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没压力?
我觉得生女儿的人压力就是没有生儿子的压力大。这在我和我朋友,同事的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孩子上大学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可能没啥区别,有时女孩儿可能花的更多点,她要学学舞蹈,学学钢琴啊这些特长那可能花得比男孩儿要多不少,但女孩儿从此也就有了一技之长,这是在前期投资得到的结果。
男孩子可能多数去学个跆拳道呀,书法呀等等我觉得也没女孩儿花得多。
生男孩儿,女孩儿压力大小,体现在毕业后就不同了,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男孩子涉及到要结婚,买房,买车,彩礼等等好多钱吧。
我家是儿子,我就深有体验,我在十年前就出去南方打工了。只是为了多挣点钱,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太累,我是先后得过面瘫,带状疱疹,直到现在的无法摆脱的,类似于干燥终合症的,那种口腔不分泌唾液等等这些由于劳累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得的这些病。
大病小病没少得,也没少遭罪,所有的付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为了儿子的成家立业。
反观我朋友,她是内科医生。我在外面打拼时我不止一次地动员她出来一起打工挣钱。她说不用哦,我家是女儿,我可不用像你那么拼,我女儿结婚时我给她陪嫁个几十万就很排场了,不像你要给儿子买房买车……
你看看,这不就是差距吗,如果她家也是儿子,她绝对不会这么轻松的,守家在地地过着安稳的生活的。
我还有个同事是护士,她家也是儿子。她为了儿子跑得更远,前几年没疫情她自己出国打工挣钱,自己说拎着衣服到处卖,语言有障碍,就靠简单的几句英语和手比划着,挣得真是辛苦钱,有多少次她说自己坐在异国他乡的大道边放声大哭。然后又去刷盘子,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呢!近几年有疫情就没出去了,儿子还没结婚,估计还得拼命干啊!
所以说回到题主的问题,生闺女的人肯定没有多少压力。反观生儿子的可就惨了。
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没压力?
我老公就是,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才40多岁,正赶上种了二十多年的地被征用,平房也拆迁了。人家就什么也不干了,彻底过上了养老生活。
每天出去吃吃喝喝,打打小麻将。晚上吃过晚饭,就去江边㪚步,到点起床,到点睡觉,啥事也不操心,真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人家说了,女儿结婚给她一套房子就可以了,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到时候都便宜人家了,人家还不会感激你,反而会骂你傻。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身休不好,这疼那疼的。偏偏孩子又孝顺,简直就是有求必应,什么小零食,什么好茶叶,都买了给他寄回来。
把周围的人都羡慕坏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家有几百万呢!而他原单位的同事和朋友,家有儿子的。有的都退休了,还要出去打工,给儿子买房付首付还房贷。
有个女同事,儿子结婚在北京周边买的房子,付首就60万,两口子在广东打工,每年都是快过年的时候回来,过了正月十五就去打工了。
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没压力?
这么说吧,我养的是儿子,我现在有50万,儿子25岁了,买房结婚这钱远远不够,如果是女儿我陪嫁50万还挺多的,你说养儿子压力大还是养女儿压力大?
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没压力?
生活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大有所在,感觉生了儿子很有压力,尤其是二胎也生了儿子的时候,更是感觉压得喘不过气来。而那些生了闺女的家庭,不管第几胎,总感觉生了闺女没有什么压力……
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而且我一直觉得生闺女压力更大,操心很多,花钱也不一定比儿子少!
为什么会有一些人生了闺女,觉得自己没有压力呢?
首先,不排除一些重男轻女的父母,觉得闺女迟早要嫁人,是要嫁出去的,终究是别人的人。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大了终究要嫁人为妻,走进另一个家庭。
养儿防老,父母自然要为儿子准备房子和娶媳妇所用的费用。在父母的眼中,儿女婚事是大事,可以说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想着为自己的儿子准备房子,等着儿子成年后娶妻生子。
而闺女就不一样了,在以前,应该没有给闺女准备房子的吧!就算观念不断更新的现代,给闺女准备房子的也少之又少,所以生闺女不用准备房子这无形之中就减少父母的一大笔支出,尤其是现在物价上涨,房价居高不下。但是反过来想想在21世纪没有买房的压力,那还叫压力吗?
其实这些人骨子里还是重男轻女的,觉得男孩一定要买房,女孩就不用买房。可是从来就没有谁规定一定给儿子还是闺女买房啊?生闺女没压力,不就等于间接承认了重男轻女吗?
其次,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女孩都乖巧懂事,一般不会给爸爸妈妈惹事,招惹是非。
观察一些养男孩和养女孩的家庭,尤其是在孩子成年之前幼儿阶段,男孩的言行举止更让大人抓狂,所以男孩家庭的父母更焦头烂额!
大部分女孩天生就比男孩要乖巧,在生活和学习生都比男生要自理自立,一般不会给大人造成很离谱的困扰,这也会让很多父母很欣慰很心安。
家庭的和谐离不开孩子的乖巧懂事,所以家里有女儿的,家庭氛围更和谐融洽,父母自然压力就小了。
最后,这个社会对于男孩家庭的经济要求更严格更苛刻,逼着男方家庭不断进步!对于女孩家庭要求相对要轻松
由于现在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这个社会逼着男孩家庭不断进步,社会也在给男方家庭施加压力:要培养的儿子优秀、要努力挣钱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只有这样,才能让儿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至于处于落后。
而女孩家庭的父母,在准备嫁妆的时候,丰俭由己,多了多陪送,少了少陪送,只要自己的女儿不嫌弃,那都不是事!自己的孩子不给自己压力,自己还有压力吗?
生闺女的家庭真的就没有压力吗?醒醒吧,这只是一种错觉!
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子可以皮实的样,别磕着碰着就行。女孩可以要比男孩更细养、富养,能这么大意的养吗?
女孩的成长和教育会让父母背负更多的心理压力。因为父母要在精神上富养女儿,在教养上富养女儿,眼界上富养女儿……况且女孩心思细腻,父母操心的地方更多!成年之前生闺女和生儿子的家庭花费相差不多,甚至生闺女的家庭花的更多,因为小女孩要学各种特长,买各种漂亮的衣服。成年之后呢,要是父母都一样对待,同样买房,那根本就是没有差异!
生女孩的家庭,你还觉得生了女儿就没有压力吗?养女儿可是一点不比养儿子费心少、一点不比养儿子花钱少呢!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欢迎关注@优妈咪育儿
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没压力?
今年51岁的张叔,无车、无房,一家3口一直跟着90多岁的父母一起生活,每当别人劝他买房的时候,他永远都是一句话,我就一个闺女,我买房干什么,但是当她女儿结婚的那一天她后悔了。
张叔和她妻子都是下岗职工,家里属于城中村,有一栋2层楼的房子,但是他有兄弟3人,几个兄弟结婚以后,家里父母就把房子给每一个人分了一间。
老大结婚以后,自己在外面买了房,搬出一家人独自居住,只是每天回家看看父母。
老二有一个儿子,和第一任妻子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以后,也一直在外打工,孩子跟跟着母亲生活,他外出打工,几年后二婚以后,两个人也搬离了老房子,在外面独自生活。
两个兄弟都搬出去以后,老房子就剩张叔一家三口和两个老人,一家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因为是老房子,家里只有一个厨房,所以他们一家的生活起居,都是老母亲负责,90岁的老母亲,身体还算硬朗,不仅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还要给小儿子一家三口做饭。
周围很多人都劝张叔,还是买一套房子,这样没有老人参与,夫妻俩也不会经常吵架,孩子回家也能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每次只要提到买房的的事情,他总是用一句,我就一个闺女,我买房干嘛,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任何人再提买房的事情了。
即使偶尔闲聊中,说到房子的事情,他也会说,你不用看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买房。
直到她女儿结婚的那一天,发生的事情,让他丢了面子,也后悔没有买房。
女儿出嫁的那天,接亲的人是直接到老房子接新娘,老房子的位置是城中村,周围没有停车的地方,接亲当天因为拥堵,导致本事一件喜事,结果让周围的人怨声载道。
当男方的亲戚朋友第一次进院子接亲的人,很多人直接把鄙视的情绪表现在脸上,因为拥堵很多接亲的程序都没有走完,就直接把新娘接走了。
虽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他女儿结婚后,也因为结婚当天发生的事情,在婆家的亲戚朋友中一直让人瞧不起。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婚后第二个月,他们夫妻两也搬进了小两口的婚房,没住多久就矛盾不断,女婿直言要赶他们出去。
也就这个时候开始,张叔才开始后悔,如果他早早买房,女儿出嫁的时候也不会受委屈,自己也不会到女儿家长时间居住。
只是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晚了,已经50多岁,买房按揭已经办不下来,也没有钱能够一次性付清,又不想回老房子居住,现在只能委屈求全继续住在女儿家。
很多时候不管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还是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要等到没有能力的时候才明白这个现实问题,那时候就真的是心有余力不足!
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没压力?
为什么感觉一些有闺女的人,觉得自己沒有压力?每对夫妻都在现实中生活。
闺女是父母贴身小绵祆,长大成人出嫁,不用买车、买房,而且可收取男方彩礼,不但成本㡳而且得益多,国家开放生三胎政策,宝宝可以一个随娘姓,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当今时代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儿子成本大,长大成人结婚成家完全不一样,所以普遍都认为生闺女觉得沒压力,这才是最根本原因所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