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煤改气”每户补贴高,环保又清洁,为何有些农民不愿做?
这确实是农村“煤改气”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都知道“煤改气”国家有补贴,环保又卫生,但仍有部分农民不愿意做。
我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纠结“煤”与“气”的消费问题。
说实话多数农村人,虽说现在生活条件都比过去好多了,但手里钱并不多,并不是很富裕。
拿烧“煤”和用“气”相比,仅一冬季,消费额相差大了。一般3~5口人的家庭,如果烧煤取暖做饭,通常是小锅炉带暖气片,连做饭取暖都有了,冬季有2.5吨煤就拿下来了。散煤每吨600元,2.5×600=1500元。而烧“气”取暖做饭,天然气每方2.8~3元,一冬季下来基本消费要在3000多元。农民觉得有点心疼。
二、还是在“钱”上说,“煤改气”,关键体现在“改”字上。
既然说是“改”,就是说原来有烧散煤的锅炉及暖气片等设备,安装“煤改气”就必然要把原来的锅炉设备“改掉”,而去掉的这些设备当时安装时花了2000~3000元左右,并没有损坏和报废啊!
安装“煤改气”,按要求都需安装相配套的系列新设备,而这套设备(接头费、壁挂炉、厨房设施、暖气片等)下来不低于5000~6000元(不包括燃气费)。
“改”下来的锅炉暖气片等,唯有当废铁处理,一台取暖锅炉仅卖50~100元,带暖气片共卖个300~400元左右。
这里差外差,改来改去,几大千进去了。几亩地的收了完了,还不够。一般的农民确实觉得心里不得劲用不起,是环保了清洁了,可是消费增加了。这是部分农民始终不愿意安装“煤改气”的根本原因所在。
基于以上原因,环保部分也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刀切”式的硬性强制农民必须都“煤改气”。对于部分农民(主要以老年人)不愿意“煤改气”或不便安装使用“煤改气”的农民,可以继续烧“环保型煤”,每吨800元,相比用“气”要经济些。
也可以使用“煤改电”,即使用政府指定品牌及安装的“煤改电”(享受优惠照顾价格),实际也是“空调”,取暖,电费有夜间优惠的办法,或仍按照明电费(每度电0.52元)计算。
这样很好的解决了,家庭条件不同的农民取暖做饭夏季清凉的实际问题,农民都乐意接受,又达到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和目的。这就是农村目前的真实情况。
农村“煤改气”每户补贴高,环保又清洁,为何有些农民不愿做?
我是一个二十多年的乡镇干部,我来说一下农村“煤改气”的问题。
按理我是不应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是在2017年的11月,距现在已经快三年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当地农村还根本没有通气,“煤改电”也还是去年才在几个村做试点。但不管是煤改电还是煤改气国家的基本政策是一样的,农民的感受更是一样的,所以,我还是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以我们当地的情况谈一下。
村里农民对煤改电的积极性非常高,大部分家庭都进行了改造。别的地方我不清楚,至少在我们当地,农民对煤改电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大部分家庭都进行了登记改造。并不像题主说的有些农民不愿做。
农民的积极性高和清洁环保没有多大关系,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取暖设施免费。
煤改电的取暖设施主要有两种:暖气片和电饭桌。
这两种标价1000元,免费。其它价格在1000元以上的,比如空调等,还是补贴1000,差额自行补上。
只要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电户号(必须和身份证同一人,为以后电费补贴用)就能免费领取。这种情况下积极性如果还不高那才真是见鬼了。
全负荷使用率不高,性价比太低刚才说了,在推行煤改电的村,农民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家庭几乎都进行了改造,但改造后全负荷使用率很低。
原因也很简单,费用太高,不划算。
我们这里的电费补贴是这样:从11月15号到开春的3月15号,电费超过1000元,补贴800元。
坐标陕西渭南,冬季农村单纯烧蜂窝煤取暖,最多需要300块煤(大块蜂窝煤),900元足以。但是在煤改电以后,最小的一组暖气片两千瓦,一度电0.49元,一天需要24元。四个月需要2800元,补贴800元个人负担2000元。比用煤多一倍还多。
费用高只是一个方面。两千瓦暖气片的取暖效果根本比不上一个烧大块蜂窝煤的炉子。更为重要的是,烧水、做饭、蒸馍等一个炉子全都解决了。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我在标题中使用率不高的前面加了“全负荷”。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电费超过1000元补贴800元,那好,暖气片肯定用,但在电费刚刚超过1000的时候停下不用了,接着继续用蜂窝煤。
也不是说农民精,主要还是经济跟不上。更重要的是现在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这些农村老人一生辛苦勤俭惯了,用蜂窝煤既暖和省钱又可烧水做饭,何必花那冤枉钱呢?
当然了,如果像有些地方那样强行制止农民用煤,那可真是农民的冬天了。
我是一直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
农村“煤改气”每户补贴高,环保又清洁,为何有些农民不愿做?
环境污染成一大公害,环保专家的建议直指农村烧火做饭,“煤改气”项目在一些地方已付诸实施。
天然气入村进户,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清洁了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也是环保“专家”的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再说政府还有专门的补贴政策。我们这里每户最高补贴2700元,采暖期用天然气每立方米气量补贴1元,每户最高补贴1200立方米。这些看起来是够优惠的,可农民还是不满意,有的还不情愿。这到底是为啥呢?
设备安装费补不及出。农村以前都是柴火、煤碳作饭取暖,建房本就没有天然气管道。要用天然气就得重新开沟架管铺设其管道。农村村与村、户与户相隔较远,安装时的材料费会很高,虽然农村有设备购置补贴70%,但却是2700元就上限。很多农村天然气入户成本都超过了6000元,除补贴外,农民自己还要掏3000多。这补贴还真叫人尴尬。天然气价格高且有“气荒”。也曾算过一笔账,一个月用灌装煤气顶多100元,用天然气取暖一天就要十几立方,而且非采暖期是没有补贴的,还不如用煤气划算;一些农村离分布式气站较远,导致供气不足,“气荒”时常发生,尤其是冬季,用气量大,不用说管道末端的天然气用户基本用不成。
受煤改电的冲击。煤改电是面向国家电网,又有了农村的“农网改造”政策,每户最多只要1000元就会铺设好线路,用电的多在于农民的使用。而煤改气则是各地燃气公司,其设备主要是各壁挂炉的生产厂家。承包安装的公司不同,选择的厂家也不一样,其设备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煤改电,又煤改气,还有费用的区别,农民只能观望。
对老年人有安全隐患。农村的一个现实是青壮年市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是老人和孩子。用惯了柴禾和碳的老人,对新鲜的天然气用不来,且感到困惑,不得不说有安全的问题值得思考。
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地方“煤改气”,不能操之过急或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可以用优质煤或节能环保灶具逐步替代、过渡,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待条件成熟再推广实施。
农村“煤改气”每户补贴高,环保又清洁,为何有些农民不愿做?
这标题就感觉是胡说八道,谁说补助高,谁说烧天然气就环保,天然气也是有费气排的好不好。我们农民一年才有多少的收入,不干别的广烧天然气就得花好几千,要是烧煤两千就够了,谁能负担的起。必竟平民老百姓多,富人还是占少数,再说了,天然气隐患多,管道都裸露在外面,全围在了各家的墙上,大门上,谁知道管子过不过关,质量有没有保障,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农村“煤改气”每户补贴高,环保又清洁,为何有些农民不愿做?
很高兴为您解答。
对于农村现在实行的”煤改气“其实就是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从而将我们采暖用的煤炭等更换为天然气了,而且为了更好的实施,对每户家庭都是有相应的补贴的,虽然对于农村的煤改气的实施,国家已经给了很高的补助了,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呢?为何有些农村还是不愿意呢?今天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相比费用更高:虽然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来说我们使用天然气的话,会更环保的,但是使用天然气的话,我们需要安装费用以及使用天然气的费用这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增加经济开销的,虽然现在有很多地区是在使用天然气的,但是大家是结合着煤炭、柴火和天然气搭配使用的,这样的话,相比也要剩下不少的钱。
在农村生活并不像在城市一样,尤其是现在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是比较多的,相比来说老人的经济来源就是一个大问题的,使用燃气的话费用会增高,这样的话肯定大家会不愿意的。
二、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很多地区来说虽然实施煤改气是一个好的政策,但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来说,有的人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在使用的时候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这样的话就会发生危险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居多的地方,老人并不像年轻人一样接受新鲜事物那么快,操作不当发生危险就麻烦了。
而且我们使用天然气的话,是需要购买燃气费的,对于他们来说充值问题就是比较麻烦的,不行烧煤或者是柴火那样,拿来直接烧取暖就可以了。
三、用气紧张供应不足:虽然我们积极落实农村的煤改气,但是天然气管道并不会像城市里面做的这么到位,尤其在寒冬的时候出现供气不足的话,取暖肯定是要受到影响的,而且对于农村来说,村与村之间的距离都是比较远的,供暖是不是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所以说对于农村来说实施”煤改气“是比较好的政策,但是对于也有很大的弊端,而且在我们使用天然气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
回答不易,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的话,请劳烦为小编点个赞,以示鼓励,如果觉得意见不足,欢迎大家发表评论,感谢阅读!
农村“煤改气”每户补贴高,环保又清洁,为何有些农民不愿做?
不是农民不愿做,而是镇、村在具体操作和改造中,人腐于事,补贴落实不到位。表现在偷工减料,截流补贴资金,应付塞责,讲形势、走过场。而造成改造不到位、不彻底。二是,改造后,后续服务不到位,造成农民使用中的诸多难题,而感觉自己掏了不扉的初装费,使用时还不如烧煤球和柴禾方便。大多数村民,在现实生活中,不单是为了自己的吃饭问题,好多家庭,喂养了鸡子狗,还有猪和羊,使用气不化算。
再好的政策,如果不去积极引导,或落实不到位,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农村清洁能源的改造,要切合实际,讲究实用。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