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千寻君来回答。
贝加尔湖古称北海,相传是苏武牧羊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清朝时签订《尼布楚条约》后被沙俄占领,时至今日依然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容积最大的淡水湖,淡水储量23.61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淡水湖储水总量的19%。关于它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贝加尔湖地区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海水退去,而贝加尔湖地势较低,积存了大量海水,贝加尔湖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蒸发微弱,随着淡水河流大量汇入,湖水盐度不断下降,最终成为淡水湖。而贝加尔湖里的“海洋生物”就是被困在这里的,经过很长时间的适应,最终成为淡水海洋生物,也就是海退遗种。
这是我们以前经常听到的说法,用来解释为什么贝加尔湖里这么多海洋生物,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科学家对贝加尔湖的地质结构更深入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也就是第二种说法:贝加尔湖不是海迹湖,而是一个断层湖/大陆裂谷湖,和世界第二深湖非洲坦噶尼喀湖成因相同。而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自然也不是海退遗种,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贝加尔湖的。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贝加尔湖里那些“海洋生物”的来历。
最著名的当属贝加尔湖海豹了。
贝加尔湖海豹与北冰洋的环斑海豹关系最近,很可能就是原本生活在北冰洋的环斑海豹通过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溯游而上,进入贝加尔湖,因为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好了,食物丰富又没有天敌,于是乐不思蜀,逐渐演化为淡水海豹。海洋哺乳动物进入淡水并最终成为淡水生物的例子并不少见。除了贝加尔湖之外,北欧的赛马湖和拉多加湖也有淡水海豹。长江、恒河、印度河、亚马逊河里还生活着淡水鲸,最著名的就是白鱀豚和长江江豚。
▲杜父鱼
贝加尔湖鲨鱼,其实不是鲨鱼,而是一种杜父鱼,因翻译错误成了鲨鱼,里海里面都没有鲨鱼贝加尔湖怎么可能有。这种杜父鱼在我国东北的河流里也有。贝加尔湖龙虾,实际上是淡水螯虾,贝加尔湖海螺是淡水螺,贝加尔湖海绵也是淡水海绵,淡水海绵我国云南的湖泊里也有。
而其它很多生物是被候鸟带入贝加尔湖的。贝加尔湖蛤,原产于欧洲,贝加尔湖水蛭,来源于我国南方。贝加尔湖癣虫,原产于南亚。前苏联科学家对贝加尔湖的生物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整个湖里只有海豹和奥木尔鱼是海洋生物,它俩都是通过河流来到湖里的。
因此,贝加尔湖的所有“海洋生物”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贝加尔湖实在太特殊,加之国人对它怀有别样的情感,所以导致网络误传,夸大了它的神奇,不过贝加尔湖美丽又重要,失去了它确实太可惜了!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有几个参数肯定能让各位感叹不已,首先就是它的深度,最大水深为1634米至1741米,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南北长680千米,东西宽40至50千米,面积为31,494平方千米,库容23.6万亿立方米,足够地球人喝50年,这是亚洲第一大淡水湖,其水体占全球淡水20%!
贝加尔湖的水面比海平面高出456米,距离最近的大海超过1700千米,但这样一个地处内陆深处高海拔湖泊,却生活着大量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究竟是哪来的呢?
贝加尔湖的深度
贝加尔湖中的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湖区总共有1085种植物及1550种动物在此栖息,其中80%是贝加尔湖地区的特有物种,其中还有无比可爱的贝加尔湖海豹,和爱斯基摩人一榔头一只猎杀的环斑海豹或者髯海豹不一样,这里的海豹是淡水海豹,全球唯一物种:贝加尔湖淡水海豹!
当然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生物不只是海豹,还有贝加尔鲨鱼,龙虾,海螺,海绵,不过贝加尔鲨鱼却不是真正的鲨鱼,而是杜父鱼,还有龙虾海螺和海绵都有淡水种,但海豹却是全球唯一!
为什么贝加尔湖中会有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学家发现贝加尔湖海豹的DNA和北极地区的环斑海豹比较接近,而且从外观以及习性上判断,也应该是环斑海豹的亚种,但问题是从贝加尔湖到北冰洋,直线距离接近3000千米,而要是从安加拉河到叶尼塞河进入北冰洋,那距离可要翻倍了!
因此当年有科学家提出环斑海豹从北冰洋经过叶尼塞河再到安加拉河进入贝加尔湖,还能在此定居下来,那这只环斑海豹一定是疯了,就像当年在南极拍摄到一只企鹅,其他朝着大海方向去觅食,唯独它却朝着南极内陆深处一直前进,没有人知道它的结局,但一定不是好事。
而且沿路都是淡水河流,还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激流险滩,终于到达贝加尔湖,这假设是当年冰河时期河道比较深,环斑海豹可以溯流而上,但似乎太远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后来地质学上的大发现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因为地质学家发现贝加尔湖形成时间非常久,它是地球最久远的湖泊!
因此科学家假设它在很久以前,贝加尔湖根本就是一片海洋,然后大陆隆起,而贝加尔湖地区的陷落(贝加尔湖本身就是一个断层湖,国内青海湖,抚仙湖,非洲坦噶尼喀湖与贝加尔湖都是断层湖),这一片区域就孤零零的形成了一个超级大的咸水湖。
问题来了,这贝加尔湖明明是淡水湖,哪来的咸水?因为贝加尔湖周围有300多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最大的那一条是色楞格河,而贝加尔湖地区的断层形成范围非常大,因此不断注入的淡水慢慢的稀释了咸水,一直到贝加尔湖在伊尔库茨克附近形成了一个流出的河口,成了安加拉河的上游。
被困在这里的咸水生物,经过几百万年的咸水淡水转换,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当然真正能留存下来的海洋生物也不多,贝加尔湖鲟也算其中一种。
延伸阅读:贝加尔湖中的黄金与无数尸体
1919年11月,高尔察克所在的鄂木斯克被红军攻占,十月革命后,白军节节败退,他已经无处可去,决定带领残部穿过茫茫的西伯利亚到达太平洋东岸后召集部队对抗红军。
高尔察克上将
出发时候高尔察克率领的军队约有50万,还有害怕苏维埃政权的贵族、主教、僧侣和妇女儿童75万,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携带了500吨黄金,穿过茫茫的西伯利亚!
11月份穿过西伯利亚,简直就疯了,但大家都信任高尔察克,不过经过3个月到达贝加尔湖沿岸时,已经减员100万,而接下来就是在最严寒的时刻穿越贝加尔湖,但接下来的遭遇可能就没有人特别清楚了。
因为这支队伍最后没有多少人活着走出贝加尔湖,而黄金也不知去向,几十万人和500吨黄金,就消失在了贝加尔湖的冰面上,等到开春的季节到来,冰层融化后一切都消失了,贝加尔湖无比澄清的湖水荡涤了一切罪恶!
所以贝加尔湖无比清澈的湖底,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和他们在一起的也许还有500吨黄金!
延伸阅读:贝加尔湖就是传说中的北海
《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时期,贝加尔湖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苏武被单于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苏武在北海边熬了19个年头才回到长安!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喀尔喀蒙古和准噶尔汗国先后被清朝征服,清帝国与俄罗斯帝国,最终瓜分了蒙古区域,但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却将贝加尔湖异动划归了俄罗斯,清雍正五年(1727年)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贝加尔湖地区归俄罗斯帝国所有,实在想不明白康熙和乾隆的是怎么想的!
也许就是短视吧,毕竟这比清政府当年流放犯人的宁古塔要北边得多,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清政府估计也不稀罕,所以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多也没用,关键还时要读对书!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在世界上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单以蓄水量计算,作为淡水湖的贝加尔湖,总体积达到23600立方千米,相当于全球已解冻地表淡水的1/5,比北美五大湖的总和还多,当仁不让的位居世界第一。而且里面还生存着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动物。
贝加尔湖的形状狭长,弯曲,如同一轮弯月镶嵌在欧亚大陆,它的总面积约为31700平方千米,是当今中国第一大湖泊青海湖的7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比较一下,我国包括咸水湖,淡水湖在内的所有湖泊总蓄水量为700多立方千米。贝加尔湖蓄水量居然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但是若以面积计算,贝加尔湖比中国湖泊的总面积要小,比北美五大湖更是小得多,这还只是贝加尔湖神奇的一面。
面积小而容量巨大,其中奥秘就在于贝加尔湖无以伦比的深度,目前已知其平均深度超过740米,最深处甚至超过1640米,也就是说,目前人类建造的任何一栋摩天大楼放进去都看不见顶。而北美洲五大湖的平均水深不超过100米,中国青海湖的平均水深只有21米,根本无法跟贝加尔湖相提并论。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深度深不可测,贝加尔湖里孕育出了超乎科学家们想象的各种生物。贝加尔湖里一共有3600多种动植物,其中多一半是特有物种,最为传奇的就是著名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海豹。
纳尼?海豹?生活在淡水湖里?是的,您没有看错,不光有海豹,还有大量的鳕鱼,鲱鱼,鲟鱼,甚至还有体型巨大的鲨鱼。这些动物不是都生长在海里吗?众所周知,海豹主要生活在南北极高纬度的海洋中,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远离海洋的贝加尔淡水湖里呢?
这一奇特的现象,让世人着迷,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甚至考古学家来探索贝加尔湖的秘密。贝加尔湖深深的湖底,甚至生长着一米多高的海绵,在水下形成浓密的湖中丛林,在海绵丛林中,一种被称作贝加尔龙虾的动物,大量繁殖,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
大家都知道,习惯于长期生存在咸水中的海洋生物,一旦进入淡水,很快会死去。而贝加尔湖里存在着大量的海洋生物,是从哪儿来的呢?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
科学界有一种说法是外来说。他们认为贝加尔湖的生物可能是从海洋里进来的。但是这个深居大陆腹地的湖泊,无论从哪个方向与海洋的直线距离都在一两千千米以上,没有一条通道,把大海与内陆的湖泊相连。所以这个说法后来被人们推翻了。
我更赞同另一种说法就是土著说,人们大胆推测,可能是千百万年前的地质年代里,贝加尔湖曾是大海的一部分,里面生活着与海洋相同的生物。后来地壳发生了变动,使贝加尔湖与大海相分离,变成了内陆的一个湖泊,与海洋断绝了联系。千百万年从四周河流里带来的大量淡水和雨水,渐渐的使湖水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由于湖内生物种类繁多,慢慢形成了独特的生物链体系,适者生存,最终留下了一部分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淡水环境的生物。
另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说贝加尔湖本属我国所有。软弱的清政府在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贝加尔湖以及原住民就划为俄国所有。就这样,全球最神奇的淡水湖泊成了当时的俄国所有。
问题回答到这儿,希望您能满意,我是惠子,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留意欣赏,下篇更精彩。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其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海之一的“北海”,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在1869年,被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给割让出去了,其中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广大地区被割给了俄罗斯帝国。
而现如今的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南边,位列世界上湖畔面积第七位,但其深度却是世界第一,而且贝加尔湖还是世界上淡水储存量最多的一个湖,淡水总资源占全球的百分之二十,同时贝加尔湖中还存在着许多海洋生物,比如海豹,海绵等,为什么这样的深水湖内会有海洋生物呢?
贝加尔湖在整体上如一弯明月,狭长而又弯曲状,而且湖总长为636千米,湖面最宽处接近80千米,平均宽达到了48千米,它的总面积大约有31500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的形成根据科学家们的探测得知,贝加尔湖位于亚欧板块以及阿穆尔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典型的大陆裂谷湖,因此可以说贝加尔湖的成因主要是来自于地质运动。
大家应该都知道地球板块并不是固定的一块,板块会移动,而其移动的运动原因是受地幔物质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原本的两个板块应该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地幔处的热对流,它们在力的作用下朝着相反方向移动,在这两个板块中间,就会形成峡谷、湖泊,乃至海洋。
因此科学家们推敲,在大约2000万年前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发生相互碰撞,将亚欧板块撕开了一道很宽并且很深的裂口,再加上四周的河流与冰川开始流入湖盆里,于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自然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湖泊。
但是这并没有结束,经过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贝加尔湖正好位于火山地震带,如今每年会发生大大小小2000多次地震,但是一般的地震震级比较小,感觉不到,不过贝加尔湖地区每隔15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4级以上的地震,也正是因为这些地震和地质运动,才形成了贝加尔湖现在的湖水面积以及规模。
经过地质学家们的观测发现,原本贝加尔湖只是古代海洋的残留部分,但后来经过了地壳的变化以及与海洋隔绝,再加上淡水不断注入才最终变成现在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的面积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大,而在于其深度之深,因此贝加尔湖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却是世界上深度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的面积与其深度非常可观,占了全世界淡水资源20%。
那为什么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有这么多呢?众所周知,地球上大约只有3%是淡水,因此,淡水资源可以说是每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但是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上的20%,是我们国家淡水总量的八倍多,其实这主要源于贝加尔湖的淡水来源。
由于贝加尔湖河流的径流水量和地下水源的补充,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贝加尔湖周边就有300多条河流对其注入水量,其中最大的直流每年就能够向贝加尔湖注270~300亿立方米的水量呢!
当然这个来源根本不可能形成现如今贝加尔湖如此大的蓄水规模,这都要得益于贝加尔湖周边都处于高原地带,再加上贝加尔湖是地形的最低点,那么这种地形自然就非常有利于形成地下泉水以及地下水的汇集处,除此之外贝加尔湖周围区域的气候常年都比较冷,蒸发量自然也就比较低。
再加上贝加尔湖那片区域的人类活动又比较少,所以淡水损失量也就相当低,可以说贝加尔湖常年都处于一种“进账多于支出”的状态,而且之前我们已经说了贝加尔湖很有可能在2500万年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换言之,我们可以说贝加尔湖的地下水就已经积累了至少2000多万年,所以贝加尔湖在世界上也是属于非常古老的湖泊,这样一来,贝加尔湖也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存水。
在地球表面大约70%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虽然说生命的发展离不开水,但海洋中的水却不能被人类饮用,所以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只有存在于陆地板块中的少的可怜的淡水。
淡水与海水的区别- 第一密度不同,海水的密度大,淡水的小,于是海水与淡水的浮力不同;
- 第二含盐量,海水的含盐量大,淡水的小,而人类在生活中用到的是淡水;
- 第三海水对污染的消化能力比淡水的高;第四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比淡水中的要多。
但在贝加尔湖中却有许多“海洋生物”,比如海豹、龙虾、鲨鱼等,其中特有的物种占了一大半,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生物并非都是海洋生物,就拿其中的鲨鱼来说,并非海洋鲨,还有龙虾也是淡水鳌虾,类似于小龙虾,还有其中最为著名的贝加尔海豹,贝加尔海豹有唯一淡水海豹和地球最小鳍足目动物之称,至于贝加尔湖之所以会有海豹,科学家们推测是原本生活在北冰洋中的环斑海豹,沿着河流到达的贝加尔湖,然后被困,逐渐演化成了特有物种。
为什么贝加尔湖作为淡水湖却有海洋生物?贝加尔湖作为淡水湖却有海洋生物,这件事一直都是令人惊奇的,对此科学家有过研究。
第一个说法是,贝加尔湖由于经历了板块运动,导致了北冰洋旁边的海洋和北冰洋分裂开来,然后由于贝加尔湖与北冰洋距离很近,于是贝加尔湖里面的淡水就流入到了这里面,而这个时候也有一些海洋生物到达了贝加尔湖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贝加尔湖海水中的含盐量慢慢的下降,海洋生物为了更好地适应整体环境,从而进行了演变,最后慢慢地在贝加尔湖中进行了繁衍和生存;
另一种说法是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有大大小小的河流330多条注入,其集水面积达到了56万平方公里,但出水口却只有安加拉河汇入叶尼塞河最终流向北冰洋,由于在历史上贝加尔湖流域降雨量丰盈下泄水量巨大,一些海洋生物逆流而上来到了贝加尔湖,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的淡水环境,于是造就了如今的面貌;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淡水湖中生物的进化和海洋生物的进化相同,而海洋生物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淡水里面,但与其它的水生物之间的进化过程是同步的,于是造成了现在海洋生物在淡水湖中生活的奇特现象。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如果我们打开世界地图,从内蒙出发跨过北面茫茫的蒙古大漠来到东西伯利亚南部就发现一个形状呈新月形的湖泊。这就是贝加尔湖。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深度最深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的整个湖长636公里,平均宽度48公里,面积3.15万平方公里,最深点1637米。贝加尔湖的总水量为23.6万亿立方米,占到了世界淡水资源的20%,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
图示: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令人称奇的地方不仅仅是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而且拥有一些我们认为海洋中才有的生物。例如海豹、鲨鱼等。这就奇怪了,我们熟知的海豹和鲨鱼都是典型的海洋动物,而贝加尔湖却是淡水湖泊并且距离北冰洋差不多有2000公里。这里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呢?
图示:贝加尔湖里面的海豹
贝加尔湖中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目前有多种解释,也就说其中的真正原因还是一个谜。有一种说法是,贝加尔湖地区原来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叫做贝加尔海。在大约2000万年到2500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陆地上升,贝加尔海消失只留下了贝加尔湖。贝加尔湖形成时还是咸水湖。遗留在贝加尔湖的海洋动物继续生活在这里。后来由于周围河水的注入和降水的原因,贝加尔湖逐渐变成了淡水湖。原先留在湖中的海洋动物也就渐渐的适应了淡水环境变成淡水动物了。
不过有的资料证明,贝加尔湖地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陆地。它是地壳断裂形成的断层湖,并不是远古海洋的遗迹。
图示:鲨鱼
贝加尔湖中为什么有海豹?现在的科学界普遍认为,贝加尔海豹可能来自北冰洋。它们是顺着叶尼塞河逆流而上迁移到贝加尔湖的。因为科学家发现贝加尔海豹和北冰洋的环斑海豹的血缘关系最为接近。
其实不管是海豹也好,鲨鱼也好,既然贝加尔湖能够给它们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间,它们也就乐得生活在这里了。
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占全球20%,距海2千多公里,却为何有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淡水占全球20%,距海2千公里,却为什么有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是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最古老的湖。贝加尔湖的湖底为沉积岩,第四纪初的造山运动形成了该湖周围的山脉,湖区地貌基本形成的时间迄今约2500 万年。贝加尔湖下面存在着巨大 的地热异常带,火山与地震频频发生。据统计湖区每年约发生大小地震2000 次。
♛贝加尔湖有许多未解之迷。它的湖水一点也不咸,也就是说它与海洋不相通,却生活着许多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海鱼等。在贝加尔湖里还生长着热带生物,而贝加尔湖藓虫类动物的近亲就生活在印度的湖泊里,贝加尔湖水蛭在我国南方淡水湖里才能见到,贝加尔湖蛤子只生存在巴尔干半岛的奥克里德湖。
♛世界上的淡水湖中,只有贝加 尔湖湖底长着浓密的“从林”→ 海绵,海绵中还生长着奇特的龙虾。可是,人们始终不明白,贝加尔湖中为什么会生活着如此众多的“海洋生物”呢?对此,科学家们作了种种推测。最初的时候,一些科学家认为,地质史上贝加尔湖是和大海相连的海洋生物是从古代的海洋进入贝加尔湖的。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认为,这是 地壳变动的结果。他根据古生物 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湖→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而现在的“海洋生物”就是当时海退时遗留下来的。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人们在贝加尔湖附近打了几口很深的钻井。但从取上来的岩芯样品中,人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中生代的东西。也有一些材料照明,贝加尔湖附近的地层中没有中生代的沉积层,只有新生代的沉积岩层,贝加尔湖地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陆地。贝加尔湖是在地壳断裂活动中形成的断层湖,从而否定了湖中海洋生物是海退遗留的说法。那么,湖中的“海洋生物”到底从何而来呢?它们又是怎样进入湖中的呢?有学者认为,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类海洋动物,原先生活在海洋中,以后不安于海洋生活,进入叶尼塞河,并不断地向河流上游运动,最终到达贝加尔湖,逐渐习惯了在淡水中生活,繁衍后代,便形成了在淡水湖中的“海洋动物”。
♛有人认为古书中记载贝加尔湖原来为“北海”,那么,贝加尔湖在 以前可能是一片海洋,并且存在一个从海变迁为湖的过程。这可以归结为是地壳运动使贝加尔湖周围的高山隆起,将“贝加尔海”圈了起来,渐渐就形成了湖泊。后来,随着河流的注入,冲淡了湖水,最终变成了没有咸味的水。而原来生活在“贝加尔海” 的海洋生物一部分因为无法适应湖水的变迁都死了。一部分通过上千代的基因变异,慢慢适应了淡水环境,成为贝加尔湖特有的海洋生物。
♛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合理呢?无论哪种原因造就了今天的贝加尔湖,都是值得探究的。随着人们解开自然的一个又一个谜题,贝加尔湖谜团的真相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了。
知足常乐于上海2019.11.9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