支出按130亿美元来算,俄能不能承担得了。俄每年外贸顺差很高,2017年顺差13oo亿美元,2018年顺差2100亿美元,2019年外贸顺差177o亿美元,2o20年顺差104o亿美元,并且每年还能开采3oo吨黄金,所以政府在叙一年支出13o亿美元军费负担不重。
当今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这么低,如何支撑海外军事干预的开销?
普京高明就在这里,″战争宣传做到位,战争就胜利"。就象中国解放战争没有经费,军队只要能吃饱肚子,只要有枪有子弹,就能战胜敌人。
当今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这么低,如何支撑海外军事干预的开销?
直接从结论上讲,俄罗斯所谓的海外军事干预,主要就是叙利亚与乌克兰。乌克兰目前还属于内战状态,俄罗斯毕竟没有显著的陷入。而叙利亚是实实在在的、据统计有1万多人至2万人的水平。但是由于俄罗斯的军队开支不高,在其经济总量不高的情况下,倒也能够维持。
首先,俄罗斯军人工资低。根据统计,2019年一名俄罗斯上校军官的收入大约是每月1330美元,而同期一名英国上尉军官的每月收入要达到4000美元。较低服务价格,可以让俄罗斯有限的资金购买更多的军事服务。
其次,俄罗斯经济总量从汇率上来说确实低,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可能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或者说购买力),应该是用市场汇率(也就是一美元兑换多少卢布)计算的两倍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计算,俄罗斯2019年的军费开支以市场汇率计算是651亿美元。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是1660亿美元。
第三,俄罗斯毕竟从老苏那里继承了大量的超级武器库,很多老古董修一修还是能用的。比如叙利亚战场上,我们就能够从新闻里看到苏24还在执行战斗任务。要知道,苏24可是一款1970年就服役的战斗机,保养保养还是能用的。
第四,俄罗斯军人虽然工资比欧美富裕大国的同行们低得多,但是其战斗力、士气、精神状态却不输欧美同行。换句话说,如果真的精确地计算人员工资、服役时间、以及战斗成果,那么俄罗斯军人取得一个单位的战果(很可能无法评价,但是姑且先这么描述吧),所花费的军费显然比美军、英军低得多。
因此,换个角度来讲,俄罗斯实现同等水平的军事战果,或者是实现同等水准的军事威慑力,所需要付出的金钱代价也小得多。这样理解的话,大概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俄罗斯经济数据那么不景气,还能维持海外军事存在,甚至还能继续称为军事超级大国了!
(全文完。欢迎关注)
当今的俄罗斯经济总量这么低,如何支撑海外军事干预的开销?
俄罗斯的经济总量确实并不高,排在了韩国之后,但俄罗斯的军费开支每年都依旧能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就这几百亿美元,维持着百万俄军以及俄军武器装备的更新和人员的训练,当然也包括俄军在海外的一些行动。
俄军在海外的行动,最大的开支就是在叙利亚作战。而其实,俄军在叙利亚的开支,其实整体上来说并不多。
自从俄军2015年9月30日出兵叙利亚之后,俄军在叙当地的驻军基本在4000人左右,当时俄军在叙利亚主要投入的便是空军和特种部队,在介入之际,俄军在叙的空天军大约部署有80架左右的轰炸机、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等。以2人配一架战机来说,飞行员大约只有160人,这些是投入作战的主要力量,然后便是部署有一些特种部队,进行情报搜集等特种作战。所以,在叙利亚的俄军大多数都是后勤保障力量。
这些俄军其实并不是常驻叙利亚的,在介入之后,俄军就经常进行轮换,从2015年9月到2018年9月,俄军在叙利亚轮换的士兵就超过了6万3千人,包括434名将军、25738名获得了实战经验的军官。另外,在此期间俄军发起了39000多次的空袭、击毙了86000余名武装分子,摧毁了超过120000个目标。
由于主要依靠空中力量来打击武装分子,因此俄军在叙利亚的消耗主要包括:弹药消耗、燃料消耗、人员日常支出消耗等。如果从数字上来说,俄军的消耗并不多,根据一些分析组织的数据,从15年9月30日介入之后的约140天里,驻叙俄军每天的支出大约在300-400万美元,包括90万美元的战机、战舰燃油费、75万美元的武器装备使用费、44万美元的日常开支费用以及其他的支出,当然以上的这些支出并不固定,支出甚至是更高的。
注意,这期间俄军都是在进行高强度的战斗,在消灭一大波目标之后,俄军的行动次数也会相应地减少,因此后来每天的实际开支其实要比300-400万美元这个数目要低的。
即便是按照每天400万美元的支出计算,一个月便是1.2亿美元,一年只有14亿美元出头。参考俄军年军费500亿美元,这个比例只占据总军费的2.8%左右,俄军完全有能力应付。更何况,随着俄军的节节胜利,俄军行动的次数也会减少,相应的支出也会减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