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收麦子后,麦子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农村收麦子后,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是农村人,很容易确切的回答。麦子收回后,是留着还是卖掉,是随着社会大环境而变化的。一般有两种情况:过去和现在。
一、前些年的做法
在改革开放前后及以前的时候,农民收获的麦子,都要留足自己需要食用的麦子,和种子。剩余部分再卖掉变现,换成钱作为购买农资及日常消费用。
通常留多少也没一等,家有几口人的留三千两千斤的。那时,多为磨面坊加工磨面,或到面粉加工厂换面。100斤麦子可以出90斤面粉,麸皮一般就作为畜禽饲料了。
二、现在收了麦子的做法
尤其是分田到户后,农民逐渐就不储存什么粮食了,也不再自己磨面了,嫌磨面麻烦,你还需拣簸干净,用水把麦子洗淘一遍,或用湿毛巾擦拭一遍,确保麦子干净,晾干才能磨面。
现在省事了,吃面或馒头,农村大超市里经常有货,人们生活条件也比过去好了,谁也不差起省两毛贵两毛钱了,一律购买面粉、馒头、面条。
前几年有相当部分的农民,买面粉自己蒸馒头吃,称之为自己发面蒸的馒头劲道口感好!或许有这个因素。说白了,还是说省个钱。“生贵熟贱不如起火做饭”这个理谁也懂。
近年来,农村农民自己蒸馒头、擀面条吃吃的,占不住5%了,多数是买了。即使馒头面粉都是买着用了,因此,也就不存什么麦子了。
三、环境发展变化,也无需存粮了。
现在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多数农民把土地流转了,地都不种了,何谈存麦子呢!即使有少部分农民,觉得流转出去不如自己种着划算,仍然耕种着土地,但收获多是机械化作业,收获下来直接就出售了。
收购站点湿干都收,以质论价。有的农民先收到家里,也是暂时性的,等待什么时候价格高时再出售,并不是留着吃的。
反正我这十几年来,家里一颗粮食都没有存,土地流转了,也没有粮食可存了。实际这样做也不够安全妥当,不利于“备战备荒”,万一有个万一,灾荒年什么的,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俗话说“家中有粮遇事不慌”!这家中一粒粮食都没有,遇事不慌才怪呢!不过,现在都成这样了,走着说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说一步吧!您说呢!
农村收麦子后,麦子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跟具现在农村壮况,百分之九十的家挺,留夠吃的,把多于的全部卖掉,为了高产,在换新麦种,
农村收麦子后,麦子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们家每年都收一千多斤小麦,我喜欢留着,我觉着自己家收获的小麦做馍口感好,吃到嘴里有种麦芽糖味。令外,自己亲自将小麦淘洗干净凉干再去磨面,吃着放心。
我们村有个磨面加工门市,专给村民磨面加工,你在现场看着,不加任何添加剂。麦麸皮不要当加工费钱。我们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是来此处加工面粉。
大部分村民留够当年吃的小麦,剩余的小麦卖掉。因为这几年小麦连续丰产,沒必要留很多小麦,不好保存。
农村收麦子后,麦子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现在像我们老家,一般种麦子的人很少,种也是种的够自己吃就行了。一般小麦都是种在地里,田里很少有人种,为什么呢?
因为麦子收割都很麻烦,在加上打麦粒出来,还要顶着烈日阳光照晒下才能把籽打出来,因为种的少也叫不到收割机,所以都是人工收,好辛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像有的平原地区,关中这些地方种的麦子多,一连串几十亩地的全是麦子,人家到是用的机器收割,这样多省事,光拿麦粒回去。像他们麦子种的多的自己吃也吃不完,肯定要卖些了,因为年年都要种留多了也不好,麦子容易生虫,放时间长了也不好。
农村收麦子后,麦子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眼下全国各地已经进入麦收季,国家今年加强了粮食托底收购的力度,农民不会存在卖粮难,那是否要趁机将收获的麦子卖掉呢?
鉴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世界形势的复杂,国家加强了粮食安全的举措。在今年的国家一号文件里,已经推出了系列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的举措。其中关键性的措施就是粮食收购政策在之前逐步放松和减缓国家托底收购、降低最低保护价以及酝酿粮食收储政策更深层次的改革的时候,今年再次明确粮食的托底敞开收购,所定的最低保护价也略有提高。
所以,今年农民进行粮食生产具有了颇具保障性的第一层利好,大可以放开膀子种粮。
究竟该及时卖粮还是捂在手里赌价,且听浅析。今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从国内到国外,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粮食供应问题,这也是引起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的关键。最初我国武汉爆发疫情出现封城的时候,因为物流受阻,市内的大米等食物供给出现问题,武汉市场的粮价一度飞涨!后国家紧急从东北调粮缓解这一局面。世界上各个国家疫情爆发的时候,许多城市也出现了市民抢购粮食、日用品等现象,出现供不应求,价格猛涨。所以,只要疫情不过去,粮食的囤积和物流受阻都能让市场粮食价格上升。何况疫情趋紧后,各个国家都限制了本国粮食等物质的出口,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将大大削减出口量,有的国家还直接中断!这一定程度推升后期世界粮食价格,有的国家必然出现“粮荒”。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至少未来一到两年内粮食价格会一定上涨并保持买方市场,让粮食持有者在后期多获利并随时出手提供了保障。
其实,在促推粮食价格坚挺并较长时间保持买方市场还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层因素是美国等国因疫情引起严重经济危机后,发动局部甚至更广层面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大增。第二自年初以来,东非、南亚和中东发生了严重的蝗灾,眼下在这些地方正遭受第二波更大规模的蝗灾,按照国际专家分析和从蝗虫的习性判断,不排除还有第三波、第四波!那么占世界人口不小比例的这些国家遭受饥饿的可能性也加大。何况,不久前美国为打击叙利亚,直接将大面积的麦田投掷燃烧弹烧毁,让该国粮食生产遭受重大打击,这必然促使相应国家到世界市场找粮,进一步推升世界粮价!
所以,粮食惜售是能大概率地赌中后期的高粮价的。
国家是希望农民卖粮还是存粮呢?在此强调后期粮价上升,建议农民可以捂粮是不是与国家的愿望相佐,容易引起我们国家市场出现粮荒呢?
我估计,中国在短时期内绝对不会出现粮荒!即使当前农民不卖粮,中国市场仍然能保持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这是当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由于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同时又是最先摆脱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所以成了世界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的主要供应方,加上之前已经保持了服装、机械、电子产品等的主要出口,世界上包括美国的大多数国家,他们都需要通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来平衡贸易。或者换句话说,需要用农产品出口来换取购买相应产品的世界货币!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等国在疫情后宣布实施粮食出口禁令,我们国家各大港口仍然有来自美国进口的大豆的原因,我相信,包括原来所有的向我国粮食出口渠道,除非完全的疫情阻隔,都必将存在继续向中国出口的动作!如果有必要,中国还可以逆世界预期形势开辟更多的粮食进口国和渠道!
也就是说,在近段时间内,只要不发生战争,我国粮食进口的渠道基本上是畅通的!
那么,国家这样的情况下,为确保粮食安全,鼓励本国农民种粮,仍然要实现给本国人民托底保护价收购,实际上对国家来说,这是种负担,也会考验各地的仓储条件,加大收购粮食的财政资金支出。
我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惜售的话,让市场上继续消耗进口粮食,同时实现藏粮于民,减轻国家用于收储的财政压力,这是国家和农民一起应对未来世界可能出现危机的最佳办法,也能够达到国家和人民在未来实现双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农民是利己也好,还是利国也罢,完全可以将粮食在搞好仓储的情况下,看看形势再说,至少一句老话错不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欢迎不同意见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点赞、收藏和转发,更多内容请关注“原生态乡村”!
农村收麦子后,麦子是自己留着还是卖掉了?
我们宝鸡贾村塬,大多麦田开始拉黄涛了,每年六月五六号麦子就收割混了!大多年轻人干脆利落,把收割的小麦直接卖给地头的收粮车,省去拉运、晾晒、清粮等等麻烦;也有一半的家庭把收割的麦子拉回家,晾晒干,用清粮机风吹干净,存放到冬季,粮价好一些再卖。
现在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好多家庭除粮食收种回家,大多时间在外务工,孩子们也进城读书,所以农村家庭给自己留的麦子普遍很少,三五袋子(碳肥袋子)就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