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红薯生长特性是,较耐旱,不需要或多的氮肥做底肥追肥、一般的沙性壤土为宜、不需很肥沃土壤。

否则,生长期浇水、或雨水或勤过多,栽培上氮元素肥充盈,出现旺长(主要是表现于藤蔓旺长),那么,产量是肯定大打折扣了。人家通常亩产6000~10000斤(更有山东一个朋友说,山东有一个优质红薯新品种,不串什么藤蔓,亩产可达20000斤以上)。藤蔓旺长不控制的亩产1000~3000斤就不错了,且红薯品像质量都不行。

因此,在红薯由于水分过盈出现旺长苗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1)注意排水,避免土壤水分过大。

(2)化学控旺。根据旺长的情况,调整控旺剂的配制药量,一般能很好的控制。

(3)翻藤,多翻1~2次,防治藤蔓叶腋处扎根须。疏蔓、剪掉部分藤蔓,保持通透性。

(4)以后更换品种。不种植藤蔓旺长、产量稀松平常的传统品种。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新品种不串长藤蔓,藤蔓很短且上扬成簇状,不需翻藤。结果率高、产量高,不易旺长。控旺也方便。

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红薯在我们这里叫地瓜,它的生长期比较长,根系很发达,枝叶繁茂,产量非常高,一般亩产过万斤不是问题。

红薯这种作物是前期长茎叶,而后期才结地瓜。俗话说,"不怕前期秧子大,就怕后期大秧子",所以在管理上苗以促进茎叶生长为主,早发根,快分枝,早结瓜,多结瓜。到中后期,也就是在封行后,要控制茎叶的旺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膨大地瓜。

那如何来控制红薯的旺长呢?用什么办法最好呢?

以前控制红薯的旺长,一般就是翻秧控旺,最后说翻秧不科学,浪费营养,就改为了提秧,有的人就用钩子抓起地瓜秧往上提提,有的人就用长木杆或竹杆捅秧子底下往上掀掀,目的就是截断秧子下面的分生根,控制一下旺长。

说实在的,提秧翻秧控制地瓜的旺长,在以前还算可以,因为那个时候用化肥少,大多用的是肥效慢而长的粪肥,所以控旺还行,但随着粪肥慢慢使用的减少,化学肥料成为主角,因化肥的劲大劲猛,旺长现象严重,你再用提秧或翻秧来控旺就不大管用了,所以我们得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旺长,如多效唑,烯唑醇等。

但是,多效唑由于用量不好掌握,容易出现控旺过轻或过重的情况,停止生长,落叶早或继续旺长。用烯效唑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操作方法更易掌握,增产效果明显。具体做法如下:

在红薯的封垄期进行第一次化控,每亩用12.5%的烯唑醇20–25克,具体用药量根据气候降雨及长势等情况决定。而后再控两次,每次间隔7–10天。

烯唑醇本身就是一种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有特效,既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又能控制作物生长,既安全又增产,对红薯控旺那是杠杠滴。

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容姐是河北石家庄村里人,在我们这里,红薯有两种控旺法,第一种是传统方法控旺法,第二种是药物控旺法。这两种在现在红薯种植中,都有使用。现在容姐就来说说具体的操作,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传统控旺法

  1. 草木灰控旺法。 种植红薯的时候,不要施用氮肥。因为如果用氮肥,红薯的蔓子就会疯长,这样再控旺就费事了。而且上过氮肥的红薯品质也不好,所以如果自己种植红薯吃的话,那就上草木灰,这样的红薯,不仅好吃,而且蔓子不旺。
  2. 定时翻蔓控旺。 如果种红薯少一些,只是为了自己吃,那就用翻蔓来控旺,十来天的时间翻蔓一次,这样可以有效的控旺红薯。
  3. 掐尖控旺法。 掐红薯尖也可以起到控旺作用,而且红薯尖又是一种美味的蔬菜,不仅营养好,而且口感好。

第二:现代药物控旺法

现在很多红薯种植大户,都会利用药物控旺法来管理红薯。因为如果翻蔓的话,那样投入的人力太多,会觉得不太划算。因此他们多半会采用药物控旺法,具体的方法是,定期喷多效唑控旺。我们这里很多种植红薯的就是这忙做的。这样管理的红薯,蔓子长得不太长,不用翻蔓子,下面的红薯却长得很大。因为这样“不跑劲”,所有的肥效都在红薯的根部,有利于红薯的长大。

综上所述,容姐知道的,红薯控旺的方法有三种,就是传统的翻蔓法,不用氮肥法,还有就是喷多效唑控旺法。你们那里还有什么控旺方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每年的六月中旬,母亲都会把红薯苗剪成小截,然后将其栽到事先平整好的土地上。因为六月之后,降雨量增多,地温较高,光照时间较长,比较适合红薯块根、红薯藤的生长。

在夏季高温、雨水充沛的条件下,红薯藤生长迅速。当然,在红薯藤快速生长的同时,还会吸收掉土壤的大部分养分,使红薯块根出现缺肥现象,从而影响红薯块根的生长。而老农种植红薯,最终目的是希望块根肥硕。所以,给红薯控旺便成了提高产量的关键所在。

在农村,农户家中都会饲养猪、鸡、牛、羊等牲口,而红薯藤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的,是优良的有机饲料,故在老农眼中,红薯藤可是宝贝,根本舍不得丢弃。加之红薯藤具有再生功能,故每当红薯藤生长旺盛时,我们都会在距离红薯根部30厘米处进行割藤,这样一来,既可控制红薯腾徒长吸收掉多余的养分,又可以拿红薯藤喂牲口,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给红薯控旺的方法还有很多,但由于老赵一直没有尝试过,故不敢轻易向大家推荐。倘若小伙伴们知道其他的控旺方法,可以评论补充。

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导语:红薯控旺在红薯生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控制枝叶的过度旺长,有利于果实的膨大,进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小麦刚刚收割完没有多久,此时正是红薯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提前做好控旺的准备。一旦红薯出现旺长的情况,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旺,以免影响后期正常的生长,对果实的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么红薯都有哪些控旺措施呢,哪一个控旺措施比较好呢?我们一起来看。

1 修剪藤蔓。可以通过修剪红薯的藤蔓,将红薯的生长节点剪掉,控制它的旺长,避免过多养分的消耗,达到控旺的效果。

剪藤控旺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红薯,需要根据红薯的具体生长情况和外界环境来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控旺方法。一般都是大雨过后藤蔓疯长的比较厉害时,才会采用剪藤控旺的办法。

2 采摘蔓尖。可以适当的采摘红薯的蔓尖,阻碍纤维根的生长,减少过多的养分消耗,从而可以为果实的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3 喷施药物控旺。在红薯过度旺长时可以喷施多效挫、矮壮素等一些专门控制红薯生长的药物来进行控旺。

但是如果雨水过多温度又比较高,氮肥量施加过多,这种情况下药物控旺的效果往往会比较差。所以想要提高红薯的产量保证红薯的质量,一定要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重点施加钾肥。

除了以上三种控旺的措施以外,还有翻藤、提藤等一些物理控旺办法。其实我认为每个控旺的方法都有各自的利与弊,没有好与不好之分。

像翻藤控旺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红薯藤的徒长,但是在翻藤的过程中容易损伤红薯的茎叶,影响茎叶的光合作用。

喷施药物防控也是一样,虽然可以有效控制藤蔓的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是在喷施药物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而且对环境也不环保。

所以更好的控旺措施就是自己根据红薯的生长情况和外界的环境,觉得哪一种更适合自己,就采用哪一种控旺措施。

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请多多关注我吧,并且评论、点赞、转发。谢谢

红薯发生旺长现象,使用哪个措施效果最好?

红薯控旺是红薯高产的关键,所以红薯控旺的目的是为了高产和高品质。但很多红薯种植户真正到了红薯控旺阶段就开始急躁起来,特别是第一次药剂喷施之后见不到预期效果就急匆匆开始第二次药剂喷施,甚至有些红薯种植户为了达到控旺目的随意增加控旺药剂用量,到最后红薯藤蔓疯长现象虽然得到控制,但是红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和品质。

红薯控旺是有二到三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点是红薯藤蔓从垄上垂下来的时候,两个垄之间的红薯藤蔓似交叉不交叉。这个时期的红薯地下根已经准备膨大,藤蔓也开始生长,这个时期的控旺要慎重,特别是药剂用量,用量过度会抑制红薯藤蔓生长影响红薯后期膨大,用剂量不够又起不到抑制作用,所以药剂用量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要做好田间除草。

红薯第二次控旺是红薯藤蔓封垄之前,藤蔓特点就是一眼看过去只看见到红薯藤蔓看不到红薯沟垄,而且此时遇到雨季,红薯水肥充足极容易造成红薯藤蔓疯长。这个时期的红薯控旺同样是喷施药剂,适当加大剂量,特殊区域的红薯藤蔓控旺还要采取截秧、掐顶等人工机械操作,这个时期红薯控旺不好,会严重影响红薯地下块茎的膨大,跑了秧真正影响产量。

红薯中后期控旺操作不及时或者不当,会影响红薯膨大,特别是红薯中后期正是红薯膨大的时候,种植户会给红薯追施磷钾肥,在促进红薯地下块茎膨大的同时也有助于藤蔓生长,所以适当的喷施控旺药剂和采取截秧、掐顶的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梳理红薯藤蔓的走向,增大红薯田的透气性,特别是为夏薯种植提供了一部分秧苗。

敲个黑板:红薯控旺的作用为了提升红薯的产量和品质,不要一味为了控旺而控旺。红薯藤蔓的光合作用为红薯有效物质形成也有帮助,过度控旺会影响红薯产量。如果使用药剂进行红薯控旺注意多效唑、矮壮素、膨大素的用量和喷施次数。总而言之红数控旺做到“早控旺,小剂量,多次数”的原则,防止药剂用量过度和药剂残留影响红薯品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