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为什么会单独建省?

海南从明朝开始就隶属于广东,但由于琼州海峡的隔阂,广东不便于对海南进行管理,导致海南发展缓慢,所以历史上多次有人提出海南单独建省的设想,但因局势不稳没能成功,直到1988年,海南才脱离广东单独建省,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

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陆地面积只有3.39万平方公里,但却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如果包括海域的话,海南省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也是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省地处热带,炎热潮湿,在古代被认为是化外之地,中原王朝把这里当作流放犯人和谪官的地方,苏轼就曾被贬到儋州。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海南划入广东省,并在岛内实行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其中琼州府为全岛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全岛三州十三县。从此,海南就隶属于广东管辖,直到1988年才结束,广东对海南的管辖长达600多年。

明朝中期为了镇压海南岛的起义,大批苗兵从广西进入海南,并留在了那里。明末清初,又有大批广东人和福建人为了躲避战乱迁到海南。明清两朝迁入海南的人口超过240万人,这些外来人口加速了海南岛的开发。到了近代,西方列强轰开了国门,185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将海南岛的北部开辟为通商口岸。中法战争期间,为了加强海南岛的防御能力,张之洞命人在海南岛上修建了十二条大路,这些道路再次促进了海南经济的发展。

1887年,海南人潘存上书朝廷,认为要想加强海南省的国防能力,就应该单独建省,但是清廷当时面临内忧外患,海南建省的计划被搁置了。

1912年孙中山与三十多名广东同乡联名给袁世凯递交一封《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正式提出了海南建省的请愿,但也没能实施。

1921年,第二次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再次提出要将海南升级为单独的省,广东护法政府成立了海南独立建省筹备处,将成立的新省命名为“广南省”。由于陈炯明叛乱,计划再次搁浅。1931年,孙中山儿子孙科提出将海南岛改为特别区的议案。1936年,陈诚建议海南应立即成立特区。后因抗战爆发,计划又被搁置了。

1949年1月,海南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海口市为首府,这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单独的省级行政区。

1950年5月海南全境解放,海南特别行政区被撤销,重新并入广东省。由于海南位于我国最南方,拱卫南方沿海,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在1950-1988年间,海南岛作为国防要地,不列入计划发展地区。

1978年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5月31日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13日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正式成立,海南经济特区也正式成立。2012年6月21日,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市三沙市,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但管辖范围最大的地级市。

1987年海南GDP总量为57.3亿元,1988年达到了77.13亿元,1989年达到91.40亿元。建省之后海南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2018年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海南又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风口。所以说,海南建省的设想在晚清时就有了,之后又多次有人提出,原因就在于广东和海南之间隔着琼州海峡,难以对其有效管理,海南的地理位置又极为重要,为了维持海南的稳定,促进海南的发展,单独建省是必然的要求。

海南为什么会单独建省?

1987年8月24日,国务院向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建议撤销海南行政区,把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来,成立海南省。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决定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分出,设立海南省,简称“琼”,省会设在海口市。撤销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海南省直隶国务院。海南省成为最晚成立的省,海南建省的原因有:

地缘位置

台湾早在清光绪年间(1885年)就建省,海南岛比台湾岛陆地面积略小,由于与大陆又相隔着琼州海峡,交通不便导致广东省对海南似乎也鞭长莫及。 广东珠三角地区辐射到粤南湛江已属于强弩之末,难越琼州海峡。长此以往海南拖既拖广东后腿,自身发展也不方便。

海南的陆地面积虽然不大,但辖区内的海洋面积却异常辽阔——南海属于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的,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比其余三大海域面积总和还要广阔。

历史原因

汉唐以来,中原王朝通常在海南岛上设置两郡两州,元明清建省之后,海南岛隶属广东省,但是海南毕竟与广东还是不一样。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岛都是单独行政区,虽隶属广东,但是中央政府历来非常关心。民国时期,就有海南建省一说。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设置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当地发展都很快,但是经济特区与大陆相连,而且范围都较小,不利于大展拳脚。将海南岛全域设为经济特区,更有利于改革开放。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海南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仅有5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个亿。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1.8倍、14.3倍、226.8倍,现代服务业、热带农业、新型工业迅速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在农垦体制改革、“多规合一”改革、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航权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扩大,成功举办了18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经过30年不懈努力,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海南为什么会单独建省?

海南作为一个省真是太难为他了,不论是人口,经济体量,还是土地面积,都只是内地一个地级市的水平。可是自从建省以后,一直用省的标准来衡量她,来把他放到全国的省份里面来排名,结果往往都是倒数垫底。

当初把他从广东分出来的初衷是想给他更多自主权,获得跨越式发展,结果却并没能随愿。汽车走私,房地产泡沫,发展方向不明确,来往内陆不方便,让海南一直碌碌无为,甚至越来越落后。

在内陆省份的老大哥面前,海南就像父母的小儿子,从生下来就倍受关爱关注,被给予很高期望。父母为了让他长大变强,又是给钱,又是给政策,可惜,这个小儿子先天不足,基础差底子薄,后天被父母照顾太多,自身动力不强,表现一直差强人意。

自贸区港等于是做父母的再大力支持这个小儿子一次,多少老大哥看的眼红得不行。可是,支持归支持,能不能做好还是要靠海南自己。可是多年养成的等靠要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巴不得父母包办得了。这是很危险的。

再父母全力支持下,海南能不能追上甚至超过几个老大哥的速度,就看这一次了!

海南为什么会单独建省?

一言以蔽之的话,将海南岛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省份是为了让海南岛得到更好的发展。

1988年,国家决定将海南岛、南海群岛从广东省划给划出来,将其设立成一独立的省份海南省,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海南省也算是我国一个陆地面积较小,但管辖面积较大的一个省份。

在历史上海南省一直隶属于广东省的行政管辖,为什么在1988年国务院为何决定要将海南岛单独拉出来设立一个新的省份?海南岛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瘠,若是与物资丰富的广东省放在一起的话,岂不是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乍一看,这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分析其实就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秦朝之前海南岛属于典型的“境外之地”,虽然秦王朝曾尝试着征服海南岛,但因有琼州海峡的天然地理阻隔以失败而告终。直到西汉消灭了赵佗所建立的南越政权,海南岛才正式归附中原王朝的管辖。

从汉朝到元朝海南岛一直是中原王朝流放犯人的一个地方,虽说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置了郡县,但也对此地的管理非常松散,因此导致此地非寇众多而汉民较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流放犯人也是一种变相的人口填充政策。

等到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度的时候,海南岛由于面积较小就直接划归到了广东省的行政管辖之下。不过由于当时交通方式不太方便,中间还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所以海南岛隶属于广州省不过是徒有虚表。

明朝建立之后随着我国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明朝统治者开始意识到了海南岛的重要性,便加强了对于海南岛的开发管理。

明朝朝廷为了方便管理,在海南岛内部设置了相对完善的行政机“琼州府”来管辖海南岛。为了开发海南岛,还鼓励汉民移民海南岛,支持人们开耕荒地发展农商。

——根据海南岛相关的资料显示,从明朝到清朝时期从大陆地区一共向海南岛移居240万的汉民,大量汉人的进入为开发海南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由于明清两代海南的一切实务都是由“琼州府”处理,因此“琼州府”有着完善的行政管辖系统,海南岛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广东,但广东对其的管辖特别的微弱。因此在历史上广东省对海南岛的管辖一直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近代时期外国列强曾一度“切断”广东和海南岛的联系。1858年英国为了扩大在中国的贸易范围,强迫清政府开放了琼州海岸,而琼州海峡又是连接海南岛与广东的最近之道,英国控制琼州海峡之后也再次减弱了广东省对于海南岛的管辖。

当时海南岛的发展又受制于英国殖民主义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海南岛要比大陆地区更偏向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在19世纪末的时候,因为中外战争的原因海南岛曾差一点脱离了清朝。这些事件都无形中弱化了广东和海南岛的联系。

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之后北洋政府曾加大了对于海南岛的管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忙于自己家门口的战争,放松了对于中国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开始不断加强对于海南岛的改革。

民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根据海南岛的现实情况,拟定将海南岛划分出一个特别行政区,不过因为战争的原因该计划被搁浅,直到1949年的时候海南岛特别行政区才得以落实。1950年海南岛被解放之后仍然采用了民国时期的管理体制,不过取消了海南特别行政区的称号。

虽然海南省的行政管理划分到广东省的管辖之下,不过海南岛依然存在自己独立的行政系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该系统才被取缔。

所以在整个近代时期,海南岛大部分时间都是保持一种“自治”状态。而这种状态让它维持久了,会建省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再者,就是边防的需要。二战之后,海洋力量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有能力将敌人抵御于本土之外,所以在美苏冷战时期两大阵营都不断的扩充海上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已经在亚太地区设置多层军事壁垒来遏制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中国南海形势一直并不稳定,而南海领域内的诸多海岛都是归属于海南管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南岛是我国南海海上防御的大本营。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如果海南归属于广东管辖,经过广东将相关情况汇报的中央的话,会导致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延迟。尤其是在南海争端逐渐凸显出来之后,海南岛成为了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处理海上岛礁争端的一个前沿阵地。

广东省本来都比较大事务众多,若是将南海争端这中棘手的问题交给广东省当地进行处理的话,势必会增加广东省政府的工作量,处理过程很可能会出现纰漏。

因此海南岛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单元,直接接受中央的领导。目前我国为了处理南海所面临的问题也落实了一些政策,比如说三沙市的设立直接就归属于海南省。

最后就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虽然海南岛一周有很多的天然良港,但由于当年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海南岛一直保持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对于海南岛仍然选择半封闭式的管理,这就导致海南岛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再加上海南岛没办法直接与大陆交流,致使海南岛内部非常贫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为了寻求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在一些沿海城市开放了一些经济特区,进行试点化经营。但毕竟这些经济特区都与大陆直接相连,在试运行的时候自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与之相对比海南岛是一个与大陆不相连地区,有很多天然良港可以与海外国家沟通。

因此完全可以将海南岛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的试点全方位开发,所以当年中央才会决定将整个海南省划定为经济特区。毕竟以海南省为独立的经济发展区得出来的一个经济发展效果才更具有代表性。而在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之后,也的确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者,为海南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海南为什么会单独建省?

先提个建议:提问使用‘’独立‘’一词不妥,改用‘’单独‘’更为恰当。涉及到海岛再加上‘’独立‘’这个敏感词汇,怕大家容易产生歧义,曲解题主本来的意思。

(图:海南美丽的热带风光)

海南单独建省对国家和地方会产生一系列益处,不单独建省则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端。

一、地理位置制约因素

海南地处中国陆地最南端,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濒临祖国最大的海域南海,是我国第二大岛屿,陆地面积约3.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1000万人。

由于地处祖国最南面,与大陆又相隔着琼州海峡天堑,交通物流十分不便,所以领全国经济发展之先的广东省对海南似乎也鞭长莫及。 珠三角、潮汕等地活跃的市场经济,辐射到粤南湛江地区已呈强弩之末,再如何发力也无法跨越海峡覆盖整个海南全境。长此以往海南必将成为广东省最拖后腿的落后地区,对海南的未来发展相当不利。

二、管辖面积过于辽阔

海南的陆地面积虽然不大,但辖区内的海洋面积却异常辽阔——南海属于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的,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比其余三大海域面积总和还要广阔。如果再算上海洋国土,海南所管辖的范围,竟然相当于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如此广袤的一片陆地海洋辖区,仅仅以一个地级行署来进行行政治理,定然会产生小马拉大车的乏力感。

(图:我国南海水域所辖面积示意图)

随着南海油气及未来新型能源可燃冰等重要资源被国家陆续勘探和发现,南海的开发与经济价值日趋重要。

三、国防及军事战备需要

太平洋西岸、东亚、东南亚地区已经变成全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而维系各个国家贸易、能源、运输业的南中国海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加之我国跟个别东盟国家对该海域存在属权争议,域外大国不断挑唆生事甚至进行武力炫耀,南海于国防、军事战备等方面越发凸显出重要作用。

(图:中国海军医疗船)

海南作为行政管理南海海域的一级政府,及距离南海最近的大面积陆地国土,对于国防后勤保障,经济军事建设支援基地,所需调动的人力物力与巨大资源,是一个行署级别政府无法圆满完成的,因此必须改变海南行政管理跟国防需要级别不匹配的现状。

四、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海南是我国较早批准、最大的经济特区,然而相比于珠三角、长三角及海峡经济带等地的快速发展,海南的建设成长速度不尽如人意。但因其特殊的岛屿特色,椰风海韵的自然环境,温暖怡人的热带气候,却为海南未来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及建设升级的潜力与空间。

(图:省会海口市貌一瞥)

单独设立海南省,能够促使其行政治理权限和功能更加强大,同时政府制定政策规划也更加科学灵活。

五、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获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端点的海南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片热土,证明当初批准撤地单独建省是多么明智之举。

(图:海南地理位置示意)

海南如同中国陆地伸向海洋的灵敏触角,地理位置差不多居于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中心。作为展现中国魅力及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我国对外交往重要平台与枢纽,海南的突出地位几乎无可取代。

(图:海南三亚市夜景)

中央从批准海南正式建省办大特区,到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直到今年再批准海南建设国际自贸区与自由港,无不反应出对海南省的重视程度。

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海南省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海南为什么会单独建省?

关于海南建省的问题,个人发表下意见。

1950年海南建置为行政区。

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琼山。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全省共设珠江、东江、西江、粤中、南路、兴梅、潮汕、琼崖等8专区和北江临时行政委员。

1979年,广东省直辖广州、海口、汕头、湛江、茂名、佛山、江门、深圳、珠海、韶关等10市,分设韶关、惠阳、梅州、汕头、佛山、湛江、肇庆等7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辖14市、92县、3自治县。

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1981年,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8年4月,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2012年6月21日,民政部公告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建立地级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2018年6月3日,经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以上是百度给出来的)。

以下本人观点:

1.从地理位置分析,海南地处最南端,原属于广东省管辖,那时候广东特别大,实际上对管理最南端的海南没有直接到位,天高皇帝远的到底,相信中央懂。

2.1980年很多地方成立了经济特区,从国家战略上来说,其他地方经济特区只是一个市或者区,或者说是一个点吧。经济特区的利好政策给很多地方带来了发展。于是国家想通过建立一个最大的经济特区,也就是按省的级别来建设。这是国家战略。

3.海南其实很穷,或者说很多时候权限被压制,没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说广东做的一个政策,到海南是不是符合海南的水土呢?做政策的时候考虑到海南本省的问题没?很难做到全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