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绿洲是指沙漠当中有植被覆盖的孤立肥沃地区。所以绿洲是存在于沙漠当中的,不能脱离沙漠单独存在,没有沙漠就没有绿洲。
你不如问“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森林,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这个话题太过宏大,而且前提无法实现。全球沙漠总面积超过31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1%,比非洲的总面积还大,而且沙漠化土地还在以每年6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速度增加。让全球沙漠消失对人类来说是个无法实现的幻想,只有地球母亲可以做到,但那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上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沧桑巨变。
沙漠在国内网络上几乎是人人都讨厌的东西,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把它消灭掉,但也都是空中楼阁般的幻想,比如“塔克拉玛干下一场暴雨可以变成绿洲吗?”、“塔克拉玛干变成草原会怎样?”、“塔里木盆地变成湖泊会怎样?”、“把喜马拉雅山炸一道口子能让塔克拉玛干变成草原吗?”。这些问题都带有一点开玩笑的娱乐性质,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笑料。
今天不聊如何消灭沙漠,来聊聊沙漠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以及沙漠有哪些作用。
目前认为最古老的沙漠是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它干旱的历史长达5500万-8000万年。还有人认为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干旱历史更长,在这里可以找到200万年前坠落地球的陨石。
其他沙漠的形成年代就比它俩年轻很多。
我国最大的沙漠就是塔里木盆地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但面积在全球也只能排到第十。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国内诸多学者进行过大量研究,最早的结果认为是2670万-2260万年,最晚的结果是中更新世或其晚期(约在100万年前),但同时认为塔里木盆地在白垩纪晚期就出现了明显的干旱环境。看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与人类无关。
而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过去几十万年经历了干旱和湿润的反复,沙漠和热带草原交替出现,目前正处于干旱期,预计在1.5万年后撒哈拉沙漠又会变成草原,不知道人类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里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人类遗址,还有大量动物遗骸,据此推测当时阿拉伯半岛没有现在这么干旱。
位于陕西和内蒙的毛乌素沙漠 ,被认为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沙漠。在魏晋时期这里还是草原,后来由于不加节制的开垦和战乱,唐朝时就变成了沙地,明清彻底成为沙漠。后来治沙工作者花了70年,让毛乌素沙漠在陕西榆林的部分消失了。
▲中国主要沙漠降水量
毛乌素沙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地带,年均降水量可达400毫米,比较湿润,恢复成草地较为容易。另外科尔沁沙地年均降水量达到362毫米,库布齐沙漠年均降水量达到280毫米,这些沙漠绿化起来相对容易,因为水源条件不错。而有些沙漠老天爷就不赏脸了,巴丹吉林沙漠年均降水量30毫米,塔克拉马干沙漠年均降水量24毫米,柴达木沙漠年均降水量16毫米,实在太少了。
沙漠有哪些作用?
沙漠环境中也可以形成生态系统,根据《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的评估体系与方法》一文显示:荒漠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代表性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荒漠生态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防风固沙、土壤保育、水资源调节、固碳、生物多样性保育、景观游憩、沙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沙漠里也分布着众多物种,比如各种抗旱植物,还有一些知名动物,比如非洲沙漠里有沙漠狮、沙漠象、沙丘猫、鸵鸟、疣猪等。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野生双峰驼、狼、沙狐、沙蚺、塔里木兔、跳鼠等等。
前几年还发现了沙漠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施肥。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最大的雨林是亚马逊雨林,一个在非洲,另一个在南美洲,中间隔着广阔的大西洋,一个广袤荒芜,另一个生机盎然。两者之间看似毫无联系,实则联系紧密。
沙漠的干旱环境有利于各种矿物质的积聚,2015年发布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的论文《非洲尘埃在亚马逊雨林中的施肥作用》,论证了撒哈拉沙漠中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沙尘暴到达中南美洲,为那里的热带雨林带来一些养分。
NASA使用卫星以三维方式量化了撒哈拉尘埃到达亚马逊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当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研究人员估计每年有2.2万磷伴随2770万吨尘土从撒哈拉到达亚马逊雨林,可以为亚马逊弥补一部分因降水淋溶作用流失的磷。但撒哈拉沙尘带来的营养物质对南美雨林的贡献有多大还需要研究。
不要觉得撒哈拉的沙尘吹到美洲太过玄幻了,可以参考文章《撒哈拉沙尘暴带着1.82亿吨沙尘,穿越大西洋》。我国西北的沙尘也可以跨越太平洋到达美洲,洲际间的物质输送规模远远超乎我们想象。
撒哈拉的沙尘在穿越大西洋的过程中落到海洋里,还能滋养浮游生物,比如2001年发表在《湖沼学与海洋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富含铁的撒哈拉沙尘落到海里会诱发藻类大量繁殖,甚至形成赤潮。
探究沙漠的作用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最大程度的利用它们才是最好的改造方式。
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谢邀。其实世界上最主要的土地沙化并不是因为只是人类的环境破坏活动造成的。沙漠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原因,除去人为因素以外,也有自然气候以及当地地理环境的原因。
比如信风洋流带走了水汽、土地本身离江、海等有一定的距离、地理原因导致雨水无法进入等。沙漠自行产生也是大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生态环境之中,其实也有着它存在的原因。
如果沙漠变成森林,也是有利有弊的。换一种说法,沙漠有好处也有坏处,其实有些沙漠也会在生态环境的改变下带来好的循环,例如降水、新的适应性物种等,能够把森林的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下去。
如果没有合适的生态环境造成这种改变,在沙漠变为森林又重新变为沙漠的过程之中,不但那些非沙漠适应性动植物会死去,即使是沙漠适应性动植物也会因为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导致死亡。这是十分严重的后果。
沙漠的存在也对水中的生命有作用,在海水中主要的矿物质、微生物质等等大多都来源于沙漠。海洋中矿物、微生物质这样的必需品其实是非常少的,那么随着风以及流水之中漂流至江河,最后汇集在海水中的这些物质就在无意中为海水里的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所以沙漠还是有存在必要的。
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这个问题!应该是另一番天地出来!也许是风调雨顺、再也不会有干旱和风沙,再也不会有酷热难耐的天气,一年四季如春。相对而言湿气重了、吃辣椒🌶️的人多了,口味就变淡了、皮肤也变好了,帅男靓女更多了,高血压的富贵病就没有了。蓝天白云天天有。
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沙漠在地球上具有独立的一面,如果将全世界沙漠全部变成绿洲,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轻者生命难以生存,重则地球可能就是变成下一个“火星”,荒废的一颗星球,所以结果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
沙漠虽然不太受到人类的欢迎,但是天然的沙漠形成也具有它地一定道理,如果盲目地进行沙漠生态系统的改造,那么可能会导致地球生态“适得其反”。因为沙漠是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在改造利用时应当慎重。
在地球形成以来,沙漠就存在,并且主要集中在亚洲中部、非洲北部、北美洲西部等地,我国在西北地区也有一大块沙漠区域,并且是属于无人区,但是它并不是毫无价值存在,也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同时也是考古学家们追求地球演变历史的主要区域,只不过站在大多数的立场来讲,改造沙漠确实好处较多,我国进行沙漠的改造也出现了明显的效果。
毛乌素沙漠将消失
当然在毛乌素沙漠将消失的时候,还有一个库布齐沙漠也是同样如此,我们看下卫星图像就行。而对于毛乌素沙漠的改造,我们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个地区本来以前就不是所谓的沙漠或者沙地,人类将其改变回来,并不会产生什么地球的巨大影响,跟天然的沙漠是不一样。毛乌素沙漠在古时候,是一片水草肥美,风光宜人,很好的牧场。但是也是因为古代人类对该区域的破坏,所以导致了沙漠的形成,而如今我们只是将其回归原貌。
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毛乌素沙漠是位于我国榆林市,通过人民治沙70载,原本有着“驼城”之称的榆林,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如今的33%,并且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影。所以非常的辛苦,几十年的时间,该地区的人民将沙漠彻底消灭了。也算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了。到如今的130多万亩,毛乌素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未来大家再也不会出现什么大规模沙尘的时刻了。
而毛乌素沙漠的消失,并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上面我们也多次强调了,本身该地区在千年之前,就是肥沃的区域,所以将其还原完全没问题。但是真的将地球其他区域的全部天然沙漠改变成绿地,肯定也还是有影响的。
全世界沙漠变绿洲,对地球气候有什么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沙漠,地球会怎么样?其实答案很简单,荒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都在25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沙漠一年的降雨量都是以几十毫米进行计算,所以动植物非常的少,常见的只有一些昆虫、蜥蜴、啮齿类和某些鸟类。并且就算是沙漠地区出现降雨,那么它的蒸发量都是大于降水量许多倍,所以沙漠是很少能够看到水的,而植物能够生长下去,也是在一些沙漠绿洲地带,依靠一些非常小的地下暗河涌现出来的水生存。
所以沙漠消失了,首先对这些植物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而相对于全球气候来说,肯定也会带来影响,我们就举例说明下。
第一、沙漠虽然看上去是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沙漠之中所含的矿物质非常的多,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沙漠的沙子又在横跨大西洋了,虽然说这是对环境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沙漠依靠风传播尘埃的时候,可以将沙漠矿物传播到海洋之中,供给鱼类、藻类等物种的生长,所以风吹沙起,有这样的一个作用。
第二、如果全部沙漠变成了绿洲,确实在生态系统上具有绿化作用,但是也增加了自然灾难的影响,例如如今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越来越多极端性的野火出现,如果全部都变成森林了,这直接性就增加了火的风险,如今北极地球都能燃烧,沙漠地区就更加容易了。
第三、如果沙漠全部变了绿洲,我们地球新一轮生物灭绝可能也就出现了,虽然说沙漠的生物多样性不大,但是地球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当一种搭载其他生物链的物种彻底消失,那意味着链接生物的“桥梁”就失去了,所以更多的生物将会彻底消失。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这些全世界沙漠变成绿洲也并非是完全的好事情,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还是需要停留一些原始的沙漠系统,可以将人类活动引发的沙漠全部改变回来就行,并且这里也可以说明的,真正的沙漠并非是依靠人类坚持不懈可以改变的,气候系统已经决定了人类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
在自然的面前,人类还是非常渺小的,在天然的沙漠地区,如果你种植树木,说不定轻松的一次沙漠系统转变,就可以将你几十年的成功完全毁于一旦,所以我们还是期待更多的是采取科学方式,对天然的沙漠进行防御为主,不让它扩大就行了,而对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沙漠或者说沙地还原就行。就如毛乌素沙漠一样,本来以前它就不是沙漠。
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想象中,沙漠变绿洲,是大好事,並会造成生态变好,气温会变温暖,空气会清新。
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变成绿洲,会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沙漠都变成了绿洲,那么沙尘暴这种天气就不会再出现了,当然,全球会变潮湿,环境会变好,尤其是广袤的新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