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为什么易倒伏?

玉米倒伏是对玉米走密植高产途径危险最大的气象灾害。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降低倒伏对产量的影响。玉米为什么会倒伏?除主要是气象灾害风雨所致,还有其他原因,为避免倒伏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优质抗倒、折品种。

株高,选择260cm以下、穗位1m以下,茎秆坚韧性好、根系发达的品种。

2、科学配置株行距。

高密度种植,要适当缩小行距,利用个体充分发育,提高抗倒能力;通常旋耕后平作相对铁茬直播,前期遇暴风雨极易发生根倒。

3、中耕培土。

拔节后中耕培土可显著提高抗倒能力。

4、合理密植。

一定要按品种说明推荐密度种植。不耐密品种密植,不仅结实性降低,也易发生倒折。

5、化控降秆。

密植条件下,在玉米7~11片可见叶时喷施金得乐、吨田宝、矮壮素等化控剂,控制穗位,降低植株重心。

6、增施K肥、避免拔节期追施过多N肥。在播种时增加K肥投入,可促进茎秆机械组织发育而提高抗倒力;拔节期追肥浇水过早,易将植株下部茎节催长而降低抗倒能力。应在拔节初期蹲苗适当推迟控制水肥管理,可提高玉米抗倒能力。

7、及时防治病虫害。

有些病害如根腐、茎腐、鞘腐、纹枯病害可致根、茎、鞘发生病变而抗倒力降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蛀茎,及其它害虫危害根茎部。

8、人工去雄,降低重心和风阻。

当发生倒伏后要根据发生时期,倒伏类型区别对待。通常在喇叭口以前倒伏的,不用管理,玉米可自然恢复基本直立生长;抽雄吐丝前根倒,应尽量扶正,一是防止互相遮挡影响授粉和光合条件。二是此期倒折对产量影响最大时期;乳熟期倒折,或考虑作青贮来降低损失。乳熟后期倒折的,就等成熟收获了。

玉米为什么易倒伏?

玉米倒伏主要还是发生在晚秋的时候,这时候的玉米已经面临成熟,玉米的株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生长,玉米穗棒的重量也在逐渐增加,这时候来了场大风大雨,就会头重脚轻,也就非常容易引起玉米倒伏的,而在东北地区,这几年也是在临近秋收的时候,与东北地区既遥远,过去又很难来到东北地区的台风,几乎都要从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经过,来到东北的台风,虽然都是台风的后期活动,但是风也是很大,雨也是很大了,这几年秋天经过东北地区的台风,都会给东北地玉米生长造成影响,带来倒伏的,而且严重的会造成玉米减产,绝产的!

一:玉米倒伏的外在原因

玉米倒伏外在的原因,就是自然界的大风大雨造成的,突发性的大风大雨的到来,或者是连续的阴雨天气,雨水已经将玉米的根基泡软,玉米的根须飘飘欲倒,这个时候,只要大风吹过,就会造成玉米的倒伏;还有从远方飘洋过海过来的台风暴雨,狂风暴雨瞬间可以将大树连根拔掉,当然玉米也就难逃倒伏命运的,风雨过后,就会造成大面积玉米倒伏的,这几年东北地区玉米倒伏的外在原因,第一个外在的原因,就是秋天连续不断雨水大风,而另一个外在原因,就是远来过境的台风造成的,这两个原因,都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这是天灾,对于天灾,我们人类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二:玉米倒伏的内在原因

(1)玉米倒伏的内在原因是有很多的,这些原因就是我们在种植玉米上出现的问题,这些原因,都是人为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玉米的根系不能够很好的深深的扎入土壤之中,玉米的根系不牢,风吹雨泡就会倒,这不是天灾,这就是人祸了,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玉米倒伏的人祸,天灾不可抗拒,人祸还是要靠人类自己来解决,主要的是有这几点内在原因的:(2)土壤的板结,玉米扎不下根,土壤板结的原因就是这些年我们是用化肥太多了,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使松软的土壤,变成板结成块,这样板结成块的土壤土质,玉米的根须就扎不进土壤之中,就是这种情况,不用说狂风暴雨,也不用说大风大雨,就是一般的风雨,也会造成玉米倒伏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多施用农家肥,少用化肥!(2)平地种地,懒汉种玉米,在有的地方,种植玉米不起垄,平地种植的玉米,根系也是很难扎进土壤之中的,因为平地种植玉米,土壤土质结构僵硬,整片玉米面的地表层形成一个大的土壤板块,这样的土壤状态,也非常容易造成玉米倒伏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起垄种植玉米,不要平地种植玉米。(3)虽然有地方也是起垄种植的玉米,但是玉米的垄起的矮,玉米地的垄台垄沟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情况,玉米的根系也是只能扎在表面的,如果深起垄种植玉米,再对玉米中耕培土趟地,那么种植玉米的土地土壤松软,玉米的根就会扎得又深又大,这样种植的玉米,抵抗力就强,也就会减少玉米的倒伏。

(三)玉米倒伏后的解决办法

(1)地头地脑少量倒伏的玉米,是可以扶起来,扶起来后可以几根玉米捆绑在一起,大面积的玉米倒伏后,不管是玉米的根部脱离地面的倒伏,还是玉米株茎秸秆中间折断,扶也是扶不起来的,所以也不需要,也不可以扶的,强行扶起来也会对倒伏的玉米造成二次伤害的,对于轻微倒伏的玉米,只能是任其自然慢慢自动恢复的,也只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了。(2)对于严重倒伏的玉米,肯定是减产,或者绝产的,减少损失的办法,可以把玉米棒子掰下来,连玉米瓤子一起粉碎后喂猪,喂鸡都是可以的,而玉米秸秆应当连根割下来,粉碎后可以喂牛的,对于大面积倒伏已经减产,或者绝产的玉米,可以将玉米秸秆全株收获,然后做青贮玉米饲料,这样也能浇少因为玉米倒伏而造成的损失的!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玉米为什么易倒伏?

俗话说,雨米一倒,产量全跑!玉米的倒扶总的看来,分茎折和根倒。

茎折大多是因为虫害,造成茎节的空洞,遇风雨造成折断。根倒就有很多种原因了,如品种,播种密度,肥水,土壤,天气原因等。

在玉米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玉米的倒扶呢?

1,选择扛倒扶的品种,特别是多风地区,就得选择矮秆的,基部节间短的,根系强大的,扛倒扶能力强的品种。

如我们这里,有那么几块地块就是肯倒扶,同样的品种,人家的不倒它就倒,因为这几片地正处于河岸地带和山风口之间,风隔外大,我就专门给他们扛倒扶的品种,再配控旺剂,效果非常好。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使得玉米田内通风透光性好,利于玉米的生长健壮。强调的是合理性,并非无限制的密植,要分品种和管理人员的情况而定,不多说了,自己慢慢理解哈。

3,适时适量的供应肥水,合理的供应肥水,玉米的生长发育营养足,低肥力地块,要前期多追肥,地力高的地块,要分期追肥,倒扶就差。再就是注意苗期蹲苗,玉米苗极耐旱,不是特旱的情况下,苗期最好不要浇水,这样可促根深扎,基部节间短,矮胖子底盘重,倒扶差。

4,苗期控大促小,再怎么管理,再怎么播种,也会出现切许的大小苗现象,那就小的多吃点,大的少吃或不吃,偏偏心,尽量做好幼苗的整齐健壮,扛倒扶能力就好。做好苗期的虫害防治工作。

5,最后就是用控旺剂来控制一下,控长促根深扎,可同杀虫剂混用,但一定要按说明使用哈!

最后说一句,小麦的麦秸也是影响玉米倒扶的一种因素,尽量让麦秸离开播种沟,否则玉米的根系扎不牢固,基础不牢何来扛倒性?头重脚轻根底浅,倒扶肯定一大片!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您说呢?

玉米为什么易倒伏?

首先感谢邀请!

玉米倒伏是导致玉米减产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倒伏可有茎干弯曲倒伏,根系原因倒伏,茎干折断倒伏等方式。倒伏除去品种和管理因素所致外,由恶劣天气原因致倒伏也是较常见的,也可以说是不可避免较普遍的现象。

玉米在拔节后倒伏,一般都有自身恢复能力,可以通过管理后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对产量影响不会很大。

若是玉米在苗期,也就是抽雄前后倒伏,或花粒期倒伏。植株之间压制受约严重,茎干间过长易折断。此时的倒伏最易造成玉米的减产。恰恰这两个时期,最容易由于天气原因造成倒伏。因为此时期,正处于多雨多风的季节,若品种不好,管理不科学倒伏是经常发生的。

玉米倒伏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且都有不相同程度的发生。如有些地方,同样的品种同样的管理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可见,避免玉米倒伏重在预防。

品种

首先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种植条件的玉米品种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种植,抗逆性强,应对自然条件强的品种,不但是高产的保障,还是质量的保障。如:可选根系发达,分布深,可以抵御强风的矮杆品种等种植。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障玉米光和强度的一个基本要求。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株行距种植,改善玉米田间的通透性,提高玉米的受光面积、强度、时间,对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可以减少因根系导致的倒伏。推荐比较普遍的宽窄行播种。

科学管理

我们比较推荐分阶段施肥的。田间除了充足的基肥外,还要在每个生长阶段视生长情况,而追加相应的营养元素。达到营养平衡,生长比例平衡,合理的节间和粗度,以及韧性。从而有效预防,因茎杆原因所致的倒伏。如,苗期不要过施氮肥,以免玉米徒长,茎杆“华而不实”易折断,根系不能下扎,生长不牢固等;苗期应注重蹲苗,中耕保墒,减少倒伏发生频率。

具体挽救措施,应因情况而对待。拔节期倒伏可以不用管,它会自己恢复生长的;抽雄或花粒期倒伏,是要人工辅助复位的。复位时要以,不伤害、折断根系、茎杆、果穗为主;可以培土,支架,施肥等方式做挽救措施。

以上总结,希望可以帮您了解。欢迎更多朋友来留言、交流。

玉米为什么易倒伏?

玉米是我们这里农村农民,种植最多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产量的多与少,直接关糸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如何提高玉米的亩产量,提高种植玉米的收益,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农民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种植玉米增产增收的因素很多,施用优质化肥,选用优良玉米种子,精细的耕作技巧,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很重要的。但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引发的损失,比如玉米的倒伏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预防呢。

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有很多,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引以注意。

一、玉米种子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尽量选择那些抗倒伏低秆低穗位的玉米品种。

二、化肥作底肥施用量不宜过多,特别是不要追求玉米苗期的茁壮,而过多地施用含氮高的肥料。玉米苗期的疯长,是造成玉米倒伏的一个很大原因。

三、玉米前期生长不需要更多的水份,玉米浇水要选择适当的时期。农村人常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讲得也有这个道理。玉米前期适当干旱一点,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使玉米充分的蹲苗,既有利于后期营养的吸收,又增强了抗倒伏的能力。

四、玉米的种植密度合不合适,直接影响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玉米如果种植过密,造成通风通光度的减少,玉米苗生长受阻,苗细苗弱,遇风极宜倒伏。

五、玉米生长后期需要很充足的水份,适时浇水是玉米增产的关键,可浇水时要看天气的变化情况。如果在刮风天浇地,就很容易造成玉米的倒伏现象。

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很多,但以上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几个因素。其实归纳起来也很简单。要想玉米抗倒伏,一定选用抗倒伏的玉米优良品种;化肥施用不是越多越好;玉米苗期浇水不要过早,浇水时要关心天气预报,避免刮风天浇水;玉米种植的密度要合适,株行距要考虑通风通光的作用。

我不是农业专家,我不会讲更深刻的哲理,这些只是我在多年种植玉米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写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防止玉米倒伏的问题,欢迎网友提出更有效的办法来,让农民粮食丰产,收入不断的增加,就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玉米为什么易倒伏?

从小生活在农村,玉米倒伏也是经常见的,玉米主要种植在北方地区,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中部平原,西北等地,都大量种植玉米。

那玉米倒伏有哪些原因了,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1.碰见狂风大雨

记得小时候,如果遇见狂风大雨,玉米就会出现倒伏现象,玉米东倒西斜,大水漫过之后,玉米会被泥土粘住,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然后玉米枯黄,玉米粒不饱满,玉米棒变小。

应对措施:如果碰见这样的事后,等天放晴以后,要开始整理,该扶的扶起,该去泥土就去泥土,这样的只适合小面积种植,像三五亩可以,但如果是大面积种植,那就没有办法,只能顺其自然。

2.玉米杆太高

玉米和别的农作物不一样,如果遇上风调雨顺,一般的玉米会长到2米多高,而玉米穗位一般是1.3-1.4米左右的位置,这样就会形成头重脚轻,如果根部一旦不深,或者比较松软,就会发生倒伏的现象。

应对措施:加固根部,用土累积,或者是用绳子形成护栏的形式,在玉米穗位处用绳子防止玉米跌倒。还有就是可以把玉米穗位以上用刀砍断,有利于防止倒伏,听说还可以让玉米的结籽更饱满。

3.玉米种植过于稠密

如果玉米超过6500株/亩,就属于过于稠密,相互遮挡,光合作用变弱,玉米的根茎就会发育不良,养分不足,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倒伏。

应对措施:合理种植,不要太稠,太稠玉米的棒子也会变小,玉米粒缩小,每亩控制在5500株左右,就是比较合理的。留开空隙,让阳光能投射下来是最好的,因为玉米的根部也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4.虫害,疾病

玉米在发育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玉米的叶片,根部,整体都会受到危害,会造成根部溃烂,断裂,玉米穗变黑,玉米棒缺行,倒伏等现象。

应对措施:在玉米整个过程中,应该不断地观察,一般疾病主要是气候或者营养不良引起的,根据所需补充肥料,及时发现虫害,应该买对应的农药,喷洒农药,杜绝虫害蔓延。尤其是玉米的克星,草地贪夜蛾,应该重点治理,是大面积破坏玉米,还是一种生物入侵,现在国家方面也特别重视。

5:营养不良

尤其是中低产田,土地本来就是比较贫瘠,再加上玉米这个农作物对养分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西北地区,主要是靠天降雨,没有灌溉的说法,当缺水,缺肥的时候,玉米的杆根茎发育不良,里面空虚,抗力力差,容易发生倒伏现象。

应对措施,种植玉米前施肥足够,然后等玉米拔苗期或者抽穗期,给玉米再次施肥,保证玉米的营养充足,像低产田,尽量密度适中,如果太稠,产量会很低。

倒伏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损失最大的灾害,所以我们应该降低人为倒伏,以上是玉米倒伏的原因,以及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