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能让有着出色的政治嗅觉和蛇蝎心肠的吕后,难得心慈手软一次,放过刘肥,原因其实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刘肥对他的儿子刘盈实在是构不成威胁,谈不上竞争关系,更不会威胁到自己。二是刘肥的表现,可以绝对让吕后放心,通俗来讲刘肥表现得足够软弱、窝囊。

正是由于以上两点,刘肥才能成功躲过吕后的魔爪。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当中能够逃离吕后迫害且活下来,还真不多。

刘邦的大儿子就是齐王刘肥。刘肥是刘邦诸多儿子当中,身份最特殊的一个。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外妇。所谓外妇,就是指正妻之外的女人,或者除了正妻之外私通的女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妇。曹氏和刘邦就是这种关系。

刘肥就是在吕后还未嫁给刘邦之前,刘邦与曹氏私通所生的孩子。当时刘邦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泗水亭长,身份卑微。刘肥还是一个私生子,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身份,自然无法对刘盈产生任何影响了。

刘邦的二儿子是汉惠帝刘盈,就是吕雉所生的儿子。在母亲的扶持下,刘盈虽然顺利登基,但却早早去世,年仅二十三岁就病故了。刘盈这一生,说起来也是相当凄惨。童年时代,因为老爹刘邦和项羽争天下,辗转奔波。甚至有一次刘邦兵败之后,为了自己逃走,还特意将儿子给踹下了车,多亏了大将夏侯婴保护才幸免于难。好不容易当上皇帝以后,又被强势的老妈在背后操控,后来甚至被迫娶了自己的外甥女。这样的日子,过得也算是相当难受了。

刘邦的三儿子是赵王刘如意。刘如意是刘邦在晚年的时候,和他宠爱的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邦去世后,刘如意被吕后所杀。

刘邦的四儿子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也就是薄姬所生的儿子。刘恒的母亲薄姬是个很有智慧的女人,见到情况不妙之后,早早带着刘恒逃回封国,低调做人。对于刘恒,吕后虽然也动过杀心,但却因为没有合适的理由,只能作罢。

刘邦的五儿子刘恢死于自尽。刘恢原本被封王之后,有宠妃在世。后来吕后下令,强行让他娶自己的侄孙女为妻,并且逼死了刘恢的宠妃。宠妃被杀后,刘恢自觉无能为力,便也自杀殉情而死。

刘邦的六儿子刘友,下场也是比较惨的,是属于活活被饿死的。刘友也娶了吕雉的一个侄孙女,但是却不喜欢她,而宠爱其他宠妃。后来,吕雉的这个侄孙女气不过,直接诬告刘友,说刘友有谋反之意。最终,刘友被吕后召进京城,活活饿死。

刘邦的七儿子刘长,因为自幼丧母,由吕后抚养长大,倒是免遭吕后的屠戮,活到了汉文帝时期。不过,到了汉文帝时代后,刘长恃宠而骄,竟然打算联系匈奴谋反。事败之后,以律应该被杀,但汉文帝确实很喜欢这个弟弟,于是改判他为流放蜀地。在流放途中,刘长觉得自己难以忍受这样的屈辱,于是便绝食而死。

刘邦的八儿子刘建,死因不详。有人说是吕后下的黑手,也有人说是自然病故。不过,据史书记载,刘建死后,吕后派人杀掉了他唯一的一个儿子。

刘邦的八个儿子,老三、老五、老六、老八的死,都和吕后脱不开关系。而身为老大的刘肥,之所以能活下来,自然也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刘肥的出身比较低,况且自身的能力并不高,但是他毕竟是刘邦最大的儿子,拥有最多的城池。在诸多诸侯王当中,刘肥算是最强大的一个。这种情况下,要说吕后一点杀死他的心思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在刘盈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刘肥奉命回到京城。兄弟俩许久未见,二人有很多的事情想说。于是,刘盈这个当皇帝的就为刘肥摆下了一桌酒席来招待刘肥。在落座的时候,按照长幼的顺序,刘盈让刘肥坐在了上位。这一切被吕后看到了,吕后内心很是不痛快,心想,你一个庶出的小子竟然还敢坐在上位?难道你也想当皇帝吗?

在这次酒席上,吕后就动了杀心。吕后偷偷的命令手下人,准备了毒酒,打算吃饭的时候送给刘肥喝。试想,吕后这么高身份的人给你敬酒你还能不喝吗?但是不成想吕后的儿子刘盈,也端起了其中的一杯酒水,吕后一看果断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即使再傻也明白这里边是有问题的,因此假装不胜酒力,匆匆地离开了宴席。

回到家中的刘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结果让吕后产生了杀心?刘肥和手下人研究了半天后,做下了如下的决定:将自己的城池城阳郡,送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是吕后最喜欢的女儿,这边鲁元公主正愁自己的地方太小不够排场的时候,就收到了这样的大礼,果然是心花怒放。

鲁元公主收下这份大礼之后,高兴地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了吕后,吕后对刘肥的杀心也就没那么重了,放心地让刘肥回到了自己的属地。所以说,给别人送礼一定要投其所好,送到别人的心缝里。送礼送对了,那是能保命的。

其次,吕后和刘肥也算是有过比较深厚的感情。吕雉嫁给刘邦后,为刘邦抚养了刘肥很长一段时间,吕后也算是将刘肥看作了自己的半个儿子,所以戒备心多少能比其他的儿子少一些。

另外,刘盈对刘肥的兄弟感情也是比较深厚的。刘盈在看到刘如意的死状后,内心非常难过。刘盈决定将刘肥保护到底,坚决不让吕后对刘肥下毒手。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刘肥才能活了下来,得以幸存了下来。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刘邦一共8个儿子,长子就是刘邦与“外妇”生下的刘肥,嫡长子是刘邦与吕雉生的刘盈(汉惠帝),三子是刘邦与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四子是刘邦与薄姬生的刘恒(汉文帝),五子刘恢和六子刘友、八子刘建都没有生母介绍,七子刘长是刘邦与女婿张敖的小妾所生。

刘邦在世的时候最宠爱戚夫人,从而冷落吕雉,并且因此差点废了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致使吕雉对戚夫人及其儿子都很嫉恨。

刘邦去世,刘盈登基,吕雉大权独揽开始展开对刘邦其他宠爱的妻妾的报复,之前被刘邦宠爱的下场都不好,最有名的就是戚夫人,“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可见吕雉对戚夫人有多恨,与此同时也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给毒杀了。

吕雉没有想到的是,刘盈却被她残忍的行为吓到了,过了不几年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吕雉开始将枪口对准刘邦的其他儿子。

吕雉主要为难的就是三、五、六,刘如意是被毒杀的,老五刘恢是被逼自杀的,老六刘友是被吕雉给活活饿死的,这三个还都是封的赵王。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吕雉并没有针对每一个儿子。

老七刘长是吕雉抚养长大的,在汉文帝期间意图谋反,死在了发配的路上,老八死因不详。

老四刘恒就不用说了,吕雉不但没有为难薄姬,反而让薄姬跟随刘恒到封地去,虽然暗中对刘恒有一定的监视,但终究是没有下死手。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吕雉没有杀害庶长子刘肥,实在是让人想不到。

刘肥是在吕雉嫁给刘邦之前,刘邦跟“外妇”曹氏所生,按《史记》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而《汉书》则称“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刘邦称帝后,封给刘肥70座城,也就是刘邦儿子中势力最大的齐王,关于吕雉为难刘肥的记载是汉惠帝二年的时候,刘肥进京朝见汉惠帝,刘肥竟然是跟汉惠帝并坐,结果吕雉要杀刘肥。

刘肥得知后,拿出了一部分封地献出给自己的妹妹吕后的女子鲁元公主作为封地,据说刘肥当时还“尊公主为王太后”,就是认鲁元公主当妈。

实际上,吕雉对待刘肥根本用不到这些,刘肥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

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外妇,外妇其实就是姘头,是刘邦在成婚之前与人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生,虽然刘邦不太讲究礼法,但是嫡长子继承制还是不得不遵守的。

外室所生就是私生子,地位可能还不如妾室所生的庶子,所以,刘肥不会对刘盈产生任何的威胁。

从另一方面来说,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还没有孩子,刘肥也是吕雉在带,吕雉在没有生刘盈的时候肯定对刘肥非常照顾,等到刘盈出生后,刘肥也没有资格跟刘盈争。

再来看,为什么刘肥进京的时候敢跟汉惠帝并坐,假如惠帝不设并座,刘肥怎么有机会并坐,很可能就是汉惠帝想念刘肥,拿他当大哥才会邀请刘肥和他一块坐,假如刘肥不是把惠帝当成兄弟,他也不会去坐的,由此可见,在刘邦没有称帝之前,刘肥因为没有母亲,而吕雉又是嫡母,所以关系应该还不错。

刘肥回到封地后,在惠帝六年去世。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并不高,尤其认为吕雉残忍的对待戚夫人和她的孩子,就认为吕雉心狠毒辣,实际上西汉初期的政治生态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也符合宫廷政治,其实以戚夫人的形象来看,假如刘如意登基,吕雉的下场也不会好哪去。

当然,即使是戚夫人赢了,谁也不会拿刘肥怎么样,庶出还是比较安全的!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刘邦的大儿子是刘肥,听一下这个名字就颇具喜剧性。到底刘邦当初人生有多窘迫,才会把饿的皮包骨头的儿子叫“肥”。也只有刘邦这样的完全不管儿子的人才会这么做。

我们以前说过,刘邦不置产业,出生在富农家庭却不干活。这样的人本身就不是过日子的人。刘肥作为刘邦的第一个儿子,肯定没有受到过良好的照顾。

刘肥的死亡时间历史有记录,公元前189年。但出生日期历史却没有记录,但根据吕后的生卒年月我们大致可以推出来。

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具历史模糊的记载,吕后嫁给刘邦时不到二十岁。也就是说,吕后作为千金大小姐,被神棍爹爹吕太公耽误了。吕太公因为会算卦,他看到吕雉的面相大富大贵,所以就一直迟迟不嫁女儿。导致吕雉成了老姑娘。

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吕雉出嫁的年龄是18岁左右,已经过了年方二八的花季。而刘邦比吕雉大十五岁,所以刘邦当年和吕雉结婚的时候是33岁。

刘邦的年龄本应该早就结婚了。但由于人比较懒,所以家里很穷。没有娶到老婆。但却有一个相好的曹姬,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吕雉一入刘邦的破房子就成了就成了后妈。这个孩子就是刘肥。

曹姬和刘邦没有结婚,刘肥是私生子。曹姬后来离开了刘邦,估计是被生活所迫。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刘肥大致在吕后嫁过去时大概5岁左右。

现在弄明白了刘肥和吕后的关系,我们再来探讨为什么吕后没有杀刘肥?

1)刘肥,后妈吕雉养大的私生子。

刘邦这个人活的很自私,因此活的也很潇洒。刘邦出身最多也就是富农,但家境还是可以的。杜牧曾经写诗讽刺秦始皇“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其实这是错误的,刘邦项羽都是读过书的。

刘邦家境虽然破落,但他却向往信陵君,想过游侠一样的日子。这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但由于报国无门,只好过着浪荡江湖的日子。因此刘邦这样的人,其志向根本不在家庭生活,因此女人跟着这种人本身就是没有希望的。

因此曹姬很快在刘邦身上看不到希望,就跟着别人跑了,给刘邦留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刘肥。刘邦也不是养孩子的料,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可想而知小刘肥过的是什么日子。

直到刘邦吹了第一个大牛皮,忽悠到了吕太公,沛县首富吕太公把他的大女儿吕雉就这样下嫁给了刘邦。刘肥终于有了母亲,也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结婚后的刘邦继续游手好闲,下嫁刘邦的吕雉只能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带着小刘肥下地干活,千金大小姐成了农妇。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生活。卓文君下嫁司马相如后还当街卖酒。

直到后来吕雉有了自己的孩子刘盈和鲁元公主,吕后一样领着三个孩子下地干活,辛苦劳作,刘邦只负责把他的二流子当好。

因此直到公元前209年刘邦开始闹革命,刘肥和吕雉一起生活了十年,这十年是吕后带着刘肥和刘盈一起生活,吕后把刘肥养大。从这一点上来看,吕后这个后妈在前期当的非常好,要不然也不会教出刘盈这样非常有正义感,心地善良的儿子。

后来刘邦造反后,吕雉和刘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被政府通缉的对象,特别是楚汉相争的时候,他们都成了项羽的阶下囚。总体来说,吕雉和刘肥也算是同患难的母子。吕雉对刘肥还是很不错。

从汉惠帝刘盈对刘肥的态度来看,刘肥这个大哥当的还是相当不错,要不然刘盈也不会对他那么尊敬。

2)在权利面前,人间无亲情。

刘邦统一天下后,大家的关系都变了。吕雉成了皇后,虽然地位不是很稳固。刘肥成了刘邦的大助手。因为刘邦开始儿子不多,成年的就更少。所以刘肥被封为齐王,掌管了七十二座城池。权势仅次于刘邦。并且刘邦怕他治理不好,把萧何给他做相国。

刘肥是风光了,成了刘邦的首席助手。但吕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而这个时候,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刘肥这时候给吕后施以援手。这个时候,说不一定刘肥也在打皇帝的主义。当年的母子,也就成了比较熟悉对手。

最主要的是,当时天下初定,封建继承制的传统还没有完全固化,刘肥也是很有机会的,因此是吕后潜在的对手。

并且在惠帝登基后,有一次刘肥去长安看望吕后,惠帝非常高兴,这是他亲大哥。因此就不让讲君臣关系,而是论家庭关系,让刘肥坐在上首。

刘肥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刘盈是他带大的弟弟,没有客气也就坐在上首。这虽然是刘盈让的,但在吕后这个对政治极端敏感的政治家眼里,刘肥对皇位有想法。

吕后这样想是有根据的,确实当年很多人对皇位有想法。想想李世民不是太子还发动玄武门兵变,把太子之位夺过来。更合况刘肥有七十二座城池。手握几十万山东雄兵,本身的块头就足够大。

吕后的手段主要以阴谋为主,所以在处理事情上喜欢剑走偏锋。她直接弄了两杯毒酒给刘肥,想弄死刘肥。没想到被汉惠帝看到,要和刘肥一起喝,这才把吕后吓住,打翻了酒杯。

而刘肥也明白自己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借口喝多了赶快溜了。事后越想越怕,但又想不到什么自救的方法。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这就是吕后的可怕之处,他也许不会弄死你,但她绝对吓死你。吕后明白她不可能像刘邦一样使群臣臣服,所以她用恐惧的力量,让刘肥对她产生敬畏。

而这时候齐国内史士马上就向刘肥献计:“吕后只生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她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无比疼爱。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作为自己的食邑。如果您能够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必定很高兴,而您也就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

急于保命要紧刘肥,听到内史士的这个建议,无疑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非常爽快的就同意把城阳郡献给吕后,请求吕后将该地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刘肥甚至还更进一步,把鲁元公主尊为王太后。吕后十分高兴,很爽快地答应刘肥的请求,于是在刘肥的府邸设宴款待刘肥,以此来表示谢意,众人尽情地痛饮一番。后来,吕后没有再追究刘肥当初的过失,放他回到自己的封国。

这就是历史的结局,就这样和平的结束了。有点让人不可思议。而古人说反常即为妖,这里究竟哪里有妖?

3)吕后的驾驭之法,是非常女性化的。

其实我们看吕后对待刘肥的前后表现就可以看出,吕后没有想把刘肥一定弄死。因为刘肥坐了首位,吕后发怒,然后倒了两杯毒酒,被刘盈知道了。如果吕后想让刘肥死,根本不会让刘盈知道。

刘肥知道了毒酒后,惶惶不可终日,偏偏这时候内史士就知道吕后的想法,就给刘肥出主意。吕后的想法那么容易猜出来,这个内史士是吕后肚里的蛔虫?

不过真有可能是吕后肚里的蛔虫,因为是吕后告诉他这么说。或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吕后的一种统治方法。

因为从历史事件来看,吕后的这种极具女性化的统治方法痕迹特别重。她总是不说,让刘邦手下的一群大老粗猜她的女儿心,如果猜不出来她就派一个中间人来表达她的想法。然后这群惶惶不安的大老粗马上同意了吕后的思路。

比如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后秘不发丧,还和审食其密谋杀群臣。最后被郦商知道后劝说。那么问题就来了,吕后和审食其密谋,郦商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功臣集团是如何看待吕后密谋这件事的?

其实说白了还是吕后的一种试探。吕后有手腕,她利用萧何杀了韩信,又把彭越剁成肉泥。这两件事天下皆知,都对吕后非常敬畏。而这个时候,刘邦刚死,吕后对功臣集团压根就不放心,这时候让功臣集团猜一下自己的女儿心思是应该的,而审食其和郦商就是沟通功臣集团的恰当人选。

就是吕后告诉功臣集团,我可以杀掉你们,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我们还可以共享富贵。功臣集团也认可吕后的能力,和吕后达成一种默契。

也许这一次做的太过明显,吕后在以后的操作中越来越不明显,而这就需要有非常可靠的中间人来沟通。

齐王是最强的一个王,吕后用一杯毒酒就收服了,还是那种心甘情愿非常服的那种。

而在汉惠帝刘盈去世的时候,吕后完全就用的炉火纯青。这一次她用哭不下泪,来表现出来自己的想法。这一次是有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站出来说话:“知道为什么太后哭而不下泪吗?是因为惧怕你们啊,你们得让太后放心才能保住脑袋啊!“

这一次陈平周勃很识趣,让吕后的娘家人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掌握大权。而吕后也和功臣集团达成一致,大家各自安享富贵。

吕后的女儿心是故意让功臣集团猜中,然后让功臣集团这些大老爷们主动说,是我们要这样做的,跟太后没有关系。多么高超的统治技巧。

并且吕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她在位的时候汉朝民富国强,安居乐业。她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这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又一个坑害中国文化的举措。明确规定“敢有挟书者族”,就是敢私自藏书的人灭族。而吕后废除了这个法令。

所以如果有吕后这样喜欢让人猜的女上司还是很可爱的,虽然她用酷刑杀了彭越,但只是为了震慑。而她更是在大老爷们猜不出来的时候,会送上答案,保证良好的沟通。不会真的把人玩死。

因此刘肥事件就是吕后的一个双簧,一个演给天下人看的戏而已。

综上所述:吕后没有杀刘肥是因为她自己把刘肥带大的,毕竟还有亲情,更重要的是,刘肥是站在吕后这一边的,配合吕后演了一出双簧而已。 从吕后的一生来看,只要没有威胁到吕后自身的地位,一般吕后不会滥杀无辜。在她执政时期,汉朝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并且吕后的执政保留了女性的特色,喜欢让别人猜她的心思,并且猜不着的时候还送上答案,很有点热恋中女子的味道!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刘邦有八个儿子,按年龄大小排序是。

齐王刘肥、汉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以及燕王刘建。

刘盈不必多说。他是吕后的儿子,而且又是吕后影响、操控朝政的工具(刘盈死后,吕后以刘盈之子为工具,继续控制朝政)。所以吕后是不会做出刘盈不利的行为的。除非她脑子进水了。

跟刘盈一样待遇的还有老七刘长。他虽然不是吕后亲生的儿子,但因为是吕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一直被视如是亲子,非常宠溺,在吕后心里与刘盈是一样的地位。所以吕后也不可能会动他。

至于他的结局,不太好。由于他与吕后的亲密关系,一其直被军功集团排斥。再加上他被吕后宠溺坏了,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不仅平时飞扬跋扈,而且竟然还与匈奴和闽越勾结,意图谋反,犯了众怒。朝野纷纷要求处死他。是汉文帝顾及亲情,只罢了他的爵位,流放四川,才没有被处死。但他又觉得流放丢面子,于是就选择自杀了。

他死后,汉文帝将他的三个儿子都封王,并指定其子刘安继任淮南王的爵位。结果刘安后来也谋反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老三刘如意的母亲是戚夫人。这位夫人,我想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她不仅跟吕后在刘邦面前争宠,而且还鼓动刘邦废黜刘盈,触碰了吕后的政治底线,以致吕后恨她入骨,恨不得把她千刀万剐。所以后来刘如意被吕后诏入京城毒死,戚夫人被折磨死。也就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老四刘恒与吕后的关系一般,但因为他的封地在山西北部,过于偏僻,对吕后和刘盈的威胁不大。再加上他的母亲薄夫人不受刘邦宠。当年刘邦是看她可怜,才勉强临幸了他一次。薄夫人生下了刘恒后,刘邦就再未搭理过她。其一生颇受冷遇。

汉惠帝继位后,吕后觉得薄夫人老实,不争不抢。且薄夫人与自己一样,不受宠,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触。因此也就没有为难薄夫人,特准她出宫,去代国与儿子团聚。薄夫人临走之前,吕后还特批给了她一笔赏赐。

这个待遇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了。

代王刘恒日后成了汉文帝,薄夫人也有幸荣升为皇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薄夫人比汉文帝活的久,一直活到孙子汉景帝继位才去世。且又因吕后没有称自己是太皇太后。所以薄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正式尊号的太皇太后。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吕后虽然狠毒,但她并非泼妇,她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母爱的人。这一点,从刘盈的发展明显是有点溺爱过度的特征,以及刘长也是一副熊孩子样子,可以看得很明显。

她杀刘如意,有泄愤的成分在这里。但她考虑更多的,其实还是从政治角度出发,为避免后患而杀的。

搞清楚了这点,我们再看她对齐王刘肥、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和燕王刘建的处理方式。

首先是齐王刘肥。他因为在一次入朝觐见时跟刘盈没大没小,激怒了吕后,致使自己差点被吕后毒死了。

好在刘盈罩他,再加上他“懂事”,主动削弱自己的势力,献出一郡封地给吕氏。并奉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太后(等于是认了自己的妹妹做妈),跪的迅速且干脆。所以吕后也就放了他一码。

公元前189年,刘肥病死,死在了二弟刘盈的人前面。

公元前188年,刘盈病死。他病死后,吕后立其子刘恭为帝,史称西汉“前少帝”。

刘恭在位四年,与吕后的关系不好。有一次他对旁人说,吕后与自己有杀母之仇,吕雉得知后,勃然大怒,将其囚禁,并对外声称皇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

之后,吕后派人干掉刘恭,改立了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帝,史称西汉“后少帝”。

从吕后废杀皇帝可以看出,她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太后了,她的权力堪比皇帝。

后少帝在位三年,吕后的权力越来越大。为了巩固吕氏的地位。也就是为了吕氏篡夺刘氏的天下做铺垫。公元前181年,吕后决定对刘氏诸侯王下手。

当时第一个倒霉的是赵王刘友(由淮阳王改封赵王),他因为与吕后的侄女(吕后强行逼他娶自己的侄女)关系不好,被吕后侄女诬告意图谋反。吕后召刘友入京,刘友一到长安便被软禁,断绝粮食。刘友没有勇气自杀,便活活的饿死了。

同年二月,梁王刘恢改封为赵王,也被吕后逼迫娶她的侄女。为了让刘恢与自己的侄女有感情,吕后派人弄死了刘恢的宠妃。把刘恢气的半死,因此闷闷不乐。后来他看到兄弟刘友被软禁,很害怕自己也被弄死。便很带种的先自杀了。

刘友、刘恢先后丧命后,吕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于同一年,也暗中派人弄死了老幺燕王刘建。等弄死他后,吕后马上立自己的侄子吕禄为赵王,吕产为梁王,吕通为燕王。

其意思很明确,就要是鸠占鹊巢,趁自己还没咽气前,为诸吕的未来开路。

只不过做完这些事情不久后,吕后就突然病死了。之后陈平、周勃、灌婴联合刘姓诸侯王政变,一举诛灭吕氏。吕后在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全是白搭。

总体来看。刘肥能躲过一劫,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刘肥只是私生子,他是吕后嫁给刘邦之前,老刘跟一个曹姓寡妇生的孩子。法统性不强。而且他母亲早死,没有母家,他可不像刘如意那样有个跟吕后争风吃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老妈。

所以吕后对刘肥虽然有一些恨意(主要是觉得刘肥不该在自己面前没大没小),但这种恨意并不强烈。否则,如果是如同吕后对戚夫人和刘如意的那种强烈恨意,就算有刘盈罩着,刘盈肯定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你看刘盈罩刘如意,最后罩住了没?不是让老妈弄死了。

第二,刘肥的母亲早死,刘邦又不管家里的琐事,在外面到处浪。刘家上上下下的大小事都由吕后一个人操持。所以其实刘肥也是由吕后养大的,一直在吕后身边。与吕后多少有点感情。他在吕后心里的重要性,肯定不如刘盈和刘长。但也不至于像刘恢、刘友和刘建,与吕后一点感情也没有。

第三,死得及时。公元前195~182年,吕后只害死了一个藩王,即赵王刘如意。后来到了公元前181年,她见自己身体不行了,便加快进度,连害三王。

当时要不是代王刘恒的封地过于偏僻,吕后又死得巧,来不及作恶,刘恒估计也要挂。

从这可以看出,刘肥如果不是死得早,估计也要被拿下。凭他与吕后的关系,死倒不一定会死,但活受罪肯定是免不了的。谁让他碍了吕氏的眼呢?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吕雉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和武则天一样的女强人,一手把持朝政。

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吕雉的狠毒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她不仅把刘邦最宠的戚夫人制成了人彘,还把刘邦的儿子们快赶尽杀绝了,刘邦8个儿子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不过奇怪的是,吕雉惨害了刘邦那么多儿子,却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这是为何?有什么原因吗?

1、刘邦八个儿子的下场。

刘邦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老大齐王刘肥,老二汉惠帝刘盈,老三赵王刘如意,老四汉文帝刘恒,老五梁王刘恢,老六淮阳王刘友,老七淮南王刘长,老八燕王刘建。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善始善终的没有几个,也是很可怜。

班固在他的《汉书》中,曾对刘邦的8个儿子做出了总结,是这样说的:“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中有二个是皇帝六个是王爷。三个儿子都曾当过赵王也都不幸身死,淮南王刘长自尽身亡,燕王刘健绝后,只有齐悼惠王特别昌盛。

刘邦的三儿子刘如意下场最惨,亲身母亲被吕雉做成了“人彘”,自己也被毒杀了。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因母亲不受刘邦宠爱,没有受到吕雉迫害,后来做了汉文帝,还开启了“文景之治”。刘邦的五儿子刘恢被自己妻子杀了宠妾和女儿,后来悬梁自尽了。

刘邦的六儿子刘友被妻子告发意图谋反,然后遭到吕后囚禁,被活活饿死了。刘邦的七儿子刘长吕雉没有加害,但是后来谋逆被文帝发配边疆,途中绝食而亡了。刘邦的八儿子刘健年少去世,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被吕雉秘密杀害绝后了。

2、吕雉设计谋杀却被刘肥侥幸躲过。

其实吕雉对刘肥还是动过杀心的,在刘盈登基的第二年,刘肥回京觐见皇帝。在同年十月,刘盈在吕后宫中设宴邀刘肥共饮,刘盈念及兄弟之情,就按照家人礼节,让长兄刘肥坐在上座。这一坐就惹了吕雉不快,以为刘肥有不臣之心,就想要诛杀刘肥。

吕雉命人准备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想让喝掉以此除掉他。刘肥不明就里,便拿起毒酒起身向吕雉敬酒。不曾想刘盈也起身拿起了其中一杯毒酒,想与刘肥一同向吕后祝酒。

吕雉害怕祸及刘盈,便急忙起身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对吕雉此举产生了怀疑,因此也不敢喝这杯酒了,便佯装醉酒借机离去。刘肥由此侥幸躲过一劫,死里逃生。

3、吕雉不杀刘肥的原因。

一是刘肥献城阳郡给吕雉女儿讨其欢心。司马贞曾在《史记索隐》中记载:“汉矫秦制,树屏自彊。表海大国,悉封齐王。吕后肆怒,乃献城阳。”吕雉有一双儿女,她非常疼爱自己的鲁元公主,刘肥为了投其所好,就将自己的城阳郡献给了吕雉,把它作为公主的汤沐邑,甚至还尊公主为太后。刘肥这次送礼算是送对了,吕雉非常满意很高兴,于是就放了刘肥回自己的封地,不再杀他。

二是刘肥虽为长子出身却不好,不会对刘盈的皇位构成威胁。刘肥的生母是刘邦的情妇曹氏,刘邦与曹氏并未婚配,所以刘肥只能算是刘邦的私生子。不过刘邦对刘肥非常照顾,还把齐国这块肥肉给了刘肥,甚至下令“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可是在古代继承皇位讲究的是“立子以嫡不以长”,因此刘肥只算是长子不是嫡子,刘盈是吕雉所出,是真正的嫡子。刘肥和刘盈相比,当然是刘盈登基更加的名正言顺。

三是吕雉曾养育刘肥有情分在,加上自身的好运所以没有被杀害。吕雉在当初嫁给刘邦之时,刘肥就已经出生了。吕雉在婚后更是孝敬公婆,抚养孩子,刘肥也算是吕雉照看长大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刘肥虽然不比刘盈是吕雉的亲生儿子,但是被自己自幼照看长大的孩子,总还是有些情分在的。再加上刘肥自身也算是有福之人,没有被吕雉诛杀也是有几分运气在里面的。

四是刘盈爱惜兄弟之情,护着刘肥没有被吕雉诛杀。我们都知道刘盈当初也是一直护着刘如意,与他同吃同住形影不离,生怕被自己母后钻了空子杀了刘如意。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如意还是被吕雉毒杀了。这件事情对刘盈的打击不小,有了前车之鉴,刘盈自然是对刘肥更加上心,肯定会努力保全自己兄长性命的。

所以,刘肥虽然被刘邦封了富硕之地,自身有些实力,但是却死里逃生没有被吕雉诛杀,也是情有可原的。刘邦的八个儿子,没有几个是善终的,大部分都被吕雉赶尽杀绝了。刘肥与弟弟们的惨状相比,却是非常幸运了。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刘邦夺取天下后,封刘肥为齐王,封地有73座城邑,成为西汉开国之初最大的诸侯国。

为什么是刘肥做齐王?

因为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当时刘邦的二儿子刘盈才10岁,赵王刘如意更小,才5~6岁,刘肥多大呢?估计在18~20岁左右。

刘邦需要他的儿子坐镇最东边的齐地,而他自已坐镇最西边的关中,一东一西,守护大汉帝国的屏障。

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其母与刘邦属情人关系,没有正式成家,也就是说,刘肥是刘邦没有名份的私有子。

虽然刘邦称帝后,给了其母一个名份,也给了刘肥齐王的封号,但对于刘肥来说,显然不受刘邦喜爱,刘邦喜爱的是他的三子刘如意,并且还有了更换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

如此便动了吕后的奶酪,吕后将矛盾关注在赵王刘如意身上,在刘邦身死亡之后,一心想杀掉刘如意,解除自已儿子首要的竞争对手。

让吕后对刘肥产生不满,进而想杀掉刘肥的原因,来自一场家庭餐会,齐王刘肥坐在了皇帝刘盈的上位,在吕后看来,这是刘肥对自己皇帝儿子的大不敬,认为是自已儿子受到齐王刘肥的欺负。

吕后想想,自已在世,这个刘肥就敢欺负刘盈,万一有一天自已去世后,这个刘肥还不造反了,那自已儿子的皇位岂不有威胁,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准备用毒酒毒死刘肥,那么刘盈就没有威胁了。

结果毒酒上来后,刘盈和刘肥两个人准备喝,吕后怕自已儿子不小心喝了毒酒,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撤下毒酒,而刘肥暂时逃过一命。

事后刘肥打听,才知吕后想用毒酒毒杀他,越想越害怕,于是听从手下一个官员的建议,把齐国封地拿出一个郡,送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食邑,同时认鲁元公主为义母。

刘肥是鲁元公主同父异母的哥哥,现在这个哥哥要认妹妹为义母,刘肥这样的姿态非常明显地向吕后示弱。其含义不言而喻。

吕后见刘肥如此识时务,又考虑到刘肥也是自已带大的,便对刘肥不再追究。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刘肥困病去世,刘肥居然死的比汉惠帝刘盈还早一年,难怪吕后不追究刘肥的事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