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代为什么不得善终?

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可以说是刘邦的左膀右臂,献出了不少的奇思妙想给刘邦。如果没有陈平的谋略,那西汉的建立可能就没有这么快速。但是刘邦的奸诈之名,也是因陈平而来。

公元209年,陈平先是投奔到了魏咎处,但是魏咎并不欣赏陈平,并不打算大用陈平,无奈只能另寻他处。接着来到了项羽的身边,但是项羽身边已经有了范增,而且项羽还十分的尊敬范增为“亚父”,项羽虽然偶尔也会听取陈平的意见,但是终究还是范增说了算。

陈平无奈,但是陈平在鸿门宴上见到刘邦,觉得刘邦他日必定是有所成就,最后在项羽就快灭了刘邦的时候,帮助了刘邦,最后被刘邦留在了身边,监护三军将校。

陈平在世时曾说:“我一生出尽阴谋诡计,恐怕后代要遭报应啊。”陈平说自己用阴谋诡计,主要是指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伤害别人成全自己的一些计谋。因果关系,早晚会连累自己的子孙后代。

为什么都说陈平是“诡计多端”呢?

陈平献给刘邦的第一计就是“反间计”。离间项羽的团队,主要就是让刘邦拨给陈平四万黄金用于离间项羽团队里的主要将军。可以说无论在哪个年代,四万黄金都属于巨资了,不得不说也是下了血本啊。

第二计,用待遇不同来离间楚使,气走范增。其实这也是离间计,主要是针对项羽的军师,范增。采用待遇差别来羞辱项羽,最终真的就使得项羽开始怀疑起了范增,最后范增死了,项羽的队伍里就没有军师。

第三计,夜出女子解荥阳之围。陈平在楚汉战争时,夜里放出了2000名女子在城东门,就在项羽的将士们愣神之际,陈平和刘邦趁乱从西门逃了出来。要说之前两计还过得去,这第三计,就真的是让人乍舌啊。

第四计,蹑足封齐王韩信;第五计,伪游云梦擒韩信,都是用在自己人韩信将军身上的。第六计。白登之围,贿赂匈奴单于的阀氏,最后解救刘邦。

在陈平的诸多妙计中属这六计最为出名,从这六计我们可以看出主陈平此人非常懂得揣测人心,利用人性。是实实在在的大阴谋家,虽然都成功了但是阴谋毕竟是君子所鄙视的。最后也正如陈平所言,子孙后代再也没有什么大作为。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代为什么不得善终?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代为什么不得善终?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厉害的王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第一次统一天下,最后未经二世便被推翻,经过楚汉之争最终天下落于刘邦之手。我们知道刘邦的出身极为普通,他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依靠他手下的那帮人。

如果说要提及汉初的功臣,那么首先要说的自然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创建汉朝之后,便曾居高临下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面对这个重大问题自然是战战兢兢,回答皆不得要领。

刘邦便说道:我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的原因是得到了三个人的帮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杰。吾能用之故而得天下。

刘邦作为领导者,气派话说的固然好听。但是这三人除了谋士张良,看透了刘邦本性,在功成之后便迅速抽身,脱离了刘邦和汉朝,在民间潇潇洒洒过日子去了。而“兵仙”韩信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官至齐王。

最后却因为功高盖主,被刘邦指令萧何设计所杀。而萧何本人的下场并不好,虽然未被杀却屡被猜忌,最终画地成牢。

可以说当初和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们,几乎是少有善终者。但是其中有一位虽然不在汉初三杰之中,但实际上却并不属于他们,最后还成为了少有的幸存者之一,这个人就是陈平。

陈平刘邦结缘是在公元前205年,因陈平的好友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因为害怕陈平也叛变,从此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项羽就是一个鲁莽的武夫。说不定哪天不高兴了就把自己给杀了。

于是陈平也投奔了刘邦。陈平就到刘邦之后,两人促膝长谈了一整夜,十分投机。从此陈平便的到了刘邦的重用。陈平投靠刘邦之后曾多次献计于刘邦,均得到了实现。

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公元前200年,刘邦困于平城七天七夜,陈平献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

刘邦建立汉朝后,陈平也是凭借着自己的手腕混得风生水起,却不被猜忌。至少从这一点来看,陈平比之于谋圣张良也是不遑多让。最终陈平官拜西汉丞相,受封曲逆侯。可是为何如此厉害的一个人,却在晚年之时断定自己的后代难有大出息呢?

实际上陈平之所以能善存,是因为在建立汉朝之后也曾多次为汉王献计。比如说刘邦在得知韩信要反时,诸将均跃跃欲试,要带兵前去剿灭。陈平献上“假游云梦”之计才轻松擒拿韩信。

此后各异姓诸侯王均相继反叛,陈平便一直随从在刘邦左右,出谋划策。每出一计都阴毒无比,却也使刘邦每每化险为夷。如是,刘邦才乐意将陈平留在身边。而晚年的陈平却感慨:“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后来正如他所言,子孙后代皆无甚大作为。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代为什么不得善终?

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其多次救刘邦于危难之际,是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他被封侯拜相,享尽殊荣。即便死后,侯位也得以沿袭给子孙,但最终陈平的后人却难得善终,着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陈平虽然足智多谋,但其“智”多为小聪明,“谋”也几乎都是阴谋。这些在当时崇尚品德礼数的社会背景下并不被人待见,也多亏了刘邦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流氓君主,所以陈平得到重用,可他的名声并不好。就连陈平都认为自己德行有亏,恐殃及后世。后人也以他的观点作为家族不能保全的论据。但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因为陈平没有后知五百年的能力。陈平作为开国元勋,爵位世袭,留有封地。在他死后这些都正常的过渡给了儿子陈买,陈买又传给孙子陈恢,知道第四代陈何,因为犯了律法,才被汉武帝处死,并剥夺了封地和侯爵。而这些都是陈平死后几十年的事情了。

所谓富不过三代,陈平创下基业的艰辛,他的子孙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可能就认为自己就是高人一等,逐渐就开始无法无天,作奸犯科了。这不止陈平家这样,几乎所有家族都不能长久居于高位。和陈平同时期的萧何、周勃等功臣也都是在武帝时期被废除封地和世袭爵位。

陈平家族没落的真正原因是阻挠了皇权的集中,汉景帝、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处心积虑进行削藩,为此甚至造成七国之乱。陈平家族作为异姓诸侯,实力远不如各藩王,但也是一股力量。刘彻很可能是通过打击这些小的势力来威慑各藩王,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代为什么不得善终?

陈平也算是一个有远达理想的人,想要趁着乱世找一名英主侍奉,他先是加入了项羽的阵营,发现项羽此人太刚愎自用,便离开投奔了刘邦,他当初曾经献出了六次奇谋,帮助刘邦脱险,使得刘邦大难不死。

当年鸿门宴一劫,刘邦虽然侥幸逃脱,但还是抵不住范增还有项羽的步步紧逼,当时陈平还是项羽身边的谋士,因为刘邦很对处理人际关系,所以陈平帮了刘邦一把,挑拨了项羽还有范增的关系。

在荥阳之战刘邦无路可走,陈平献计让他假意投降,然后在派一个长得像刘邦的人去见出国使者,让刘邦乔装成女子,跟着城内被放的女子逃出升天,相遇发现后,也已经为时已晚,垓下之战也是陈平建议刘邦封韩信为齐王,让他率兵攻打项羽,然后逼项羽到了垓下自刎。

项羽死后,刘邦终于夺得天下,后来匈奴挑衅,刘邦亲政匈奴,想要展示中原实力,可惜低估了对手,被困在山上七天七夜,与军队断了联系,差一点,刘邦就要困死在了里面,陈平这时想到了一个计谋,那就是先贿赂冒顿单于阏氏,等到援军后,刘邦才得以脱险。

刘邦死后,陈平还最为忠臣,替刘家铲除了吕家,为超纲除害,拥立了刘恒继任大统,才换来了汉朝江山的文景之治,使得汉朝国力越来越强盛,担任了汉文帝时期的宰相,挽救了当时分崩离析,朝政打乱的汉朝。

他之所以没有被吕雉忌惮,就是因为他整日埋头喝酒作乐,才使得吕雉放松警惕,总之他是刘邦的大恩人,也是汉朝的大忠臣,在他临死前,他重新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临死前对家人们说道,他这一生出尽阳谋,恐怕子孙你会遭到报应,没想到果真如他所说,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们竟然个个英年早逝,孙子也因犯罪被判死刑。

就是因为他数次出奇谋拯救刘邦,算计一生,才换来如此的恶报,又或者是命运使然,刘邦能够或者这么多奇人异士的帮助,真是幸运备至,也是天命所归呀!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代为什么不得善终?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 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 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六出奇计,协助刘邦统一天下。

陈平去世后,谥号为献侯。他的儿子恭侯陈买接替侯位。陈买为侯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简侯陈恢接替侯位。陈恢为侯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陈何接替侯位。陈何为侯二十三年时,犯了抢占他人妻子的罪,处以死刑,封国被废除。

陈平在世时曾经说过:“我经常使用阴谋诡计,这是道家所禁止使用的。我后代的官禄如果被废除,将很难再兴旺起来了,因为我已经种下很多祸根。”。此后陈平的曾孙陈掌靠着是卫家亲戚的关系,希望能够接续陈家原来的封号,但终究未能实现。

陈平说自己用阴谋,是道家禁止使用的,笔者认为主要是指阴谋的结果虽然达到了目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害了别人,给别人带来本不应该的痛苦,所以要遭受不好的果报,虽然陈平得了善终,但是会连累子孙。

陈平曾经劝刘邦离间项羽的团队。陈平对刘邦说:“项王那里的臣子像亚父范增、钟离味、龙且、周殷之辈,不过几个人罢了。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的计谋,离间楚国的君臣,让他们互生怀疑之心,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击败楚军是一定的人。”。汉王认为陈平说得对,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任凭他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

陈平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在众将中扬言钟离味等人对不能划地封王很有意见,他们打算跟汉王联合起来,消灭项王。项羽后来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项王已经怀疑上钟离昧等人以后,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汉王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见到楚王的使者,汉王就假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又让人把酒肴端走,换上粗劣的饭菜端给楚王的使者。

楚王使者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告诉项王,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范增想急速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任他,不肯听从。范增闻知项王在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的大事基本定局了,您自己干吧!我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他回乡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陈平使用的计谋虽然达到了离间项羽团队,战胜项羽的目的,但是挑拨离间这种行为是有果报的。别人的团队本来是蛮团结的,上下互相信任,但是挑拨离间破坏了团队之间的美好氛围,这是缺德的表现。要打就打,公平的打,有时候双方势均力敌,人也都不算太坏,但想打仗分出个胜负,这个时候是没法判断对错的,但是你破坏对方团队之间良好的关系,就是小人缺德行为。

对于陈平的谋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刘邵评价说: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笔者认为,公正不足是对阴谋的一个准确的分析。

南怀瑾先生对于陈平用计谋,这样评价:所谓奇计者,就是古怪的、特殊的。我们读了历史也就知道,异端不能乱用,还要以德业为基础,异端多半走入术的路子,术就是方法、权术。权术没有德业为基础,就要不得。

世人提到陈平时说他阴毒,其实主要是因为陈平很懂得揣测人心、利用人性,他在刘邦手下的第一个良策便是如此。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