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这么问大概是受了蝙蝠的误导,蝙蝠对病毒免疫力强的原因不完全在于体温高,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机制。这段时间蝙蝠无疑成了“大网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网上到处都是关于它的介绍,介绍其为何能成为自然界的“病毒库”。其中提的最多的一点就是它的代谢率极高,将体温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以此来抑制病毒的复制。这么说也没错,可又不完全对,因为蝙蝠能携带众多病毒而不死并不全是依靠高体温,还有其它更重要、更复杂的机制。

蝙蝠是对翼手目动物的统称,是唯一拥有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类群。蝙蝠拥有DNA修复能力,使其寿命远远长于同等体型的其它动物,能活30-40年。

蝙蝠寿命长,群居规模大,又居住在一些阴湿之地,食物也多是昆虫和五花八门的小动物,导致蝙蝠一生当中会接触到很多病毒,这些病毒留在蝙蝠体内,对蝙蝠没有危害,对人类却是致命的。比如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狂犬病毒等。这些病毒无不令人谈之色变。

蝙蝠能携带众多病毒而不受其害的原因有很多,高体温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蝙蝠对病毒并非大力消灭,而是与之“和平共处”。人体受到病毒入侵时会启动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比如发红、发烧、疼痛、肿胀等,将病毒杀死。但炎症反应也会杀死很多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抵抗住了病毒的入侵,人体也变得非常虚弱。

而蝙蝠面对病毒时只会产生轻微的炎症反应,蝙蝠的免疫系统并不会将其全部杀灭,而是将其留在体内,但病毒的复制受到了抑制,无法在蝙蝠体内兴风作浪。蝙蝠能与各种病毒“和平共处”也是长时间适应演化的结果,因为蝙蝠一生中会接触到很多病毒,如果每次都如临大敌的话会极大的消耗蝙蝠的体能,蝙蝠也就无法拥有这么长的寿命。所以说,人类和蝙蝠面对病毒入侵时的反应是不同的,人类的免疫系统力图将病毒全部杀死,会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蝙蝠的免疫系统只会产生轻微的炎症反应,只求将病毒抑制在体内,不让其产生危害就行了。

蝙蝠和各种病毒共生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年,病毒也把蝙蝠当做原始宿主,相当于房东,不会与蝙蝠为难,所以蝙蝠身上携带着上百种病毒却没事。而人类不是病毒的原始宿主,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就会“攻城掠地”,加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向病毒疯狂反击,双方水火不相容,一旦人类的免疫系统被攻破了,病毒自然就会产生危害。

所以说,蝙蝠和人类应对病毒的策略是完全不相同的,并不在于体温差异。

而且,蝙蝠是唯一具备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类群,这就意味着其它哺乳动物无法模仿蝙蝠的身体机制。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你可能对进化这个词有所误解,进化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错,但也不是想往哪个方向进化,就能往哪个方向进化。要是能这样随心所欲进化,人类早就进化成蝙蝠侠,一抖翅膀满天飞,飞行的同时随便也解决了体温的问题。

体温升高,免疫力增强,也没错。你也可能最近听到太多蝙蝠百毒不侵的故事了。蝙蝠就是个飞行的病毒库,随身携带上百种病毒,从狂犬病毒,到SARS、埃博拉病毒,各个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但蝙蝠却能百毒不侵,这就归功于其高体温以及强大的免疫系统。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想要飞起来,那消耗的热量之大,可想而知。蝙蝠飞行时,心率号称可达1000词每分钟,这样高强度的运动使得蝙蝠的体温,日常维持在40度及以上。蝙蝠只所以称为流动的病毒库,而自身不受影响,它高体温下的强大免疫系统可以控制病毒的繁殖,能够在有限的程度和病毒共生。

而我们人类只有在发烧时才能提高体温,发烧相当于最高级别的动员,让免疫系统开组马力,在这期间要么免疫系统把病毒杀掉,要么高烧把自己杀掉。

就像下面的对话一样:

人类:免疫系统,为什么我发高烧了?免疫系统:我提高了你身体的温度,因为病菌无法在高体温下存活很长时间。我:可是我也无法在高烧下,存活很长时间啊。免疫系统:我打赌病菌比你先死,如果赌输了,那么希望下辈子还有机会合作。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进化的核心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局部指标越高越好,越大越好,越长越好,是要接受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残酷淘汰。

你完全可以脑洞大开的想象一下:手越长越好,脚越长越好,头越大越好,屁股越大越好。这到底会进化成一个怎么样的怪胎呢?奇丑无比,身体各个器官都不协调,在自然界完全不可能存活,典型的那种活不过3天的怪胎。

人的体温是由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是有一个正常范围。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正常值范围为:

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

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

腋下温度36.0℃~37.0℃。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每个个体的基础体温是不一样的,因此,相同的温度,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体温不会引起不适,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发烧。

在正常体温范围内,的确会出现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的现象。这是因为,体温越高,就会激活人体内更多的免疫细胞,从而能更好地歼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维护身体的健康。

但是如果体内有致热原,就会刺激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例如感染性疾病、肿瘤和其它炎症性疾病,都可以使人的体温异常升高,也就是常说的发热。体温升高会加速物质代谢,干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水分丢失、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等症状,有时还会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体温超过41 ℃,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等到体温达到43 ℃,只要几小时病人就会因体温过高而死亡,所以人类不会、也不能朝高体温进化。

结语:

人类历经数百万年的时间,从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一直进化到现代人类。事实上,从人类目前的进化历程来看,我们不仅没有朝着高体温的方向进化,反而每隔十年就下降0.03℃。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高体温,会造成高新陈代谢速度,高能量消耗,高机体器官损耗,结果是,寿命缩短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蝙蝠之所以能够携带众多病毒,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24小时都处于“发烧状态”,作为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类动物,蝙蝠的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这也意味着蝙蝠体内的细胞更新速度很快,细胞更新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出错,生物就越容易死亡,但是蝙蝠不一样,它进化出来了DNA损伤修复超能力,保证细胞更新不会出错,这也让蝙蝠具有了超高的寿命,它们拥有不合常理的超长平均寿命——30年,比大小相似的哺乳动物寿命长得多!

而且随着新陈代谢水平的提升,体温也会升高——这就像发烧一样可以缩短疾病的存活时间,增加大多数动物存活的概率。而更高的体温可以激发许多免疫反应,包括产生更多抗体,但是除了蝙蝠以外,所有的生物都不能处于常态发烧阶段,只有蝙蝠可以说永远处于40度发烧状态。因为不具备蝙蝠的DNA损失修复超能力。

人也是如此,人是恒温动物,人体的正常温度大概恒定在36.2~37.3摄氏度之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人类的免疫系统全开模式也是“发烧”,这是为了用高温消灭多数病原体的应激身体状态。

健全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和癌变的发生。

人体的免疫系统共有三道防线,第一道就是皮肤,在免疫细胞开始工作之前,绝大多数病原体就难以越过皮肤这道障碍,但是皮肤上开了很多孔,比如眼睛,嘴巴,鼻子,这些地方可以用粘液困住病原体,然后通过纤毛摆动将病原体送出体外,要不然就是富含各种酶,让病原体难以生存,酸碱性的消化液对病原体来说也是很可怕的存在。

然后就是是由吞噬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组成的,这些免疫细胞并不能特异性的识别入侵机体的外来物,但可以识别异物和本体的区别,然后包裹吞噬异物,释放自身细胞内的消化酶,希望能溶解消灭异物。第二道防线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生活中的大部分细菌。

最后就是特异性免疫。入侵部位不同,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和免疫因子也不同。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全开,人体就会处于常态发烧阶段,而这样对于没有蝙蝠一样的DNA损伤修复超能力的人类来说,是承受不了的。

首先是免疫系统超负荷工作,作战能力下降,身体的自身免疫力就不足以控制细菌病毒的感染了,一些可能或者隐藏的病毒会随机发作。

到时候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抑制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脑细胞损伤等等危害,可引发幻觉、抽出,甚至休克。所以免疫系统24小时全开,人体体温达到了42℃及以上,人可能会在数小时之内死亡。

另外就是免疫系统一旦全开,就容易敌我不分,人体将会对许多物质过敏,至是空气,这种情况下人体会在短时间内触发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将会死亡。

医学上有一种非常罕见的水过敏症,患者会对水中某些离子有较强的排斥性,皮肤一碰水就会产生疼痛和灼热感,并引发红斑红疹。患者不能游泳不能出汗不能洗澡,

人的进化不是随心所欲的过程,这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也不仅仅是病毒,还有许多其他的事物,所以需要平衡各方面,不可能进化地非常完美,人体的免疫系统其实已经非常强大。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我们知道一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都有着自己的适应条件,高温环境、强紫外线环境以及人类的消毒物品等对它们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那么有人可能就会想,为什么人类不进化出高体温,这样就可以自然的免疫所有病毒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我们一点点来思考一下。首先说生物进化论,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生物的进化是有方向的,就是朝着“十全十美”的方向进化,也就是从人到神的一个过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生物进化的前提是有基因突变或者变异,这些变异的基因表达出不同的性状。而在自然的环境中,某种性状更利于存活,因此就被自然所选择下来。

例如长颈鹿脖子为什么那么长?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基因突变先出现了脖子长的群体,而自然环境的变化食物大量减少,只会脖子长的个体才能吃到更高处的食物,而脖子短的食物不够就被饿死了,因此长久以往脖子长的长颈鹿基因遗传下来。还有一种错误的理解方式,就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他认为长颈鹿的长脖子是因为用的多。

从上边也可以看出来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适应环境的过程,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出高温体制来进行阻杀病原体?这还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我们现在的免疫系统是否是不堪一击?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清楚,人类的免疫系统足够强大,其实可以应对很多的细菌和病毒入侵,方式就是通过发高烧。并且我们并非时时刻刻都有病毒入侵的,如果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并不合理。

身体温度并非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需要细胞提升新陈代谢的速度,而这个速度的提高一般就意味着寿命的变短,因为细胞分裂复制的次数是固定的,新陈代谢越快消耗越大,我们的寿命会变短的。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身体已经找到应对病原体的方法了,那就是免疫系统。我们在进化的同时,实际上病毒也在不断的进化。你想着把体温提升到40摄氏度,那么病毒最终就可能进化到适应这样的温度。

用高温来抑制病毒在自然界中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蝙蝠,这是翼手目动物的统称,大约共包含1200种,它们也是哺乳动物下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也是唯一具备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实际上正是需要飞行,同时体型较小散热较快,因此蝙蝠需要有超高的新陈代谢速度,蝙蝠的心脏每分钟可以跳1000下,正常体温可以达到40摄氏度,这些都是为了飞行能力。

而恰巧这样的高温体制也让蝙蝠成为了大多数病毒的自然宿主,什么是自然宿主?这就意味着宿主是可以和病毒共生的,蝙蝠的寿命最高可以达到30年,这在它们那个重量级的绝对是超高寿命。科学家在数百种蝙蝠身上共发现了大约4100多种病毒,现在的新冠病毒的源头大概率是蝙蝠。而其他一些常见的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等等都来源于蝙蝠。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应对自然的办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并非是缺什么就会进化出什么?那岂不是比神仙还厉害了?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