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余生你靠谁?难不成你心里想着还要靠女婿吗?哈哈😄好玩儿,自己养的都靠不住,还想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

看你描述的样子,女儿去世,女婿现在跟你形同陌路,那估计指望着你女婿是指望不上了,靠自己吧,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靠谱。

你可是没福气,没遇见我表哥那样的女婿,那可是个十里八村都声名远扬的好女婿啊。

表嫂脑出血离世了,那时表嫂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瘫痪在床的老妈,和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哥哥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嫂子。这家里就这么个情况。

在表嫂在世时,就每年给娘家妈妈3000块钱。因为,娘家哥哥因病也没有劳动能力了,所以,没办法只有靠表嫂救济着勉强度日。

表嫂突然离世后,表哥没有放弃表嫂的娘家的这个烂摊子,而是跟原来一样,该给钱给钱,该隔三差五地回去看看,一点儿也没改变。

后来,表哥再婚,娶了个同样善良的女人,就从此两口子一起照顾着这一家人。在老太太的病重后期,给老太太洗洗涮涮的都是这两口子,直到把老太太送走了,又先后送走了大舅哥和嫂子,就是说这一家人是在一年之内,先后离世的。

表哥表嫂的为人,一时间在我们村里传为佳话。

可是,我怎么觉得这样的男人实属太少了吧,就是应了那句话,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回头看看你家的这个女婿,你就别指望了,肯定没戏的。别说给你拿养老钱了,就是隔三差五地回来看看你都够呛了。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凡事想开了就不纠结不沮丧了,就说现在咱们这一代人,家家就一个孩子,你指望着老了他会养你吗?他自己的那一摊子怎么办?不生活了吗?专职来侍候咱们吗?显然不现实的。

我同事的90岁的老妈癌症晚期了,现在是四个孩子轮流值班照顾着,这样每个孩子还都怨声载道的呢?24小时一到,恨不能一分钟都不要耽搁赶紧往自己家跑。

你看,这倒是自己的儿女呀?况且还是四个人轮流照顾着,那如果仅仅一个孩子他哪里有分身之术啊!

我是65年生的人,今年57岁了,我现在就在发愁了,老了怎么办?都说去养老院呗,唉!那最好去高档点儿的养老院可能会像家里那么舒服吧?不得而知。

我是亲眼见证了我大姨的养老院10年生活。唉!一言难尽啊!四个老人一个房间,有的是双目失明的盲人,有的是啥也不知道的老年痴呆。

每个人的床头都放着一个便盆,到点了服务员就进来把你从凉席上拖起来放到便盆上,等你拉完屎,尿完尿了,再给你拖回床上去。

到饭点儿了,端着饭进来桶气冒烟的一口接一口地往你嘴里怼,哪口不吃了就证明你吃饱了,拉倒,拿走了……唉!我可是亲眼看到的,看着我心里怕怕的呀!

我今天跟同事俩聊天,她讲起去侍候老妈,还说起等咱老了怎么办?唉!要是像我家坟地躺着那三个人那种死法倒是一辈子做了善事的了。

想当年,65岁的老爸和60岁三嫂都是脑出血几个小时离世的,57岁的大哥,在大年初四晚上,还跟回来拜年的女儿们,打了半宿麻将,初五早上走的,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几点没的,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你看老了最好就修炼成这样最好,可是,天不遂人愿啊!

我就只有一个儿子,还很孝顺的。但是有时聊天说起养老,人家直接来一句,肯定是去养老院啊!我们自己也是想着到时候去养老院的。

你看到没?这倒是我自己养的,还看起来很孝顺的孩子,都是这么直接了当的。

所以,指望着谁都没用,要我说呀,咱先把钱攒足的,到时候实在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不想去养老院,可以雇个住家保姆也是个好办法。

但无论怎么打算,前提是得有钱,所以,我一直选择退而未休,努力搬砖中,其目的也是在我尚且还能动弹的情况下,多攒钱,攒好过河钱,手有余粮心不慌啊。

暂时没到那个份上,就先这么打算的吧,说不定到那时候还自我了断了都不好说呢?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同事的妈妈,一心想跳楼,不想遭罪了。可能人活到生命的尽头就真的厌烦了世界,怕死死不了的还遭罪吧!

写到最后,题主大可不用想太多,女婿指望不上就靠自己吧!唯有自己不嫌弃自己,不会抛弃自己的,凡事靠自己,好好爱自己!

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李大爷今年已经72岁了,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8岁的时候,谈了一个对象,李大爷不同意,男人年龄太大了,他家条件也不是很好。

可女儿一定要嫁给他,趁大爷不注意,两人私奔了,跑到外面去了,李大爷也无可奈何,女儿一走5年不联系,五年以后,有写过一封信回家,说生了一个孩子,李大爷气得发疯,也断绝了和大女儿的联系。

很多年过去了,他就当大女儿死了,没有消息,不知是死是活,10年以后,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找上门来,带来一个男孩,七八岁,那人说他就是他的女婿。

大女儿跟他生活了5年失踪不见了,留下他和儿子,丈夫当时很气愤,以为妻子背叛了他,也没有去找。

几年后才得知真象,大女儿得了癌症晚期,为了不耽误别人,不耽误丈夫,她自己偷偷走到山上跳崖自杀了,留下了一封信,要丈夫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带回家,见外公外婆一面,原凉他这个不孝的女儿,没办法尽孝了。

丈夫得知真象,痛苦的无法自制,没想到妻子离开他是这样的目的,一去不回,永远回不来了,当时,丈夫伤心的肝肠痛断,都不想活了。

他按照妻子的遗愿,把孩子带回岳父家,当岳父所知,他的女儿没了,气得浑身冒火,拿起擀面棒就要打女婿,怪女婿害他女儿,要找他算账。

女婿虽然挨打,也没有还手,不过他的心已经彻底伤透了,不想留下来了,把孩子留下自己走了。

李大爷和王奶奶两人,相依为命,决心抚养外孙,小女儿比较乖巧懂事,又很孝顺,读书也读得好,也是他们家的骄傲。

考上了名牌大学,谈了一个男朋友,是在大城市工作的,也是一个大学的教授,读书读的好,不如嫁的好,小女儿出嫁了。

因为女婿家条件太好了,大城市有豪宅,小女儿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李大爷就盼望着小女儿给自己生一个小外孙出来,可小女儿说现在年轻,不想这么早生孩子。

再过几年再生,李大爷虽然想,也没有办法,谁想红颜薄命,李大爷小女儿在一次黄金周长假,国外旅游,没想到坐的游船翻了,整条船上的人都掉进大海里,李大爷女儿和女婿也葬身大海。

一下子两个女儿都去世了,李大爷悲痛的几乎不想活了,两夫妻俩每天以泪洗面,人生最痛苦的无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大爷两个女儿都离开人世了,李大爷哭喊着:“老天这么不公,为什么不叫我去死了”?

他们家没有儿子,两个女儿也不在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外孙,他们把外孙看成唯一的希望,对他更好了,希望他早点长大。

老两口就是种一些烟,种点茶叶,又承包了一小片水果林,靠微薄的收入供外孙读书,外孙是他们的最大希望。

外孙也很争气,以全校第3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虽然他们女儿不在了,但是,还有外孙,出去大山,见的东西更多了,也开阔了眼界,后来保送出国,去外国留学了,外孙有出息了,但是却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这个时候,李大爷都快到70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了,重活也不能干了,主要是李大爷的老伴照顾他,头两年李大爷还能上山,感觉很轻松。

这几年越来越不行了,全身到处痛,腿发软,有一次出门,离家不到300米,就住在地下起不来了,也没有人看到他。

他就这么慢慢坐着,慢慢挪回家,到门口老伴才发现,扶又不起来,只好叫人帮忙,把李大爷挪到床上,李大爷从此就在床上生活了。

没人照顾他们,外孙在国外,大女儿去世了,小女儿和女婿也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老伴照顾李大爷也是力不从心。

他们老了,钱都花在外孙身上了,也没有什么积蓄,不像城市的人有退休工资,又没没有交社保医保。

晚境是很凄惨的,幸亏村里条件不错,给两位老人申请了低保补助,吃饭不成问题,药费也可以报销一部分。

那时,农村的老人也很多的,村委会决定建一个敬老院,把那些无人照顾孤寡的老人接到敬老院去,整理专门派人照顾他们,专门医生为他们检查身体,还有专职煮饭的,有专职的洗衣服的,打卫生等等,分工明确。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村里出一部分,然后在上面申请一部分,有一部分是华侨捐赠的,李大爷和老伴现在生活在敬老院里,比以前好一点,还是遇到了好时代,这些老人也不会过于孤单,村里出钱养他们。

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发展,现在老了没有女儿,女婿不想管,也不用什么担心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富裕的地区建有专门的敬老院,让那些孤寡老人住进去,有专人照顾他们。

作为老人,年轻的时候就要做好打算,多赚钱,也要留点自己的养老钱,稍微自私一点,不要对儿女一味付出,不求回报。

该帮就帮,不该帮就不要帮,不要养成啃老族,让自己本来就老无所依,又让孩子继续啃老了,老人是很凄惨的。

@风夜火烛年轻时年轻时社保医保能交的尽量交,如果能交15年以上,那么就有退休工资的,那么老了,就不至于孤苦无援没有一分钱。尤其是农村的老人早做打算,不要一切为了孩子,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自己没有留下一点钱,如果孩子孝顺还可以,如果孩子不孝,老人是很可怜的。所以我认为老人靠人不如靠己,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出点力,多受点苦,多赚一点钱,身边没有亲人,只要有钱那也不用怕。保养好身体,身体搞垮了一切就完了,身体不好只要得了病,要花更多的钱。保持好的心态,健康向上,面对挫折和灾难,要学会坚强,这些都能扛过去,乐观一点,人老了,人的精神不能老,即使女儿不在了,女婿也不管自己,那也不用害怕,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坚强的面对一切挫折,再难也能挺过去。

@风夜火烛为你解答情感疑惑

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有社保入住养老院靠国家,没社保只能靠自己。既然女儿已经去世,女婿也就没有承担赡养岳父岳母的义务。毕竟在法律上,丧偶也就等同于脱离了婚姻关系。

女婿现在与你形同陌路,也就证明不想管你们老人了,尽量避免与你过多的接触,这点可以充分的证明。女婿必然也会有再婚的想法,你与女婿之间,只有孩子这一个纽带,如果女儿生前没有与子,那么这个最后的纽带也就没了。

尽量为自己的养老金早做打算,如果已经退休,有固定的养老金,现在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养老院,经济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条件尽量完善一些,感觉自己达到年龄之后,就可以入住了。

如果没有养老金,自己多少有一些存款,尽量不要乱动了,留着养老时的不备之需。如果手头的存款不是很多,可以以房养老,将自己的房子卖掉,用这部分钱,入住养老院。

总之就是女婿没有给你养老的意思,就不要过多的勉强,也不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协商,即便有法律或者政策,让女婿强制为你养老,你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去。有句话说:宁愿看儿子屁股,也不看女婿的脸。没有血缘的关系,也不会成立养老的关系,毕竟老人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所以,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会选择靠自己养老。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我们村里有一个人,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但是儿子在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在村子里玩,不小心走到村子的水塘边玩水,掉进水里面,救上来已经没用了。那时候他老婆已经结扎了,所以也没办法生再生了。

夫妻两个把女儿当做宝贝似的,很小心翼翼的把她带大,带到女儿20多岁的时候嫁给了隔壁村的一个男孩子。隔壁村那个男孩子也是独生子,家里条件一般。

因为就一个女儿,所以嫁女儿的时候也没有要对方多少彩礼,而且结婚的时候彩礼也都陪嫁到男方去了。因为夫妻两个没有儿子嘛,想着以后老了也是靠女儿的。

女儿嫁出去以后,夫妻两个感觉家里一下子冷冷清清的,特别不习惯,好在后来女儿也生了孩子,经常会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回父母家来看看。

婚后小夫妻两个包了一片山过来种植茶叶,因为那个地方茶叶比较有名嘛。刚开始钱也不够,所以双方父母的钱都拿出来帮他们,还贷款了几十万。

种植茶叶也是比较辛苦的,小夫妻两个起早摸黑的在山上干,特别是到了茶叶采摘的时期,要雇人采摘茶叶,烹制茶叶,销售等等。老夫妻两个也去帮女儿女婿的忙。

第一年种植的茶叶用来还贷款,第二年开始赚了一点钱,结果第三年的时候她女儿被查出得了癌症。那一天她女儿在山上采茶叶的时候,突然人倒了下去,急忙送到医院以后,检查已经是癌症晚期了。

老两口这个心里呀,真是无比悲痛啊,想着自己以后还要靠女儿养老的,女儿现在却得了这样的不治之症,以后怎么办呀?女婿也把所有的钱都拿来给老婆看病,结果还是没有救回来,拖了半年就走了。

女儿走了,女婿也欠了一屁股的债,还有两个小外孙女,日子一下就陷入了无比艰难的困境。老两口更是悲伤,因为女儿走了以后,他们和女婿关系怎么样还不知道,特别是晚年谁来给他们养老也是一个问题。

女儿走后的第一年,女婿还会带着两个小外孙女过来看看他们,劝他们要保重好身体。可是到了第二年女婿就不怎么来了,而且听人家说女婿也准备再婚。老夫妻俩心里这个难过呀,觉得自己女儿才去了一年,女婿就准备再婚了,太无情义了。

可是女婿再婚,他们也没办法阻止啊,因为两个小外孙女也是没人带,需要妈妈。而女婿年纪轻轻才30多岁,也不可能为了他的女儿终身不娶呀,女婿也需要过正常的生活呀。

女婿再婚,娶了一个二婚的女人,那个女人也带了一个女儿过来,所以女婿就要养三个孩子了。女婿再婚以后就再也没有来看过老两口了。就算在路上碰到也就是打个招呼,简直形同陌路。

因为女儿的去世,妻子受不了这个打击,也抑郁成疾,第二年妻子也去世了,就剩下老头一个人,每日里形单影只。看着别人一家三代热热闹闹的,真是特别眼馋。

后来,老头年纪大了,无儿无女,女婿和外孙也不来看他,他对自己的养老问题也开始有点慌了。有的人叫他去养老院,可老头不愿意去,怕在养老院里面过的不舒服,他坚持要在家养老。

老头有田有地有房子有医疗保险,但是没有养老保险,这些年也存了几万块钱,老头决定认一个干儿子,帮他养老,以后走了,这些财产都给干儿子。

老头在村子里面找了一个可靠的人做干儿子,干儿子干儿媳也对他很孝顺,让他很安心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所以如题主所说,女儿不在了,女婿虽然离的不远,但是形同陌路,不知道余生该靠谁,其实我想说靠谁都没用,还是要靠你自己。

你的女儿不在了,你的女婿对你并没有赡养义务,而且他有他的父母、孩子要尽责任,如果他再婚的话,他还有再婚家庭的岳父母要尽责任,他是不可能再对你负什么责任的。

所以你不要再指望女婿能给你养老了,这里给你列举了几个养老的方式,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

第一种如果你自己有医保社保的话,在你还能行动身体好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在家养老,但是要提早联系好自己经济范围能承受的养老院,感觉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就去养老院养老。第二种如果你没有社保的话,你自己如果有存款的话,你也可以请一个保姆来照顾你,或者就像我村里那位大爷一样,认一个干亲来照顾你。等你走后,你的房产土地就让他继承。第三种,如果你没有社保也没有存款的话,那你可以找民政部门,有时候当地的一些民政部门会给你吃低保。因为你这样的条件是符合低保户政策的,在你真的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民政部门会送你进养老院的。

总而言之,一个人一定要未雨绸缪,不管是自己身体好不好,还是有没有子女,一定要考虑到自己晚年的生活,提早做安排,因为很多事情都不一定会朝着你预想的方向发展。所以自己要规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我们村的一个老退休教师,今年已经86岁了,在独生女儿去世后,不但女婿抢着养他,连村里人也抢着为老教师养老送终。

老教师姓李,平日里,大家都习惯尊称他为李老师。至于他的名字,大家几乎不记得了,因为我们更倾向于叫他李老师。

李老师原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可是,他的妻子在生产的时候遭遇了难产,生了三天三夜孩子都没出来。

当时,连接生婆都害怕了。最后,村里一个年长的长辈告诉老师的父母一个土方子,说:这个土方子非常凶险,不到万不得以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她还说:这也只能试一试,能不能救命还不一定。

最后,老师的妻子在这次的生产中大出血走了,只给老师留下一个女儿。临走之前还叮嘱老师一定要为女儿再找一个母亲,不要让女儿没有妈妈。

悲痛的老师只能含泪送走了妻子,可他,注定是要让师娘失望了。再后来,李老师一直都单着。为了纪念亡妻,老师给女儿起名叫:李珍珠。

其实,以老师的条件,虽然是二婚,还有一个女儿,但,要再找一个媳妇并不难。

在以前,教师的职位不但是老百姓眼中的铁饭碗,而教师的身份更代表着一种荣誉,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与向往的。

可老师对再娶妻的事并不热衷,他的热情和对爱情所有的美好,好像被妻子带走了。他除了照顾女儿之外,就是三尺讲台。

为这事,老师的父母也着急上火,他们不能看着年纪轻轻的儿子就这样独单单地过一辈子,身边连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他们更担心老师老了后,谁为他养老送终。

另外,在那个还有着非常严重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的年代,他们更希望老师能生个儿子。可,老师都以自己是二婚男,还带着一孩子,不要害了人家姑娘为借口,把父母的渴望挡了回去。

而李珍珠,从小就是在老师的背上,听着孩子的读书声和老师的鞭策声中长大。也许是从小在孩子窝中长大的原因,李珍珠似乎少了一份女孩的温柔,却多了一份阳光。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村里的老人都特别喜欢这个女孩,总是“珠儿、珠儿”地叫她。口袋里有两颗糖都要留给李珍珠。

李珍珠长大后,老师不舍得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远嫁,就为她物色了上村的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是老师老友的儿子,虽然不怎么出众,但为人老实本份,关键是他们家有5个儿子。

老师私心里希望,女儿嫁出去后能常回来看看他,也只有儿子多的人家才会不那么介意老婆回娘的时间的长短。

所以,自从女儿出嫁后,老师一直都保留着女儿的房间不变。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李珍珠为救落水的学生而被洪水冲去了,老师失去了他最珍贵的珍珠,而我们也失去了最美好的珍珠。

听村里人说,那天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老师为了学生的安全就延迟了放学时间。因为我们村边有一条河,每次下大雨都会发洪水。

而且,洪水来得非常快,在这条河里,已经发生过好几起被洪水冲走的事。可,还是有家长自以为是,硬要把孩子接走。

为了安全起见,珍珠冒雨送这对母子回家。就在刚到河边的时候,那学生脚下突然打滑,一下子半个身子掉到了河里。

情急之下,珍珠毫不犹豫就跳了下水,一手抓住河边的竹子,一手拼命托住那学生的身体,和岸上孩子的母亲合力把那学生救了起来。

可,还没等珍珠爬上岸,一个大浪扑了过来,珍珠被冲走了。而他们只能大哭大喊着,眼睁睁看着珍珠被洪水吞没。

等到洪水消退后,村里人才在一个河湾处发现珍珠的遗体。

抱着被水泡肿变型的珍珠,老师放声大哭,那是他唯一的希望,是他亡妻留给他的最后一丝念想,更是他倾尽所有去疼爱的女儿。

那悲痛绝望的哭声,让在场的人都跟着落泪。老师不知哭了多久,村里人怕老师的身体受不了,就劝老师说:让珍珠入土为安吧。

虽然不舍,虽然心痛,老师还是理智地选择了女儿不在了的事实。

当时,村里人找来了担架,把珍珠的遗体抬了回来。本来按村里的习俗,出嫁了的女儿是要安葬在夫家的。另外,年轻人去世的话,是不能停放在正屋的,更不能留过夜。

可当时,大家好像一致选择忘了规矩,不但让珍珠遗体进了正屋,还过了两夜,就如同普通老人去世一样办理葬礼。

而珍珠的丈夫,也默认了这做法。他说:这个世上,没有人比老师更疼爱珍珠的了,也没有人比老师更痛苦。

送走了珍珠后,老师就病倒了,他的精气神随着女儿的下葬而散了,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岁不止,才一会儿功夫,就满头的白发。

可即便是这样,老师还是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拖着病体为学生上课。

在李老师的教育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了大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从此之后,李老师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教书育人之上。

他的工资都用在为村里的孩子垫放学费上就买学习用品上。曾听我妈说过,老师的父母还为这大发雷霆,说老师不存点钱,以后老了谁养活他?

可老师的口袋还是空荡荡的,无论父母怎么说他,他还是表面应付着,背地里却按自己的意愿去做。

正因为有李老师的无私付出,我们村出了很多大学生,而我们家就有三个孩子得益于李老师的教育。

我们家:一个博士、一个大学本科和一个师范大专。他们常说:是李老师的话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记得李老师经常说:只有走出这座大山,才能看得到不一样的世界。

老师所有的心血都给了村里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上,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几十年。哪怕退休后,仍然为村里的留守儿童燃烧着最后一点光。

本来在老师退休时,他的女婿过来想把他接过去,可,老师说:我哪都不去,我还能再教几年,这些孩子没人管可怎么办?

现在,李老师已经86岁高龄了,他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他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才还有点用。因为,每年过年,大家都凑热闹似的找李老师写对联。

每到这个时候,李老师仿佛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忙得不亦乐乎。不过,李老师的书法还参加过市里举办比赛的二等奖。

除了过年,平时大家办大小事情需要写对联之类的,都爱找李老师帮忙。

如今,李老师一直都是近亲侄儿们在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而村里不管谁家在办事或有好吃的,都会想到李老师。

而我从李老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豁达与博爱。

命运对他虽然不公,可他却用自己强而有力的信念,支撑起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梦,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抹去了他人的不公。

命运以痛吻他,他却以爱滋润着芸芸学子。

这样宽广的心胸、伟大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重!

祝福李老师!希望他健康喜乐!

我女儿因病去世,女婿离我住地方不远,现形同陌路,余生我靠谁呀?

妻子去世能娶到妻子的妹妹,这样的事例真不多,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可是之前男方却是榆木脑袋,见到老丈母娘就跟老鼠见到猫似的,可悲呀。还好通过我的指点之后,他有所改变,运气才到来。

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年前,男方和女方跟我是同村而且又是邻居,因此我对他们的事迹有所了解。她们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双方的父母都知道,但是觉得是同村人,考虑到以后结婚了回家也方便而且又是门当户对,所以就没有阻止他们。

他们毕业之后一起留在城里打工,一直到双方都符合结婚年龄才回乡下结婚。当时男方家是愿意给彩礼钱的,但是女方的母亲不肯要,她说:我若是收了你们家的彩礼钱,你们家就会少一笔钱,我女儿嫁过去之后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结婚以后,因为都是同村,两家的距离近比较近,所以他们选择,在男方家居住一个月,然后回女方家居住一个月。小两口会挣钱,两家的家庭条件也不差,所以他们过得非常幸福,夫唱妇随,小两口形影不离。

但是好景并不长,他们刚结婚一年,女方跟着男方一起进城里的工地去打工,在中午的时候女方在房租煮好饭菜,在送饭菜去工地给男方的时候,不小心被从高楼落下来的木板砸到后脑勺当场就去世了。女方去世之后,安葬在男方家的祖坟。

之后男方就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妻子,愧对丈母娘的厚爱和信任,因此在村里见到他丈母娘都绕道走,如果碰到实在无法绕道的时候,就低着头,一声不吭,形同陌路一般的走过去,而他丈母娘也不好意思主动找他说话。

因为女儿已经去世,她担心自己主动去跟女婿说话,村里人或者是女婿会以为她想依赖女婿养老,因此为了面子,她也跟自己的女婿形同陌路。后来有一次,我跟他一起饮酒,他喝多了之后就痛哭,对我说了心里话。

他说:自从妻子去世之后,我在村里真的抬不起头,尤其是见到她母亲的时候,她母亲对我这么好,结婚的时候担心我们日子不好过,连彩礼都不要。她要彩礼钱还能为自己养老做准备,如今我想给她养老却怕她怨恨我没照顾好她的女儿。

当天我知道他喝多了,所以没安慰他,因为把他当朋友,所以第二天我约他来我家里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对他说:既然你有意尽孝心,那你就勇敢的,主动去赡养你丈母娘吧,这样做你至少能安心同时能在村里落下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名声。

他还是担心丈母娘不接受他的好意,自己主动去赡养她,会吃闭门羹。所以我替他去找他的丈母娘谈话,我说:阿姨,你女儿去世了,你老了以后日子该怎么过,何不让你的女婿来赡养你。她说:女儿都没有了,女婿都躲着我,担心我赖上他呢。

从他丈母娘的话中,我得知她并没有埋怨女婿没有照顾好女儿,而是因为担心女婿会以为自己会赖上他,让他来给自己养老所以才不好意思主动联系。而男方有意给丈母娘养老但是却担心丈母娘不领情,自己会尴尬。

为了让他们解除心中的猜疑和担忧,我同时约他们来我家里吃饭,并且把双方的想法都当着他们的面说出来。当他们得知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复杂之后,母子俩抱在一起大哭一场,因为我解决了他们心中的疙瘩,他们非常感谢我。

之后男方还是像以前女方还在世一样,在自己家里居住一个月,然后在去女方家里居住一个月,并且每个月都会给他的丈母娘1000元的生活费。这样的日子过去两年之后,男方依然没有找女朋友,他丈母娘也善解人意。

于是她就给男方和自己的侄女牵红线,最终成功了,在他们结婚的时候,她还拿出了6万元积蓄来给女婿办婚宴,最后结婚办完婚宴了,男方才用亲戚们来吃酒席封来的礼钱,凑够6万元还给她。如今他们三家轮流居住,每家居住一个月。

对于这件事情,男方和他的丈母娘在村里都获得了好名声,村里人说他有情有义是一个难得的孝子,说他的丈母娘善解人意又大度。其实他的丈母娘,根本就不需要他来为自己养老,因为他丈母娘有十几万元的积蓄以及村里的一栋房子。

她完全可以在自己老的时候,请保姆来照顾自己,如果钱不够的情况下,她可以选择把自己家的房子卖给村里人,等自己去世以后,房子就属于别人,但是先拿钱来开支养老。

同时她也可以把家的5亩田地,永久性的租给村里人,也是提前拿钱来开支。因为大家都是同村人,所以房子能卖土地也能永久性租,只要价格够便宜,就会有人愿意买。而她的女婿算是大富大贵了,仅凭着一份孝心,至少有以下三份收获。

第一份收获,他主动给丈母娘养老,他丈母娘善解人意所以替他介绍对象结婚,因此他拥有老婆并且将来拥有老婆家的财产。

第二份收获,他丈母娘无儿无女,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等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房子和土地以及积蓄都会是他的。

第三份收获,虽然老婆已经去世,但是他主动去赡养他的丈母娘,因此他在村里有很好的名声,村里人都很钦佩他,尊重他。

在此,作者想站在丈母娘与其女婿的角度谈一谈关于给丈母娘养老的这个问题。首先站在丈母娘的角度去分析,女儿去世之后,女婿与丈母娘形同陌路,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要知道,女儿去世之后女婿为什么跟自己形同陌路。作者认为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的其中一种情况,才会导致女儿去世之后,女婿和丈母娘形同陌路。

第一种情况,女婿和女儿结婚之前或者他们已经结婚之后,自己的语气或者做法太过分了,因此女婿以前是因为老婆还在世,所以敢怒而不敢言,如今老婆不在世了所以觉得没有必要理丈母娘。

第二种情况,女婿的为人,人品差,道德素质低,无情无义,他得知老婆离开人世之后,丈母娘将会是无依无靠,仅此为了防止丈母娘赖上自己,所以选择在老婆去世之后,跟丈母娘形同陌路。

第三种情况,就像文中所述的男方和他的丈母娘一样,双方都误会对方了。女婿觉得妻子去世,丈母娘会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她的女儿,而丈母娘觉得自己去跟女婿联系,担心女婿以为自己想靠他养老。

想解决女婿和自己形同陌路的问题,作者认为是要主动,不论是女婿还是丈母娘都应该自觉的主动去找对方交谈一次,通过交谈了解变成形同陌路的原因,然后在向对方表明自己的观点,化解尴尬,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

而对于养老的问题,女儿去世之后,女婿对自己形同陌路,丈母娘想依靠女婿养老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自己的女婿是一位有情有义并且懂得孝顺的男人。其实作者认为,女儿离开人世之后,想依靠女婿养老太渺茫。

因此建议:如果女儿去世之后,女婿对自己形同陌路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先主动去找女婿谈话,化解尴尬,表明自己想依靠他养老的态度,如果对方同意,那就皆大欢喜,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也不慌。

可以按照我文中所述的,如果是农村人可以选择把自己的房子低价卖给村里人,而土地暂时无法卖,但是可以租,并且授权租田地者,如果遇到开发商来购买土地,卖出去所得的钱归他所有,所以田地也可以得一笔钱。

如果是城里人,可以直接把房子卖掉,然后拿着钱去养老院居住。如果卖掉房子得到很多钱,可以选择租房子居住,然后请保姆来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

作者站在女婿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妻子去世之后,该不该给丈母娘养老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给丈母娘养老,因为丈母娘肯定是无依无靠,所以才需要女婿去为她养老送终的,试问一个老人她能吃多少能喝多少。

她离开人世之后,她的房子她的存款都会是女婿的,哪怕她没有房子也没有存款,就为了自己良心上过得去,为了对得起自己离开人世的老婆,也应该替丈母娘养老。说白了,给丈母娘养老,只担心她生病需要很多钱治病,而我们没有钱。

其余的都不用担心,就算有一天她离开人世了,给她办葬礼都不用亏钱,因为葬礼有亲朋好友来参加,他们会封随礼钱来参加的不会空着手来,如果不想亏钱,葬礼做得简单一点就可以了。

所以作者认为,妻子去世以后,做为女婿也应该为丈母娘养老,因为能名利双收。

同时作者认为,女儿去世之后,不管女婿给不给自己养老,自己都不要慌,因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