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是一个缺水大国吗,为什么每年67月南方雨不能补充地下水?
我国的缺水情况是分地区的。
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且人口较少,不缺水。南方地区降水量大,不缺水,除非遇到极端干旱天气。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而且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非常缺水。我国的气候、地形、纬度等造成降水量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衡。而且由于我国人口和工农业分布原因,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矛盾非常大,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用水量不大,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用水量却很大。
因此,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不是西北内陆,而是华北地区。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不足28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是中国人口全球占比超过18%。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
根据《201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水资源总量最多的5个省级行政区依次为西藏、四川、云南、广东、广西。西藏的水资源总量遥遥领先,为4658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7%,大部分分布在藏东南地区。
水资源总量最少的5个省级行政区依次为宁夏、天津、北京、上海、山西。
我国最内陆的省级行政区、黄沙遍地的新疆,水资源总量为859亿立方米,与浙江省相当。因为新疆太大了,而且新疆的地下水资源很丰富。
2017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青海、广西、云南、新疆。人均水资源排名倒数前五的是天津、北京、上海、宁夏、河北。
南方省份无论时总量还是人均大多数都处于中游水平。所以,我国最缺水的地方不是西北内陆,而是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目前,华北平原每年超采地下水约100亿立方米,且多为难以恢复的深层地下水,超过全国平原地下水超采量的60%,其中河北每年地下水超采60亿立方米。截至2011年,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下降30-50米,有些水井需要打500米深才能有水。
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实施了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行海水淡化工程效率低且成本高,平均成本为5元/吨,对于居民用水和农业用水来说太过高昂了,所以使用节水技术和循环水利用技术更为划算。
华北地区的雨洪水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防治地面沉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要改变华北目前的用水现状还很困难。
我国不是一个缺水大国吗,为什么每年67月南方雨不能补充地下水?
我国的确是一个缺水大国,每年6、7月份南方降雨也能补充地下水,但也正如问题所说,仅限于南方,而解决不了北方地下水存储,即便有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引江济淮等工程,但相比于幅员辽阔的全国,也只是九牛一毛。
地下水的渗透有局限性,虽然地下有暗河存在,但绝不会像地表河流这般通江达海,而只是存在于独立地区单元。而且,我国较为大型的地下河基本集中在广西、云贵川、两湖等卡斯特地貌地区,而华北地区基本形不成规模地下河,存在的只是局部山体的渗透地下水,所以不可能通过地下水系统获取到南方水资源。
再看下我国所有向北调水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当前东线、西线已经开通,但仅限于调取生活用水,且已经成为沿途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水资源补充地下水。而当前已经设立的引汉济渭、引江济淮工程,都还在建设阶段,即便项目完工后,也多是用于生活用水,对地下水位补充有限。
若想利用南方降水补充北方地下水,除非从长江上游就开始调水,且必须是南水北调工程5倍以上规模,毕竟仅从长江支流汉江调水资源有限,当前汉江下游已经出现水资源减少。而且,从长江上游调水,不管是工程选址还是建设投资都将远超过在第一阶梯调水工程,从山地、高原穿山越岭,比在华北平原调水困难的多。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我国不是一个缺水大国吗,为什么每年67月南方雨不能补充地下水?
中国是缺水大国,六七月雨季为何不储存地下水,而是白白流走?
中国是一个很缺水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如此严重的水资源不足问题,同时面对的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伴随的用水量上升,水资源严重不足。
到这里,不少人想问,既然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为何不在六七月的南方雨季大量储存地下水?等到干旱的时候,再抽出来用?
乍一想,你会发现,这个主意真不错。
如果能够在南方雨季大量涵养地下水,然后在枯水期抽出来使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就连最让人头疼的水污染问题,也会大量解决。
可是,现实就是,雨季的大量降水,并不能下渗补充地下水。即便是降水成了地下水,想要抽出来使用,也是非常困难。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是,一味追求大面积的硬化,钢筋水泥城市,一旦遇上大量降水,就成了水乡泽国,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造成交通阻断、大量车辆报废、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等。
可是,如果兴建大规模的地下管网,往往又会让绝大多数的地下水通往大江大河,直接流走。
怎样让降水补充地下水,这确实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新思路。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这大概就是降水涵养地下水,减少城市建设对水循环人工干预的最好方法。
可是,海绵城市,并不能解决大多数城市缺水的问题。
我国的缺水问题,主要是两个问题。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主要问题是水污染问题、酸雨问题等。但是,在水资源本身比较匮乏的北方,问题更多集中在水资源匮乏、城市地下水枯竭等问题。
说白了一件事,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兴建了“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这个工程,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大量被输送到北方,满足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使用,同时保护了华北的水生态环境。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让降水补充地下水,通过南水北调解决时空分布不均衡问题,这两个措施,应该能够对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南方的洪水,我们主要靠退耕还湖,建设水利设施,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时间调节,夏季储水防洪,冬季排水防旱。
按照规律办事,才能解决问题,异想天开是没有用的。
多有疏漏,请多多指教!我是历史知事,欢迎关注!
我国不是一个缺水大国吗,为什么每年67月南方雨不能补充地下水?
我国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球平均量的1/4左右。因为地表水资源的不够用,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很大部分来自于地下,这也导致了我国很多地方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生活在华北平原上的年龄40岁以上的朋友应该大都知道,小时候的河流、沟渠、池塘中大多数都有水,但是近20年时间中基本都是干涸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下降。
不过近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我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1月31日对外宣称完成全国地下水位统一测量和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工作,并且首次查明了全国地下水年度变化量,这将为我国地下水超采监控、地表沉降防治、地下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数据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0年全国主要平原和盆地的地下水总储存量年度增加10.9亿立方米,相当于78个西湖的蓄水量(1400万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年度增加28.4亿立方米,也相当于200个西湖的蓄水量,但深层地下水储存量年度减少了17.5亿立方米,相当于125个西湖蓄水量。
这些数据总体呈现出我国主要平原和盆地浅层地下水增加,而深层地下水下降的态势,这是因为去年我国国土上降水较往年更多(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而我国深层地下水超采较重的现象。
调查发现,去年我国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长江三角洲、柴达木盆地、三江平原、四川盆地等17个平原盆地的浅层地下水储存量都呈整体增加态势,水位以增加为主,而塔里木盆地和松嫩平原等7个平原盆地浅层地下水位不升不降,态势比较稳定,但是整个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储存量仍然呈亏损状态,主要是去年华北平原降水较少,不过数据显示这一带的地下水资源超采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京津冀主要城区的地下水位已经呈现出止跌回升的迹象,而农村地下水位下降的速率也在减缓。
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获得来之不易,也是因为我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部分生态保护区的地下水统筹一监测网,其这两点总数已达6.7万余个,包括2万多个监测站点和4.7万眼民用水井等,监测覆盖面积已拓展到400万平方千米以上,监测点密度进一步提高,也使得相关数据详实可靠。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1月31日文章《全国地下水年度变化量首次查明》
我国不是一个缺水大国吗,为什么每年67月南方雨不能补充地下水?
从总量来说 ,我国算缺水大国。六七月份的雨水根本补充不了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
我国水资源是,总资源丰富,但我国是人口大国,平均起来并不多。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是世界第四大淡水国,但人均只有2300多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1/4。
我国水资源存在南多北少的特征。降水量从南到北,逐步递减,这与我国的地形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贫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有了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几路从南方调水至北方。这一功能只能改变部分地区的饮用水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工业用水,特别是农业用水。总体说,北方还是缺水。
我国水资源存在季节性问题。就是年降水不均匀。有的月份水少,有的月份水多。在冬春季节,雨水偏少,到了夏秋季节雨水偏多,甚至造成洪灾。
在南方地区雨水偏多,不存在补充地下水的问题。在北方,特别是华北平原的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地,年降水量不大,有的地方,地下水位很深,需要补充地下水。但这些地区及时夏秋季节水量也不大,只能解决土壤表层墒情。根本达不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
总之,我国是缺水国家,六七月南方的降水补充不了北方地区的地下水。我们还是要节约用水,加强环境包括,保护好土壤。
我国不是一个缺水大国吗,为什么每年67月南方雨不能补充地下水?
你的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首先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南北、东西差异很大。既有沃野千里的平原,也有西蔵的高海拔高原,陕西、山西的黄土高原,更有西北地区的数千里的沙漠、戈壁滩。你说的应该是南方夏天的暴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水利资源水库发电、畜水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其次下雨时大量的水已经自然补充到地下水,不是没有补充。当然我国也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早己给北京供水。陕西也正在修建自己的南水北调工程。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不可能全部利用。如雷电人们己知它的电量很大,但目前没有可以利用的技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