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为什么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浙江北部有一部分属于长江流域,但将浙江省纳入长江三角洲更多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属于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如今我们通常所称的长江三角洲基本都是经济地理概念,而自然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很少有人提及。自然地理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经济地理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具有主观性。浙江省的流域比较复杂,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区算进长江流域。杭州余杭区及临安区多条河流汇入苕溪,苕溪注入太湖,而太湖则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衢州西部开化县部分河流注入鄱阳湖,也属于长江流域。所以浙江有一部分属于长江流域,并非完全与长江无关。
经济地理中的长三角是指长江三角洲附近的城市集群,以行政区划为边界,而不是以自然流域为边界。说白了就是长江入海口一些离得比较近的城市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
曾经,长江三角洲只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之后范围逐渐扩大。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显示,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也就是江浙沪包邮区。
2016年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长三角城市群总共包含26个城市,具体包括上海、江苏9个城市、浙江8个城市和安徽8个城市。扩大后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以及浙江、江苏的大部分城市和安徽的一半城市,将内陆省份安徽也拉了进来。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全部行政区域都纳入了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城市总数增加到了41个,面积扩大至35.8万平方公里,人口2.25亿,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国37%。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定位为“一极三区一高地”,即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的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所以,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浙江都与长江有关,将其划入长江三角洲也合情合理。
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为什么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的确,从地理位置来看,长江根本就没有流经浙江,而且浙江大部分区域甚至还不处于长江流域范围之内,但浙江为何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其实,长三角已经不是简单的地理范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一带区域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区域内各市经济联系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长三角早已超出了地理范畴,而是成为了一个经济概念,提到长三角,大家想到更多的是经济发达的有关方面,而很少扯上地理范围。“长三角”只不过一个称呼而已,当初还叫沪宁杭工业基地呢!再举个例子,成渝城市群,大家会不会想当然的想到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但作为城市群,它却不只有成都、重庆两个城市,还有部分城市也加入到这个城市群当中,只是我们管它叫“成渝城市群”而已。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早在1992年就已经成立了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此后在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实自合作区成立以来,长三角从来就没停止过扩容,“朋友圈”越变越大,随着最近安徽黄山等7个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单位已达41个,涵盖了江苏、浙江、安徽全省以及上海市。
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为什么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如果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也只是钱塘江不入长江,从水系特征来看,浙江属于钱塘江水系,而与周边几个省,如安徽、江西、江苏都属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的几个省份,江苏纳入到长江三角洲区域。那么浙江该不该纳入长江三角洲呢?
如果我们展开想象的空间,长江入海口不断延长,长到一定程度,钱塘江水系就会投入了长江的怀抱,很显然,长江没有了充分发育的空间和时间,沿海的河流钱塘江直接入海,导致它成为了独立水系。
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除了钱塘江没入长江之外,地形特征、气候条件、航运、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浙江与长江三角洲息息相关。
从地形上来说,浙江地形向由南向北倾斜,南部是一片起伏连绵的丘陵,北部沉降形成了钱塘江湾,地形又决定着交通趋向,古代没有我们的今天的高铁、航空,人们的出行陆地上局限于马车、沿河走水运,对于浙江这种地形、水运,人们的商贸往来,只能向北出钱塘江湾,与长江三角洲紧紧相连,逆长江而上或伸入到更远的区域。
从气候来说,浙江与长江三角洲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少雨或雪,夏季湿润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并且与长江三角洲一样,每年6月同进入梅雨季,而梅雨就是长江流域气候特征。每年7、8月都会有台风从这里登陆,去年利奇马台风从浙江上岸,向北移动,经过长江三角洲,江苏、山东,最后消失在渤海湾,就是台风也会把浙江与长江三角洲紧紧连在一起。
前面我们只是讨论了自然环境,浙江与长江三角洲的趋同,我们再说说说区位优势,地理学上讲的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地区位置,与周边事物的空间联系,包括:经济发展、交通、人口分布、城市吸引等。
对于浙江来说,杭州、宁波、舟山、绍兴、嘉兴等钱塘江湾沿岸城市,又通过钱塘江与金华、衢州、丽江等构成内河运输网络,沿海温州、台州、宁波、舟山等又与钱塘江湾的城市通过港口,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运输构成了四通入达的交通网络,与长江三角洲紧紧相连。
从经济发展来说,浙江、江苏与上海构成长三角经济区,其中上海为中心,2019年全国GDP产值前五名,长三角里的江苏、浙江占二名,浙江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牛气的省份,而且潜力非常大,不依托长三角,不会取得这么靓丽的成绩。在长三角的五圈经济规划中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各占两位。
正是浙江发挥的区位优势,浙江的经济、文化、人们的收入都走在我们国家前列,这与长三角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分不开的,所以说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交通、人口分布等区位优势来看,浙江纳入长江三角洲,非常适宜。
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为什么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地理概念,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却是一个经济社会概念。虽然浙北平原不属于长江流域,但它的形成和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有很大的关系。在本质上湖州、嘉兴的地质条件和苏州、上海没有任何区别。因此,一直以来浙北平原都纳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
现在说到长三角,更重要的不是指地理概念,而是指经济社会概念。现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面积非常广阔,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北至江苏盐城,南到浙江台州,西至安徽合肥。
在地理概念上,安徽的合肥,滁州和长江三角洲,一点关系都没有。合肥到上海都有好几百公里的距离,但是在经济社会上,它们和上海、南京、苏州交流已经非常密切,因此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今天长三角城市群范围)
说回浙江。就拿临近上海的嘉兴来说,他的地理条件和苏州级别相似,都是和上海接壤。苏州位于的上海的正西方向,嘉兴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两者在地质构造上没有差别,都是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在经济上,嘉兴和苏州一样,都是上海的卫星城。
乃至根本不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的舟山市被纳入了长三角城市群。舟山有众多岛屿组成,不是冲击平原。但因为在海上距离和上海特别接近,所以两者的经济交往非常频繁。上海的洋山港实际上就是位于舟山市的海岛上。
从长江三角洲这个经济概念提出之后,他就一直在扩容。最初主要是包括上海、苏南和浙北一些城市。然后扩张到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城市。经济规模的再次扩大和交往的密切,长三角城市群再度往南和向西扩张,所以今天安徽东南部好几个城市都被纳入了长三角城市群。
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为什么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我们现在所说的长江三角洲往往是为了靠“长三角”。长江三角洲是个地理概念,而“长三角”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更多的是赋予政治、经济概念,其范围要更大外延要更广。 浙江虽然是属钱塘江(浙江)水系,但杭州湾和长江入海口并入东海共同冲积长江三角洲,因此从地理上来说,长江三角洲是不能不提浙江的。其次,从“长三角”来说,少了浙江就是少了一个角,离开浙江,这个三角形是不成型的。所以,无论长江三角洲还是“长三角经济圈”,浙江都是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的。
跟长江没有关系的浙江为什么会纳入长江三角洲?
上海的崛起和发展主要靠的是浙江人的贡献,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至于江苏人在上海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就差多了。
所以如果缺少浙江的话长三角一体化根本搞不起来,上海当然也知道他这个人为塑造的龙头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