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那么中国、南亚、中南半岛将变成干旱和半干旱区,亚洲将有至少20亿人被活活渴死。这是慢性死亡。
我又看到你下面写的“突然一夜间”,我又感觉用不着慢慢的渴死了,因为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突然从平均4000米高处降到1000米以下,产生的能量释放足以毁灭全人类。这是急性死亡。
我们这里只谈慢性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居然有很多人对青藏高原产生了“嫌弃”,认为青藏高原太高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条件恶劣。还认为它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使得西北内陆黄沙遍地。甚至有人认为把喜马拉雅山炸出一个口子或是让青藏高原消失掉,我国大西北就能变成鱼米之乡。
这些想法根本就是错的。
正是有了高耸的青藏高原,我国长江流域才能成为鱼米之乡,南亚次大陆才能养活十几亿人口。如果没了青藏高原,我国、南亚、中南半岛全部都会变成干旱和半干旱区,这些地区的人将会活活被渴死。地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我们高中学的那点地理知识顶多算是皮毛,高中地理教材对于气候这一板块只做了非常浅显的教学,更重要的部分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了解到。高中时,我们地理老师讲过,“如果青藏高原消失了,那么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国家。”当时我无法理解他这句话,后来在网络上听到一些专业领域的大神讲解,才知道青藏高原的重要性。
专业的东西我也不懂,我只聊点浅显的。
青藏高原是“巨型抽风机”。早在1957年,叶笃正、罗四维和朱抱真发表了名为《西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的文章,明确指出:“高原地区在夏季是一个热源;在冬季,高原东南部是热源区,而其他部分可能是个冷源区。作为巨大障碍物和冷热源的高原,不论机械作用还是热力作用都对环流结构产生强烈的影响。”
最近很火的一部地理著作《这里是中国》则解释得更详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比平原地区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青藏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形成一个巨大的“抽风机”,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东亚和南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有巨大联系,但是青藏高原的“抽吸”作用使其威力增强,使得夏季风能更深入大陆(安芷生、刘晓东《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源于西太平洋的东亚季风,可以从海洋深入中国腹地,击退行星风系对中国南方的控制,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北纬30°除了中国南方、青藏高原、印度和美国东南部之外,都是沙漠区),使江南地区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巨型抽风机”配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硬生生的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手中为人类夺下一块生存宝地,从频繁的伏旱天气就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多么强大,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南方将有可能成为荒漠。
南亚季风从印度洋一路北上,被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形成丰沛的降水,“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在这里。气流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使西藏东南部也获得极高的雨量。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分布着4万多条冰川,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它也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青藏高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从高原向四周扩散,奠定了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水系格局,长江、黄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湄公河、印度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亚洲重要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孕育出亚洲数个辉煌的古文明,目前也养活了中国、印度这两个人口上十亿的国家,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两个人口上亿的国家,影响亚洲近20亿人口的淡水供应。因此,青藏高原也被称为“亚洲水塔”。我国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西藏、四川、云南,全在青藏高原上及其周边,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总量之和占据全国总量的36%。这里还蕴藏了我国大部分的水能资源。
青藏高原的重要之处还有很多,总之“让青藏高原消失”、“让青藏高原变矮”之类的假设最好不要提,除非你有末日情结。
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那不管是土地利用,还是周边气候,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能促使我国整体国力上升几个档次,因为青藏高原的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华北平原,甚至比美国大平原还要大得多,有了优质的平原地形,再加上印度洋源源不断带来的降雨,“青藏平原”将变成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而全面带动地区城镇建设,最终发展绝不亚于东部省份。
而且,除了青藏高原自身变化以外,我国中西部也都将随之产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降雨量增加,少了青藏高原阻挡,那来自印度洋的降雨云层,可以长驱直入到达新疆、甘肃、宁夏等缺水省份,甚至进一步到达陕西、内蒙也不是不可能,届时我国西部干旱将得到全面解决。另外,黄河水量也将得到全面提升,中下游沿途经过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缺水省份也都将因为黄河水量而获得极大利益。
再一个,我国西部地质环境也将得到很大的转变,目前青海、云南、四川等地震相对频繁的地区,原因基本都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关,因为青藏高原隆起不但提升了海拔,更增加了地质板块向东的压迫力,当这股压迫力与东部板块的“阻挡力”相互作用时,反映到地表就是地震。如果青藏高原变为突然平原,可能短时间内会造成地区极大的地质灾害,但灾害过后这一区域将变得稳定。
另外,最长河流长江也会发生变化,目前长江通航段主要是重庆到入海口这一段,川江中的蜀江段,以及金沙江段通航能力较差,尤其是金沙江基本没有通航的可能,原因自然是因为青藏高原带来的高落差,而如果高原变为平原,那整个长江干流将从源头一直通航到入海口。当然,以上只是粗略设想,实际经不起细致推敲,毕竟地势变化影响的不仅是河流水量,还有河流走向,没有了高原河道,长江说不准也会改道流向东南亚。
不过,变为平原除了带来好处以外,肯定也会有相应的“坏处”,最典型的莫过于地缘局势,我国之所以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很大原因正是因为有青藏高原的存在,才将我们与中亚国家以及南亚国家隔开,如果变为平原,那则代表失去了“屏障”,未来国力昌盛会相安无事,但只要出现“疲软”状态,周边国家必定有所动作,比如某三哥。
仔细分析变化肯定远远不止这些,但分析再多也只是假设,毕竟从地质学来讲,世界上绝不会有这么大的高原突然变成平原,除非地球发生全面的地质灾难。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也来谈谈地理学中非常专业的问题。
假如地球陆地表面没有高山,也没有盆地,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球上自然环境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行星风系主控一个纬度地带的气候,我们中学地理学过的三圈环流,其中在北纬30左右形成一个环地球一周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受海陆影响,这个高气压带不会是连续的,之间有断开。
中纬度地区常年盛行西风,由于没有高山的干扰,表现的更为强烈,对于我国来说,华北平原要感受到更为明显的西风影响。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西部就是中东沙漠地带,假如没有青藏高原隆起,也要同样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那么我们国家与中东地区面临着同样的命运,盛行下沉气流,变得干燥少雨,成为干旱沙漠景观。
行星风系是太阳辐射不均及地球自转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于陆地而言,所在区域处于哪一个气压带和风带,就要形成这个风带和气压带下的气候,如副高控制下就是干旱沙漠气候,西风带控制下,大陆西岸多雨湿润气候,大陆东岸干燥少雨干旱气候,由于陆地表面没有高低起伏,气候类型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比较单一。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位于大陆东岸,主体位置位于北纬25~45度之间,这个位置对我们国家非常不利,干燥的黄土高原继续向东延伸,直逼海岸,沙尘暴天气就会成了家常便饭。
上面是我国周边自然环境图,从中可以看出,新疆、甘肃、陕北、山西全部在西风控制之下,西风从大西洋、地中海吹来,伸入陆地这么远,水汽已经消耗殆尽,降水越来越少,为此干旱地区继续向东蔓延,我国北方地方将形成更大面积的戈壁、沙漠、黄土裸露等各种景观,气候更为恶劣。
江南地区受副高影响,“鱼米之乡”将不复存在,成为沙漠景观。
那么青藏高原隆起后,为什么我国南方成为了“鱼米之乡”了呢?
这是因为海拔高达到了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破坏了行星风系,改变了气流的运行,并减弱了西风的强度。
青藏高原如挺立在大气中的孤岛一样,冬季南落的西风带分为两支气流,南支急流绕行孟加拉湾,把水汽带到我国南方汇集,形成了一个北上水汽通道,给我国南方带来丰沛的降水。
夏季青藏高原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急剧升温,形成一个低压区,把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吸引到更为纵深的内陆区,形成降水,春风不度玉门关,至少太平洋水汽因为有青藏高原的加持,竟然跑到了离海洋更远的河西走廊。
由于有夏季风的深入,不仅给内陆地区带来的降水,还阻挠了西风的东移,减弱了西风的强度,使得我国华北平原才得到了东南季风的恩赐,有了500~600毫米的降水量。
青藏高原高原所起的作用还有更好的例证,如华西雨屏,巴山夜雨涨秋池,四川西部雨水多,很明显有一条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通道,它的形成主要与青藏高原吸引有关。
有的网友问:即使没有青藏高原,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也会让我们南方远离沙漠。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两者之间热力差异最大,但这个气压差不会造成季风特别强盛,事实上,仅凭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不会很强大,北美州的季风发育非常不明显就是一个例证,所以东亚季风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会变得更弱小,我国华北平原在强大的西风面前,夏季东南季风压得抬不起头来,降水也就无从谈起。南方在副高下沉气流控制下,更为猖獗,降水会少得可怜,极为干旱。
北美洲没有青藏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沙漠?
北美洲陆地面积小,向北呈狭长状,不需要太高的能量,就把水汽输送到内陆区。西部有一条南北向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西风带东侵,事实上美国西海岸城市西雅图受西风影响,四季降水量均匀,丰沛。东部地区墨西哥流暖流水汽活跃,加之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岸曲曲折折,微弱的东南风就可登陆北美大陆,带来降水,即使在副高控制下,形成大面积沙漠不是很容易,美国西海岸也就一片沙漠,只是面积比较小,并不引人注目而已,显然这块大陆面积小是一个大优势。
我国处于大陆东岸,加之亚欧面积广大,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加持,东亚季风没有力量深入更深远的腹地,那么我国气候变得更为恶劣,更不适合人居,也就谈不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感谢吧,青藏高原的伟大!
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一旦青藏高原成为平原?那么对中国人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失去了高原屏障,从印度洋过来的暖和气流将一路北上,然后唐古拉山的万年雪山的雪将一次性融化,经过沱沱河到达长江,然后万年一遇的大洪水首先为淹没重庆,直逼宜宾,洪峰会超过三峡大坝,行成漫坝,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泽国,洪峰的冲击会造成上千万人死亡!而洪水过后,农作物会收到毁灭性打击,造成粮荒菜荒!而洪水结束以后,长江失去了万年雪山的源头,就会逐渐枯竭,而成为干枯的河床,长江中下游渔米之乡不复存在,土地沙漠化,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失去生存空间!而地球确实是一个优越的人类家圆,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星星月亮,人类初期有森林为人民创造热量,然后有了煤,有了石油,人类活动的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是有对应的能源和材料来对应!有了海洋,大河为人民安排了需要的水,所以人类需要的一切,地球早就为我们按排好了,只是需要人类不断的发展和发现而已,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才是人类自保的条件,任何对大自然的破坏,都会收到大自然的反噬,人定胜天就是一个伪命题,顺天应人才是王道!
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开什么玩笑。这种后果不是不可能,只是几千年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你知道青藏高原变成平原的话,将对亚洲多么巨大的灾难吗?我给你粗略分析如下:
一、造山运动的巨大作用1、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青藏高原同一板块地区必然隆起成山。
青藏高原高下降几千米,首先挤压的是同一板块的印度、巴基斯坦地区,使其发生巨大的地震,一部分能量使其隆起成山,一部分能量挤向印度洋。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将几乎无存,因掉进地裂缝,建筑石块塌方等等原因,不可能有人存活了。
印度、巴基斯坦地区陆地山地增大,可是,人没了。这块山地几百年不适宜居住,原因是地震频发。
2、印度洋海啸毫无疑问。大规模强地震的能量向印度洋释放,引起海啸是毫无疑问的,受害者将是非洲等沿海岸地区。
3、青藏高原东侧大地震更加频发,一二百年不得安宁。由于青藏高原板块的超剧烈运动,势必波及中间仅为破碎带之隔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甘肃新疆这一至两个板块,也就是隔带冲击。这一带一二百年会频发地震,比现在频繁几十倍。
4、青藏平原将为一个大湖。青藏高原下降几千米为平原,那么高山上的积雪集中融化,又流不出去,当然是一个大湖了。
那么,能存活几个人?
二、后续的巨大影响1、中国的黄河、长江等江河湖很可能从此干涸。黄河、长江等中国的江河湖水主要来自青藏高原。原因是青藏高原特高,如果变成了平原,有水也不向东流了。
就是在印度、巴基斯坦地区形成的大山的水向何处流,流得到青藏平原以东,尚不可知。
2、中国的气候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少了青藏高原,少了江河湖,中国的气候将大变,尤其是西部。
3、用水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弄不好得引海水处理后生活生存。
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青藏平原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对中国来说,新疆,甘肃等地的沙漠就会变成绿洲,但地球的自转会发生改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