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了再收不行吗?
你的地盘你做主,你想啥时候收,别人管不着!管它蜡黄与青绿呢!头两天网传有河南某地农民把未成熟的小麦割掉,当工艺原料卖给工艺品公司吗?引来网上一片哗然,讨论的好不热闹,有褒有贬,孰是孰非也没炒出个子午卯来。也没有听说谁去干涉或管理!
这是题外开个玩笑吆!书归正传,如题。种庄稼,小麦或其他农作物,通常都有个最佳收获期。但事无绝对,在实践中具体灵活掌握,在合适的时间收获,不需死搬硬套。否则,可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简单举例:比如天气预报说近两天有狂风暴雨带冰雹,且确定准确。那么,就别等什么蜡熟或完熟了,人家都抢收呢,就收获吧,别找麻烦。
再者,如果收割机不很由己时,人家挨着都割了,差不多你也割了即是,否则,机器一转移走,跨区作业去了,待你的麦子达到你满意时才打算收割,没有机器了,你怎么办?自己手工,割到猴年马月啊!自己有机器或机器由己另论。说的又有点跑题了。
说小麦最佳收获期是什么时候?
换句话说,就是小麦什么时间收获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有句农谚或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意思应该是说,小麦九成熟就可以收获了。而到十成熟再去收获,就会减产一成(其中包括麦粒回性、和老熟易脱落掉地的损耗)。
小麦和玉米不同,小麦完熟后,存在养分回流问题,故小麦熟透了再去收获,产量不是最高。
小麦灌浆到蜡熟后期基本停止,籽粒干重最大,蜡熟后,千粒重平均日减0.1~0.2克。因此最佳收获期应该在蜡熟后期即可。收割机收获也不易过完,麦子熟透后,机收时麦子极易因碰撞导致麦粒脱落,损耗率增加。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小麦和玉米一样,有三个成熟时间段,第一个是乳熟期。这时的麦粒已经灌浆饱满,但还有很大的水份,用手使劲挤压,会流出很多乳汁样的浆液,而且麦粒整体呈现绿色肥状感。第二个是蜡熟期,也就是题主说的“蜡黄期”,小麦进入蜡熟期后,灌浆已经结束,麦粒整体已经变硬变黄,而且整棵小麦的生命也接近终点,呈现金黄色。第三个是完熟期,小麦完熟期的三个特征是,通体死亡发白,麦杆支撑强度逐步变弱,麦穗低头向下,麦粒干硬变小。
乳熟期小麦
农谚说小麦“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意思是小麦到九成熟时收割最好,十成收时会有一成丢的损失。
小麦九成熟就是小麦的蜡熟期,虽然这个时期麦粒还含有比较大的水份,但麦穗还没有低头向下,所以收割不会造成损失,收割后多加晾晒即可。如果到十成熟时收割,也就是完熟期收割,麦穗已经已经低头向下,麦芒炸开,麦粒已经干硬变小,肯定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其实,这也是小麦的生产特性所决定的。完熟期小麦麦穗低头向下,一方面是保护麦粒不被雨淋而造成穗上发芽,一方面是借刮风等外力,让麦粒落入土中,为繁育后代创造条件。
蜡熟期小麦
实际上,在农村普遍有小麦尽量早收的习惯,因为收的越晚,存在的风险会越大。小麦成熟期,正好是小麦产区步入夏天来临的季节,这个季节一方面是因为来自南方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低温气流开始大面积碰撞,容易产生较大锋面雨和强对流天气,同时多伴有雷雨冰雹和大风产生,会对没收割的小麦造成巨大伤害并造成产量损失。另一方面,这个季节又是强收强种的季节,为下茬农作物创造一个有利条件,为秋季农作物的丰收打好基础。因此小麦到蜡熟期收割基本形成了一个科学共识。
完熟期小麦
最后提醒农民朋友,麦收季节一定要多多关注天气变化,适时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小麦收割,尽量赶在大风大雨以前,以免造成麻烦和损失。
[延伸阅读:三大主粮(小麦、玉米、稻谷)整个生长期,没有营养倒灌现象。特别是成熟期阶段的营养倒灌,只是一种假说,没有科学依据。包括所有谷物,如:谷子,黍子,高梁等。小麦和玉米收割的区别是玉米最好到完熟期收割,因为玉米从蜡熟期到完熟期还有5%左右产量递增,请农民朋友切记。]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我的家乡是著名小麦产区。对小麦蜡黄就收,深有体会。因为当时还是人工收割,效率极低。等熟透了再收,容易造成以下不利局面。
苐一,如果遇到干热风,小麦很快干透。风一吹,或者收割,搬运过程当中引起很多小麦籽粒脱落,造成产量损失。
第二,如果遇到連阴雨天,来不及收割,或者堆到场上来不脱粒。小麦就会发霉,生芽。损失极大。
第三,三夏(夏收,夏耕,夏种),叫做三抢,时间异常忙碌,天气变化异常。老百姓叫“虎口夺粮”。早收一天,就争取一天宝贵时间,保证小麦颗粒归仓,保证秋粮顺利播种。
我们县70年代曾发生过小麦大面积发霉,生芽的事件。我们县是小麦高产县,那一年几十万亩小麦长得格外好。邻县的小麦黄了,我们县还是半綠半黄。等到小麦黄了,下起了连阴雨,一直下了十几天。長在地里的小麦生了芽,堆到场里的小麦发了霉。虽经抢收,仍然损失惨重。老百姓吃了一年发霉的小麦,味道差极了。到是成全了洒厂,生产了大量小麦大曲。
现在,普遍使用机械收割,速度和效率都非当年。尽量熟透才收。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升。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其实原因有好几个,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小麦黄了之后已经停止生长,已经死掉了,这时候小麦抗倒伏抗风雨的能力直线下降,所以得加紧收获。
第二,小麦黄了之后小麦颗粒如果继续晒会有很多会自然脱落,一旦脱落,很难再回收。
第三,如果遇到持续阴雨天,很多小麦在麦穗上就会直接发芽,一旦发芽小麦就算废了。
也有别的原因,比如昨天河南这边很多地方下冰雹,直接把麦穗都打下去了,颗粒无收,这种事很少见,但是下冰雹时伴随的风会给即将成熟的小麦造成更多的损失!
所以每年小麦的收获都是抢收,与老天抢时间,国家也会出很多政策来方便农民收获小麦,比如拉收割机可以免高速费,很多地方会放开对收割机的禁行,让他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田间地头,柴油每年这个时候也会降下来几毛,可以说一片绿灯,就是因为小麦收获期很短,必须抓紧时间收获!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十分成熟八分收,八分成熟十分收”。
熟透以后籽粒脱落比较严重,造成很多损失。蜡黄就收,籽粒不容易脱落,可得到十分的收入。
我们现在山沟里,虽然不种麦子了,但还有种麦子的丰富经验。
过去年年种麦子,旱地的收成比较低,种麦子时没有白面吃。
现在不种麦子了,每天三顿都吃白面,那些白面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只有卖面的人有,大车小辆要多少有多少。
“不种麦子吃板面,不种芝麻吃香油”。只有说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小麦为什么要“蜡黄就收”?熟透再收不行吗?
父亲健在时,年年麦收时节,就提醒我们:小麦十分熟七分收,蜡黄就收没毛病。
因为麦子不同于其它作物,蜡黄时已颗粒饱满,只是麦粒还有少量水分而已,面筋已足够。
此时的麦桔已完全成熟,没有了抗倒伏能力,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倒伏,给收割造成重重阻力。
尤其是现在都使用收割机,同一地块的小麦,人家的都收完了,就剩下自己的,日后再请收割机那肯定是自找麻烦。
若小麦完全成熟后再收到,产量并不是最高,麦粒因干懆很容易脱落,损耗大,一担脱落,很难收回。苦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成熟的麦粒会生芽霉变。
麦收时节,天气变幻无常,雷暴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有一年,我家有半亩小麦,上午觉得还有点柳黄色,遵遁“麦熟一晌”的原则,等下午再收吧。
午饭后2点钟左右,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下了不足五分钟的冰雹,半亩地的小麦砸了个稀巴烂,到了嘴边的粮食就这样泡汤了。……
所以麦收时节,必须提早抢收,龙口夺食,蜡黄就收是很有道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