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寻找彭加木?
来简单说四点吧。
1、彭加木是我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1980年6月在罗布泊考察活动中失踪。他生前最后一项重大功绩就是发现罗布泊蕴藏着的大量的钾,为罗布泊钾盐矿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没有发现罗布泊钾盐矿之前,我国是一个严重缺钾的国家,时至今日我国的钾肥也无法完全自给,到2018年我国的钾肥自给率才达到60%。
2、彭加木无论是科学水平,还是个人品德,都是无可挑剔的,而且他是在外出寻找水源的情况下失踪的。在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不顾个人安危,留下了一张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时30分。”随后独自离开,从此杳无音讯,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应当被国人牢记。所以当时听闻彭加木失踪后,中央做出批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营救彭加木。”为了找到彭加木,国家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搜救活动,民间也有很多组织和个人参与搜救活动,但都一无所获。1981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在彭加木离开的地方竖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一九八零年六月十七日彭加木同志在此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3、关于彭加木失踪原因的各种玄幻说法,比如双鱼玉佩、时空穿越、神秘病毒、沙民等都来源于本世纪初某论坛上的科幻创作,是在社交网络逐渐发达之后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或是存在已久的谣言,有些人却把它当真了,经过这几年自媒体添油加醋之后流传甚广,影响巨大。出于猎奇心理,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些玄之又玄的传闻,而不愿相信真相,这也是众多谣言能在网上疯传的原因。4、彭加木失踪之后的40年来,几乎每年罗布泊都有人失踪,而且他们和彭加木一样,很多都无法找到遗体。比如1990年6月有7名探险者在罗布泊失踪,当时也派出很多人力搜寻都没有找到,直到10年后被捡石头爱好者发现了3具遗体,其他4人的遗体至今依旧没有发现。
所以,彭加木就是在罗布泊的科考活动中不幸遇难的,他永远长眠在了他战斗过的地方,实践了他早年的誓言:“我准备用自己的骨头,让新疆的土壤多添一点有机质。”彭加木永垂不朽!
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寻找彭加木?
为什么政府要花那么多代价去寻找一个生物学家?彭加木到底发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因为彭加木孤身带着所有标本。找到了它,对国家的科学研究带来突飞猛进的加速,价值不可估量!
找到那个科学标本的话,其研究价值与美国的神密的51区相媲美。
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寻找彭加木?
谢邀!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的气力寻找彭加木?
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于革命的友谊重于泰山。对战友和同事的生命,看作自己的生命。从来不抛弃不放弃。团结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作为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失踪之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非常重视。军民联合起来共同寻找。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虽然至今没有找到。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放弃寻找彭加木这个科学家。生命至上,生命第一。始终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通过这次武汉发生的新冠状病毒来看。对所有患者国家一个人也不放弃。中国公民全部由国家承担费用。98岁的老奶奶也得到了救治。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位重患者。已经花了近119万多。还在进一步的抢救之中。由此可见,当年寻找彭加木在罗布泊的失踪。党和政府多么着急。对普通人都能够那么重视。何况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了。这种人性化的举动。充分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只有我们社会主义才能够做得到。新冠病毒在世界蔓延之后。西方国家口口声声标榜着民主人权。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对老年人放弃了治疗。直接拔掉了呼吸机上的管子。
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寻找彭加木?
首先,不要相信所谓双鱼玉佩那些玄幻的东西,那是拍电影之前的造势,在网上被热炒的结果,后来电影没有拍成。
其次,不要相信那些没有内容的回答,这件事情显然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重视科学家那么简单。
其实,有很多原因,任何一个原因都值得花大力气寻找,我说说其中的几个。
首先,彭加木接触了国家机密。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六七十年代我们在罗布泊进行了核试验,之后罗布泊就成为了军管区,外人不能进入。如果进入考察,就可以推算出核当量等相关的信息,这些是需要保密的。所以科考团每个成员失踪都是要搞清楚的,不止是对彭加木。
第二,彭加木是在军管区失踪的,自然要军队进行寻找。当时电视新闻、人民日报都做了报道,发出来“彭加木,你在哪里”的声音,还鼓励老百姓提供线索,这些都是公开的媒体报道。因为有谣言说彭加木叛逃,所以自然要大张旗鼓,等于辟谣。要命的是,一年后谣言更甚,情节更多,所以一年后有了第二次寻找。事情已经过去,但我们依然要不传谣,不信谣,想了解坏人是怎么造谣的,或者想了解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自行百度。
第三,罗布泊有些神秘。那里本来是一片绿洲,可是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就完全变成了沙漠,一般沙漠化进程没有这么快,而且当时也不像现在这么破坏环境。所以有很多怀疑,外国人做实验啊,未知的神秘力量啊,等等,这也是彭加木痴迷于罗布泊的原因。因为彭加木失踪了,不知道他在这方面是否有收获,一旦有一点线索,那都是轰动性的,所以一定要找到他。当然,现在人们沙漠化见得多了,知道这么快也是可能的,没什么神秘。
第四,考察团的考察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重水,这是回忆录里公开的资料,不是秘密,但是没找到。另一个是钾盐,是彭加木个人的执着,还真找到了,全世界都数一数二的规模,非常值钱,前几年刚开始开采。这也是公开的资料,可以查到的。
综上所述,寻找彭加木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寻找彭加木?
罗布泊,一个非常神秘的地带,一个令人向往却又让人毛骨悚然的地带。为了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1980年5月,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彭加木率领科考队第三次赴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在此之前,他曾分别于1964年3月和1979年11月两次前往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采集了水和相关矿物样本,并对该区域内的钾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有了前两次的科考经历,此番第三次前往罗布泊,彭加木应该说有了一定的考察经验。1980年6月17日,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附近,并在此进行驻扎。由于水和汽油等生活物资所剩不多,为了尽快解决考察队实际困难,上午10时,彭加木给队员留下一张字条,独自一人走向大漠深处寻找水源。然而,这一去,彭加木便再也没能走出罗布泊。
有关部门得知彭加木失踪的消息后,非常重视,先后四次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拉网式搜索,并出动大批直升机、汽车、警犬,在彭加木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寻找。此外,不少民间组织也多次进行寻找,但都一无所获,直到现在,彭加木失踪事件依然是个谜。那么,为什么国家会花那么大力气寻找彭加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彭加木是国家重要科技人才彭加木出生于广东番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在植物病毒诊断、病原鉴定、病毒分离提纯和植物病毒防治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国家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此次前往罗布泊进行实地考察,也是肩负着国家重大科考任务。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彭加木的失踪,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才不惜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寻找他。
第二,彭加木携带有重要考察成果彭加木外出寻找水源时,随身携带了两台照相机和自己的工作记录本,这上面很可能记录有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丢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此外,我们都知道,罗布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除了特有的茫茫戈壁景观,这里还是国家最重要的试验基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都是在这片区域开展试验的。彭加木在此处失踪,并且携带有重要科研成果,国家当然会花大力气寻找。
第三,表现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彭加木的失踪,当时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纷至沓来。为了找出事情的真相,给广大人民群众和彭加木家人一个交代,国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寻找。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一种尊重,即便是普通人,国家也会花力气进行寻找,只不过由于个人名气等原因,影响力没有那么大而已。
综上,当年国家花大力气寻找彭加木,一方面与彭家木本人的身份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他携带着重要科研成果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尊重。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当年为什么花那么大气力寻找彭加木?
1980年5月彭加木带领科考队第3次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时不幸失踪,其后官方及民间都发起了几次大规模的寻找,都一无所获。关于彭加木的失踪原因官方说法是:彭加木进入新疆调查自然资源,寻找重水(用于制造核),在考察过程中饮用水告急,需要立即补充。彭加木作为科考队长,为了使考察任务继续下去独自去寻找水源,结果在沙漠中迷失方向,最后由于高温加上缺水而倒下,倒下后沙子将其掩盖,所以找不到。
很多人质疑一个失踪的科学家为何会动用巨大规模的力量进行长周期和大规模的搜索?这就不得不提前几次彭加木进入罗布泊科考的经历了,对于第二次科考的评价原话是这样的:此行取得了许多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稀有的宝藏。这次科学考察发掘填补了我国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也就是说此次科考很可能发现更为重大,根据官方透露彭加木当时出去找水的时候,随身携带的物品有两个相机和一个笔记本。这些东西可能记录着极其重要的信息。彭加木失踪这件事,据说当时被列为世界二十件未解之谜,当然也被列为新疆罗布泊之谜。近四十年来对彭加木失踪之谜流传的版本很多。但是,当年彭加木究竟因为看到了什么,才一个人冒险出去?求支援的电报已发出去了,耐心等待,还能坚持两天的。他的走失,无疑是蹊跷的。彭加木是生物学家,并非探险专家或地理地质学家,所干工作与其身份不很符合,他去罗布泊,目的是什么?直到今天,仍疑点重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