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唉!友友说的是哪年哪月的粮食价格啊?小麦1.7元,玉米保持在1.4元!

农民光盼卖个好价钱呢!可是,物价这个鬼行情,谁也说不准。可能农民天生就这样的穷命吧,反正是前撵后兑,总是赶不上卖个好价钱的时候。

就连农村的粮食收购商、收购站(点),现在也正在发愁呢!

确实,去年秋后及今年春季,玉米和小麦的价格一路飚升,有的地方小麦价格一度涨到每斤1.7元,玉米每斤涨到1.5元左右或以上。

收购商自然是心里乐开了花!而种粮农民并没有乐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都是在大多数农民把粮食卖了以后才涨的。农民这几年都习惯把粮食收获下来直接售卖了,价格再涨,自己没货了,也是白搭。

玉米收购商,当时收购的粮食有部分没有出手,眼瞅着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幻想着再等等,卖个更好的价钱。

结果,事与愿违,麦收以后,谁也没有料到玉米和小麦的价格会跌落下来,玉米跌至每斤1.35元左右,小麦也是在1.4元左右。

有的收购商去年秋季收购的部分玉米和今年麦季收购的小麦尚未出售,因为价格不理想,现在出售,大有亏本的趋势。

不出售吧,马上又要过秋天了,一是场地是个问题,原来的粮食占用着地方。二是资金周转问题。

所以,部分收购商盘算赚大钱的美梦即将破灭。正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期盼国家能够稳控物价,老百姓心里也踏实些。

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问: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你就是小麦涨到十倍的每斤十七块钱,玉米涨到十四块钱,农民中也不会有几个能赶上这个好价钱的,种小麦的粮农只有等到两个两月后的六月中下旬,种玉米的粮农只有等到五个月后的九月份,他们才有可能卖上个好价钱,而且,小麦玉米还要一直保持一块七和一块四以上的好价格,如果到那时粮价下跌了,粮农也不会卖上好价钱的。

因为,小麦一块七的这个好价钱是现在的三月底四月初上涨的,冬天,和去年夏秋的小麦价格只是每斤一块二,粮农早已在一块二价格的时候就已出手了,他们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手中没有一粒小麦了,这时你就是涨到万元一斤,也与他们无关,只有看着这好价钱而跺脚眼馋了。

种玉米的粮农,也有多半早已出手,玉米再涨价,也只是极少数手中存着玉米的粮农能赶上这个好价钱,其余打工的农民,种菜的农民,养殖的农民和早已把玉米卖掉的粮农都赶不上现在这个好价钱,他们中的种粮的粮农所期盼的,就是等他们还没播种的玉米到秋天能赶上这个好价钱。

如果说现在的粮价是个好价钱,那只是让囤粮的粮商去赚钱了。

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谢谢邀请!

既然粮价大涨,只要政府不加限制农民卖粮,只要农民手里还有可卖的粮食?农民手中的粮食就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粮价上涨永远追不上日用的物价上涨,关键是现在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再就是中间商赚取,真正到农民手里也多不了几个。除非是大规模的种粮大户。要是就靠种分的囗粮田涨到三元一斤,农民也没几个钱!?

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粮食,民生问题。

国家政策必须管控,以安民心。

粮食涨价齐天,农民也不可能富起来。

源头:水涨船高。

粮食价上涨,与之有关的化肥,农药…系列多米诺骨牌跟着上串,农民能净增几何?!

粮价大涨,小麦来到1.7元,玉米保持1.4元,农民能否卖个好价钱?

多谢头条问答邀请了!粮食价格高摆在这里,农民能不能卖个好价格,决定的因素还是在农民。国家每年都有“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民托底,但农民手中的粮食还是低于“最低收购价”卖出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农民只是怨声载道,却很少有人从主观上找原因,认真地检讨一下自己。我们的粮食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符合3级以上国标?!如果不符合国家3级以上标准,无论粮食价格再高,农民也卖不上好价格的。

一、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原因,还是粮食等级低,水杂质多,给贸易商压价理由了

我是职业农民,这几年我们种植的粮食价格非常低,而且没有定价权,也没讨价还价的权利,全部由贸易商给多少钱是多少钱,卖不出好价格。中间商的理由就是水分超标,杂质多,品质差,只能是当饲料加工用,不能当粮食加工…云云。吓得我们赶紧卖掉,不论价格如何了。许多农民与我们一样,心理准备一点都没有,任由中间商贸易商摆布,还真相信中间商鬼话连篇。其实中间商嘴里有一句真话吗?我们农民粮食如果想卖个好价格,必须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价格。首先是绿色种植,环保有机种植,粮食要晾晒干燥,或是烘干,扬场入库,待价而沽,不要着急卖。粮食都是在农民卖光了才涨价,我们农民总是慢半拍,或是“踏空”,主要是农民喜欢集中在某一时段销售,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如果储存起来,价格上涨时销售,可能要好一点,就卖个好价格。

二、“卖跌不卖涨”是农民的通病,不要去追求“最高价位”,我们农民只能有“心理价位”

过去我们这边农民总是“卖跌不卖涨”,价格越涨,越不想卖,可价格稍微跌一下,吓得赶紧卖出去。粮食总是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卖掉了,没有人卖出所谓“最高价”,没有人卖个好价格。农民都是“随大流”,人家卖,我也卖,没有人卖粮食,谁也不想率先卖,谁也卖不出好价格。我们“心理价位”不能太高了,要合理确定自己粮食价格,多做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市场风险。不能当“洋泡”,让人耻笑。但也不能处于弱势地位,该争取还是要争取,不能任人宰割。我们不要追求“最高价”,达到“心理价位”就是好价格。现在网上小麦1.70元一斤,玉米1.40元一斤,这是网上报价,也是期货市场价格,不是现货市场价格,有一定水分,市场价格也是迅息万变的,到小麦上市时,可能价格会下降。我们能做到的把粮食品质、级别提高一点,才能卖个好价格。

三、农民粮食卖个好价格,这可能是“理想化”了

“粮食能否卖个好价格”,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价格”可能是“理想化”了,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只有知足,才能觉得是个好价格,只有不与人家比较,才能卖个好价格。比别人价格低,就觉得亏本了,也是不对的,你的功夫没做到位,你的粮食品质比别人家差,怎么可能卖个好价格呢?所以,粮价没有可比性,也没有统一的价格,只能是有高价,有低价,参差不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