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
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还田,必定会对下茬作物小麦种植带来一定的影响。唯有早做预防,做到“未雨绸缪”。从小麦播种至以后的生育期间,都要重视防治工作。
大家都知道,锈病在小麦上发生的几率远大于玉米等其它农作物,说实话,多少年来,锈病发生在玉米上,且爆发严重、面积之广,是多年以来罕有的。
今年的玉米锈病发生严重,祸及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进入7~8月份以来,高温、多雨、多湿、及玉米的种植密度等。
锈病传染性强,发生迅速,防不胜防。锈病的病菌孢子堆,可通过风雨、灌溉水传播,传染速度快,发现苗头如不及时防治会很快殃及全田。
受害植株叶片枯黄干死,使植株出现早衰死亡,未灌浆完成的玉米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对下茬作物小麦埋下了潜在的传染危险,要及早防治,以免后患。有条件的把玉米秸秆运出地外存放,(听说局部地区允许焚烧,效果也很好),尽可能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
整地时可以加入强力杀菌剂施入土内;小麦播种前切记要药剂拌种,并要比往常年增加杀菌剂药量;在冬前打除草剂、春季返青期、抽穗期及生长后期期间,每次打药除草、除虫务必加入杀菌剂。
生长各期发现苗头及时喷药处理,杜绝扩散传播传染。
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
今年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就是雨水大,气温低,结果导致夏玉米锈病大面积流行,表现为叶片发黄,锈迹斑斑,最终叶片和茎秆过早枯萎,果穗倒头,籽粒不饱满,产量下降。
像我们北方地区,基本上是收获玉米后播种冬小麦。大家都知道,现在几乎都是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秸秆还田,那么带有锈病菌的秸秆是否会传染到小麦身上呢?
要想知道答案,需要了解小麦锈病。小麦上发生的锈病有三种,分别是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其中以条锈病和叶锈病流行范围广,危害重,秆锈病发生率少。在这三种锈病中,条锈病和叶锈病只危害小麦,而秆锈病既危害小麦,也危害玉米。也就是说,玉米锈病菌可对导致小麦秆锈病的发生,但机率很小。
小麦发生锈病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播后1个月左右,第二个时期是在5月份,主要集中在5月1日到10日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锈病孢子的发生要有适宜的条件,一是温度,二是湿度。
玉米锈病产生夏孢子,是橙黄色粉末状,它随病株残留于土壤中,能耐零下16℃的低温,但夏孢子的萌发温度是在6-27℃范围内,最适温度为9-18℃,高于22℃萌发减少,34℃以上不萌发。
而且,锈孢子的萌发得有一定的湿度,在播种小麦后,雨水日数和降雨量是决定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
在小麦播后1个月,或者是春季,当降雨次数多,降雨量超过常年水平,此时温度适宜,小麦锈病就有可能出现中度偏重流行或大流行。而夏季和冬季则因温度不适而不会发生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其实并不难预防,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三是做好一喷三防工作,这样基本可防治住小麦锈病。
现在小麦种大都是抗病品种,而且还都进行了拌种,如三唑酮,戊唑醇等拌种,能在播种后达到45天左右的防治效果,所以在秋苗上很少会发生锈病。而农民大都是"见花打药",即在4月中旬到5月初,在小麦始花前或花后进行一喷三防,所用的药剂大都是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也就对锈病有了很好的防治。
因此说,玉米锈病的发生轻重对小麦锈病的发生影响并不大,只要我们对麦种进行药剂拌种,并注意做好一喷三防工作,锈病可消除。对于小麦秋苗或春苗发病较早的地区,可用三唑酮等唑类杀菌剂进行1-3次的喷雾防治,间隔10-15天,可减轻或消灭锈病。小麦锈病的发生还得有三大因素,分别是菌源,寄主,气流和雨水等气候条件,而气流是传播的主途径。从发生小麦锈病的程度来看,在5月份南风盛行时,锈病孢子会从南方随气流传播到北方麦田来,在湿度适宜时发生,而并不是本地玉米锈病孢子萌发所致。所以说,只要我们做好小麦的拌种和一喷三防工作,小麦锈病并不会大发生和流行。如果您不相信,可以趁此机会验证一下哈。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
今年的玉米锈病不仅发生严重,而且被锈病侵染危害的地域范围和玉米面积也非常之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都先后拉响了玉米锈病大面积严重发生的预警,提醒当地种植玉米的农户注意防治。尽管如此,玉米锈病的爆发性发生依然还是让受害农民感到措手不及,也使受害玉米的不少叶片因被锈病侵害而导致了干枯。
题主问,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在这里我们首先必须负责任地说明,凡是有锈病发生的玉米秸秆是应当严禁粉碎还田的。一旦农户把自家生有锈病的玉米秸秆粉碎到农田里,而不是运往田外妥善处理,那下一年田间种植玉米或高粱时,被侵染再次严重发生锈病危害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因此,可以说,农户不加考虑和选择地图省事儿或盲目地把生有锈病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是非常不明智也根本就不足取的,千万不要那么办。
玉米锈病可以由2种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玉米普通锈病的致病菌为玉米柄锈菌,或者说是高粱柄锈菌,这种病菌既可以侵染危害玉米,也能侵染危害高粱。气温16——23℃、空气湿度达到100%火以上时,有利于玉米柄锈菌侵染玉米导致锈病。玉米南方锈病的致病菌是多堆柄锈菌。多堆柄锈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会侵染危害玉米。
应该说,小麦也是易发锈病危害的粮食作物,并且小麦锈病还会有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等3种之分。小麦叶锈病致病菌萌发侵入的适温为15——20℃,发育的适温为17——22℃,侵染危害时要求湿度不低于80%。小麦条锈病致病菌萌发侵入的适温为9——13℃,发育的适温为17——20℃,侵染危害同样要求湿度不低于80%。小麦秆锈病致病菌萌发侵入的适温为18——22℃,发育的适温为20——25℃,侵染危害依然是要求湿度不低于80%。不过,玉米锈病和小麦锈病的致病病原菌并不相同,也不会发生相互侵染。
今年以来,我国国内多地先后发生了较大面积的小麦锈病、大葱和大蒜锈病、玉米锈病、豇豆锈病等,多雨导致的田间高湿是一种不能不说的重要诱因。今年9月以来,大面积种植冬小麦的北方多地,受副热带高压不仅没有撤退,反而逆势逞强西伸北抬,东北冷涡也同时异常活跃于平常年份,且时不时就会抛出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导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北方冷梅雨”天气,最近一段时间里低温阴雨出现的频次不是一般的多于常年。
眼下虽然还是并不适宜冬小麦播种的白露节气,但有预报说,9月底之前的秋分节气内,影响北方多地的东北冷涡和西伯利亚冷涡都会进一步加强,并为包括冬麦区在内的北方多地继续带来低温和雨水。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在未来的小麦适播期内都会有利于小麦锈病的侵染和发生。因此说,不论准备播种冬小麦的农户是不是事先曾经把生有玉米锈病的秸秆粉碎到了田里,从整地和购买种子时做起,注意预防和规避小麦锈病,绝对都是不能不采取的措施。
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
这个问题有该农业专家回答,作为一个农民的我,玉米锈病发生严重秸秆还田不会影响下茬小麦的。
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
玉米发生的锈病主要是玉米南方锈病,顾名思义,就是应该南方才发生的锈病。但是近几年玉米南方锈病一直在向北方侵染,有愈演愈烈之势,终于在今年大爆发了。
锈病一般发生在阴雨天气时间长,太阳照射时间短,高温多湿,氮肥过多,种植密度大,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块。
今年气候比较特殊,七、八月份台风频繁过境,锈病孢子就像坐飞机一样借助气流飘到了内陆,再加上立秋后,高温多湿天气时间长,造成了玉米锈病的大发生。
预防玉米锈病有以下三个方面:
1、选种抗锈病品种。今年锈病来势汹汹,基本没有一个玉米品种幸免。以前种植的一些大品种也纷纷得了锈病。但是,也有一些相对较轻的品种脱颖而出,比如,登海605,登海1717,秋乐368,联创839,汉单777,鲁星702等。
2、管理预防双管齐下。比如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降湿。
3、药物防治。发现了发病状况,在发病初期,喷施1-2次25%三唑酮类农药或其他有效杀菌剂。
玉米收获以后,锈病孢子存在于秸秆上,随着秸秆还田撒入地里。
引起玉米南方锈病的病菌是多堆柄锈菌,只侵染玉米,并且,在北方耐受不了冬天的低温,不能越冬。
因此,玉米南方锈病的秸秆还田后,对下茬小麦影响不大。
对此,小麦锈病还是按照小麦锈病的预防方式正常预防即可。
今年玉米锈病严重,秸秆粉碎到田里,会对下茬小麦造成多大影响?
锈病不是土传病害,应该对小麦影响不大,如果不是高温高湿天气,小麦一般不会得锈病。如果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就必须打药预防,否则就很容易传染锈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