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能体现最穷的对联吗?

有个光棍汉自写对联:

有父有母有兄弟,

无儿无女无老婆。

横批:光棍一个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谐音缺衣少食)

你知道能体现最穷的对联吗?

该过年了,一光棍汉不识字,见到别人家,家家户户贴春联,庆贺新春。光棍汉也想贴春联,但是家里穷,红纸也买不起。于是他便求告地主家,讨要一幅对联。

地主家也挺大方,答应送一幅对联,帐房先生略略思忖,龙飞凤舞,不大的工夫,写就一幅春联。

上联是:半间瓦房内套窑

下联是:独自一人真逍遥

横批是:塌了嘬乎

……

你知道能体现最穷的对联吗?

有一付对联,很是巧妙。上联是数字,下联也是数字。横批是方位词。巧妙地体现了最贫穷的生活状况。上联为:二三四五,下联为:六七八九。横批则是:南北。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无东西。此对联别居匠心,回味无穷!

你知道能体现最穷的对联吗?

封建社会穷富两差距,富裕得流油,穷得无财米,老鼠进屋溜达一圈唅着泪出来的,叫一苦,

穷风穿骨无财米,

饮尽西寒暴野尸。

岁月望日不饶人,

陋室魔幻影空还。

你知道能体现最穷的对联吗?

我看到的能体现最穷的对联,是在七十年代。

那时候是人民公社时期,我家邻居姓李,家有十多个孩子,人多劳动力少,挣的工分就少,因此年年欠生产队三角债(饥荒)。那时虽然欠生产队钱,但每个人的口粮(粮食)照常按人口分,所以不至于吃不上饭。

那时他家新债落旧债,欠生产队一千多块钱了。一千多块钱,在当时是一个挺吓人的数字。社员上一天工,能挣十分工,一分工还不到五分钱,就是说一天挣不到五毛钱,也就是二、三毛钱的水平。那时候年底结算,谁家能结余一百块钱,就算有钱人家了。

当时不少社员都说,老李家欠生产队这么多三角债(钱),生那么孩子干啥?现在是还不上(三角债)了,等孩子长大还吧!听别人说,这家的主人老李头,穿过几天二尺半(即当过兵),嘴很能白话(东北话很能说话)。每当听到人们议论他家,他总是说,“生那么多干啥?我当过兵,真的打起仗来,现生还不赶趟(来不及)呢!”好像他多生有理,多生孩子有功,就是为了当兵打仗似的。

记得是在一九七三年春节吧,这个老李头家大门上贴出一幅对联:

三角债来年年还

艰苦奋斗几十年

横批:欢度春节

这幅对联称不上对联,但也押韵。那时候我天天去老李家,和他家小孩玩,听他家小孩说,这对联是他爹(老李头)自编的,也是

他爹找人写的。

后来,老李头家的三角债还是年年见长,看来确实是无力偿还了。

再后来,老李头一家欠生产队几千块钱了。好在赶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生产队解体,土地承包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老李头欠的债也就不了了之了。

你知道能体现最穷的对联吗?

封建社会穷人,无米下锅而愁白头发,死后无钱安葬,弃尸荒野喂野狗。有人写这幅对联。

上联:一夜白须发,多亏邻里救难

下联:片刻狗噬尸,不用埋葬花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