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近海可能有鲨鱼吗?
鲨鱼在全球海域里都有分布,我国海域里的鲨鱼有140余种。
鲨鱼是鲨总目的统称,分为八个目,虎鲨目、六鳃鲨目、鼠鲨目、角鲨目、锯鲨目、须鲛目、真鲨目、扁鲨目,种类近500种,约三分之一的种类在我国海域有分布。下面就来讲讲中国海域的鲨鱼种类和分布,资料源于2005年张清榕,杨圣云的《中国软骨鱼类种类、地理分布及资源》,是十几年前的老资料,有些鲨鱼的学名和分类都发生了变化,但能提供参考。
中国鲨鱼的种类根据目前(文中的目前均为2005年)资料所知,中国共有鲨类8目21科146种。真鲨科种类最多,有13属41种;角鲨科有10属29种;猫鲨科8属23种;之后分别是须鲨科5属9种,皱唇鲨科4属8种,六鳃鲨科3属5种,双髻鲨科1属5种,扁鲨科1属4种,锥齿鲨科2属3种,鲭鲨科和长尾鲨科各1属3种,铠鲨科2属2种,虎鲨科、橙黄鲨科各1属2种,皱鳃鲨科、拟锥齿鲨科、鲸鲨科、拟皱唇鲨科、棘吻鲨科、锯鲨科各有1种记录。
所以鲨鱼的8个目都在中国有分布。▲大白鲨
各海区还有一些特有种类,如南海的深海长尾鲨、短颌沙条鲨、小眼真鲨;东海南部、南海海区的尖鳍副沙条鲨、黑鳍基齿鲨;台湾周边海区的台湾橙黄鲨、台湾刺鲨、台湾扁鲨、拟背斑扁鲨;黄海和渤海的阔口真鲨等。▲虎鲨
著名的噬人鲨(大白鲨)、虎鲨(居氏鼬鲨)、牛鲨、锤头双髻鲨,以及三种滤食性鲨鱼——鲸鲨、姥鲨、巨口鲨均在我国海域有分布,我国是鲨鱼种类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鲨鱼的分布我国海域所记录到的鲨鱼及软骨鱼(鲨类、鳐类和银鲛类)种类如下。
渤海海区最少,目前鲨类只记录了大白鲨、皱唇鲨、锤头双髻鲨、阔口真鲨、黑印真鲨5种鲨鱼。
在黄海海区记录了软骨鱼类24科49种。鲨类中以真鲨科种类最多,占24%,皱唇鲨占14%,角鲨科次之,为10%。▲鲸鲨
在东海海域,目前有记录的软骨鱼种类有30科125种,其中13种只在东海区有记录。鲨类中以真鲨科种类最多,占25%,猫鲨科、角鲨科次之,分别为20%和14%,皱唇鲨科8种。
台湾海峡记录了软骨鱼类25科75种。鲨类中真鲨科种类最多,占39%,皱唇鲨科为13%。▲姥鲨
台湾周边海域记录了软骨鱼类38科161种,有44种只在台湾有捕获记录。以真鲨科种类最多,占33%,角鲨科次之,为17%,其他种类较多的有须鲨科和猫鲨科各7%,皱唇鲨科6%。▲巨口鲨
南海海域记录的软骨鱼种类包括35科158种,其中有29种只发现于南海海域。以真鲨科种类最多,占28%,猫鲨科和角鲨科次分别为18%和15%,须鲨科9%;皱鳃鲨科、拟锥齿鲨科、拟皱唇鲨科、铠鲨科和棘鲨科没有种类记录。
鲨鱼的分布受水温、水深等影响很大。从上述中国各海区鲨鱼种类分布情况来看, 随着纬度升高,鲨鱼种类减少。中国海区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所以分布较广,适应力较强的真鲨科和猫鲨科在我国各大海域里都处于优势地位。
中国鲨鱼的资源量中国目前有捕获记录的146种鲨类中,15种产量最高的依次为姥鲨、条纹斑竹鲨、白斑星鲨、灰星鲨、尖头斜齿鲨、短鳍直齿鲨、长吻基齿鲨、黑鳍基齿鲨、恒河真鲨、小眼真鲨、侧条真鲨、阔口真鲨、黑印真鲨、沙拉真鲨、路氏双髻鲨等。有23种是常见种,依次为扁头哈那鲨、沙锥齿鲨、灰鲭鲨、噬人鲨、日本须鲨、豹纹鲨、鲸鲨、阴影绒毛鲨、斑点皱唇鲨、居氏鼬鲨、小孔沙条鲨、短颌沙条鲨、大孔沙条鲨、短鳍斜齿鲨、白边真鲨、乌刺真鲨、大青鲨、锤头双髻鲨、无沟双髻鲨、丁氏双髻鲨、白斑角鲨、长吻角鲨等;其余109种为少见或偶见种类。联合国粮农组织通常将鲨类和鳐类等软骨鱼类统称为鲨鱼(shark),中国鲨鱼的年产量一般在1万-1.5万吨左右。按世界鲨鱼捕获量一般为鲨鱼总资源量的十分之一计,中国鲨类资源应在10万-15万吨之间。
鲨鱼当中,最著名的当属大白鲨了,实际上,“大白鲨”是俗称,“噬人鲨”才是学名,但鲨迷一般都称其为白帮主。下面来列举一些我国海域捕获大个体大白鲨的体型记录,是否可信我会说明。1997年5月,七星潭,全长6.7-7.0米,体重2500公斤。真实性未知,如果是真实的,那这将是太平洋最大的大白鲨。
2003年5月,青岛,雌性,号称4.8米2360公斤,显然不可信。
2006年4月,江苏,雌性,4.66米,750公斤。
2007年5月,山东日照,雌性,4.6米,630公斤。
2007年6月,青岛,雌性,媒体称8米2500公斤。专家估测5米1300公斤。
2008年3月,山东荣成,据称10米2500公斤,绝对不可信。
2008年4月,连云港,估测4米,600公斤。
2008年11月,宝岛,怀孕雌鲨,5.42米,1930公斤。
2009年2月,宝岛,雄性,5米,1020公斤。
2009年5月,青岛,据称5米,1500公斤,不太可信。
2012年11月,花莲,5米,1300公斤。
2012年11月,长滨,怀孕雌鲨,4.5米,1600公斤。
2015年5月,青岛,雄性,估测4.5米,700公斤。
2016年3月,舟山,雄性,据称4米500公斤。
2017年3月,雷州,雄性,4.6米,500公斤。
我国所精确测量的大白鲨最重个体是5.55米重2530公斤,出现在宁波,可能是怀孕个体。精确测量的最长个体是6.02米重2460公斤,来自东海。上图据说是在东海误捕的大白鲨,至少是5米级别的,这么大的大白鲨真是可惜了。根据研究表明,由于海洋鱼类资源减少,大白鲨的体型出现缩水的迹象,未来5米级别的大白鲨会越来越少。
黄海和东海是大白鲨经常出没的区域,但我国的鲨鱼袭击事件非常少。我国的鲨鱼有140余种,但截至目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只有三种——鲸鲨、姥鲨和大白鲨,它们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当中还有14种。我国的鲨鱼只有极小一部分受到了保护,大部分还没能受到法律保护,所以,网上有很多赶海视频作者经常能够捉到鲨鱼,但他们捕到的多是狗鲨(条纹斜竹鲨)、大吻斜齿鲨、灰星鲨、皱唇鲨等近海小型鲨鱼,这些鲨鱼营养级较低,数量较多,而且食用价值较高,允许被捕捞。我国的渔民基本都知道鲨鱼不好吃,所以很少有人会专门去捕捞鲨鱼,多数被捕到的鲨鱼都是误捕,但对于珍稀种类来说,误捕也是很大的威胁。绝大多数的鲨鱼体长在1米以下,能袭击人类的鲨鱼少之又少,不用对鲨鱼过分恐惧,人类对鲨鱼的威胁远大于它们对人类的威胁。
我国的近海可能有鲨鱼吗?
我这么说吧,全球大概有四分之一的鲨鱼,都在我国沿海海域出现过,这些鲨鱼包括虎鲨,鲸鲨,大白鲨,狗鲨,双髻鲨,牛鲨,灰鲭鲨,尖头斜齿鲨,沙拉真鲨等一百多种鲨鱼。
那么这一百多种鲨鱼当中,有几种鲨鱼是会攻击人的,比如说大白鲨,大白鲨是一种大型鲨鱼,这种鲨鱼主要的分布的在热带以及温带的海洋区域,考虑到我国很大一部分领海都在北温带,所以我国海域肯定有大白鲨。
然后除了大白鲨之外,虎鲨也会攻击人类,虎鲨整个鲨鱼家族当中,仅次于大白鲨的攻击性鲨鱼,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则新闻,曾经有一位南美洲的儿童在近海的海滨中游泳,结果突然被虎鲨袭击了。
那么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惊恐的发现儿童的下半身已经不见了,那么除了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之外,几乎全球各地都有虎鲨的身影出没,所以我国的近海海域肯定也有虎鲨。
最后还有牛鲨,牛鲨也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鲨鱼,这种鲨鱼被称为海中之狼,牛鲨和大白鲨以及虎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可以进入淡水中生活,所以在一些港口或者江河的交汇区域,就可能有牛鲨的身影出没。
那么我国的广东地区经常发现牛鲨的身影出没,甚至一些渔民还捕捉到过牛鲨,所以我国的近海不仅有鲨鱼,而且有的鲨鱼还会吃人。
我国的近海可能有鲨鱼吗?
有的,无论是大白鲨、虎鲨还是鲸鲨都有分布。
大白鲨是顶级食肉动物,几乎捕食海洋里的所有鱼类。幼鲨(15岁以下)经常捕食小鱼,因为颚部软骨没有矿化到足以承受更强咬合力。年长的鲨鱼能够猎取更大的猎物,如海豹甚至鲸鱼,也有同类相食的情况发生,大白鲨还以在海洋中发现的鲸鱼和其他动物尸体为食。 大白鲨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在5公里外闻到血腥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掠食性鲨鱼,大白鲨分布广泛,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海洋中,北至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北极水域南部,南至澳大利亚南端。但是主要栖息地为澳大利亚南部,北美和南非海域,大白鲨繁殖地离海岸很近,大多数大白鲨都喜欢呆在浅水区和海岸线上,在海岸线附近猎食,尽管有时发现有些大白鲨也会进入更深的水域。大白鲨在我国海域很少出现,但也经常有大白鲨被渔民意外捕获的事情发生。
虎鲨是仅次于大白鲨的第二大掠食性鲨鱼。虎鲨喜欢温暖的水域,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或温带水域,它的栖息地主要由深水区组成,通常生活在350米左右的平均深度,但也会游到浅水区捕食,在较冷的月份,虎鲨会迁移到赤道附近的地区活动。虎鲨以各种各样的食物为食,如鱿鱼、水母、各种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海蛇、海豹、海豚、海龟、海狮、其他种类的鲨鱼以及海鸟。根据虎鲨身上的横纹宽度,可分为狭纹虎鲨和宽纹虎鲨,狭纹虎鲨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和台湾海峡,宽纹虎鲨存在于东海和黄海。
鲸鲨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身长可达20米,体重可达34吨。已知的最大鲸鲨群体在中美洲,特别是在墨西哥和伯利兹附近的加勒比地区。鲸鲨在我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也较为常见。
鲨鱼袭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非常罕见,鲨鱼每年杀死5个人类左右,但是人类每年杀死1亿鲨鱼。
我国的近海可能有鲨鱼吗?
我国近海可能有鲨鱼吗?有,但是不多,如果凭自然条件的话,我国海岸线漫长,有1.8万多公里,大陆架资源丰富,这里应该是鲨鱼成群结队的地方,可是鲨鱼很少出没在我国近海区域,究其原因是人类活动非常频繁,很少见到鲨鱼活动的迹象。
上图,我国海底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受燕山和喜马拉雅两次造山运动的影响,使得我国沿海大陆架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海岸线曲折,多港湾,这些都是鲨鱼经常出没的地方。
大陆架原来是陆地的一部分,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陆地,成为海面下的一部分,这里的海域比较浅,阳光可以入射到海面下较深的区域,为此这里的海藻类生物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海洋生物资源的初级生物链,便有了各种生物资源的聚集场所,这里广泛分布着各种鱼类资源,我国近海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海产资源。
鲨鱼是海洋里生物链顶端掠食者,其中大白鲨凶狠残暴,几乎捕食海洋里所有的鱼类,它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闻到5公里之外的血腥味,及时准确地判断伤残海洋生物的位置,并捕杀鱼类和生物尸体为食。
虎鲨是海洋里仅次于大白鲨的第二大掠食性鲨鱼,它的行踪遍及热带、亚热带、温带海域,它常年深游在深水区域,通常生活在水深350米左右的地方,有时也会游到浅水区捕食。
其次也有鲸鲨,豹纹鲨,灰六鳃鲨等也在我国沿海岸及东南亚一带海域出现,这些鲨鱼也只是形态各异,大小不同而已。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鲨鱼,都是肉食动物 ,最终主要以海洋鱼类资源为生存目标。世界上海洋资源丰富,面积广大,约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而且海水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海洋表层水也按着一定规律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洋流,往往在寒暖流交汇处,把沿岸江河湖海带来的有机物汇集在一起形成天然大渔场 ,世界上四大渔场之一的日本北海道渔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成为了鲨鱼首选的掠食目标,所以大渔场附近才是鲨鱼最容易出没的地方。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沿岸有北太平洋暖流经过,这里也会携带一些有机物堆积,但总体来说远不如寒暖流交汇处食物旺盛,所以我国近海很少有鲨鱼光临。鲸鲨身长可达20米,体重可达34吨,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它的食量是惊人的,没有一定的食物来源,很难在一些海域生存,这也是我国沿海鲨鱼少见的原因。
上图是我国近海航线图,绿点表示船只过往的频度,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海区域运输非常繁忙,这里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人口多,需求资源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对石油、铁矿石依存度非常高,很多海域成为了海洋运输的生命线。所以人类活动会干扰鱼类的生长繁殖,排放的污染物也会影响鱼类的生长,这也是我国近海鱼类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
没有鱼类的诱饵,这种大型捕食类鲨鱼也就越来越少在这一带海域活动,所以我国近海越来越难觅鲨鱼的影子。
近些年来深海捕捞技术发展很快,日本、韩国、中国、东南亚等国家捕捞过重,特别是日本多次深入深海地区捕杀鲸鱼、鲨鱼,使得这些鱼类资源没有得到休养生息。
大白鲨两条的洄游路程经过广东福建和台湾沿海,大白鲨的日本种群也有少数游荡到胶东半岛近海,于是就被延绳、流刺网、拖网等一系列工具捕获,中小型鲨鱼也是一样,往往还是幼鱼阶段就出现在各种海鲜批发市场,垂头鲨由于高级而富有个性的头部结构基本触网就逃不掉,大部分来到日本、我国东部沿海以及东亚附近的鲨鱼大多没能活着离开,所以人类的过度捕捞使得鲨鱼越来难觅踪影。
虽然鲨鱼在我国沿海活动越来越少,但还是有一些新闻报道,在浙江、海南沿海经常会误杀大白鲨,这说明我国近海地区仍有鲨鱼的出没。但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少见了,鲨鱼是海洋食物链顶层,它的存在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合理的保护好鲨鱼资源,是眼前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才能解决好目前过度捕捞问题。
我国的近海可能有鲨鱼吗?
我国近海有许多鲨鱼,主要的鲨鱼品种大白鲨,鲸鲨,豹纹鲨,灰六鳃鲨,虎鲨等鲨鱼,体型大小各异,长相各不相同。
我国近海的鲨鱼根据联合国数据,世界上最大的5个鲨鱼捕捞国家和地区分别是印度、印度尼西亚、我国台湾、西班牙和墨西哥。台湾之所以是鲨鱼主要捕捞地,是因为台湾东侧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生活着许多的鲨鱼。
2018年,我国相关组织在南海南沙群岛海域以及北部湾海域进行过鲨鱼种群分布探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次研究中共发现鲨鱼16种,其中以短吻角鲨、长吻角鲨以及阴影绒毛鲨比较常见,而且春季发现的鲨鱼明显比秋季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秋季属于开渔季,渔民们大量捕捞海洋生物,导致鲨鱼食物短缺而死亡。
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我国近海的鲨鱼种群数量并不多,首先可能是因为我国并不是鲨鱼分布主要地区,但另一个因素也和人们过渡捕捞有关。
在我国,鱼翅属于高端食材,很多人使其为滋补佳品,导致每年有大量鲨鱼被杀。但事实上鲨鱼肉中含有一定的神经毒素,而且鲨鱼属于食物链顶端,体内容易富集重金属,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
更重要的是,鱼翅中营养含量较低,甚至还不如我们常吃的鸡肉、猪肉。
鲨鱼的分布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世界上一共有344种鲨鱼,大多数鲨鱼分布在各大热带、温带的洋流地区,尤其是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是它们最为偏爱的鲨鱼聚集地。
在非洲南端,每年一次寒流会流向海岸边,于是会产生逆流,大白鲨就会顺着逆流来到一个鲨鱼聚集地。
由于寒流能够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上层,而暖流又适合繁衍后代,所以有许多海洋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而鲨鱼在这里就像是在自助餐厅一样,总是能寻觅到足够的食物。
鲨鱼最为出名的器官是嗅觉,据说有两个海钓高手一起钓鱼,其中一个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鲨鱼都不咬钩,而另一个总能钓上来很多鲨鱼。
研究发现,钓不上鲨鱼的那个人患有皮肤病,在为鱼钩挂上食物时,皮肤病的特殊气味会留在鱼钩上,鲨鱼闻到后会退避三舍,因此不会咬钩。
日本科学家曾经计算过,在1万吨海水中,即使溶解1克氨基酸,鲨鱼也能敏锐地觉察出。凭借着出众的嗅觉,鲨鱼在海洋中总是能准确寻找到食物聚集的地方。
在我们的印象中,鲨鱼妥妥属于食肉动物,但其实有很多鲨鱼并不捕食,而是食腐。它们能凭借敏锐的嗅觉,察觉到周围死亡生物的气息,然后吃掉对方。
虽然它们吃的食物比较恶心,但它们对于海洋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是因为腐烂的尸体会引来微生物分解,而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物质,使海洋生物生病或者死亡。
再者,微生物分解尸体的速度非常慢,依靠它们分解往往需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将一个大型生物完全分解。
但是食腐鲨鱼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帮助海洋清理了海洋垃圾,给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加健康的环境。
大白鲨的保护现状对于鲨鱼家族,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大白鲨。作为鲨鱼之中的扛把子,它们的体型较大,雄性体型大约350-410厘米长时成熟,雌性约450-500厘米长时成熟。
大白鲨属于卵胎生动物,胚胎会在子宫内孵化,妊娠时间未知,但大多数科学认为大白鲨可能要怀孕1年或者1年以上,这是因为雌性鲨鱼每隔2-3年才会生产1次,每次产下2-7个后代。
在交配期时,雌性大白鲨的背部或者侧面会有一些撕咬的痕迹,这些撕咬痕迹并不是它们受到其他大型动物攻击,而是雄性在交配时留下的疤痕。
大白鲨的寿命很长,能够达到70年以上,其中鲨鱼家族中的格陵兰睡鲨寿命更长,甚至能达到4个世纪。
然而,由于人们的滥捕滥杀,再加上鱼翅在亚洲地区属于高端食材,导致越来越多的鲨鱼被人捕捞,使得全球范围内鲨鱼数量下降,就连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大白鲨都属于易危生物,而体型最大的鲸鲨已经属于濒危生物。
如果再不对它们种群数量加以保护,或许这种生物就要在人类视线中灭绝了。
我国的近海可能有鲨鱼吗?
在中国海域发现了大约110种鲨鱼,其中27种在黄海和渤海,80种在东海,94种在南海。从捕获量和重要物种的数量来看,东海和南海的鲨鱼种类资源似乎相对丰富。
关于中国领水鲨鱼种群总体情况的详细记录或报告尚未找到,由于捕获量小,没有将鲨鱼产量列入统计。然而,专家估计中国每年的鲨鱼捕获量在10000到15000吨之间。中国尚未建立大规模鲨鱼捕获业,可能是因为鲨鱼资源有限。
鲨鱼渔业中最常见的捕捞作业包括延绳钓、拖网、刺网和流网。大约20%的渔获量来自定向鲨鱼捕捞,其余来自副渔获物。鲨鱼捕捞在广东、福建和广西地区同样普遍。广东和福建省的鲨鱼上岸量占全国鲨鱼产量的80%(各占40%),其余20%来自广西、浙江、海南和上海地区。据当地政府统计,福建海域约有30种重要的鲨鱼捕捞品种,其中21种为延绳钓捕捞,占全省捕捞量的80-85%。1996年,福建省共捕获鲨鱼4608吨。在广东省,鲨鱼捕获量稳定在每年3000-5000吨。广东省80%的鲨鱼上岸量来自延绳钓和拖网副渔获物。主要捕鱼作业集中在阳江、惠州和汕尾附近的水域。阳江是传统的鲨鱼渔场,每年捕捞1000至2000吨。
中国鲨鱼资源种类:
钝头六鳃鲨鱼、宽鼻七鳃鲨、利齿七鳃鲨、达金氏七鳃鲨、日本牛头鲨、斑马牛头鲨、奥斯顿沙鲨、沙鲨、鲭鲨、食人鲨/大白鲨、晒鲨、远洋长尾鲨、长尾鲨、日本地毯鲨、斑点地毯鲨、斑马鲨、白点竹鲨、灰色竹鲨、褐条竹鲨、脊背猫鲨、锈鲨、褐鲨、地毯鲨、鲸鲨、黑鳃鲨、伊斯曼菲力尾鲨、日本鱼片鲨、猫鲨、斑点猫鲨、大眼猫鲨、铲吻鲨、婆罗洲猫鲨、长头猫鲨、华南猫鲨、平头猫鲨、日本猫鲨、灰猫鲨、长鳍猫鲨、大鼻猫鲨、珊瑚猫鲨、哈贝勒猫鲨、斑点平滑狗鲨、黄鼬鲨、短颌黑鲨、短鼻鲨、鲍尔弗鲨、大嘴鲨、锐腹鲨、白鳍礁鲨、虎鲨、尖头鲨、公牛鲨、沃尔拜姆狗鲨、短鳍狗鲨、杜米里尔狗鲨、昆士兰柠檬鲨、旋齿鲨、麦克洛特鲨、暗鳍鲨、恒河鲨、银尖鲨、小眼鲨、大嘴鲨、布莱克本鲨、白颊鲨、黑鳍礁鲨、海洋白鲨、斑点鲨、黑鲨、铜鲨、穆勒鲨、蓝鲨、光滑锤头鲨、扇形锤头鲨、大锤头鲨、布洛赫锤头鲨、棘齿角鲨、游击大戟鲨、短鼻狗鲨、尼日尔鲨、鳞鲨、箭头狗鲨、针状狗鲨、鱼鳞鲨、马赛克鲨、咽鲨、天鹅绒狗鲨、裸皮狗鲨、黑色狗鲨、梳齿狗鲨、粗糙狗鲨、路西法鲨、光滑镧鲨、日本天使鲨、天使鲨、日本锯鲨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