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雨这么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今年雨水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这需看具体情况,可以从两种情况说起,即雨水大小、及倒伏状态。
一、单纯雨水多点,但不是过多问题不大。比如已形成涝灾了,那肯定大减产了。但没有刮大风麦子没有倒伏现象,那么,不会减产。
二、雨水多,刮风形成倒伏现象的,那减产就非常严重了,会减产6~7成。
为什么呢?按河南、河北省冀中南区域,现在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和孕穗抽穗期。此期正是小麦需要充足的水肥供应期,小麦属高水肥作物。因此,雨水多不是连需不断降雨,在授粉灌浆期并不是坏事。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物极必反,如果雨水过多过大,形成涝渍,或连风带雨,致小麦倒伏了,那就坏大事了,严重减产是肯定的了。俗话说,麦倒一把草,意思是在未完成灌浆前、尤其是未授完粉时倒伏,基本减产定型。
再有即使是没有倒伏,雨水过勤,麦田湿度大,麦子稠密的,郁闭、通风不良,一些病害会应运而生,如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极易发生。如防治不得力,必定减产。
应对方法,有条件的要做好排水防涝,及时喷施防治病害的药剂,只要没发生倒伏,对产量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倒伏了,那就无力挽回了。今年雨这么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今年到现在为止,像我们这里,从降雨量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年景,小麦从播上到现在,雨水虽然频繁,但却恰当好处。昨天又是一场雨,虽然不是太大,但整整下了一天,可以说是一场中雨,老百姓没有一个不说好的,因为小麦正处于抽穗期,花生也正处于播种期,要多好有多好,可谓天公作美。
今年的雨水看来是比较多,这是很多年来没有见过的,对小麦来说,是好还是坏呢?这得看雨量的大小和时间。
俗话说"麦收八十三场雨",意思就是要想小麦收成好,在农历的8月,10月和来年的3月分别下场雨。因为8月是播种季,10月苗齐,要过冬了,来年的3月份正是小麦的返青拔节到抽穗期,这都是需要水分的关键时期。到今天为止,这三场雨已如期而至,可谓恰到好处。
今天是4月27日,农历的3月16,我们这里的小麦正处于抽穗期,挑旗叶期是小麦一生需水的高峰期,如果此时水分缺乏,对开花不利,能引起大量有效小红的退化,结籽率会降低,无论哪一类麦田在此期间如果干旱缺水都会造成严重减产。
但是,在清明节前后,如果有连续的阴雨天,对有些地方的小麦并不是好事,正如农谚所说"麦怕清明连夜雨,清明雨多产量低"。
像长江流域,那里的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授粉期,此时最好是光照充足,温度适宜,2-3级的小南风刮着,地里不干不湿的,对小麦抽穗开花非常好,产量肯定好。
但如果清明节时有连续的阴雨,说明冷空气来临,雨水多气温低,不是小麦开花授粉的好条件,影响授粉;加上地里含水太多,也不利于养根,容易造成早衰。第三是小麦开花期连续下雨,很容易出现赤霉病,那是对产量影响很大的一种病害,会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
"尺麦怕寸水",小麦返青后株高1尺左右时,小麦进入了生殖生长阶段,根系生长减弱,要注意养根,切不可让麦根长时间泡在水里,否则会导致根系霉烂,早衰,降低产自。这就是说,小麦在1尺左右的高度时,如果连续降雨,或雨量大,地里水分已达饱和,容易造成产量的下降。
这距离麦收还有近两月的时间,一般是在夏至期间,俗话说"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如果麦收期间有连续的降雨,那肯定是不好的,会造成籽粒发芽,霉烂等,影响产量和品质。
"麦田开深沟,下雨不用愁",小麦对水分的需求不很严格,适应性强,是比较耐旱的作物,所以在水源条件较差的地块,只要能在收割前,春季多雨年份直到拔节期土壤不缺水时,孕穗期有水份就可获得较高的产量,而在一般降雨的年份,拔节期降雨或浇灌,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像今年就不错,因为夏季多雷阵雨,而且现在大都是机械收割,麦季很快就会结束了,麦粒摊晾开就木事了。今年我们这里的小麦有望实现高产,不知道您那里是不是也能呢?今年雨这么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今年春节后,持续阴雨天气,历史少见,这样的天气对作物生长是十分不利的,对于高群体的矮秆小麦影响更大,今年降雨偏多的地区,小麦想获取高产,非常不容易。
今年雨这么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今年的小麦生育前期雨水多于常年,进入拔节期两极分化时四叶以上的小分糵普遍成穗,导致有效群体增大,田间密不透风,一遇不大的风雨小麦会倒伏。谷雨节连降两三天的小雨和所刮的三级风,使刚进入抽穗扬花期的小麦已出现贴地倒伏,大多为根倒伏。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出现贴地倒伏,亩产一百斤也过不了。
周五到周六这两天,大部分麦区仍在持续降雨。小雨阵雨量级,且伴着有短时五级风。此时整个冬麦区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个阶段最怕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黄河以南已进入小麦扬花后期的,小麦赤霉病防不胜防再所难免。轻重程度因为存在品种、播期、播量、和前期防疫效果的多种差异,不能一偏概全,减产幅度或大或小。
对其它正在抽穗的冬麦区来说,两天即停的风雨,中午气温不超过十八度以上且田间无持续的簿雾,小麦赤霉病会有轻度发生或不发生。但雨后用药一遍会事半功倍,多药复配可多病齐防多虫同治。
据笔者近五十年的种田经验,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如果再无大的风雨,气温适宜阳光充足,今年不会有太多的减产。如果在小麦灌浆中期再遇中雨以上的天气且伴有不太大的风力,随着小麦穗头重量的增加,和叶片淋雨水后产生的重量叠加效应,群体大的麦田仍存在倒伏的风险。倒伏越接近后期损失会越小。
今年的雨水偏多,降雨有区域性量级有大小,且风力级别田间小气侯各有差异,小麦病虫害有轻有重,减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大范围减产之说为时尚早。
今年雨这么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肯定。
光照不足,积温少,直接影响产量,
出穗后土壤过湿,病害多,防治困难,
肥料淋溶过多,地力下降,小麦营养跟不上,
虫害防治难度增加!
小麦生长后期连阴天,雨水多,轻则减产20%
重则30%以上!
阴一天,小麦一亩少收30斤左右!
今年雨这么多小麦会不会减产?
雨水多,主要要看出现在小麦的哪个生育期阶段:
其一,在返青、拔节期,低温、阴雨多易造成小麦生长较弱,茎秆抗倒性强,而且纹枯病等病害易流行。
此期的重点是控制徒长,田间因为光照弱,通风不良,就易形成小麦茎秆细弱、徒长。所以在拔节前应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植物生长延缓剂。
对于纹枯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等喷淋茎基部。
第二,在抽穗至灌浆前期,多雨天气易导致小麦赤霉素、条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从而导致小麦减产。所以要及时抓住防治时机,不能等到发现赤霉病丶条锈病等发生严重之后再用药,因为这种情况下即使用药,小麦也会因病减产。
一般在小麦5~10%植株扬花时是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如果多雨,应抢在雨前一天的晴天下午用药。6小时以后遇雨,药剂已能发挥防病作用。注意合理复混使用有效杀菌剂,比如肟菌.戊唑醇、氟菌.戊唑醇、烯肟.戊唑醇、苯甲.咪鲜胺等,亩用药液量应达到30-50公斤。
第三,小麦灌浆期阴雨较多,往往会影响小麦粒势,因为麦籽实并非根系吸收肥料直接形成,而是要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营养物质之后再输送至穗部,光合产物少自然就会造成小麦籽实难以饱满。而且,此时多雨,小麦易发生倒伏或者根系受淹死亡而造成减产的情况。并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基本无能为力。
第四,小麦进入成熟期后,如果麦收前多雨,往往增加小麦田间机械行走难度,甚至无法收割,而麦粒受潮后发芽,降低小麦籽实商品性。所以在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抢收。收获后的小麦应及时晾晒,不能因为降雨而持续盖着塑料布,以免小麦上热降低品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