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猎杀一些小型的未成年恐龙是可以的,按照魔鬼蛙4.5公斤的复原体重,配合它巨大的嘴巴和不俗的咬合力,它可以捕杀4公斤以下的恐龙,目前已知的个体在4公斤以下恐龙有美颌龙、中华鸟龙、亚洲近颌龙、小盗龙、小驰龙等。其中小驰龙全长只有39厘米,重量为0.16公斤,这样的体型完全在魔鬼蛙的猎杀范围之内,如果魔鬼蛙的生存区域内有这样的袖珍恐龙,那一定会成为魔鬼蛙的猎物。魔鬼蛙捕食小型恐龙的画面在多年前的一部纪录片里就出现过,具体名字我忘记了,但有个画面记得特别清楚:几只小型恐龙误入一个幽暗的环境里,突然跳出来几只巨大的蛙,将其中一只小恐龙一口给吞了,但这只巨蛙随后也被一头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给一脚踩扁。

这部纪录片里捕食小恐龙的巨蛙大概就是魔鬼蛙。魔鬼蛙又叫恶魔角蛙,生活在6800万年前的马达加斯加岛,根据发现的化石推测其体长41厘米,体重可以达到4.5公斤,但这还不是最大个体。魔鬼蛙令人吃惊的不止体型,还有恐怖的咬合力。魔鬼蛙属于角花蟾科,现存有很多近亲,比如南美角蛙。南美角蛙可以捕食和自身体型相当的动物,包括蛇和老鼠,南美角蛙咬住猎物之后不会松口,等到猎物断气之后再慢慢享用。

南美角蛙的头部宽度为4.5厘米,咬合力为30牛顿(约3公斤),阿德莱德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马克·琼斯表示,如果将南美角蛙的数值放大到魔鬼蛙身上,那么头部宽度15.4厘米的魔鬼蛙咬合力可以高达500-2200牛顿(51-225公斤),已经非常恐怖了。马克·琼斯还认为“凭借这样高的咬合力,魔鬼蛙足以制服与其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的小型恐龙和幼年恐龙”。魔鬼蛙嘴巴宽大、下颚有力、牙齿尖锐,其骨头上的起伏还表明它可能长有骨质“盔甲”,可谓是全副武装。

魔鬼蛙确实可以捕食恐龙,但必须详细说明,是小型恐龙或者未成年的恐龙,而不是所有的恐龙。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青蛙是最常见的两栖动物,不过青蛙的个头通常都不大,很少会有一斤重的,专门饲养的肉质牛蛙通常也不超5斤,但是在地球生命史上却出现过重达10斤的大青蛙,它是著名的魔鬼蛙了,又叫魔鬼蟾蜍。

1993年的时候,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戴维.克劳斯,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一种巨型青蛙化石,其头尾的长度可达45厘米,若将其后腿拉直测量的话,那么其体长可超过一米,预估其重量可达10斤左右,其体型可以说超过了已知所有的青蛙。

魔鬼蛙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后期,从其化石分布来看,在东部非洲及欧亚大陆上都存在它们的踪迹,这个时候的地球正被恐龙所统治,然而这种巨型青蛙的存在可以说是小恐龙的噩梦。

与现在的青蛙不同的是,魔鬼蛙嘴巴很大,而且有牙齿,模样很怪异,从其骨头上的起伏来判断,这种青蛙可能还身着鳞甲之类的铠甲。所以这种情况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是刚出生的小恐龙个头很小,比如霸王龙、梁龙,虽然成年时个头很大,但是刚从蛋中孵出来的并不大,再比如一些迅猛龙,伤齿龙,刚孵出来的时候个头更小,被这种大青蛙捕捉吃掉在当时应该是很常见的事。而且生物学家们在这种魔鬼蛙附近也发现了一些很小的幼年恐龙的化石,另外还有一些小鳄鱼的化石,认为可能是魔鬼蛙吃剩的食物。

但是魔鬼蛙也是肉食恐龙的食物来源之一,因为较大的肉食恐龙也是很容易就能够捕捉魔鬼蛙并且吃掉它的,所以这两类动物有极大的可能是互相伤害的。

通过对其化石所在的环境分析,生物学家们判断魔鬼蛙通常不生活在水生环境中,这是生活在半干旱的环境中,捕食方式主要是跳起偷袭,它们很会伪装,待猎物走近之后,他们就会突然跳起捕捉猎物,然后张开大嘴把猎物吞下去,而不是像今天的青蛙用舌头粘昆虫吃,相对而言,它们是一种较为凶悍的两栖动物。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1993年的时候,美国古生学家克劳斯带领他的工作团队,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进行考古研究,发现了很多巨型青蛙的骨头碎片,后来经过拼接和同位素检测,确定它们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由于这些远古青蛙体型庞大,被人们称为“魔鬼青蛙”。

根据化石复原的结果看,魔鬼青蛙体长45厘米左右,体重在4-5公斤之间,比目前现存最大的牛蛙还要大2倍以上。不过,和其它的蛙类不同,魔鬼青蛙不生活在水中,和同时代的大部分恐龙一样在陆地上活动。而且魔鬼青蛙头骨比较厚实,拥有宽大的嘴巴和坚硬的牙齿,这让它们可以很高效的捕食到昆虫、小型两栖动物和爬虫动物。

据科学家推测,魔鬼青蛙的性情应该比较凶猛,它们能够猎杀恐龙的幼崽、偷食恐龙蛋或者猎食袖珍恐龙,看清了,不是能够猎杀恐龙,和成年恐龙比,魔鬼青蛙差了好多数量级。它们只能以体型优势,猎食那些比它体型小的恐龙或者幼崽,依靠大嘴巴、较大咬合力和尖锐的牙齿达到捕食的目的。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魔鬼蛙能猎杀恐龙吗?答案是能,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魔鬼蛙(Beelzebufo ampinga)可不是浪得虚名,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青蛙,体长可达41厘米,体重4.5公斤,在青蛙里真的是巨大!

图注:魔鬼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魔鬼蛙与常见青蛙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魔鬼蛙不仅体型大,而且性情凶猛,它长着一张大嘴,嘴里布满了尖长的小牙齿,能够死死的将猎物咬住。魔鬼蛙与今天生活在南美洲的南美角蛙是近亲,科学家曾经测试过南美角蛙的咬合力,高达500牛顿,换算成公斤大约为50公斤。体型比南美角蛙更大的魔鬼蛙,肯定有着更大的咬合力。

图注:与魔鬼蛙亲缘关系较近的南美角蛙,图片来自网络

巨大的咬合力,很大的块头,魔鬼蛙真的有猎杀恐龙的能力,不过它无法猎杀成年恐龙。

魔鬼蛙的化石发现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梅法拉诺组(Maevarano Formation)地层,该地层代表着距今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时期。当时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恐龙包括有掠食龙、玛君龙、恶龙、胁空鸟龙,这些恐龙都吃魔鬼蛙一口吞不下去的。

图注:玛君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胁空鸟龙,图片来自网络

既然吃不了成年恐龙,那就吃刚出生的小恐龙吧!以魔鬼蛙的体型,吞下刚出生不久的小恐龙才是没有问题的。当贪玩的小恐龙离开了爸爸妈妈的保护,在森林里玩耍的时候,很可能进入魔鬼蛙的领地,然后被魔鬼蛙一口吞下。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魔鬼蛙攻击猎物的时候不像今天的青蛙吐出长长的舌头,而是猛扑过去一口咬住。

魔鬼蛙与恐龙生活在一起,也是吃刚出生的小恐龙,不过更多时候是成为其他食肉恐龙的猎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魔鬼蛙是何物。

魔鬼蛙又称魔鬼蟾蜍,大约生存在白垩纪中后期,距今确实有7000到晚年,从其名字就不难看出它是一种比较凶险的两栖动物。

本世纪初欧洲科学家曾挖掘出一副长40.6厘米的魔鬼蛙化石,并估算了这只魔鬼蛙从吻端至肛孔的体长在45厘米左右,体重在5公斤左右,而现在我们在田间地头常见的青蛙体重普遍走在100克左右,可想而至生活中史前的这种魔鬼蛙的体重是现在青蛙的50倍,简直就是蛙中的巨无霸。

资料显示,白垩纪地质年代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约为现在的1.5倍,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6倍,由于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浓度大,以至于地表温度比现在还要高4度左右,因此生活中白垩纪的动植物体型都不会太小。

考古研究发现,史前的魔鬼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东非大陆,对于陆地的统治者恐龙而言,魔鬼蛙的体型不算大,但是魔鬼蛙凭借自身的体型优势“以大欺小”捕杀幼恐龙还是有可能的,毕竟这种头上带角、外形狰狞可怕且性情残暴的魔鬼蛙也不是菜包做的。

而且魔鬼蛙的某些结果与现在的青蛙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外表可能存在某种骨质的甲胄,而且还长着牙齿,这对于魔鬼蛙在进攻和防御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其食物范围不仅仅只限于昆虫,还包括一些体型较小的哺乳类动物,而不像现在的青蛙主要靠吐舌头来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为主食。

不过,由于魔鬼蛙繁殖较快且种群数量较多,通常情况下也是陆地顶级掠食者恐龙的盘中菜。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猎杀恐龙吗?

距今7000万年前,生活着一种恶魔角蛙属,别称魔鬼蛙,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两栖动物。不过,由于它异常大的体型,最近这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魔鬼蛙

魔鬼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两栖纲、无尾目、古生物属,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我们知道白垩纪时代还生活着地球上一代霸主恐龙。

魔鬼蛙的体型其实不是非常大,只有41厘米左右,今天牛蛙的体型也有20厘米左右,因此魔鬼蛙的体型在两栖动物中算是比较大的物种,但不是最大的两栖动物。

魔鬼蛙的体重大约在4.5kg-5kg之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过魔鬼蛙的文章,文章是由古生物学家戴维.克劳斯的研究,克劳斯说,如果魔鬼蛙的生活习性,和南美的青蛙有相同之处,那么它可能会变得非常贪婪,甚至可能吃掉恐龙幼崽。

科学家研究发现,魔鬼蛙的嘴巴非常大,而且拥有非常强大的下巴,也有科学家猜测它们可能拥有牙齿,能够咬住猎物。

科学家们把它们和现存的南美角蛙作为对比,发现如果一只魔鬼蛙的咬合力如果和南美角蛙一致,那么它的咬合力将达到了50-200牛顿,可想而知魔鬼蛙有多恐怖。

魔鬼蛙的头骨非常厚,而且坚硬,拥有像角质层一样的脊和沟,可以保护它们不受伤。

鉴于它们的体型和咬合力,科学家们猜测它们的食物可能是昆虫或者小型爬行动物,而一些大型恐龙的幼崽,可能也在它们食物清单里,甚至一些小型恐龙,也有可能是他们的食物。

魔鬼蛙与板块漂移

魔鬼蛙的化石存在,还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板块漂移的证据。这是因为魔鬼蛙不能穿越有盐水的液体,因此它们无法在海洋里存活。

魔鬼蛙被发现地方是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但科学家发现魔鬼蛙与非洲的蛙类并不相似,反而与南美洲现存的一种蛙类类似,因此,科学家猜测魔鬼蛙应该是南美洲迁移到非洲的物种。

但是,研究发现,在7000万年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已经分离了很久,按理说魔鬼蛙不能通过海洋从南美洲游到非洲,由此可以说明,魔鬼蛙或者它的祖先,是通过一些尚未分离的陆地进入到马达加斯加。

后来,科学家们又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很多7000万年的生物化石,研究发现,这些物种和南美洲的部分物种非常相似。

由此可以说明,当时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确实有一些陆地相连接,但随着板块漂移,后来这两块陆地完全分开了,直到成为今天的模样。

岛屿演化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既然魔鬼蛙是从南美洲迁移的物种,那么为什么南美洲没有演化出体型如此庞大的蛙呢?其实,这和岛屿演化有关。

1964年,一位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当大型动物在岛屿上定居之后,会演化成体型更小的生物;而小型动物则相反,它们会趋向于演化成体型更大的生物,这种法则因此被叫做岛屿法则,或者福斯特法则。

这是因为一个地方能够提供的食物是有限的,比如:10亩地可以生产出200斤的草,但如果是一头正常牛,可能吃不了多久就会因缺少食物而死亡,但如果它的体型较小,比如像鸡一样大,那么它就有可能在这里繁衍生息。

但对于体型小的生物而言,对它们来说食物总是充足的,比如一只青蛙,可以在10亩土地里生活的很好,但由于这块土地提供的总能量是恒定的,青蛙由于体型小,可能在食物竞争中会输给对方,因此体型更大的青蛙,更有可能在这里繁衍生息。

后来,科学家们分析了从人类扩张并在岛屿殖民,现存生物与灭绝生物的体积,发现岛屿法则确实在自然界中存在。

因此,魔鬼蛙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大体型,是因为它们生活的地方食物总量有限,出于食物竞争,原本小个体的蛙类在演化中逐渐形成了较大的体型,并成为当地昆虫以及恐龙幼崽的噩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