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比如爱因斯坦与牛顿?

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要么就是被营销耗给误导了。

评价一个人的事迹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炼金术士”牛爵爷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才刚刚起步,宗教信仰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想,当时欧洲的无神论者处于千夫所指的地位,公开不承认上帝的人要被活活烧死。在当时就算你不愿信仰宗教,为了保命也要假装信仰。

而且当时“正统教派”与“异端”的矛盾非常激烈,“正统教派”对“异端”的迫害非常严重。而牛顿貌似就加入了一个“异端教派”,如果牛顿将他的信仰完全公开的话,将被划为“异端”,他将失去所有的地位和财产,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牛顿一生都谨言慎行,表现得非常虔诚,很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是“异端”。牛顿去世多年后,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买下了牛顿未出版的手稿,研究很长时间后发现,牛顿的宗教思想与“正统”偏离很远。

而与牛顿齐名的爱因斯坦,并非一个虔诚的教徒,他一辈子都没有痴迷过宗教。

爱因斯坦多次公开声明自己不相信人格化的、能够干预人类事务的上帝,他信仰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规律。

人格化的神就是耶稣、如来佛、菩萨、三清、梵天之类的,以人类形象塑造出来的神。

爱因斯坦虽然出身犹太家庭,而且从小被灌输犹太教思想,但他在12岁左右就意识到圣经故事跟其他民族的神话一样是无稽之谈,开始对宗教产生了怀疑。

爱因斯坦不仅不信上帝,还批判过宗教信仰:“今天在宗教与科学范畴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人格化上帝的概念。”

1954年3月22日,一位工人给爱因斯坦写信,说他看到一篇有关描述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他想了解文中所说是否属实。爱因斯坦在24日回信说:“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仰宗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有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

在《爱因斯坦文集》中,讨论信仰的篇章非常多,比如在《我相信斯宾诺莎的上帝》中写道:“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存在于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在《科学的宗教精神》中写道:“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但是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样。在后者看来,上帝是这样的一种神,人们希望得到它的保佑,而害怕受到它的惩罚。”

普通人信仰宗教就是敬上帝、求神仙、拜菩萨一类的,希望通过信仰来获得心理安慰,满足自己的欲望,摆脱当下所受的苦难。

而科学家所信仰的神并非人格化的神,而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科学家通过发现自然规律来表达自己“对神的理智的爱”,

所以,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已经很清晰了。至于“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是谁说的不清楚,反正不是爱因斯坦说的。

互联网上充斥着太多谣言,比如“外国科学家都不相信进化论”、“外国科学家都信仰宗教”一类的,而实际上,现代科学家当中,信仰人格化神的人占比很少。在欧美国家,宗教正在衰落。

1998年《自然》的调查称美国科学院成员相信存在人格化上帝存在的比例只有7%,于是当年《自然》发布了一篇非常不客气的文章——《Leading scientists still reject God》(顶尖科学家拒绝上帝)。

文中表示:

美国心理学家詹穆斯·H·路巴在1914年调查发现,随机选择1000名美国科学家,有58%表示不相信或怀疑神的存在(这里的神是指人格化的神,下面的也一样),在400名顶尖科学家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接近70%。20年后,路巴再次调查,发现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了67%和85%。

1998年我们模拟了路巴第二阶段的调查,发现在顶尖科学家当中,信神的比例是只有大约7%。

所选取的顶尖科学家是美国科学院的成员。科学院的自然科学家几乎一致地否认超验事物的存在。不信神和不信永生的比例,在科学院生物学家中分别为65.2%和69.0%,在科学院物理学家中分别是79.0%和76.3%。剩下的人大部分对这两个问题持怀疑态度,但很少会相信。

其中数学家具有最高的信仰比例——14.3%的人相信神的存在,15.0%信永生。

生物学家具有最低的信仰比例——5.5%的人相信神的存在,7.1%信永生。

可见,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对人格化的神越来越排斥。

在民间也有这样的现象,2010年通过对欧盟27国的调查发现,相信有上帝存在的人口比例跌到了51%。很多天主教堂因为教徒不来礼拜,被迫改为超市、图书馆和餐厅。荷兰主教曾在教皇面前发牢骚说,荷兰信仰天主教的人口比例只有16%了,到2020年估计只有10%。而天主教徒中只有5%会去教堂,所以一些教堂不得不关门。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比如爱因斯坦与牛顿?

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才能取得科学成果,这条真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科学家是在无意识地应用着。这里的所谓“无意识”是从哲学角度讲的,它是说古今科学家,或者说能够取得科学成果,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取得的,相反,按照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取得不了科学成果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是没有从根本上、哲学角度认识到这一点的。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上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相对的、有限的,就是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深入的,但不是绝对的,人类对物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无论多么的深入,它的前面都会有一个、几个“为什么”在等待着你进一步去探索,人类永远达不到对物质世界绝对的认识,绝对的认识是唯心主义观点,比如把一切归于神或上帝。

晚年许多科学家都信仰宗教,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上二点。比如牛顿在探索力的产生原因时,总感到力的背后有一种东西在起作用的,但是由于晚年精力不足了,时间不多了,按照科学的方法路途艰难,而唯心主义又是一条捷径,图不知这是一条错误的不归之路,牛顿不明白,他对力的认识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人类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是永远到不到对力的绝对认识的(对其它物质本质、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想达到绝对的认识,只有走唯心的道路,但这条道路是错误的。(首)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比如爱因斯坦与牛顿?

已知的是科学,未知的是哲学,无知的是神学。他们晚年感憾人生的短暂,无法用有限的时间透视真谛,创造价值。或许只能在另外一个国度才能了此心愿。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比如爱因斯坦与牛顿?

无论一个人的成就有多么高名气有多么大,终归要在吃喝拉撒喜怒哀乐这条注定的路上走过天命难违的生老病死的历程和归宿。顶尖的科学家穷尽一生的心血和智慧致力于创造发明革新,也跳不出一死百了烟灭灰飞,殊途同归的圈子。他们用自己的才智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法则但他们却丝毫改变不了大自然的天道法规,他们的研发对人类似乎是改天换地的但对大自然又似乎是漂渺虚无的。他们因此也看开了,开悟了,淡然了,所以便把心智和灵魂安放在了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宗教中。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比如爱因斯坦与牛顿?

著名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是一个伪命题。爱因斯坦并非如传言所说晚年痴迷于宗教,牛顿对宗教的态度要从其所处历史背景看待。

有宗教信仰不是一件坏事。我不相信宗教也不排斥宗教,不信神但对于神也很期待,希望百年以后精神有所归宿。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宗教信仰来说一下为什么著名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是一个伪命题。

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

爱因斯坦自己也饱受宗教信仰问题的折磨,原因不在于精神上,而是外界一直试图不断让爱因斯坦表态,甚至有人以宗教信仰问题攻击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去世的前一年1954年,曾经给一位工人的回信中,信中是这样说的。

“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无限的敬仰。”

同样在1954年,爱因斯坦写给同为犹太裔的德国哲学家艾瑞克·古特金的一封信更为著名,被誉为爱因斯坦写给上帝的信,这封信在拍卖会上被收藏家高价拍走。

信中第二段如此说道:

The word God is for me nothing but the expression and product of human weaknesses, the Bible a collection of venerable but still rather primitive legends. No interpretation, no matter how subtle, can (for me) change anything about this. These refined interpretations are naturally very diverse, and have virtually nothing to do with the original text. For me the unadulterated Jewish religion is, like all other religions, an incarnation of primitive superstition.

对我来说,‘上帝’一词不过是人类自身脆弱性的表现和产物,《圣经》不过是一本可敬但仍然幼稚的原始传说集 。任何解释,不管它多么奥妙,都不能对我改变这一些观点。这些精雕细琢的解释自然非常多样,与原意几乎毫无关系。对我来说,纯粹的犹太宗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原始迷信的化身。

爱因斯坦去世于1955年,些两封1954的信件可充分表达晚年爱因斯坦对于宗教信仰的观点。

并不是如传言所说,爱因斯坦晚年感叹于宇宙的奥秘,转身从神学中寻找答案。这些言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杜撰出来的东西。

牛顿的宗教信仰

牛顿的宗教信仰,与分析爱因斯坦不同,我们要从历史背景中寻找答案。

牛顿生活于1643年-1727年,那个年代欧洲教廷的力量如日中天。近代科学,特别是关于宇宙的日心说,大大动摇了宗教信仰的基础。我们来看看牛顿的两位耿直的前辈是怎样的下场。

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天文学家。他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由于批判神学,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现代物理学、现代天文等现代科学之开山鼻祖。1632年他被宗教裁判所审判,被发现“强烈怀疑异端”。此后他在软禁中度过了余生。(下图为伽利略受审判场景)

从前者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果牛顿在宗教信仰方面同爱因斯坦一样变态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事实上牛顿并不相信天主教的三位一体论和救恩,只是相信神创造这个世界之后,让自然规律去统治这个世界。

当然牛顿据说过了80岁,40年用于科学研究,40年沉迷神学,但是这其中的真真假假谁又能分辨呢,研究神学也可能是牛顿为了继续科学研究的明哲保身之道。

总结

由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宗教信仰分析,著名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时一个大大的伪命题。事实上,据统计美国科学院物理专家有神论者只占7%,生物专家有神论者只占5%。而且还包括了将人格中科学研究和宗教信仰做区分的科学家。

目前来看,宗教信仰和科学分道扬镳,不过将来如有人所愿走到一起也未可知。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有了宗教信仰?比如爱因斯坦与牛顿?

我认为有些著名的科学家到晚年有了宗教信仰的主要原因是:越是著名的科学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研究的就越深,研究的越深未知的东西和需要探索的东西就越多(这就和什么都不懂的人感觉自己什么都懂是一个道理),有的到最后也就迷茫了、疲倦了,借信仰宗教以求得精神寄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