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

什么情况!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从第一句问题可以分析为你是农村的农民。农民没有退休一说,只是有农民60岁后有养老金一说。

就以你16岁务农讨论吧,按照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现役军人、服刑人员)、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不符合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统称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你16岁(周岁)已务农,说明你即是农村居民(也可能是城镇非从业居民,),不是国家城镇职工。

你就需按规定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按年缴费,交够15年,到60周岁时就可以按规定按月领取养老金。

具体缴费标准是多少,可以去劳动部门询问。记得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时(大约是2010年前后),缴费标准设100元、2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哪个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后来缴费标准又有调整,如最低200~最高2000元。又改为最低300~最高3000元)。反正是多缴多得。

所以,你16岁只有按缴费标准选择缴哪一档,缴够15年,到60周岁按月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即可。不是退休年龄怎么算的事情。

我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

工龄是从社保局同意你买社保和你开始买社保那年开始算的。

中国的法定工作年龄好象是十八岁。十六岁去买社保可能不行。

同样你四十岁才开始买社保,那你工龄也是从四十岁才开始算。

如果中间断档还要断几年减几年,一直等到交滿十五年才能退休。

如果不交养老保险,就没工龄。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

所不同的是工人的用工单位-般都需给工人交保险。而且也必须交自己应交的部分才有养老金。

农民是自己掙的钱全归自已,只有自己自觉的去买养老保险。否则到了退休年龄还是没养老金。

如果你六十岁前就交满了十五年,而且交的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但最多从十八岁才能交。

但农民有个好处,交了社保的六十岁退休后还有地种,种地的收入全归自己。

工人就不行,退休后就必须离开工厂,把机器设备交出去,不能再干活多拿钱了。除非是你家在农村,你家还有地,当然可以回去继续种地,再多挣点钱。干到干不动,或是干到不想干那天。

比如说张三是农村人,李四是城里人。都同时交,并交的社保都一样多。又同时退休,退休金也一样多。但张三还可以通过继续种地获取收入,而李四却没这条件。除非是重新再去打工,但六十岁后是很难再有人要的了。

有的农民总说不公平,当然不公平了。你退休还有地种,城里人退休就没这好事了。

更重要的是城里人找不到工作就象天塌了一样。

农民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再种地,保证个基本生活没问题,还有一定的补贴。

我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

这个嘛,你跟你的儿子们扯清楚就行,比如说你啥时候就不读书了,啥时候开始干农活,啥时结婚,啥时生他们,养他们花了多少钱。扯清了这些,再跟他们商量,你打算啥时候开始养老(不好叫退休的,现在都叫养老),每月需要多少养老金,每个儿子分摊多少。至于居住方面,是自已独居,还是轮流到每个儿子家居住,也得说清楚。当然,特别提醒一点,你的儿媳妇们没有养老的义务,但也要征得她们的同意,她们的意见很重要,甚至比儿子的话更管用。如果你无儿无女,那就在向民政部门申请农村低保,这样就能正常领到养老金。

我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

农民就是农民,跟职工、干部不一样,没有人给你主动发退休金,也就没有退休一说。

如果你缴纳了养老保险,六十岁后可以领到养老金,但数额不一:缴的多则领的多,否则只有每月百十元上下。关于这一点,你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不妨去请教他们,很快就会能搞明白。

至于农民什么时候退休,国家政策上没有明文规定。就身边的现实来看,什么时候干不动农活了,自然而然就算自行退休了。

不过,现在农田活并不像以前那样繁重,大多数是靠机械,忙也是季节性的,多数日子闲在家里。

你十六岁开始务农,怎样计算退休年龄,别人怎么计算都计算不准确,我认为你最好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尤其是跟你的儿子多商量,该什么时候退休就什么时候退休。

总之,只要身体健康,别急着考虑退休,还是好好在田地里干,为自己多积蓄点养老金吧!

我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

农民还讲什么退休,什么时候死了,人生才承认你彻底的退休了,象我,六二年出生,七八年告别了初中,成了彻头彻尾的农民,随生产队支援过他乡修过田地,打过坝,植过树,打过井,拉着架子车交过公粮,也给军属送过粮等等,现在年临花甲,没有谁通知让我退休,更没有什么退休金,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打肿脸装胖子,只有自我!

我十六岁开始务农,退休年龄该怎么算?

农民原本就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就是以家庭为主体的责任承包制!换句话说,就是个体经济!而农民自己就是老板。

因此,农民想什么时候退休,是农民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至于“退休待遇”,则根据当事人交纳养老保险的情况而定:

“长交多得,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没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