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个人观点,我认为玉米高产不高产和免耕或耕地播种没有必然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玉米高产需具备它高产的条件和因素要求,即“水肥土种密保工管”有这些条件保障,玉米才能高产。哪一环节做的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就是说,在保证水肥、肥沃的土壤质量、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精细的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治)下,玉米才能高产。和怎么样播种关系不大。
夏玉米多采用免耕播种近年来,玉米(夏玉米)种植上,多数农民是采取免耕播种的,即麦收后不整地直接铁茬播种,种肥(底肥)同播。播后浇“出苗水”,或播前有墒情、造墒及雨水墒的就墒播种。以后加强水肥管理(追肥)、病虫草害防治即是。
通常春播玉米,多数采取整地造墒再播种的方法。因为,春播玉米,天气越来越暖,由足够的适温生长时间,不担心整地所用时间。
而夏玉米播种,应考虑玉米生育期适温时间,越早播种越好,有“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
麦收后直接免耕铁茬直播、播后及时浇水保苗,可减少整地的麻烦及时间。使玉米苗早3~4天播种。
因此,夏玉米免耕技术是一项快捷的农耕作业方法。但跟玉米高产低产关系不大。
注:说明一下,这里指多年耕种的好土地。如果是新开垦的千年老硬荒地,还是造墒、整地、施肥、播种为佳。免耕就不适宜了。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玉米免耕播种,作为一种新型的、正在逐步推广的玉米种植技术,在产量、抗性以及对土壤的保护来讲并没有什么优势,而其缺点在洪涝或者干旱的年头缺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还是建议您仔细考量之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玉米免耕种植,就在当年的前茬作物基础之上不进行整地作业而直接播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在我们东北地区现在也有使用免耕播种机在上年前茬作物的基础之上直接播种玉米。只不过,推广的面积不是很大,一些农民朋友对这种“懒汉”种植方式有一些抵触,
1、玉米根系生长不好。常规的玉米种植,都需要在前茬农作物收割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耕、耙地、旋耕等方式对耕地进行整地作业,打破土壤的板结、沉降等不利情况以及破坏犁底层,改变土壤的“亚健康”状态,以有利于玉米的根系向土壤的更深层生长,相对来说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是比较科学,对耕地的保护也比较有利。但是,玉米免耕种植,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原茬的基础之上直接进行播种,土壤的恶劣状态并未改善,对根系的生长量以及生长深度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能有的朋友说一些免耕种植的地块会有深松作业,也相当于深耕了。如果您仔细想一下,深松和深耕的处理方式一样吗?作业之后的土壤处理状态一样吗?深耕是将深层的土壤翻到表层在通过旋耕的方式将土壤打的细碎,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明显的增加。但是深松呢?只不过是打破了犁底层,但是对犁底层上部的土壤并没有明显的疏松、破碎作用。单独的依靠深松能改善玉米根系的长势吗?这是不现实的。
2、土壤保肥水能力下降。玉米的免耕种植,由于其特有的“懒汉”处理方式,土壤的板结、沉降等“亚健康”状态并未通过整地的方式改善。这也就意味着前茬作物种植的过程会导致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变小、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吸纳肥水的能力也会显著的下降。施用相同肥料的同一地块,整地之后种植的玉米长势就要比免耕种植的玉米长势好一些。为什么?因为通过整地作业过程的地块,在犁底层、土壤颗粒间空隙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容纳肥水的能力要强一些、肥料利用率也会好一些。
3、极端气象条件下的抗性大幅降低。对于这一点,主要是体现在土壤方面,已经被前茬作物“压缩”的土壤,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更多的水分,会出现什么情况?一旦出现较为集中的降水,土壤不能吸纳更多的雨水,造成大量的降水随着地表径流而流失;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情况时,土壤中的容纳的水分有限、不能满足长期干旱条件下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使得免耕种植的玉米在表现上与常规的玉米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免耕种植的玉米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抗性会大幅降低、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大幅降低,不利于玉米的安全生产。
4、免耕种植的玉米在产量和长势上没有优势。对于这一点来说,2019年采取免耕种植的农户在夏季玉米生长的前期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出苗率低、保苗率低、长势差、产量也有一定的下降。我曾经在一个视频上看过一位农民朋友的深刻感悟,影响了一年的收成啊。其实仔细想来也是必然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理化性质差、成苗率也有一定的下降、根系的生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产量能不降低吗?
玉米的免耕种植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以及争抢农时上的优势,因为免去了整地作业的一系列过程。但是从土壤保护、产量、品质以及抵抗不利气象条件方面,免耕种植还是有着一定的劣势。所以,对于这种“懒汉”种植的方式来讲,还是需要进一步的通过区域性的试验来辨别其优势和劣势,而不是盲目的大面积推广、普及。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得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我们都知道,农作物的长势、产量和品质,与农作物的根系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对于玉米这类旱田种植的农作物来说,深翻的时候深度每增加一厘米,根系的生长深度也会相应的增加一厘米。我记着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一个老教授说的,如果土质情况良好、深翻的深度够深的话,玉米的根系可以扎到地下1米的深度。这样的根系生长量是什么概念?对于水肥的利用率增加又是什么概念?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玉米种植之前都需要进行深翻整地,目的就在于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但是免耕种植来说,由于缺少深翻的过程,土壤经过一季的种植以及降水、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是比较黏重的,不利于根系的生长。
保肥水能力差
土壤吸收肥水的能力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间的孔隙度大小密切相关。在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深翻之后的农田的保肥水能力一定会比免耕的地块好一些。因为经过深翻、整地之后,表层20-30厘米深度的营养土层被整体翻起,在经过旋耕机等机械的参与,土壤被打的细碎、土壤颗粒间空隙也会增加。相应的,这样地块保肥水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免耕的地块呢?土壤板结、黏重,可能表现上看起来土层下部也很湿润。但是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下,下部土壤根本没有积蓄大量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必然会增加种植过程中的肥料用量。
抵抗不利气候条件的能力变差
首先是根系生长不良,抗倒伏的能力降低。而且,根系生长不好,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和利用率也会降低;其次是土壤沉降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颗粒间空隙减小,吸收肥水的能力也会降低。这就造成干旱年头,这样地块的抗旱能力更差
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玉米免耕覆盖种植·或机械化技术季节性的玉米免耕播种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以及节能省工、增收稳产等优点,近年来在临沧市开垦的区域迅速广阔。临沧市云县 凤庆县.永德县.的农场在部分地块进行试验成功后,2020年大面积推广。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作业工序:1065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垂爪式麦秸粉碎机进行麦秸粉碎同时铺撒秸秆(对秸秆多的地块用打捆机打捆,防止秸秆成堆堵塞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播种量42~45kg/hm2)同时施肥(磷酸二铵300kg/hm2)→化学除草防虫→玉米生育期间浇水(2次)追肥(尿素150~225kg/hm2)。
玉米免耕播种优点:
1、免耕直播省去了耕地作业,节省了作业费和工作量·直接可用锄头打窝方法排列为一字型播种辅土·期提前比常规平播提前1~2d。若遇阴雨天,免耕更会体现争时的增产效应。
2、免耕地块蓄水保墒能力强。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土壤的水、肥、气、热可协调供给,干旱时土壤不易裂缝,雨后不易积水。与翻耕的比玉米生长快,苗情好。另外,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相应提高。
3、玉米抗倒伏性好。免耕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加之原有土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玉米根系与土壤固结能力强,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强。
4、麦秸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经测算,玉米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增收玉米765kg/hm2,同时可减少耕地作业费105元/hm2,间苗费60元/hm2,玉米生育期间减少1次浇水,节水节油75元/hm2。*志华:原作。
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问: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用紧挨着的同样两块地种玉米,一亩深耕,一亩免耕,施同样的肥料,同样的管理,到秋后收获的结果,肯定免耕收不过深耕,如果不信你就去做个实验。
庄稼的根和树木的根不一样,树木的根可以扎下几米深以下的生土层里,庄稼的根只扎在几十厘米的壤土层里,壤土就是熟土,每年都来回翻腾的就是熟土,多年不翻的土慢慢的就沉积为生土,生土层里的有机物是缺乏的。
庄稼生长一年,把几十厘米之内有机物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吸收殆尽,转年种植就要补充养份,才能好好的生长,这补充的养份应该要均匀的施在土壤中,庄稼才能够充分好好吸取,如施在表面或浅土层里,玉米的根系就会很浅,深处找不到营养,根系浅玉米就不会很壮,遇风雨还容易倒伏,施在土表的肥料容易挥发和流失,而土壤深层又没有补充到微量元素,体现在营养缺乏就在玉米的灌浆期,灌浆期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就会造成减产。
植物根长在土里,它一年新陈代谢的物质都会落在土表,经过一年的日晒风吹雷击雨润,会化合出丰富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这就是营养们自然补充,但只覆在土表,经过深耕才埋藏于土壤中,不会流失,所以农民们才会说,"秋耕等于使茬肥″的,同时施底肥也是通过深耕才把肥料施在土底的,深耕打破了一年的土层沉积,使其重新组合,对庄稼生长是有利的。
所以我认为,免耕种植玉米不如深耕后种植高产。
免耕播种的玉米高产吗?
我去年买了一个种肥一体播种机,特地在一块地里做了免耕播种试验。由于前茬种的也是玉米,我就冲着茬的空间播种,结果种了几行,与茬垄错不开了,就以现在的行距播种,播种的过程有点费事。我是用小手扶拖拉机播种的,种子和化肥的重量加在一起份量很重,一个人往起端很费力,地头回头,人需要出大力才能把控,由于是白茬地,播种起来也很费事。播种以后由于好长一段时间不下雨,再加上播种深度没掌握好,玉米上来苗不全,不过,玉米后来长势很好,拨玉茭时,棒子都挺大,是历年来收获最大的一年。我想补充一点,就是由于肥料用量没控制好,二亩才用了一袋化肥,八十斤的袋子,平均一亩才用了四十斤。我想有播种条件的农民朋友说一句,免耕不至于减产,还有增产的迹象,希望大家先小范围试种,然后看效果再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