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不会得抑郁症?
很多动物都会得抑郁症,尤其是宠物和圈养动物。
去年4月份网上一则新闻备受关注,《老虎魔性转圈圈,动物园回应》:北京动物园一只白虎在虎舍里不停地转圈,脚印形成了一个近乎标准的圆。动物园很快出来解释,圈养动物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有这种转圈行为出现,称之为“刻板行为”,饲养员已对这只白虎进行了矫正训练,它的刻板行为会进行矫正。
“刻板行为”就可以视为圈养动物的抑郁症。
大熊猫频繁摇头吐舌头,大象、熊类反复摇头,狼来回踱步,海豚在水池里转圈游泳,浣熊左右摇晃身体,猪嘴巴空嚼等行为都是动物的刻板行为。约有80%的食肉动物在圈养环境里会出现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通常是指由于生活环境单一,生活空间狭窄,动物呈现出异常的、重复的、无目的的行为。一般认为是动物对非适宜的环境所产生的行为反应。在有限的环境空间和条件下,哺乳动物和鸟类更容易表现出对食物、隐蔽物及配偶等的欲望。经过长时间的寻求目标而达不到,便产生挫败感,进而表现出异常的刻板行为。
把运动量大的动物关在狭小的环境里,每日踩着坚硬的水泥地面,吃着不适口的食物,到了繁殖季节却不能去找对象,想不抑郁都难。
解决刻板行为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环境丰容,环境丰容就是在满足动物行为生物学及生活史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圈养动物的生存环境,促使其产生自然行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过程。通过环境丰容,动物有机会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类型和选择性,因此又称为行为丰容。主要措施就是在动物笼舍中添加自然材料、植被、水源、岩石及其他设施,模拟自然环境,激发动物的自然习性,消除刻板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