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过度简单,是利还是弊?
弊大于利。
试卷越简单,判卷就越严,简单的题拼的是熟练度,而尖子生的智商和综合判断能力却用不上。
试题容易不是减负,反而造成大家不停的一直刷题。
特别是对学霸来说,拉不开和中等生的差距。
例如本次中考,我朋友的儿子一直是班级第一,这次只考了660分,而班级排名十几的那几个学生,这次却考了680多分。
中等和中等偏上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更细心、仔细而考出来高分,和学霸一样进入重点高中的小班,学渣也可能因为题过于简单能得到高分,但大家的分都提高了,录取分数线必定会水涨船高,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上。
但进入重点高中小班的学霸和中考超常发挥的中等生,在高中学习中,学霸还会是学霸,那些仅仅是高考发挥好的中上等学生,可能就会跟不上,甚至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倒数、抑郁、休学、转学也是很有可能。
因为高中学习拼的是智商,勤奋只占一小部分,一个智商平平的中等生考到重点小班,不到高一结束,差距就拉出来了。
作为中招考试,题还是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才好。
前年我们这的中招考试题也非常简单,我侄子和侄女,一个中考校状元,一个中等偏上,俩人都考上了重点高中的重点小班,但高一没上完,学霸一直在进步,中等偏上的侄女先是在班里倒数,现在一直在年级倒数。
有人说有的学生开窍晚,高中可以逆袭。
初中可以靠死记硬背、突击补课来提高成绩,但高中完全没有这种可能,逆袭也只是学霸的事,中等生可能性极小。
从这点看,中等生与其在重点高中当凤尾,倒不如去普通高中当鸡头。
中考命题过度简单,是利还是弊?
作为选拔考试,命题太简单肯定是弊大于利,而且还莫名其妙的一堆超满分的成绩,简直是笑话。不反对特殊人群的加分,老同志当年也有加分制度,但是好像分数达到一定水准就不享受加分优待了,加分加到超满分,简直了。满分意味着所有题都会,超满分是几个意思。
选拔考试,题太简单没有区分度,考的是看谁犯错少,容错率低,对学霸是不公平的。我认为的学霸是让你50分你一样不是对手那种,现在这种考试选不出真的学霸,只是刷分高手而已。所以就不是真正的选拔考试,只是沦为某些掌权者玩弄的工具而已,貌似公平,实际上是埋没人才,肯定有很多高智商但容易犯小错的好苗子因此去了普高,进而由于环境因素泯然众人。
所以说对于选拔考试来说题太简单没有区分度是不合适的。
中考命题过度简单,是利还是弊?
实质就是少数精英分子在玩弄教育导向。和教材毒插图如出一辙,其心可诛。基础教育是国之大器。中考过度简单必将导致初中阶段教师授课要求完全改变。讲解知识点全面缩水,难度直线降低,对思维和学习习惯要求都会降低。请问,长此以往,人才何出?误国误民!其行可诛!
中考命题过度简单,是利还是弊?
我可以肯定地说:弊大于利。
中考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这几年的中考试题,过于简单,成绩一出来,大量接近满分的成绩让人感到好多学生都是清华北大的料子。实际上进入高中,会让许多学生无所适从。许多学生中考成绩斐然,到了高中,成绩一塌糊涂的不是个别现象!
原因在于,现在的中考试题开始无限度的降低难度,学生靠刷题,机械记忆提高分数!高中拼的是智力而不是机械记忆。
双简,不是无限度无底线的把试题简单化。
中考命题过度简单,是利还是弊?
“简单的方程都解不了,670的总分依旧能考600多,这样的学生上高中怎么办?”某南昌的高中老师说道。
中考命题过于简单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在讨论。比如直接考2的平方,政治历史一堆满分等!是的,最直接的就是分数了,北京的中考,660分的中分,一群人655分!
试题偏简单,一定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众所周知,选拔性的考试,一定要考出区分度来。试题过于简单,那么中等以上的优生考不出区分,顶尖分段的学生则是疯狂内卷,一旦有个失误,掉几个档次。
其次,由于今年的试题过于简单,各地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虽然我们都知道,比的是排名。但一看到这么高的分数线,家长和学生还是会继续内卷,还谈什么双减。甚至很多地方,都发生考生滑档的现象。
再者,公办学校进不去,导致民办学校持续火爆。学生的中考分数虚高,导致家长的期望很高,不惜代价把孩子送进自己觉得好的学校,结果却未必如意。
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背景下,只要是选拔考试,还是要难度适中,考出区分度来。不是说题目简单了,家长和学生就不会内卷了,他们只会卷得更厉害!
因为他们感觉,扣5-20分,就错失了自己想上的高中了。
中考命题过度简单,是利还是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上了高中跟不上,因为中考太简单,死记硬背的知识太多,很多考上高中的都是水货,一旦题的综合性变强就无从下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