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
从某个方面来讲,东北虎捕食过非洲水牛,那就是在南非老虎谷。
这个老虎谷是约翰·瓦提(JV老头)的那个老虎谷,不是华南虎老虎谷。约翰老虎谷里面的老虎是东北虎和孟加拉虎的混血。
▲▲这是约翰老虎谷里两只老虎在吃非洲水牛(一般简称为非水),这水牛的表情真搞笑,眼神太鬼畜了,死了还盯着老虎看,估计是从来没见过这些纹身的家伙,临死前都还在想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两只老虎都是雌虎,由于是西孟混血后代,所以长得比较壮硕。
▲▲老虎谷的白虎吃水牛,这看起来是只小牛。
约翰·瓦提运气不错,买来的孟加拉虎里居然有白虎的基因,所以繁殖出了几只白虎,这几只白虎也是仅有的半野生白虎。
还有在罗恩、朱莉小的时候,有一次约翰·瓦提带它俩去河边玩儿,罗恩看到河对岸有一群野生非水,感到好奇就上前去看,结果被牛群吓回来了。
但总的来说,老虎和非洲水牛的交集还是不多。不过从狮子和非水的冲突来看,老虎也能单杀非水。
无论是雄狮还是雌狮,单杀非水的案例都有不少。
▲▲这是奥卡万戈一只母狮单杀非水,这眼神真吓人。
▲▲这是另一只母狮单杀非水。
▲▲这张图比较震撼,这牛太大了。
雄狮也有单杀非水的例子,不过没有雌狮那么多,可能是因为雄狮本身的捕猎次数就比雌狮少。
▲▲雄狮单杀非水,非水有点小。
▲▲这张图里的非水也不大。
▲▲这张图里的非水比较大,目测400公斤以上。
狮子可以单杀非水,老虎自然也行。东北虎生活的区域里虽然没有大型牛科动物,但东北虎也捕杀过大型家畜。
根据2011-2016年在吉林珲春收集到的68份老虎粪便,鉴别出了53只猎物,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种猎物为野猪、狍子、梅花鹿。
下面是东北虎的猎物分析。
最大的两种是418公斤的牛(cow)和450公斤的马(horse)。证实东北虎有能力捕食半吨级甚至更大的猎物。以非水的体型来看,它在东北虎的捕杀范围之内。
1966年Pienaar在克鲁格国家公园里测量过100头非水,乳牛、壮年牛、老牛都有,这100头非水的平均体重489.89公斤,最大的公牛767.5公斤,最大的母牛636.8公斤。如果只算成年,那公牛平均600-650公斤,母牛平均体重为535公斤。非水的上限大概是850公斤,比亚洲野水牛、白肢野牛、野牦牛、北美野牛都要小一大圈。
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
谢邀。
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由于两种动物在现实中没有机会交手,因此,想要判断谁更厉害,我们只能从两种动物的一些基本数据以及习性等等方面对比一下了。首先,说一下我认为的答案吧。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的胜算是与其战斗的环境有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详细的对比一下两种动物的数据。
成年雄性东北虎成年雄性的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虽然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东北虎的捕杀,造成了东北虎的数量以及体型严重缩水(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20头)。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否认它是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现存的成年雄性东北虎的平均体重在260公斤左右,体长在3米以上(含约1米的尾巴)。东北虎最致命的武器就是它的利爪和尖牙,据研究,东北虎的犬齿长度平均在7公分左右,粗约2.5公分,而且它的犬齿呈锥形,因此,只要被它咬住的动物大都无法逃脱。
东北虎的捕猎以偷袭为主,它是位优秀的“猎手”。它总是会利用地形慢慢的接近对手,在最佳的捕猎位置,扑向猎物锁喉完成一击必杀。
野生东北虎的猎物大都以大型动物为主,比如马鹿(平均体长在1.8米左右,体重在200公斤左右)、水鹿(体长越1.5米,体重约230公斤,注:水鹿比马鹿要高)等等。
成年非洲水牛非洲水牛是非洲大草原上体型排名第四的陆地哺乳动物,仅次于大象、河马、犀牛。它是狮子们最喜欢的猎物,同时也是狮子们的“噩梦”,据调查,每年杀死狮子最多的动物就是非洲水牛。
作为非洲“五大兽”之一的水牛体格健壮,喜欢群居的生活,它们喜欢栖息在广阔的热带草原上。每个水牛群都有一位雄性的首领,首领的职责是带领族群不断的寻找新的水源和草地。
非洲水牛脾气暴躁,尤其是受伤或者是带着幼崽的母水牛,它们会攻击一切它认为有危险的动物,包括人,因此,非洲水牛也是伤人最多的野生动物之一。
成年的雄性非洲水牛的平均体长在3米左右,体重平均在600公斤左右,体型比雌性略大。不仅如此,雄性非洲水牛的牛角是它的利器,许多试图捕杀它们的狮子就是死于牛角之下。
别看非洲水牛的脾气暴躁,但是它还是比较胆小的,遇到食肉动物时,它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如果被围攻无路可逃下,水牛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那么,成年的雄性东北虎大战成年雄性非洲水牛,谁的赢面更大一些呢?这要分几种情况。
01 在山林之地两者相遇
上面我们说过非洲水牛主要栖息在开阔的草原地带,这样的地带有利于它的觅食和发现猎食者以及逃走。而东北虎主要栖息在山林地带,这种地形更有利于东北虎的伏击和偷袭。
因此,在这种地形的情况下,东北虎会利用地形偷袭非洲水牛,而非洲水牛因为对地形的不熟悉,很容易被东北虎得手。
所以,在山林之地,东北虎至少有6成的把握能够杀掉非洲水牛。
02 在开阔的草原相遇
这种情况下,东北虎的胜率很低,因为,开阔的草原并不适合东北虎惯用的捕猎方式。在这种地形的情况下,东北虎只能与水牛正面冲突。但是,非洲水牛的平均体重是东北虎的2倍还要多,再加上非洲水牛对草原非常的熟悉。
因此,这种情况下,东北虎的胜率非常的低。一旦做不到一击必杀,很容易被非洲水牛顶伤。
综上,东北虎单挑非洲水牛的胜算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山林地形下,东北虎至少有6成以上的胜算,但是在草原上,东北虎几乎没有胜算。
两者生死肉搏的话,哪个可能被杀?两者生死肉搏的情况只会发生在互相都发现了对方,而且东北虎的一击必杀没有成功的前提下。在现实中,如果是这种情况,东北虎一般会直接跑掉,不会再恋战。
如果说,非要以死相拼的话,当然是非洲水牛更容易被杀了。原因有很简单。
东北虎毕竟是凶猛的肉食性猫科动物,而水牛则是食草动物,从动物的属性上,它们属于生物链上下级的关系。水牛的致命武器就是牛角,而东北虎作为灵活的猫科动物,只要是灵活的躲避,水牛还是拿它没有办法的。反观东北虎则可以找机会攻击水牛,一直这么下去,被杀的肯定是非洲水牛。
上图中,孟加拉虎被白肢野牛追着跑是事实,但是,这也是基于老虎对自己保护的前提之下。如果像题主所说的不顾生死的搏斗的话,当然是老虎更有优势了。况且这头被追的孟加拉虎并不是被一头白肢野牛追,如下图。
综上,如果生死肉搏的话,东北虎毫无疑问的能站到最后,被杀的肯定是非洲水牛。但是即便如此,东北虎必然也会伤痕累累,在大自然中,食肉动物的受伤其实就意味着死亡。所以,这就是老虎遇到许多大型动物反而被追着跑的原因,它是在自我保护,把受伤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
雄性东北虎能不能打赢非洲水牛?我们先从最常与野牛接触的狮子说起,狮子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大的食肉动物,与很多猫科动物不同,狮子是群居的,狮群的构成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由一到两头雄狮加若干头雌狮、幼崽构成。一般的狮群基本上就三五头雌狮,较大的狮群能够达到7、8头,如果是有10头以上的雌狮构成的狮群,那么就算是大型狮群了。达到了这种规模,别说是鬣狗群了,就算是大象,也能够轻易捕杀。
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鬣狗等猛兽,而是非洲野水牛,很多人会有疑问,野牛不是狮群的捕食对象吗?怎么又是敌人呢?实际上很多人都被野牛憨厚的外在形象给骗了,它可不像是我们常见的家畜那么温顺。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牛是跟狮子、大象等猛兽并称为最危险的5大动物之一,野外致人伤亡数量很高,每年都有比较多的人命丧于非洲野水牛之手。
狮群是经常捕食野牛,这没有错,但是野牛也是草原上杀死狮子最多的一种动物,数据比鬣狗还要多得多。不是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吗?狮子捕食野牛多了,自然就会被野牛反杀,这在草原上是很常见的事。一头成年野牛体重在300-900千克之间,比狮子可要大多了,虽然它们没有尖牙利爪,但是一对牛角可不是闹着玩的,用力一挑,就能刺穿狮子的胸膛。
在很多纪录片上面,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这种镜头,那就是狮群在捕食野牛的时候,由于对手没有挑对,哪头比较倒霉的狮子会被野牛的尖角戳中,即便没有当场死亡,剩下的寿命也不多了。而且野牛除了牛角之外,蹄子也是很重要的杀伤性装备,被它踢一脚、踩一脚,都会受很重的内伤。也正是如此,狮群在捕食野牛的时候,可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这时候我们在想,一直以来都有人说老虎的实力要比狮子厉害很多,而且老虎是独居动物,一切的行动都是亲力亲为,在捕猎技巧方面,也要高强一些,既然狮子在捕食野牛的时候经常会被反杀,那么换成老虎来呢?它能不能单独捕获一头成年野牛?这就要从老虎的捕猎方式说起了。老虎是森林动物,一般来说,它都是不擅长以追击的方式捕获猎物的。
加上老虎行动比较谨慎,它在出手的时候务求一击必中,所以从捕猎方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差别。狮群在捕食野牛的时候,往往喜欢从后面跳到野牛的背上拖住它,然后由别的狮子从侧面咬住脖子,也正是这套流程,让野牛有时间反应过来,进而用角去攻击靠近的狮子。而老虎的捕猎方式则更直接,它一开始就是奔着猎物脖子去的,无论是野猪还是其他食草动物,基本上都被老虎一招锁喉。
这样一分析看下来就明白了,老虎如果单独捕食野牛的话,也是会第一时间就咬住野牛的脖子的,加上老虎四肢粗壮有力,野牛不是它的对手,自然也没有办法争夺,既然已经被老虎咬住脖子,那么又如何用角去攻击对方呢?接下来老虎只要慢慢等着,等着野牛缺氧而晕过去就可以了。另外,老虎还擅长拍击,即便是一次没有咬中野牛的脖子,也能靠拍打防御住野牛的攻击。
综上所述,老虎是绝对有本事拿下一头野牛的,但是前提是体型不要差距过大,比如说最小的苏门答腊虎对付900千克的大水牛,这样悬殊的体重,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是对付普通的野牛,则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忘了《虎啸非洲》这部纪录片了吗?当初进入非洲的老虎,可是遇见什么动物都是一顿捕杀的。
(关注我,了解动物知识。)
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
东北虎当然能单独捕杀非洲水牛,连体型比东北虎稍小的孟加拉虎都能猎杀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白肢野牛,东北虎怎么做不到猎杀体型占中等的非洲野牛呢?
雄狮和孟加拉虎体型差不多,体重达250公斤,是第二大猫科动物。雄狮可以做到单杀非洲水牛。 凭借强壮的前肢和长长的犬齿,狮子可以打倒并杀死大型猎物比如非洲水牛。狮子的腿很粗壮,肌肉非常有力。雄狮比雌狮大20-35%,重50%。狮群捕猎水牛一般是母狮做的,但遇到不好对付的猎物时,雄狮也会出马。
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但是亚种之间的大小差异很大。大块头雄性西伯利亚虎总长度可达3米,重量272-273公斤。除了那些特别大的个体之外,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长通常为200-280厘米,平均体重为227公斤。文献中提到的最重的印度孟加拉虎重389公斤,最重的西伯利亚虎重384公斤。雌性体型较小,东北虎或孟加拉虎的雌性体重在110到181公斤之间。
成年雌狮平均每天需要5公斤肉,成年雄狮需要7公斤肉。雄狮用它的体型来获取它想要的猎物。典型的猎物包括斑马、长颈鹿、水牛、角马和羚羊等。 老虎的主要猎物也是大型动物,例如鹿、野牛和野猪,有时甚至是小象。偶尔,老虎会杀死豹子、熊和其他老虎。
对于非食肉动物或没有武器的人类来说,非洲水牛异常具有攻击性和危险性。但狮群经常捕猎非洲狮,它们通过驱赶,从中选择适合捕猎的对象,几只雌狮可以合作猎杀一头水牛,雄狮单只就能压制住水牛,比雄狮大方东北虎自然也能。
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
野生老虎秒杀世界最大的白肢野牛,耗死犀牛、杀鳄鱼、熊、雄狮,在印度亚洲狮群竞争领地输给独居孟家拉虎,纪录片最后亚洲狮说过,最后动物园虎垃圾到连家牛山羊都打不过,也就欺负更垃圾的雄狮而已。
一头雄性东北虎单挑一头成年非洲水牛有几成胜算?生死肉搏的话哪个最可能被杀?
东北虎自不必说,九大亚种中体型、体重最大,在猫科动物中也是可以排在首位的,雄性的东北虎平均体重可以达到260公斤,最大的记录超过300公斤。而非洲野水牛从名字来看,既然作为牛应该挺温顺的,但实际上非洲野水牛危险的很。在非洲大草原上是体重仅次于非洲象、犀牛、长颈鹿的草食性动物。
非洲野水牛被认为是“非洲五霸之一”,葬送在它们蹄下的非洲狮不在少数。非洲野水牛有很五个亚种,体重在300-900公斤之间。非洲野水牛是群居动物,一个群体以一只强壮的雄性野水牛作为首领。面对一个野水牛群,非洲狮群都不太敢主动去招惹。因为非洲野水牛不想其他食草动物,面对捕食者只会一哄而散,它们之间是相互合作、帮助的。当非洲狮袭击一只野水牛的时候,其它成员为主动来帮助驱赶。
尤其是在非洲野水牛受伤后、或者落单带着小宝宝,这个时候它们是极具攻击性的,这个时候非洲狮要捕杀落单的非洲野水牛,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一般要想捕杀一头非洲野水牛,就需要非洲狮的团队合作了,不断的骚扰最终的目的即使希望把野水牛放倒。之前看纪录片狮子捕杀野水牛,主要是吊在它的胸前,咬住野水牛的鼻子和嘴,让它们无法正常呼吸,最后窒息晕厥,其它成员会上来咬住它的喉咙或者脊椎,来终结它的生命。
但如果单独的一只狮子来捕杀非洲野水牛就很难做了,即使是非洲雄狮也无法单独捕杀野水牛,因为在单独一只的情况下非洲野水牛的目标非常明确,并不会受干扰。在野外东北虎和非洲野水牛相距很远,没有碰面的机会,东北虎的体重面对亚洲水牛或者家里养的牛是完全可以占据优势的,再者说普通的牛几乎没有还手的能力或者说没有还手的心,这是来自于基因里的恐惧感。
但非洲野水牛可完全不会怕肉食动物,尤其是在受伤之后会激发它的斗志,像问题中所说生死肉搏的情况,东北虎可以展现它的战斗力,但非洲野水牛也同样会被激发斗志。在体重上非洲野水牛占据绝对优势,它的“野蛮冲撞”即使是东北虎也承受不住,东北虎不可能硬碰硬,需要找准机会一击毙命。但是类似的这种肉搏战老虎并不喜欢,它们的捕猎方式都是伏击。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草原上,可能一辈子都品尝不到非洲野水牛的美味,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老虎是独居者,并且是非常谨小慎微的动物。
雄性东北虎和非洲野水牛决斗,如果长时间耗下去东北虎会赢,但是短时间内双方都很难伤到对方。胜率上东北虎和非洲野水牛胜率七三开,但很大可能性是东北虎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主动离开,吃一顿牛肉虽好但是代价太高的话还不如不吃。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