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种粮不沾弦呗,分得土地有数每人不到2亩地,粮食价格低,农资价格高,即是粮食亩产超吨超双吨,除去成本投资所剩寥寥无几,遇到风调雨顺的年头,还凑合能维持全家人存活,万一有点灾情,一家人嘴都得吊起来。

当今时代,高消费,高压力,孩子上学、长大些结婚、老人养老等等开销太大,仅靠种地的收入难以应对。你说这地还怎么种,所以,就流转出去,没有条件流转的,宁可撂荒,去从事点别的事情也不愿意种地了,事实也是如此,干点其它工作即使打工也比种地强得多。谁还愿意种地呢?除非没有条件打工或搞其它事情的,总得活下去吧,只有种地了。

题目说2020年农民种粮食积极性不高,实际什么年也不高。没有实际物质效益支撑,他怎么能高呢!

要说种地积极性也曾经有高过2~3年,过来人都知道,80年代刚分责任田到户那二年,千百年来,农民真正拥有了自己当家做主的土地,那新鲜、兴奋、刺激、心情无比激动啊,积极性真高,吃苦耐劳、精心经营,粮食产量大提高,咱们老百姓今个真高兴!

然而,高兴了没几年,问题来了。粮食产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提高是非常困难的;随着粮食价格低,农资价格高,不投资没有高产,投资又和高产抵消了,形成了增产并不增收的局势。加上社会上各类生活物价上涨,及婚恋上的车、房、高额彩礼的风气横行,农民懵圈之后发现,种地是非常失败的一件事情。

尔后,种地的“密月”兴奋期过后,“三年疼,七年痒”就,感到种地确实没什么意思了,就这个样子了,没啥钱途。

穷则思变,开始啄磨,干点什么才能保住一家的生活及发展呢!因此,农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了,都想法找别的出路去了,或打工,或搞其它创业创收项目。也就出现了现在农村地里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操持的景象,及少部分撂荒的情况。这实际也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阻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提高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发展高效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很重要的大事。

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不光是2020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由于这些年来,一切农用物资都在一个劲儿往上漲价,唯独粮食稳定在低价水平运行,农民靠种粮食实在难以致富,有时连最起码的生活水平也难维持,只好出外打工挣些日常生活费,养家糊口。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药除草剂的使用,让那些过去勤劳的农民也开始懒惰了。在农村里,己很少看到过去那种"面向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景象了。况且,大多数农村的年轻人去了城市居住,或是在外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或是在外打工挣钱,农村里剩余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种地,根本失去了朝气,哪来的什么积极性呢。土地能这么一直不荒废,就算不错了。

我所在的村子里,土地平坦肥沃,水利基础设施也不错,即便是老年人,因为有了机械化种植、管理,老年人种地也不需要耗费多大的体力劳动了,需自已干的活儿不需要多了,只要购置的种子、化肥、农药没问题,其它都有专职的服务人员予以操作,只要付给报酬就可以。

种地的成本投入越来越高,粮价维持低价位,有时还会遇到自然灾害的袭击,农民种粮收入与投支不成正比例,有吋候不但种地收入微,还可能要赔钱。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与种地的收入多少有直接联系。粮食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我就不重复阐述了。只希望国家政府对种粮的农民多予以关怀与政策的优惠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应予以关注予以重视。

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有多种原因,一青年不会种地,老年爱地无力种地,这个问题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二种地收入太低养不活家人,三土地太分散,不便于耕种和管理。四投入大,农资高,种地费时费力,一年下来就连自己生活用粮都还要到市场去买,农民都会算账,收入太低放弃土地进城务工是农民的最好选择,在家种地只能越种越穷,还会欠下债务无法还清,这就是山区农民的真实情况。

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粮食价格迟迟不涨,甚至还有下降,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无一例外!

种植成本却越来越高,汽油,地租,人工成本一年一个样子。

亩产还无法保证,产量时好时坏,去年能够产一千斤的地块,今年可能只有五百斤。

辛苦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削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愿意去城里打工,并不是不想在家乡,而是在家种地实在是太难了。

钟情三农记得,五年前,华北以及东北不少地区的玉米价格能够卖到一块二每斤的高价,而如今几年过去了,今年的价格只有九毛钱每斤左右,足足下降了三分之一。而诸如东北大豆,河南小麦,湖南稻谷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遭遇,市场价格不涨反降。

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物价整体的提升,以汽油燃料,土地流转租金,人力资源投入等为住的种植成本却在日益提高。十年前农忙时节雇佣一个帮手一天只需要五十块钱,而这两年,低于一百五十块钱每天的话就免谈……

其实最近这些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都不太强烈,而且以后这种情况会愈发严重。

深究其背后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太费劲,不赚钱,“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同样的时间成本投入,如果进城打工,一个月再怎么也能拿到两三千块钱。

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这几年农民的中粮积极性都不高,许多的土地农民只种一季,甚至荒芜了,这是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因为不挣钱。

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水摔八瓣,辛辛苦苦劳作半年,收获的一斤麦子换不了一瓶矿泉水,一斤玉米换不了一块冰糕,你让农民怎么有积极性。

当种地几乎不能养家糊口,不能致富奔小康。更别说盖房子,娶媳妇。你让农民如何有积极性。

现在这个物质社会,哪里离得开钱。

吃饭要钱,上学要钱,手机费,煤气费,宽带费,卫生费,水费,电费,生活费……。依靠种地为生死都没地方埋葬。

所以农民不爱种地,被迫背井离乡,离开老婆孩子出去打工。

现在种地为生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

农村的现在的现状是。

爱种地的60后,老了种不动了。

会种地的70后,要忙于打工顾不上种。

能种地的80后,不屑于种地。

90后就不会种地了。

00后压根分不清麦子和韭菜的区别了。

农民难啊!

2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到底是啥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问题是多方面的,单从粮价来说就感到上心。农用物资就更不用说了!农民种地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挣钱养家,连生活都难以维持谈什么种地。这就是农民最伤心之处,并不是农民不愿种地,而是无奈才选择打工。如果继续这样以后地都没人种了,目前都是老人在种地,过几年老了种不动地肯定要荒很多地的,年轻的在外打工习惯了根本不会种地,他也不懂种地,除非以后粮价提高也有可能。否则年轻人是不会种的,因为粮价太低无法耕种,叫农民怎样提高种粮积极性呢?只要少荒地就算不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