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作为刘邦的第七个儿子,刘长是刘邦儿子的这个身份,应该是确定无疑的。至于说为什么后世一直对他的身份有所怀疑,主要是他的经历太特殊了。
刘长的身份问题,主要源自于一场特殊的刺杀案。
刘长的生母赵姬,原本是汉初诸侯王张敖的小妾。后来有一次,刘邦路过张敖的封地去视察,张敖就让自己这个小妾前去侍寝。在这之后,这个赵姬就有了身孕,怀上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刘长。
当然,刘长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扯不清的事情。虽然在汉初的时候,社会的道德体系和后世不太一样,当时的人也还算开放。但这种事情,显然还是有点超乎想象了。所以赵姬怀孕之后,刘邦也在想,这孩子到底是谁的呢?
要知道,刘邦宠幸这个赵姬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岁的刘邦,一夜风流之后,就能让一个美女怀上自己的孩子,这事刘邦自己其实也有点怀疑。如果放到现代的话,这事也就是一份亲子鉴定报告,就能彻底解释清楚的。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事确实很难说清楚。
另外,刘邦当时正忙着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也没空去考虑选美之类的事情。所以,那一夜之后,刘邦直接就把这个赵姬给忘了。知道很久之后,另外一件事的发生,才让刘邦想起了这个女人。
这件事,是一桩特殊的刺杀案。
首先,在说这桩刺杀案之前,我们得先来说一下,刘邦和张敖的特殊关系。要不然我们很难理解,后面发生的那些事情。在整个故事当中,几个相关人物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复杂。
首先,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拉拢更多的诸侯王对付项羽,所以一直尽全力拉拢其他诸侯王。这其中,就有张敖的父亲张耳。而在楚汉战争当中,张耳也确实帮了刘邦不少忙,最终促使刘邦打败了项羽。
而在刘邦打败了项羽的同时,作为盟友的张耳,却恰好病逝了。张耳病逝之后,他的儿子张敖继承了赵王的爵位。刘邦早就想往其他异姓诸侯王的封国内掺沙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在这个时候,刘邦就把自己唯一的嫡女,也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敖。
这样一来,张敖就成了刘邦的女婿,而刘邦的女儿,就成了赵国的王后。
接下来,刘邦建立汉朝,正式称帝。而张敖作为赵王,同时又是刘邦的女婿,自然要对刘邦俯首称臣。但问题是,刘邦登基之后,就没打算和其他几个异姓诸侯王平分天下,而是打算彻底消灭其他几个异姓诸侯王。如此一来,身为女婿的张敖,自然也在刘邦的清理范围之内了。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刘邦和张敖的这段翁婿关系,一直显得有些诡异。
有一次,刘邦路过赵国,张敖见到刘邦很谦和,生怕惹得刘邦不快,可是刘邦却大骂张敖,为什么骂张敖,具体原因不知道,但是刘邦虽然粗俗,真的不是轻易骂人的人。所以当时刘邦的这个举动,估计也是为了敲打张敖。
可是张敖的大臣,见到自己的国君遭到辱骂就很生气,感觉自己整个国家都被玷污了。所以刘邦走后,大臣们就对张敖说,当初先王辅助刘邦打败项羽,才让刘邦坐上了江山,如今您如此恭敬地对待他,他却如此辱骂您,请让我们替您杀掉他。
张敖赶紧阻止说,我父亲因为刘邦才得以复国,如今我是陛下的女婿,作为晚辈被长辈骂一顿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不要再说了。
张敖的话说得很到位,但是丞相贯高依然耿耿于怀,依然认为张敖到底是个国君,不该被刘邦如此羞辱,依然想要杀掉刘邦。
就是在这次冲突当中,张敖为了讨自己岳父刘邦的欢心,亲自侍奉刘邦到深夜,还为刘邦献上一个美女,这个美女就是赵姬,刘长的母亲。
也就是说,刘邦其实是和自己女婿的小妾,一夜风流。
刘邦在赵国酒足饭饱之后,就打道回府了,并没有带走赵姬。毕竟,这段风流往事,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问题是,刘邦走后,赵姬很快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样一来,事情自然就很难说清楚了。此后,张敖赶紧为赵姬在宫外修了一座宫殿居住,毕竟赵姬原来是自己的妃子,如果生下儿子,自己可说不清。
不过,刘邦这趟赵国之行,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接下来,还有赵国大臣们的刺杀在等着他。
接下来,刘邦走到一个叫做柏人的地方,认为这个地方的名字不吉利,就没有停留,离开了。哪知道丞相贯高派来刺杀刘邦的刺客,就在这个地方,等待伏击刘邦,贯高的刺杀行动失败,也算天命。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谁知贯高准备刺杀刘邦的事情,后来竟然被人举报给了刘邦。贯高被抓入狱之后,刘邦认为贯高与自己无冤无仇,没有理由杀自己,一定是张敖记恨自己辱骂他的事,所以才令属下安排刺杀的,于是就把张敖也一起抓起来了。
就这样,无辜的张敖在牢狱里,郁闷地辗转反侧,自己好吃好喝的招待刘邦,还给刘邦献上美人好好伺候他,他却把自己抓起来,完全不顾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这次一定死定了。贯高也是个愚忠的,为了自己刺杀刘邦,没成功不说,还暴露了自己,真的是猪队友,自己一定是死定了。
而贯高这边,则是在牢中后悔不已,怎么把大王牵连进来呢?一定要为大王摆脱嫌疑啊。贯高的属下见刘邦把张敖也抓进来了,认为一定要死了,就想要自杀,免得受辱。
但是贯高阻止他们,说,如今刺杀不成就算了,我们有罪应该受罚,但是大王是无罪的,如果你们死了,谁能为大王证明清白呢?
于是接下来,刘邦将张敖,贯高以及贯高的手下,一起用囚车压到了长安,到长安审判张敖的罪行,最终判处张敖以及贯高全部灭族。张敖的臣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剃掉头发乔装成赵王的仆人,跟着张敖进长安,有个叫泄公的向刘邦陈情,说张敖确实不知道贯高刺杀的事。
刘邦也有了疑惑,便审问贯高,贯高就实话实说了,任凭如何严刑拷问,贯高都挺下来了,坚持说赵王不知。连吕后都开口为张敖求情,说有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在,张敖绝对不会这样做的,但是刘邦的心里仍然怀疑。
碍着自己的女儿与张敖感情甚笃,吕后又向刘邦求情,刘邦才赦免了张敖,同时也赦免了贯高,并赞赏贯高忠义。
不过,因为有这桩事的存在,再加上刘邦本就想着要解决异姓王。所以在这之后,刘邦直接取消了张敖的封国,将张敖贬为宣平侯。因为这个原因,张敖失去了王位。不过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因为失去了王位之后,张敖反倒是最后得以善终。
但与此同时,张敖这边的事情结束了,有一个人却遭了殃,这个人就是赵姬。
之前张敖被抓起来的时候,赵姬也被张敖牵连入狱,而且入狱时已经怀有身孕,通过狱卒告诉刘邦了。当时刘邦没有理会,刘邦正忙着解决张敖的问题,对这些小事自然不在意,还是以为是张敖在耍什么花招。所以,狱中的赵姬十分绝望,赵姬的弟弟便通过吕后身边的近臣向吕后求情,没想到也是没人管,赵姬更是万念俱灰。
于是,不久之后,赵姬生下了一个男孩之后,直接就自尽了。
赵姬一死,这个男孩的身份,自然就更说不清了。在这之后,狱卒将男孩抱给刘邦,刘邦深感后悔,觉得是自己一时的忽略,竟然害了刘长的母亲。于是接下来,刘邦就把刘长交给吕后抚养,并赐为淮南王。
这就是刘长的身世。
因为刘长的身世太过复杂,所以后世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疑,或许刘长根本不是刘邦的儿子,而是张敖的儿子。但这种猜测,始终是站不住脚,没有被正统史学界承认。
因为按照刘邦的性格,刘邦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至于连儿子是不是自己的都分不清。另外,刘邦宠幸了赵姬之后,张敖马上就把赵姬给单独养了起来,这件事刘邦是可以查出来的,不可能被张敖蒙骗。
最重要的是,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张敖实在是没有欺骗刘邦的动力。当时刘邦已经准备放了张敖,张敖也没必要再多此一举,再节外生枝。而且,从后来刘邦对刘长的态度来看,完全是对自己亲儿子的待遇。这足以说明,在刘邦眼里,刘长就是自己亲生的。
所以,刘长的身份,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他就是刘邦的儿子。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感谢邀请!
按照史书记载,淮南王刘长确实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儿子。不过他的身世相较于刘邦的其他儿子则要来得格外蹊跷一些!
刘长不是刘邦的嫡子,他妈赵姬(和秦始皇他妈不是一个人。)原本是西汉初年异姓诸侯赵王张敖的妃子,有一次刘邦途径赵国,张敖便将其送给刘邦侍寝,结果有了身孕,便是刘长!
起初刘邦是不认这个儿子的,因为赵姬也没一直待在他身边。他宠幸赵姬的时候都快60岁了,这么大把年纪,哪有那么容易就怀上了。当时也没有啥亲子鉴定,谁知道会不会是他的。
所以后来赵王因谋弑刘邦一事被抓,赵姬也受牵连下狱,告诉狱卒这是刘邦的儿子,刘邦都不搭理她
有人怀疑刘长是张敖的儿子,虽然历史上记载的是刘邦宠幸赵姬后,张敖就把她赶到宫外去住了。但也不能排除夜深人静的偷偷过去跟小老婆拼命造人。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以这龙种来当免死金牌救自己一命。
当然,仅仅是怀疑,因为从日子上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刘邦的。这也是为何在赵姬生下刘长以后,刘邦会认这个儿子。
而且刘邦对刘长还不错,封他当了淮南王,成了一方诸侯。而且由于他妈死的早,从小是吕后抚养,所以后来刘邦死后,吕后也没为难他。
再后来,汉文帝上台,两兄弟素来关系很好,刘长愈发娇纵,居然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还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最终败露被抓,不过汉文帝兄弟情深,没有杀他,只是剥夺王位,将其流放。不过刘长受不得这种待遇,绝食而死!
汉文帝谥封其为厉王,并按诸侯仪制为他建造了陵园。
他的领地被其三个儿子所瓜分,其中一个叫刘安!就是那个写《离骚传》,编《淮南子》,发明豆腐的能干人。
当然,他和他爹一样,喜欢搞谋反,最终失败自杀。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淮南王刘长成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这一点基本上没有什么疑问,尽管在史书中对此事的记载并不详实,但是作为帝王认一个儿子可没有那么简单,没有经过时间的推断,很多人的佐证,就认其为皇帝之子,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从现代的医学角度来讲,最确凿的证据肯定是将汝南王刘长的DNA和汉高祖刘邦的DNA拿来做比对之后,得出的结果才是最为确凿的证据。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现实情况是根本没办法做到。有人可能会认为刘长不一定是刘邦之子,有可能是其母赵姬和赵王张敖所生,我看这是看故事看多了,把吕不韦的奇货可居生搬硬套到这里的缘故。赵王张敖作为张耳之子,但和其父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如,更不用说和吕不韦了。况且实际情况是他的孩子就算能成为刘邦之子,带来的并不是无尽的荣耀,而是远离不了的灾祸。继承大统登基为帝,那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上有刘盈,下有刘肥等一众皇子,怎么轮也轮不到自己的孩子。况且有刚毅能断、杀伐有术的吕雉在,还是死了这个心思、断了这个念想吧。因此赵王张敖将赵姬献给刘邦,不过是单纯的要巴结自己这位老丈人而已,保住自己的地位,避免像其他异姓王那样被诛杀,让自己安稳的活下去,这恐怕才是张敖真正的想法。但张敖手下的大臣却没有这个心思,他们认为刘邦侮辱了张敖,便想尽办法试图刺杀刘邦,这给刘邦提供了削藩最好的借口。我们再来说说汉文帝刘恒对这个弟弟的态度。刘恒对这个弟弟百般宠爱,就算知道了弟弟谋反的实据,也并不打算严厉的处罚,只是削了他的爵位而放逐他。性格刚毅的刘长是无法接受这些的,这比让他死更让他感到痛苦,因此他才选择了一条死路。在我看来,与其说汉文帝刘恒对其弟刘长百般宠爱,倒不如说十分忌惮。史有明载刘长性格刚毅、勇力过人,有人甚至将他和霸王项羽相提并论,这样的人在身边怎么能让君主安心呢?不过刘长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不能折辱。汉文帝刘恒知道自这个弟弟的特点,才用了“姑息养奸、听之任之”的办法对待他。如果刘长根本不是刘邦的骨血,刘恒大可以找到相应的佐证将其诛杀,也不用大费周章,想尽办法了。帝王的心总是冰冷,在表面的风光背后,总有我们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能接受表面的风光,也能接受背后的不堪,才是我们读史者的心态。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淮南王刘长确系刘邦幼子。
刘长之母,本是赵王张敖的小妾。汉八年,刘邦从东垣县行经赵国,张敖为讨好刘邦,将自己小妾赵姬献给刘邦侍寝。
赵姬受宠于刘邦,遂有孕。得知此事,张敖不敢让赵姬继续住在他的王宫内里,为赵姬另起宫室居住。
汉九年,赵相贯高等人聚在柏人县,意图谋弑刘邦,阴谋败露,张敖及其亲人亦受牵连被逮捕。
赵姬狱中告知狱吏:妾惜受陛下宠幸,已有孕。
狱吏禀报刘邦,正气头上的刘邦未加理会。而心忧姐姐的赵姬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将此事告知老情人吕后,吕后妒嫉,没有向刘邦求情,审食其遂不再管此事。
赵姬狱中产下刘长后,心中怨恨难填,愤而自杀。当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时,刘邦才追悔莫及,把刘长给吕后收养,并厚葬赵姬于她的故乡真定县。
汉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接掌原属英布的四郡封地。然后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剿灭了英布,于是刘长顺利即淮南王位。
刘长自幼丧母,由吕后抚养,因此刘盈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
只是他难忘母亲惨死狱中,怨恨审食其见死不救。
汉文帝即位,刘长开始飞扬跋扈。毫无君臣礼仪,入则呼汉文帝为大哥,出则汉文帝同乘车驾。
刘长素有智勇,力能举鼎,往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其被引出来后,刘长便用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郦食其。
事后,刘长飞驰入宫向汉文帝谢罪,并历数郦食其三桩罪。 汉文帝为手足亲情,赦免了刘长。
自此,刘长越发肆无忌惮。朝中众人皆畏惧刘长。刘长又自造法度,意欲谋反,事泄被捕。朝廷大臣建议处死刘长。汉文帝赦免了他死罪,只是削去王爵。流放四川,途中刘长绝食而死,文帝谥其为历王。
题主发题原因,是因刘长母亲赵姬身份,原属张熬姬妾,后送刘邦侍寝。当时张傲有心讨好刘邦,断不会在送出去赵姬后,再跟赵姬同房。后面得知赵姬怀孕他立马另起宫室给赵姬住,就是为了避嫌。因此赵姬再与张熬同房的概率极低,谁的脑袋都只得一个。
所以淮南王刘长系刘邦亲儿子。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生母赵姬是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送给刘邦的礼物,而赵姬曾经是张敖的美人,所以会有人认为刘长可能是张敖的儿子。
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不过虽然典籍记载并不详细,但是仔细想来刘长肯定是刘邦的子嗣。
首先,张敖并非吕不韦,谨小慎微并没有绿皇帝的胆子。张敖的妻子是刘邦与吕雉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而他的女儿张嫣更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高祖九年,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将赵姬献给了高祖,随后得知赵姬怀有身孕,心中害怕,直接派人送赵姬去别府居住。
张敖的妻子乃是嫡出公主,他也非常惧怕刘家,得知赵姬怀孕都胆战心惊,以张敖的性格又怎么会将怀有自己子嗣的姬妾献给刘邦呢?
其次,皇族血统想要混淆也没那么容易。虽然古代没有亲子鉴定,但是皇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皇帝身边有舍人内监,随时记录皇帝日常活动,其中还有女官会记录的《彤史》,每当皇帝临幸妃嫔姬妾,相关的年月日时辰都要记录清楚,之后有孕用于比对。
张敖也是为了讨好老丈人送去了赵姬,而一夜之幸后赵姬就被刘邦抛开,不闻不问,即便后来张敖上报赵姬有身孕,刘邦也不予理会。也就是说,如果赵姬所怀并非刘邦子嗣,对张敖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是欺君之罪,张敖又怎么会去做如此赔本的买卖。
当年秦始皇因为出身被后世所诟病,纵然秦始皇这样强势的人都无法压制蜚短流长,若是刘长并非刘邦之子,恐怕也早就炸锅了。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根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刘长这个儿子是刘邦最终亲自所承认,当时没办法做最权威的亲子鉴定,只能说在汉朝的历史里刘邦承认刘长是自己亲生儿子。
刘长其人跟刘邦的关系也很复杂,他的母亲赵姬是赵王张敖宫里的一位美人,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不过赵姬是张敖主动献给刘邦,他是否有吕不韦的想法不得而知。
因为刘邦在出征归来时路过赵国,对张敖的接待不满意,就破口大骂女婿张敖。张敖的相国贯高对刘邦这样侮辱自己的国君很愤恨,就密谋刺杀刘邦,这件事很快被揭穿,张敖因此受到牵连,连同他的后宫赵姬一并入狱。赵姬在狱中生下刘长,初时刘邦对张敖很生气,不肯理会。待赵姬死于狱中,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刘邦终于承认了这个儿子。
其后英布谋反,刘邦在率兵出征前把刘长立为淮南王,今后要让刘长接掌英布的领地。刘邦在与英布交战中受到了伤,不久后去逝。而刘长是在嫡母吕雉抚养下长大,所以在吕氏当政期间也受到宠爱。
刘长的几个兄弟刘肥、刘如意、刘恢、刘友都被吕雉整的很惨,刘邦的儿子几乎都要被吕雉杀光了。如果刘长不是刘邦的儿子,这事情就相当耐人寻味,自刘邦、吕雉、刘恒以来都对他太好了,令刘长养成持宠而娇的性格,为日后谋反埋下伏笔。
刘长是刘恒唯一仅存的弟弟,无怪于刘恒对他偏爱,即便在刘长对刘恒发动谋反死后,《史记》仍记载刘恒说只是把刘长流放到蜀地反思一下,过些日子就把弟弟接回来,大臣袁盎劝谏汉文帝刘恒,认为刘长性情刚烈,一旦受到这种屈辱就会途中病逝,让刘恒留下杀弟弟的罪名,史书记载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毕竟翻开汉代史书,在流放途中各种原因死亡的人可就太多了。
但在事后刘恒没有罢免刘长子嗣的爵位,而是利用刘长的爵位达到削藩的政治试验,他把淮南王的领地分给刘长四个儿子,将淮南国分拆为四个国家,这种大国变小国的手法正是后来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分化同姓诸侯的思路,早在汉文帝时期,刘恒借着刘长一事进行试水。
认为刘长不像刘邦一个原因主要在于其性格,刘长为人力能举鼎,性情刚烈而不能受辱,直令人联想到昔日的项羽,问题是刘长其人跟项羽一点交集都没有,这就是凭空想象了。性格的形成除了血统,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刘长性格的形成跟他从小失去亲生父母有一定关系,并在吕雉、刘恒的宠爱下形成骄纵性格,到也不能说不合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