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1500亩水稻,请问用无人飞机给水稻喷药靠谱吗?
无人机喷药是现代植保上推广的一种高效率作业方式,广泛应用于播种、施肥、喷农药、林业防灾等方面。其优点是省时、省力、不误农时。总的说起来,还算靠谱。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会有它的优缺点。
无人机喷药,虽然说优点多多,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怎么说也没有人工喷药细致到位。因为,毕竟它作业是表层喷药、一飞而过。杀虫杀菌有局限性,不彻底。尤其是果树、棉花类作物,要上下、叶面的正反两面都要着药,才能控制和杀灭蚜虫等害虫,无人机很难做到。
再就是投资高,因为,无人机携带的重荷有限,唯有加大药量喷药,代价高。无人机适宜大规模面积作业,农民个体不可能家家户户都备有无人机,所以,目前多为有偿服务,每亩喷施需40元左右,无疑加大了生产成本。自己人工打药,可以减少这项开销。
总之,农业发展的趋势,必定是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尽管无人机作业,或其他机械作业有一定的弊端,但现代化、智能化一定会取代人工化作业,这个毋容置疑。只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质量的问题了,
种了1500亩水稻,请问用无人飞机给水稻喷药靠谱吗?
我是农药专科,从事病虫害防治工作,有近5年植保无人机飞防的经验,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无人机给水稻喷药,预防效果非常好;当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时候,防治有效果但不如人工喷药效果好。
无人飞机,在农业上应用叫植保无人机,我们简称无人机吧。是近十年比较流行的农业高科技,普及的速度也非常快:2013年左右开始在水稻、小麦、玉米上大范围使用,防治病虫害;2017年前后,已经可以做到喷药和撒肥一体了;2018年,又开始有企业在果树上尝试大面积应用;2020年11月大疆发布了T30果树无人机,使用“枝向对靶”技术大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施药效果。
种植户从原来排斥、观望,到现在的接受、欢迎,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的生产力,在农业上已经开始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使打药这种很辛苦的农活变得很娱乐、很轻松,真是感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每一个人享受科技的快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那,这么一个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
无人机的优点:- 大大提高打药的作业效率。对于像你这样1500亩地的种植大户来讲,如果打药使用人工作业,1个人1天背喷雾器打药20亩地的话,雇15个人还需要5天的时候打完。而如果使用最新上市的大疆T30,1架飞机1小时能作业240亩,1500亩地8个小时就可以打完。不得不说,高科技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 比传统打药节水15倍。像水稻打药,传统方式使用15升喷雾器,每亩地需要2桶水左右约30升,而无人机打药每亩地1-2升药液。这大大的节约了用水量,我们国家是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节水本身就很有价值。另外,南方水稻很多种植是在梯田、丘陵上完成的,取水和用水不太方便,这更加凸显了无人机的价值。
- 比传统方式节省农药。传统使用喷雾器打药,真正停留在叶片上的药液连40%都不到,一大半的农药都随着水滴滚落到土壤里去了。而无人机通过更加精密的喷头做到的超细喷雾,再加飞防助剂促沉降、防漂移、强吸附使农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通过我这几年的反复试验,得出的结论是:无人机在预防时打药,能节约30%的农药使用量。
- 预防大于治疗,对高密度小虫的防治效果不好。如果你的1500亩地,都能做到严格按照植保站病虫害预测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话,使用无人机防治是靠谱的,效果不会太差。但如果等病虫害发生偏重了,再去使用无人机防治的话,是不推荐的。毕竟只有1-2升药液/亩,用水量和药液的覆盖量不够,导致杀虫效果不好。像钻心虫和稻飞虱,就需要用水量大防治效果才好。可能会有人说,那无人机加大用水量不就行了?和成本有关系,再喷药1-2升水/亩的情况下,电池的损耗成本就接近1元/亩了。如果加大用水量,无人机的效率会降低、成本会增加,打药队又要给种植户加钱了。
- 浓度过高,为避免出现药害风险,对农药成分有要求。水稻上作业还好一些,作物不是特别敏感,也不容易出药害。但是如果是果树或者蔬菜,高风险的农药就不推荐使用了,比如:虫螨腈、氟铃脲、氯溴异氰尿酸、噻苯隆、嘧菌酯等。
- 高浓度混配,对配药顺序有要求。打药的时候,经常会杀虫杀菌剂一起进行,另外还需要添加叶面肥,这就会出现多种农药、肥料混配使用。用药量基本不变,用水量大大减少,这就导致浓度过高,而不同的农药剂型在高浓度混配时分子粒径受影响更容易干扰彼此的稳定性,容易出现:分层、沉淀、结晶或者絮状物。建议配药顺序依次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乳油、飞防助剂。
- 无人机更容易受使用场景的限制。能否使用无人机喷药,跟场地的客观情况有很大关系,比如:障碍物、高压线、附近机场、军事禁飞区等。
- 1500亩水稻使用无人机喷药是否靠谱,取决于你种植基地的地形是否集中、平整、无障碍物等。如果这些条件具备,才有了无人机打药的基础条件。
- 你或者你的管理者,是否具备主动预防病虫害的意识和技术。预防大于治疗,发生前期或者预防病虫害,使用无人机是很好的。千万别等到病虫害严重发生了再去打药,那个时候防治效果差,并且多少已经造成了减产,另外也不推荐使用无人机了。
- 水稻无人机打药的飞机租赁成本目前约6-8元/亩,1500亩打1次药需要作业费9000-12000元。打次药不容易,一定选用正规厂家生产且质量上乘的农药,宁远用药成本高一些。不然防治效果不好,白白浪费了打药工费。
我是农药专科,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从事病虫害防治15余年。请关注我,一起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种了1500亩水稻,请问用无人飞机给水稻喷药靠谱吗?
水稻无人机飞防打药在水稻主产区已经很普遍了,可能前两年很多种植户都怀疑无人机打药效果,但如今很多种植大户都选择飞防防治水稻病虫害,甚至打除草剂,但打除草剂比较容易出现药害,包括水稻及周边作物药害。无人机打药防治很高效,在病虫害未发生或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比人工喷雾好;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要增加药液量,多喷水,否则效果不理想。
采取无人机飞防施药有很多优势,首先是施药快、用工少,1500亩地可能三五天就能飞完,若是人工打药,得请好多人,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很难请人;同时打药过程中无需下田,能避免农药中毒;第三,无人机的适应性很强,在山地、丘陵均可以飞,解决生长中后期机械难下田作业的问题,如玉米田。
水稻飞防效果与无人机类型、飞手操作能力、飞防药剂、飞防助剂等有关,无人机宜选大疆、极飞的,价格虽然较高,但性能方面要好;飞手得靠实践多练,容易出问题多是新手或者飞手操作不规范,99%的飞防效果问题,都是操作不规范;飞防药剂则要选择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剂型要求溶解性好,一般不用粉剂的,主要选水剂、悬浮剂、乳油等,以免稀释不好堵塞喷头;飞防助剂能增强抗漂移、增强渗透、促进药剂吸收传导。
根据多年无人机飞防手在南方水稻区的施药经验看:打药时每亩用药液量不低于1升,飞行高度不高于2.5米,飞行速度不大于6米/秒,在喷施除草剂、打钻心虫害虫时,每亩用药液量不宜低于2升,在虫量较多、病害较重时,每亩药液量不低于1.5升。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种了1500亩水稻,请问用无人飞机给水稻喷药靠谱吗?
无人机给水稻打药的技术是成熟的,它的喷药效果与人工喷药效果是一样的。许多人质疑无人机水少 ,认为它效果不好。
从目前无人机打药的结果来看,无人机打药与人工大水量打药,产量和防病效果相同。有时还优于人工打药。
1500亩水稻,不过才100晌地。每台无人机,每年打药亩数,超过15000亩。人工喷雾器打药,完全被淘汰。
即使是开始质疑无人机,打药效果不好的农民,经过二年的观察,也开始使用无人机了。无人机打除草剂效果最明显。
尤其是阔叶类,像鸭舌草,野慈姑。打出来的效果比人工好很多。人工打药,会出现漏打,重复打的现象。
要么药不死/药不到杂草,要么喷重了,药稻苗。无人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它药液漂移会很远。
周围有旱田作物,一定要给遮盖上。无人机在有风天气打药,最远漂移距离100多米。无风天气,漂移距离也得有5米。
许多农民打药时,不注意周围旱田地,结果给地周围的农户,包赔了不少钱。水田地周围有旱田,一定要在没风天气,且留出足够的药液漂移距离。至少十米。
从这三年来,我们实际应用无人机打药来看。无人机打水稻药,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药效也能被水稻很好的吸收。
在预防与治疗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虫害等病害上。是完全能控制,抑制这些病害的。与人工比多了效率 ,少了成本。
无人机的大力推行,让许多农药生产厂家。开始生产无人机专用药。都以水剂与速溶药液为主,但世面上还有许多农药,用无人机喷,效果并不好。
粉剂是无人机喷施困难的药,药粉在短时间内不融化。无人机的喷头比较细腻,喷出费力,喷药效果也不好。
还有的是,多重农药混合。从农药厂家分出来的,多种药剂复配。是经过他们实验的,这些药,按照他们的使用方法,不会起化学反应。
农民自己配置的药剂,很容易起反应。在打农药的过程中,有许多农民的药剂,兑完后会出现沉底,起块,变颜色等症状。
这些药,就是互相之间起了拮抗,药的效果到底如何了,没人知道。无人机喷它们,还会时不时的堵喷头,这情况下喷药效果不好。
可以明确的说,无人机打药非常靠谱。水稻种植区,基本淘汰了人工打药。全是无人机,它安全高效,成本低,效果也好。
种了1500亩水稻,请问用无人飞机给水稻喷药靠谱吗?
种了1500亩地水稻,面积确实很大。这么大的面积,如果发生病虫害,用传统的防治方式不但费时费力,关键还可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水稻的统防统治上,使用植保无人机喷药确实有独到的优势。
1500亩地,使用地面机器打药,恐怕要10多天才能完成,而植保无人机单架每天可完成200-300亩地飞防作业,3架的无人机在正常情况下两天就能完成1500亩地全部飞防任务。
(大面积地块更适合无人机飞防)
(无人机飞防和传统防治的比较)
从2012年国内第一台植保无人机出现,到现在已经8个年头了,植保无人机的技术和使用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的应用上都有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方案。
目前在我国南方各地,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无人机喷药这一方式被大部分农户所接受。 并且在很多省份都有成立水稻统防统治专业服务组织,如某某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某某植保飞防专业合作社等系列农业服务公司。
这么大面积的水稻飞防,跟这些专业的服务公司合作还是比较靠谱的。他们有丰富的作业经验,能够根据你当地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给你参考建议,共同制定用药方案。
针对你的担心,我再给你提几点建议:1、先打听一下当地是否有专业的飞防服务公司,他们的口碑如何?同样是飞防作业,很可能实际防治效果也有差别,因为每个公司或飞手的作业技能水平有高低,责任心有不同。选择好的口碑的飞防服务公司,能让人更放心。
2、一定先让飞防服务公司实地勘察,1500亩地是否能全部实现飞防可能。植保无人机也不是什么地块,什么地方都能使用,如果田间树木、高压线等障碍物较多,或者地处飞行禁区无人机无法起飞;或者地块比较分散等等,飞防公司也无法接单的。
3、要和飞防服务公司签订飞防合同提前商议好合作细节:飞防价格、用药方案、飞防次数以及甲乙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出现防治不力等情况应当怎样解决等等。有了飞防合同的签署,等于有了法律的保障,当然飞防服务公司也会更加用心把飞防工作做好。
(网上飞防服务合同样本)
4、水稻使用的农药要选择适合飞防的剂型。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不适合飞防使用,目前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剂、乳油等剂型在飞防上使用相对安全,具体使用前最好咨询下专业的农技人员。
总之:我比较推荐1500亩地水稻采取无人机喷药,但具体一定要做事先调查,并且签订服务合同的时候仔细斟酌里面各项条款,责任明确到位,免得出现纠纷。了解作物病虫害知识,来找非著名植物医生。本人从事植保工作15年以上,致力于把更多农技知识带给大家!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的话,还请大家关注,欢迎多多评论和点赞!种了1500亩水稻,请问用无人飞机给水稻喷药靠谱吗?
省事实效,,均匀。靠谱,就是成本高点。
依我看你的1500亩稻田面积较大,要是用电动喷雾器喷药一遍也得用时很久,如果用无人机稻田喷药,速度快,省事省时,均匀,相当靠谱的,但无人机费用比人工喷雾高些,你要是为了省钱,可以骑电动车背电动喷雾器喷或用电三轮车上桶装上水,把喷杆加长,多弄几个喷头,用气泵做动力喷,也可省事省时省钱,还有一种高压打药机,功率大,环保,耗油量低,速度快,经久耐用,操作简单,价格低,进口装配,以上喷药设备,你可以咨询一下商家,看那种适合你大面积喷药。
现在南方水稻种植面积大的,很多种植户用无人机喷药,根据你的面积大的特点,还是用无人机较好,费用也不会太高的。请酌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