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斑马在古代没有被驯化,在近代欧洲人尝试驯化斑马,但都失败了。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的选育,才能将野生动物变成家禽家畜。开始驯化野生动物的地区,就是最早诞生文明的地区,而斑马生存的非洲大陆文明历程非常缓慢。除了北非璀璨的古埃及文明之外,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很少有发展程度很高的古代文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不需要战马,所以古代非洲土著一直没有驯化斑马。马在亚欧草原被早期的游牧部落驯化,时间约在6000年前,最早的马匹驯养遗址于乌克兰草原发现。家马的祖先是祖先是欧洲野马,又称泰班野马,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中西部的中高纬度草原上。1876年最后一匹野生的欧洲野马在乌克兰死亡,1909年最后一匹纯种的欧洲野马在俄罗斯动物园里死亡。

后来有人尝试复活欧洲野马,培育出一些外貌和欧洲野马相似的马种,比如海克马和柯尼克波兰小马,但也都似是而非。欧洲野马虽然消失了,但它的驯化种,也就家马,却被誉为“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家畜”,马在古代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没有马的话人类的文明进程将会变得非常缓慢,马已经成为无比重要的文明象征。

斑马和经过人类长期选育的家马比起来,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斑马体型

马属于奇蹄目,奇蹄目现存仅三科——马科、犀科、貘科,物种共17种,其中马科有8种。分别为普通斑马、山斑马、细纹斑马、非洲野驴(家驴的祖先)、亚洲野驴、藏野驴、普氏野马、家马。前三种就是我们常说的斑马,这三种斑马身上的花纹有极大的差别,体型也有差别。普通斑马,又称平原斑马,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斑马,分布在东非和南非,约有50万匹,肩高1.27-1.4米,体重175-320公斤。山斑马,分布在非洲南部,野生数量2.5-3万匹。肩高1.2-1.5米,体重240-380公斤。

细纹斑马,是最大的斑马,分布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数量仅存2500匹,肩高1.4-1.6米,体重350-450公斤。

斑马的肩高范围在1.2-1.6米,体重175-450公斤。对比一下一些古老的家马品种。

可以看出,斑马和大多数家马体型相似,所以有人说“斑马比家马小”是不对的。斑马的速度可达70公里/时,并不比家马慢,而且斑马还有一个家马比不了的优势,那就是对采采蝇的抵抗能力很强。

采采蝇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广泛分布,是动物锥虫病和昏睡病的主要传播者。近代欧洲人进入非洲开拓,他们从欧洲带来的家畜无法抵御采采蝇的侵袭,也无法适应非洲的气候,不管是多么优质的良马,进入非洲后都会变得病怏怏的甚至成批死亡。而斑马作为本土物种,对采采蝇传播的疾病具有免疫力,于是欧洲人就尝试驯化斑马作为坐骑,也随之也发现斑马的很多缺陷。

斑马的性格是驯化的最大阻碍

1871年弗里德里希·塞卢斯来到非洲,他把在非洲的经历写成书籍《猎人的徘徊》,在英国极为畅销,引发了欧洲人驯化非洲动物的狂潮。1891年德国人海因斯捕捉一匹雄斑马并骑行两天。1907年肯尼亚内罗毕的一名医生罗森多·里贝罗骑斑马出诊。19世纪中期,乔治·格雷把他在南非的斑马运到了新西兰卡瓦乌岛用来拉车。

在驯化斑马的众多尝试当中,最著名也最成功的就是英国的银行家和政治家,也是古怪的动物学家,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男爵——沃尔特·罗斯柴尔德。他耗费了很多努力,训练斑马拉车,最终驾着6匹斑马拉着的车抵达白金汉宫,以此向人们证实斑马是可以被驯服的。但只仅仅是驯服,离驯化还差得远。

罗斯柴尔德也发现两个问题,令他觉得斑马不适合骑乘。

首先,斑马的身躯没有家马那么强健,耐力也差,无法背负重物长途行走,用来拉车最合适。其次,斑马桀骜难驯,这是驯化斑马的最大阻碍。斑马名为马,看起来也像马,但基因上更接近驴,但它的脾气比驴还差劲。斑马是一种群居动物,小的十几匹,多的数百匹,群体由一匹强壮的雄马(牡马)带领,一群雌性(牝马)和马驹跟随雄马,雌马也有等级,最强势的走在前面,弱势的走在后面,马驹的地位和母亲的地位保持一致。遇到危险时,领头的雄马会站出来保护群体。雄马相互之间打斗时除了踢踹之外,还会用嘴相互啃咬。

斑马也会使用后腿踢踹食肉动物,斑马可以将两条后腿并排,奋力抬起给后方追击的食肉动物重重一击,能够给食肉动物头部造成重伤,也能踢碎下颚使其无法进食而饿死。

从已有记录来看,斑马踢死过母狮和猎豹,踢伤过雄狮,甚至还用嘴咬过狮子和斑鬣狗。斑马对待同类更狠,成年雄斑马会杀死非亲生的斑马幼崽,将它踢死或者咬住头部按到水里淹死。在上世纪80年代津巴布韦,一群斑马被捕获,其中16匹斑马被装上一辆卡车运走,抵达目的地时人们惊讶的发现,居然只有一匹存活,其他的都在相互踩踏中死亡,这是因为斑马很容易受惊,而且恐惧情绪还会在群体里传染,一匹斑马受惊后,一群斑马都会躁动起来。

在1970-1980年代,津巴布韦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就尝试驯化斑马作为畜力,但最终项目被搁置,因为想要驯化斑马就要快速磨灭它暴躁的脾气,要达成这个目的所作出的行为无异于虐待。

斑马可以被驯化吗?

斑马时一种群居的食草动物,存在驯化的基础,但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一代代选育,最终将动物的繁育过程完全掌控在人类手里,并随着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不同的品种。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名少女谢伊·英曼就购买了一匹斑马,并训练用来骑乘。她耐着性子使用各种温柔的方式让斑马变得服服帖帖,说明斑马这种动物或许“吃软不吃硬”,也可能她买下的这匹斑马脾气好些。

所以驯化斑马需要耐心。

每匹斑马性格不同,我们就抓住一大群斑马,从中挑选出脾气比较温顺的个体,让它们繁衍下一代,再从下一代中再次挑选温顺的个体,这样几代下去,就能逐渐改善斑马的坏脾气。如果要培育大个的斑马,那就挑选强壮的个体,但强壮的斑马和温顺的斑马可能不是同一批,这倒有点麻烦,不过只要多挑选几代,就能解决。近代那些人太过急功近利,因此功败垂成,但他们是明智的,没有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选育斑马上,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即使驯化了斑马,其作用也比不上选育了几千年的家马。

如果斑马生活在亚欧大陆,说不定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驯化了。

总结一下人类没有驯化斑马的原因。

1、斑马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那里文明起步晚,发展缓慢,没有驯化斑马的需求。

2、斑马脾气暴躁,驯化成本高,在近代人们曾做出尝试但都失败了。

3、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近代想要驯化斑马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没有必要。

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非洲动物资源丰富,斑马就是其中之一。当年西方殖民者来到非洲后,发现带来的马匹难以适应当地气候,不耐当地昆虫的叮咬,容易生病,而当没有汽车,骑乘和挽运的主要工具就是马匹,大量马匹损失给殖民者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非洲本地的斑马。

斑马速度快,爆发力好,反敏捷,更主要的是抗病能力强,对采蝇叮咬具有免疫能力,不容易染上昏睡病。于是他们开始对斑马进行驯化,这一过程持续了数百年,可始终没有取得成功。

虽然斑马可以被驯服,英国沃尔特·罗特希尔德勋爵就坐着他驯服的斑马拉的马车在伦敦街上驶过。1907年肯尼亚内罗毕的第一位医生就骑斑马出诊。19世纪中期,一位新西兰州长从南非进口了两匹斑马在他私人拥有的卡瓦乌岛上用来拉马车。1891年,德国人海因斯打破了一项骑行斑马的记录,他捕捉了一匹雄性成年斑马骑了2天。

但是驯服与驯化是两回事,任何动物都会在更强大的动物面前表现得驯服,哪怕老虎狮子也不例外,人们可以控制它们进行马戏表演。但驯服则完全不同,必须经过精心选育,使其成为能长期稳定饲养的家养动物。世界上的动物很多,可是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非常有限,一般只有猪、狗、马、牛、鸡等六种,在一些地理气候特殊的局部地区还有骆驼、羊驼、牦牛、大象等动物被驯化。

动物要符合几个基本条件才能被驯化,即不能吃的太多,也不能吃的比主人吃得好。被驯化的动物生长要比较快。人可以安排他繁殖后代。野性较小。对外界刺激不要过度的警觉。能被人们驱使。对人要有利能提供肉、奶等。

斑马性情暴躁,野性很大,经常攻击人,在非洲草原之上杀人最多的动物不是狮子而是斑马。在美国,斑马咬伤的动物园饲养员甚至比老虎咬伤的还多。斑马属于那种比较容易受惊的动物,即便是很小的一个动静都有可能会导致斑马受到惊吓,甚至会四处乱窜。如果用作军马,在行军时会导致队列混乱。斑马还容易兴奋,经常无缘无故的嘶鸣,在部队行军时容易暴露目标。

斑马的个头普遍比普通的种马个头更小一些,耐力也不如其他马匹,它能承受的重力也就比较弱,负重奔跑距离比较短,这些都让斑马不适合用做军马。

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斑马隶属于奇蹄目马科马属斑马亚属,目前在全世界共有3个种类,即平原斑马、细纹斑马和山斑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和非洲南部地区。而最常见的就是平原斑马,包括5个亚种,分别是布氏斑马、克氏斑马、查氏斑马、社氏斑马和格兰特斑马。

对于马的驯化,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那个时期欧亚大陆上存在着众多游牧部落,为了提高部落的战斗力以及迁徙运输能力,当时的人们在欧洲野马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驯化,最终演化为家马,成为满足日常生活和战争需要最重要的家畜之一。而当时作为马科马属的斑马,主要分布在人烟稀少的非洲大草原和南部山区地带,那里的人类文明当时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文明发展速度相较于其它地区缓慢很多,对于驯化斑马根本没有内在的强大需求,因此也没有大规模地加以驯化来助力文明的发展。

从驯化的成本来看,斑马的价值也要远远低于其它相似的动物。一方面,斑马的性情非常倔强,在长期大草原生存压力的推动下,斑马的性情表现得十分不温顺,不但拥有着十分敏捷的灵活身体和较高的奔跑速度,而且防御和抵抗能力出众,特别是后腿的蹬力十分巨大,即使是非洲狮子有时候也会被踢伤甚至踢死。

第二,斑马的机警性很强,哪怕是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它的强烈反映,也就是说非常容易受到惊吓,而且性情多变,就算驯服也非常困难,驯化的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斑马的体型一般较家马要小,身型有点类似驴,它们的负重能力只能和驴子相当,根本没有野马和家马的耐力强。之前有一些人做过驯化斑马的实验,结果都不太理想,只能临时作为拉车或者观赏之用,很难长期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帮手,将之赶赴战场成为战马更是遥不可及。

第四,驯化的过程非常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成千上万年才可以。而斑马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被当地的人们所驯化,现在进行驯化已经失去了必要性,人们完全可以使用马、驴、牛或者骡子等牲畜,来辅助我们进行相应的生产生活活动,何必再费时费力应用在投入量很大的驯化斑马身上呢。

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关于“斑马为什么不能成为战马”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有趣,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是怎样驯化动物的。

生物学家们总结了能够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特点,一般来说只要满足以下六点,就可以被人类驯化,我们就从这6点来分析,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被驯化生物不能太挑食

如果一种生物对食物比较挑剔,那么它们很难被人类驯化。比如:长颈鹿喜欢吃树上的叶子,很少吃地上的草类植物。如果想要驯养长颈鹿,家里至少需要有一片森林。除此之外驼鹿对食物的要求也比较高,它们一半的食物都是水生植物。

人类能够驯养的动物大多是能够食用纤维素丰富的秸秆类植物,这种食物是人类农业的副产品,廉价易得。牛、羊、猪等家畜都能适应这种方式,所以它们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所驯化。

从食物的角度来看,斑马满足被驯化的要求,因为斑马的食物比较复杂,除了草类植物之外,它们也吃灌木、树叶甚至是树皮,即使是低营养的环境,它们也能生存。

相对较短的成长期

公司在核算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时,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说我投入这些钱,需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一个项目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收回成本的速度比较慢,那么这个项目就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因为投入该项目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别的项目中赚更多的钱。

驯化动物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动物的成长期比较长,那么人类在饲养它时需要为它投入大量的食物、精力,而在这个时间里该生物不会为人类带来任何收益。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驯化该生物投入的时间、精力过多,而回收成本速度较慢,非常不划算,所以这类生物不会被人类驯化。

比如:大象,大象需要10多年才能成年,相比于1-2年就能成年的生物而言,驯化大象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斑马虽然不像大象一样需要10多年才能成年,但是雌性的斑马需要3岁才能繁殖后代,而雄性直到5-6岁才具有生殖能力,因此驯化斑马也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性格温顺

除了动物园或者特定的需要除外,很少见到有人驯化大型食肉动物,这是因为这些生物性格暴躁,对人类有威胁性。

还有一些生物具有明显的领地意识,比如:河马。该生物虽然是食草动物,但它们的咬合力非常强,比鳄鱼的咬合力更强。再加上它们有领地意识,一旦闯入河马的领地,暴躁的河马便会对人类发动攻击。

在非洲,河马被评为最危险的野生动物,每年河马杀死的人类足足有1000多人,比老虎和狮子加起来都多。

从性格来讲,斑马看起来性格温顺,实际上非常桀骜不驯,一旦被逼急了连老虎和狮子都敢直面反抗。

胆子较大,不易恐慌

过于机警的生物不易被驯化,比如:鹿类动物,一旦有响声便会四处逃窜。斑马的胆子就比较小,曾经有人想要驯化斑马代替马用于骑乘以及拉扯,但斑马在压力下容易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增加不确定风险。

贺瑞斯.海斯船长曾经试图驯化斑马,并在《马的特点》中总结了各种斑马的特点,他发现斑马的脖子很硬,当人类的缰绳套在斑马脖子上时,很难通过缰绳控制斑马的行走方向。

如果这种斑马被应用成战马,或可导致在战场上斑马容易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再加上人类并不能通过缰绳很好地控制斑马的方向,因此在行军打仗时必定会溃败。

能够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后代

如果某种生物被驯化之后不能在人工环境下繁衍后代,这意味着当该生物死亡后,人类不得不再次从野外捕获该生物的个体进行驯化。

和较长的成长期一样,这样驯化的生物投入产出比不高,人们即使曾经驯化过,也不会持续驯化该生物。

由于斑马没有被大规模训练,所以这一块的数据缺失。

喜欢群居

无论是狗还是绵羊,它们在野外生活时,就喜欢群居,并且存在等级观念。原则上它们会有一个首领,而人类驯化该生物时,只需要对头领针对性训练,就可以驯化整个种群。

比如:牧人在放羊时,只需要控制头羊前进的方向,其他羊会自动跟着头羊移动。这种喜欢群居,并且具有等级观念的生物无疑会提高人类驯化该生物的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

虽然斑马符合驯化中的:对食物不挑食,性格温顺,喜欢群居的特点,但由于它们的成长期较长,以及过于机警,以至于人类无法驯化它们,更无法将它们作为战马使用。

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有趣的问题。

有个成语叫“汗马功劳”

马的机动性能比人好、耐力比人强太多,在古代以及近代战争中,马是贡献最大的动物,无论是长途奔袭、出奇制胜,还是两军对垒、冲锋陷阵,都少不了战马的身影,简直是人类的好伙伴。

图释:斑马受惊

斑马的突出优点

斑马是非洲的特产,当今除了牛马已经有了相当舒服的各种坐骑来代步,有人还能想到驯服斑马的想法,在人类历史上,驯服斑马的想法必定无数次流过人类的脑海里,尤其是在物资紧缺的非洲。

斑马全身都进化出了黑白条纹,就像“迷彩服”,隐蔽性强;斑马消化系统也比一般的马消化系统强,灌木、树枝、树叶都是它的食物,饲养成本低;此外,斑马长期野生,免疫系统更强,抗疾病能力更强,那么为什么斑马一直没有被驯服当做战马呢?

图释:银行家罗斯才尔德曾经架着斑马车在大街上行走,但仅仅是短暂的

斑马有优点,也有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

斑马性子烈

如果能辨别敌我,性子烈也许是好事儿,但是斑马智商和视力都低,暴躁起来不辨敌我,特别喜欢咬人和踢人。去年就有女生在动物园参观时,被斑马咬掉手指的事件,斑马嘴里的4颗犬牙并没有完全退化,暴躁起来连狮子都咬,更别说是人。

此外斑马的喜欢使用后腿踢人,短小粗壮的后腿可以将狮子下颌骨踢骨折,甚至一脚正中脑门,直接导致死亡。

斑马胆子小、容易受惊

很多动物都有这个特点,斑马生活在非洲草原,天敌更多,警惕性更高。战场上无论枪林弹雨、还是刀光剑影,战马都需要冲锋陷阵,如果选择斑马作为坐骑,很可能还没等冲锋了,就已经乱了阵脚了。而且斑马没事还总喜欢瞎叫,尤其是发情期的公马,这点不利于军队隐蔽。

斑马体型较小

斑马体型普遍不如其它马种大,虽然性子暴躁,但是耐力不行,奔跑速度仅仅每小时40公里,而普通马可以达每小时60公里。战马要求机动性能好,耐力强,这是战马的大忌。

综上,斑马不适合作为战马,以前没有被驯化,现在就更没有驯化的必要性了。

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让非洲人驯斑马?这不是搞笑呢?开个玩笑,言归正传斑马之所以没能成为战马,我觉得要从多方位说起,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非洲人基本不用战马;

这要从历史开始说起,非洲比较著名的骑兵就属埃及的木法抄留克骑兵,可是击败过大名鼎鼎的蒙古铁骑,这也是人类进入了十三世纪的事情了。在以前非洲大地上除了埃及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非洲人更注重部落周边利益或者小范围利益,没有大规模长途奔袭的需求,大规模的战争冲突,那时候冲突顶多都是大家约架,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很少使用骑兵。

没有了需求当然就没有人闲的去驯化斑马,而且斑马也不是一般的好驯养的。

原因而:耐力差

据科学家的推算斑马是由四百万年前的原马进化出来的,斑马为非洲特产斑马有三个物种及其亚种,其中最大的细纹斑马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肩高可达145-155厘米

在是书上我们经常看到日行八百里,值得是人类骑行战马的行军速度,马匹可以做到,但是换作伴吗就不行了,熟悉野生动物的朋友知道,斑马作为非洲草原上的食草动物,是狮子等食肉动物的猎物,在速度上两者不分伯仲,但是耐力上斑马差强人意,往往在食肉动物追逐斑马的过程中斑马前面跑的很快,但是进入长距离的移动当中,斑马的速度仅仅降下来知道呗食肉动物捉住,指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斑马的耐力不是一般的差。

骑兵作为机动部队,首要的就是速度长距离的移动,没有了耐力这些就成为了空谈。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的时候,曾经试图驯化非洲的斑马,将其作为坐骑,但是经过尝试之后发现斑马的耐力缺陷太大所以放弃了。

原因三:易受惊吓

马匹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作为军队的一部分,整齐划一步伐一致,它们能面对人类或者其他野生动物的骚扰而不慌乱,除了人类的驯化之外,这根马匹自身的性格有关,自然界有些动物易受惊吓,有些动物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人类对斑马驯化过程中表明,斑马其实一种极易受惊吓的物种。人们发现斑马的警觉性非常高,在激烈变化战场活动或者人声鼎沸干扰下,斑马自己就会乱了阵脚,自乱阵脚是军队的大忌。试想,一支由斑马组成的军队,那得多晃眼睛,还没看到敌人,自己都晕掉了,那么首先败下阵绝对是自己的军队。

因此斑马易受惊吓这种性格绝对不能作为战马来使用。

原因四:不听从指挥

说到这里,我就不举例论证了,先说说斑马习性与很多品种的马相比,至于斑马,那可是出了名的无组织无纪律。大部分斑马聚在一起时都会互相撕咬争斗,单身的雄性斑马为了抢夺别人的雌性斑马会不断的进行决斗挑战。

设想一下两军准备决斗了,按照斑马的尿性,看见身旁的同伴不顺眼直接上去干架,自己家的坐骑都相互打起来自乱阵脚了哪里有时间对付敌人。

再者骑兵的作用就是出其不意的突袭,斑马的声音是出名了的难听,难听也就罢了,它喜欢一条到晚的嚎叫。在己方阵营里,它吵得人无法休息,要是骑着斑马进行潜伏任务,那可真是有罪受了。斑马一嚎叫,那么自己就会暴露,骑兵的突袭优势就荡然无存。

总结:斑马之所以不能作为战马,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斑马的每个缺陷都是很致命的,如果将斑马作为战马那将是这只骑兵部队的噩梦,斑马就连最起码的战马标准都达不到,作为类似驴一样的牲口还差不多。

喜欢的朋友们请在下方留言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