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
我个人认为,这不是该不该废除的问题。而是现行的国家政策和传统的丧葬习俗如何协调合理解决的问题。
全部实行火化是国家提倡的,是鉴于环保和节约土地而考虑的。而农村人习惯上难以接受,主要考虑,人死后入土为安,把亲人烧成一把灰从心理上觉得“太残忍”,不忍心,是对逝者的“大不敬”。
到底哪种方法更好,专家方面的意见一直以来并不是很一致。至今,仍有专家称土葬并不和环保和节约土地相矛盾。土葬进行深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葬埋后不立坟头,地上不误耕种,也不会造成浪费土地。
实际上,实行火化后,如果国家不做统一处理安排,把骨灰盒集中管理的话,个人再建墓地或立碑等,仍然解决不了环保和节约土地的目的。火化过程中,不论是燃油焚烧还是电动分解处理尸体,它也会产生污染气体或烟雾排放,同样对大气也是一种污染源。
从节约丧葬成本方面说,虽然说火化对老百姓是免费的,只是国家和民政部门承担了必需的电力、设备或燃油的消费。相比土葬使用棺椁代价并不低。
以上说了,这不是该不该怎么葬法的问题。既然国家形成了法律规定,要求火化,禁止土葬,人们唯有服从执行了。否则,就是违法。这种被处罚的例子已经不少见到过。
目前,我们这边,人死后都是按要求进行火化的,火化费免费,并赠给骨灰盒。人们对实行火化已成自觉行为。
不过,尸体火化后,村民怎么埋葬,比如直接挖坑砌砖池,把骨灰盒放入池内埋葬;或不垒砌砖池,直接挖坑埋葬;或者仍使用棺椁把骨灰盒放入棺椁里再打墓坑穴埋葬。立不立坟头(即使当时立坟头,以后也会逐渐平掉的,耕种地方便),一般就没有什么部门或人干涉过问了。
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
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从原始社会至今,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实行土葬,并没有影响死者与活人争耕地的这种现象,可就是在近些年来,越是火葬,越是占用土地,而且占用的时间可能要远远超过土葬的占用的时间。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土葬看起来在三五十年内占用土地面积较多,但年久之后自然就变成平地了。在农村实行土葬是完全可以的,其实,我认为火葬是对死者的不够尊重。最关键的是,实行土葬,政府部门是乎可以考虑,控制不允许土葬者立碑箍坟,这样一来,坟墓久而久之会自然消失,中国几千年以来,我们在当地又发现有多少坟头?土葬后,死者的遗体自然腐烂,没有影响什么环境,还给地下增加了肥力,何乐而不为!
其次:在农村实行火葬的话,反而永久性的占用了耕地。在农村实行火葬后,同样要垒坟头,如果允许立碑箍坟头的话,等于就永久性的占有了。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繁多,到那时,真的是死者要与活人争耕地了,只有在农村废除立碑箍坟倾向,才不会出现死者与活人争耕地的现象!
再次:农村传统的丧葬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变得了的。由于中国农村,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要想改变这个习惯,只有待农村老人渐渐的老去,青年人逐步进城,再过二三十年后,到那时,全面实行火葬可能就没有问题了!你们觉得呢?
我是青山老胡,这仅仅是一己之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
火葬可以,要正确规划引导,别光只是走完火葬程序后就不管不问了,这样火葬的意义不大,大部分农村的火化完又照常启动土葬那一系列操作,装棺,超度,道士先生远风水宝地下葬等一个不落下,这样的算哪门子的火葬,比之前多出个火化费用是真的
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
实行土葬和实行火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指导,不能搞一刀切。
中国是个大国,地域辽阔差异性很大,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人死后葬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搞土葬,有的搞火葬,有的搞水葬,有的搞树葬,等等,对这个问题国家也没作统一规定。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还是以火葬、土葬为主。城市里人死后都火葬,农村人死后有的火葬,有的土葬。农村实行火葬的人,一部分是职工干部,死后要领取丧葬费,工资补助。领取这两笔钱,都要火化证明,所以必须火化。还有一部分是平原地区和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要实行火化。对那些偏远山区。交通不方便车辆出入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土葬。
目前,不管火葬还是土葬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火化后再进行土葬,即浪费钱又浪费土地,有的土葬后留坟头过大浪费了土地,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改革。当然,有些地方也出现了新的葬法,例如,土葬不留坟头,栽棵树或种一片花等,有的把骨灰撤入高山和大海。我想随着人类的进步,殡葬改革也会越来越文明。
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
农村土葬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葬礼风俗,突然废除,许多老百姓还适应不了。
农村土葬不占用耕地,一般都是选择山地,或山脚下的一个坡地上。许多村庄还请了“风水先生”考察过,确认是最佳的宝地葬山。村里一代一代的老人逝去,都安葬在同一座葬山上。每年的“清明节”,村上在城里赚钱的年轻人,都开车回来祭祖,他们大包小包的,提着冥币、香烛、爆竹等,沉痛悼念逝去的亲人。山上葬有历代逝去的祖宗,年轻人一个一个的都要烧冥币祭祀老祖宗。每年的“清明节”,葬山上都要热闹几天。现在突然要废除土葬,实行火葬,许多农民想不通。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人,听了废除土葬实行火葬的消息,心里感到十分难受。他们认为是对逝者的不忠,太残酷了,常言道:“死者为大”,我们用这种残忍的做法对待逝者,总觉得于心不忍,对不住逝去的老人。
政府部门控制村民为逝去的亲人建豪华坟墓,肆意扩大坟墓的占地面积,为死者建围墙,建灵屋等,这个是应该的。其实这些建筑意义并不大,只不过是张显生者的门面,说明死者晚辈在外赚了钱而已。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文件,“严禁村民扩展坟地面积,建豪华坟墓。…”这个完全有理由说服群众,他们也都会口服心服的。
国家要在农村废除土葬,实行火葬。政府部门各级领导要在群众中,先做好宣传工作。要向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再统一实行具体做法。如果宣传工作没有做好,突然按文件要实行某项做法,群众一时难以理解,甚至会发生冲动。
以上是农村群众对“农村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的看法和心声。该不该废除,那是国家的政策,我在文中只是表达群众的心声。谢谢阅读。
农村到底该不该废除土葬,全部实行火葬?
人死如灯灭,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人死后怎么个葬法,对死者都无所谓了,所以,丧葬方式改革,只是从活人的角度考虑,要从有利于活人的角度出发。中国推行火葬的原因,是基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发展速度加快,土地资源有限,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严重而考虑的。
也就是说,推行火葬,首先是为了节约耕地,同时也是为了推行丧事从简、厚养薄葬的风尚,减少人死后大操大办的浪费。而建国初期,各种传染病还没有完全消灭,因传染病死亡的人土葬,会造成更大的传播性,因此党和国家才下决心推行火葬。应该说,国家的初衷是好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一政策推行起来走了弯路,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几千年来,汉族人一直讲究木棺土葬,推行火葬,首先人们心理上接受不了,人死后要烧成灰,这让大部分人感到害怕,所以当时听说要实行火葬,有一些老年人在政策还未推行时自杀死亡,就是为了避免火葬。
而正是传统观念作怪,火葬这一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讲,只是实行了火化,并没有实行火葬,因为火化后人们还是要对骨灰盒依俗土葬,因而出现了二次葬现象。火化费、骨灰盒费用,有时候并不比棺材便宜,而火化后回家还要按照传统习惯,又是报庙又是守灵,照样是三日殡六日殡,那套程序一点不少,对于孝子贤孙来说,钱没少花,罪没少遭,火化的好处没有感觉得到。
而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地方火化后照样土葬,照样留坟头,照样树碑,耕地并没有节约,反而随着经济发展,大圈坟地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对于环境来说,当初的传染病基本消灭,火化不火化并没有什么影响,而火化不管是烧油还是烧电,只要是焚烧,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中国的火葬制度推行,实行上是失败的,火葬只是火化,人们照样要入土为安,所以对于移风易俗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对于坟头占地现象,也有不少人提出,死人的坟头有个自然淘汰过程,现实中人们上坟,无非是上三代五代,百年以上的坟头,很少能够见到。死人和活人争地的说法,实际上并不符合现实。
个人的观点,对于丘陵山区的农村,山岚等不宜于耕种的土地较多,在没有传染性疾病的前提下,土葬并没有什么坏处。但平原地区和城区,由于土地资源较少,应该提倡火葬,火化后可以埋葬,但不应该留有坟头,更不应该树碑和圈坟。要引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提倡树葬、河葬、海葬等新式葬法,减少二次葬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许多事情,应该因地制宜,最好不要搞一刀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