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如果空运海洋生物进去能存活吗?
海洋生物这个范围可太大了,估计部分生存能力极强的海洋微生物可以在青海湖里存活,但大型海洋生物不行,因为不适应青海湖的盐度,而且青海湖很贫瘠,含氧量低,浮游生物少,食物匮乏。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咸水湖,面积454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1米,最大深度32.8米,湖面海拔3260米。
青海湖的盐度会随着水位上下波动,1962年测量为12.4‰,目前约为16‰左右。青海湖的盐度在咸水湖中属于低盐度类,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盐度高达210‰,比海水都要咸很多。世界盐度最高的湖泊是死海,盐度高达320‰,人都可以漂在水上。
而比青海湖盐度低的咸水湖也不少,纳木错盐度只有2‰,色林错只有1.8‰,喝到嘴里基本尝不出咸味。
而大多数海域和大洋的盐度都高于青海湖。大洋的盐度基本稳定在34-36‰,近海的河口区由于有淡水河流注入,盐度可降到15‰左右。
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由于地处热带、海域封闭、蒸发旺盛、降水稀少、淡水注入少,导致盐度达到42‰。
盐度最低的海域是波罗的海,由于地处温带,海域封闭,蒸发微弱、降水丰富、淡水注入多,导致盐度在7-8‰。有记录的最高盐度是海面10‰,海底为15‰,仍然低于全球海域的平均水平。
仅从盐度来看,河口区和波罗的海与青海湖最为接近,但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青海湖的盐度虽然比海水低很多,但是PH值却比海水高出46%。加之位于高原,湖水水温低、含氧量低、碱度高、营养物质贫乏,导致青海湖中的生物资源并不丰富,鱼类只有5-6种,最著名的就是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里最多的鱼类,此外青海湖里还有几种高原鳅,比如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梭形高原鳅等。
青海湖裸鲤最大也只能长到半米左右,正是因为青海湖过于贫瘠,导致青海湖裸鲤个头不大,生长速度缓慢。
综上述所,青海湖盐度与海水有较大差异,且水体碱度高、低温、低氧、贫瘠,大型海洋生物放进去肯定活不了。
青海湖如果空运海洋生物进去能存活吗?
青海湖的盐度是15‰左右,但PH值9左右,长江口海域上海金山附近的盐度为12‰左右,一般自然的海水盐度为30‰左右,PH值8多点,海洋生物种类很多,分布范围很广,一般又可分成狭盐性和广盐性的,有的对盐度范围区间要求很高,像皱纹盘鲍,如果盐度低于25‰,应激性强烈不适,导致死亡,称狭盐性;有的鱼虾像鲈鱼,梭鱼,刀额新对虾(基尾虾)可以在淡水生活(有的必须逐渐过渡),也可以在海水里生活,称广盐性。
东方对虾是黄渤海,东海的一种广盐性虾,养殖下限盐度8‰左右,90年代初,有人做过试验,把东方对虾苗拿到西部的盐水湖试验(记得是青海湖),可以成活,但问题是不生长,更谈不上繁殖了;卤虫是一种耐高盐的海洋生物,一般卤虫幼体是重要的海洋生物繁殖用的开口饵料,所以卤虫卵很受欢迎(买来孵化后喂鱼虾幼体),一般国产都是北方的渤海盐场盐田产,但是进口最好的却是美国大盐湖产(咸水湖),证明有些海洋生物如果盐湖条件合适,是可以生产繁殖的…但青海湖因为是高原湖,又是内陆咸水湖,PH范围比大部分海水过度偏碱,应该是不适合大部分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极少一些适应能力强的海洋生物应该是能活下来(比如东方对虾),个别种类甚至能繁殖,具体情况得实验支持印证!
青海湖如果空运海洋生物进去能存活吗?
海洋生物运到青海湖能否成活,主要取决于此类生物的适应能力,因为青海湖虽然是咸水湖,但含盐量与真正的海洋还是有差别的,青海湖的含盐量是在1.5%以内,而海洋的含盐量是在3%-3.5%左右。
生物根据环境进化含盐量不同说明生存栖息环境相差很大,海洋生物根据海水浓度,鳃器都已经进化出了相应功能,虽然海洋与咸水湖当中同种类生物外形结构还是一致的,但生存功能上已经出现了差别。这就好比我们人类生活在平原与高原的区别,显然生活在高原肺部生长的更大,以应对缺氧环境,但从高原来到平原有可能发生醉氧现象。
青海湖条件另外,青海湖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海洋的海拔也有很大区别,传统上我们将海洋看作是海拔零起点,但青海湖处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高原之上,海拔不同,生物的适应能力也截然不同。而且青海湖的最大深度只有33米,这与海洋动辄几千米的深度比较起来,相差不止一星半点儿,所以很多深海生物绝不可能在青海湖存活。
生物适应能力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海洋生物在青海湖中都无法生存,很多本身就生活在海洋潜水层的生物,既可以在咸水中生存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典型的代表就是生活在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那些生物,这类生物适应能力超强,即便放到青海湖很大概率也可以存活,而且有可能生存的更好。
生物链不可人工干预当然,以上我们仅仅是从生物适应角度去分析此问题,而现实生活中将海洋生物放到青海湖是违反生态发展的,毕竟大自然之间的生物链不可以人工干预。况且青海湖相较海洋来讲生态链比较简单,如果将海洋生物放到青海湖当中,即便能够成活,也会破坏青海湖原有的生态链,就类似于外来物种入侵。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青海湖如果空运海洋生物进去能存活吗?
存活不了!
第一:都是咸水,程度不一样,青海湖是微咸
第二:海拔不一样,青海湖海拔3300米,缺氧
第三:温度不一样,青海湖的水温最高时也就15度吧,冬天全部结冰封湖了,海洋生物能扛得住
第四:不可能让你这么做的,万一破坏了生物链怎么办,青海湖的生物链就一条,不能有任何破坏
青海湖如果空运海洋生物进去能存活吗?
恐怕不行,虽然青海湖是咸水湖,但青海湖水的盐度并不是很高,海洋生物并不能适应青海湖水的咸度,而生物的生存适应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突然运过去只会造成死亡。
世界上存在一些特殊的湖泊,比如如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由于地处寒带温带交接的地带,蒸发量并不是很大,而周围有很多河流注入贝加尔湖,使得贝加尔湖的水体含盐量并不是很高,保持了淡水水体。但是贝加尔湖依然通过色楞河等勾连大海,一些海洋生物就随河流而上进入贝加尔湖,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适应淡水。贝加尔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生存着海豹、鲨鱼的淡水湖泊。不过这可能和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有关,其一就是上述,其二是地质塌陷形成的断陷湖,贝加尔湖原本是咸水,后来由于周围的河水注入水的含盐量逐渐降低。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根据周围的地质科考,青海湖也是一个断陷湖,所谓的断陷湖就是因为地质塌陷形成的地质低凹处,周围的河流转而向青海湖注入,比如著名的倒流河原本是向海洋注入的,因为地质的改变转而向青海湖注入,由于地处内陆,青海湖区域降水比较少,青海湖水的来源主要是周围的雪山融水,而因为地势稍高、蒸发量稍低等因素,青海湖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内并没有演化为咸水湖,含盐量大约千分之十到十五,远低于海洋咸水的千分之三十五左右。长久地与海洋隔离,也导致很多海洋洄游性的鱼类并不会回到青海湖,因此青海湖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生物种群,和海洋有相当的区别。
生物适应性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尤其是鱼类。众所周知鱼类靠鳃呼吸,而鳃也是由一颗颗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从水中获取氧气主要靠膜的通透性,而渗透性是因为细胞内外蛋白和矿物质粒子的差异,比如人的心肌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就有相当明显的差异,细胞内钾浓度是细胞外的几十倍。鱼类呼吸也是靠氧气的扩散,靠外部水体和组织液中氧含量的浓度差自然扩散,淡水和咸水中粒子含量不同,氧气等的溶解性也不同,导致鱼类分布的差异,咸水中的鱼不能立马适应淡水环境,由于淡水的渗透压比较低,会造成鱼的鳃过多地吸水,进而造成细胞肿胀甚至破裂,同时摄取氧气的能力下降,或者被憋死或者因为肺组织肿胀带来的炎症等因素而死亡。
如今只有少数的鱼类,主要是鳇鱼等较为古老的鱼种,它们一两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于陆地上,漫长的演化历史使得它们比较适应淡水,是通过渐进的过程,是某些因素导致的湖泊河流咸度的逐渐改变引发的生物适应性的改变。但是主要是在产卵期洄游,平时就生活在近海,春夏回到河流中洄游而上产卵繁衍。青海湖中的鱼类主要是裸鲤、鳇鱼等品类,以冷水性鱼类为主。这些鱼类多喜欢栖息在滩边石头间,在半咸水(青海湖水盐度为12~13‰)或淡水中均可生活。青海湖裸鲤平时多在湖的浅水区活动觅食,冬季在深水处越冬,度过4~5个月的冰冻期。可想而知它们经历了很漫长的演化历程才慢慢适应青海湖的水体特征。
如今青海湖的面积正在扩大,可能是由于周围河流高山融雪的增加,青海湖的水体咸度仍是逐渐改变,湖泊中的鱼虾以及赖湖泊生存的鸟类等在未来的时光内依然会不断地进化,进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水体。
青海湖如果空运海洋生物进去能存活吗?
不能存活!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水质、土壤养育了一方老百姓,老百姓也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其他物种也如此。如同南方人害怕北方人冬季的寒冷,北方人害怕南方夏天的湿热。一个地方或一定区域的气候、土壤、水质适合生长什么物种,都有一定的限制和条件,不是说什么物种都可以在同一空间生存成长。
同样的空气,同样的大自然,热带或亚热带为什么可以产香蕉、桔子,而北方寒带、寒温带则没有?高寒区域可以产雪莲、虫草,南方或低海拔地方为什么不能生长?
那么,如果将海洋生物空运进青海湖为什么不能存活呢?
首先,青海湖与大海虽然都是水域世界,且都具有海洋水质的相关特征或因素,但是,毕竟他们不是同一区域的水质,所以,其生长的生物也有着必然的不同。
青海湖地处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高寒区域,其湖内物种属冷水物种,而大海中的鱼类属于热带或亚热带物种,如果让热带或亚热带物种在高寒带区域生活,两个地方水的温度差别较大,显然不可能使这紫雪 生物存活,即使可以生存,或许需要长期的适应和进化。
如同松树只能生长在海拔2500以上的山区一样,如果将松树种在江南水田里,肯定存活不了。高原藏区的藏獒,其肺活量已经适应了高寒缺氧地区的环境,如果让它生长在江南低海拔地区,因为江南低海拔地区氧气充足,易醉氧,藏獒肯定也存活不长。
其次,青海湖是一个封闭型的内陆湖而已,不管是湖的深度、广度以及生物的种类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海洋则是开放型的广阔水域,占地球面积的70%还多,其深度以及生物的种类非常繁多,给所有的水生生物提供了广阔 生存空间。
所以,如果将海洋生物空运进青海湖,或许只有极少部分可以存活一段时间,根据自然界适者生存法则,时间长了,或许有个别生命力极强、适应性极强的物种会慢慢适应、存活,但是绝大部分海洋生物是不能在青海湖存活的。
最后,将海洋生物空运至青海湖,这是一种人为的改变生存环境的做法,如同将非洲的赤道几内亚人用飞机空运到地球的北极一样,是违反生物生存法则的行为,所以,赤道几内亚人在北极肯定不能存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