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地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年轻人到城里打工安家,和农村老人去世后确权的土地怎么办?国家实行的联产责任制在原有基础上又延续30年不变,这就是说在这期间,土地使用权仍在分地者手中。即使是老人去世,土地仍有儿孙继承耕种。

这和儿孙在80年代已出生分得土地及没赶上分得土地并无矛盾,老人去世后土地使用权自然归儿孙继承耕种。村委会是无权收回集体的。

如果儿孙们到城里打工,在城里安家的,没有条件耕种农村的土地,老人去世后,儿孙可以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耕种,或直接流转承包出去。

而土地确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挂钩,就是说老人已去世多年了,土地确权工作是近两年才实行的,(约在2018年),确权证上必定按现有的土地使用权人登记,绝不会再写去世的老人名字了。事实都是这样的。

因此,就不用担心老人去世后,农村的土地确权问题怎么解决了。如果农民去世后,没有儿孙及亲属的,土地由村委会收回,或重新发包,但无权分配给别人。

如果农村老人无儿无女,但有如侄子或外甥亲属并负担患病老人伺候赡养及殡埋等事宜的,老人有权把土地及遗产赠与伺候者,这个村委会也不干涉。

无论什么土地,承包田或自己的责任田等,到国家规定的延续30年到期后,一切听从国家政策调整安排。那就不属于个人的事了!以上是个人看法,事实上也是如此!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地怎么办?

我乐意回复这个话题,关于土地确权,这是农民关心的大事,尽我们自己的努力,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农民首先要考虑的第1个问题,题目里面说的很清楚,农村的农田谁来耕种?因为现在种地的老人已经逐渐离去,接班人应该是谁?

明确的告诉大家,土地绝不会放弃,也绝不会荒芜!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农村闲置土地要怎么利用呢?这就是农民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土地转让和土地确权工作,这些工作已经有的到位,也有的正在进行中。一旦农民有了土地证以后,土地流转以后,农民的收益就有保证了,农民还有什么担心的!

现在我们讲一讲土地的转让以及谁来耕种土地。关于土地的转让,农民大可放心,权力也在农民手上,到时候转让土地老板就过来了,工作也就到位了。以后的农业,新型的职业农民将成为种地的主力军。也就是说,以后的农业就是一种职业,不可能有农民的说法了!

题目里面讲的第2个问题,老一辈去世以后,土地确权怎么办?

在这里我讲三个方面的观点。
  • 第一,村里在划分土地的时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可以明确的讲,作为一个家庭,应该有几代人吧!当时所有人员大家都是家庭成员。这里已经很清楚了,老一辈去世以后,土地确权应该是其他家庭成员了。
  • 第二,现在出生的孩子是没有土地的,现在没有划分土地了,也就是说,现在出生的孩子可以继承老一辈的土地权。
  • 第三,家庭的年轻人都进城了,农村户口也已经迁出,家里的老人去世以后,户口已经迁去的,其他家庭成员不能继承老一辈的土地权,那么这个户的土地由村里收回。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如有不正确的地方,大家可以讨论。

三农今日头条

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 写春秋

与我共同留言

2020.9.13.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地怎么办?

在2013年时农村的土地就已经进行了确权,在为期5年的确权工作下,各地的确权工作也于2018年年底基本结束。我们这边是2017年进行了确权工作,家家户户都下发了大红本,有了确权后的土地承包证书后,大家的土地纠纷问题少了很多。

像在过去多年里,土地的纠纷问题一直存在,邻里之间因土地的地界、土地归属权问题在一起大吵大闹,且乐此不疲,但有了确权证书后,一切以证书为准。而农民领取的地补,也都是以确权证书上的亩数为主。

不过如今的年轻人已经进城打工了,一旦老人离开后,那确权的土地怎么办呢?这里分2种方式。

一、户口没迁出去

并不是每个人在城市里定居买房都会迁户口,像我姐夫就没有迁过去。而如果户口没迁出去的话,那就没有什么纠结的了,毕竟耕地是跟随户口走的,就算你不再农村种地,但只要户口还在农村中,那土地就没有人回收。

不过要注意的是,土地不能荒废了,一旦连续2年不种地,那村集体就有权将其回收,这一点需要小心一点。

二、户口迁出去

如果户口已经迁出去的话,需要看户口里还有没有人,只要有人的话,那就可以依法种植这些土地,那些户口迁走的自然就没有承包权了。

不过如果户口已经销户的话,在过去的话是会直接回收的,子女没办法继续种植了。不过为了鼓励农民将户口迁到城市中,实现我国1亿非农户口的落户任务,法规也进行了修改,只要是在承包期限内的,那户口迁出去的子女,依旧可以继续种植或租赁给其他人种植,但到了第三轮承包后,这些土地就会被回收。

可见,不同的条件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不过大家尽量别将户口迁出去,毕竟如今的农村户口价值比较高。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地怎么办?

随着时代变迁,农村土地必然走集体化道路,大型机械作业代替劳动力也是发展之必定趋势…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地怎么办?

年轻人到不到城里打工,与土地确权是没有半点关系的,年轻人得没得地,符不符合得1997年时的二轮承包时的土地,我不清楚,就说其父母去世后,其在农村的土地,在全国2016年土地承包确权问题,我想说的是:作为得地的父母,其父母的家庭人员可登记为家庭人口,注意这是家庭共有人,不是得地共有人,因为年轻人去城里是打工的,不是把户口迁入城里,所以还是该父母的家庭共同有人,而在二轮承包时得到地的是得地共有人,所以老人的地确权是著名得地是父母,应该在确权证书上登记。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地怎么办?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安家,老人去世后农村确权的土地怎么办?这个问题,主要看进城打工安家的年轻人有没有参与农村土地承包。因为农村土地确权,实际上是确定的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并不是土地的所有权,所有不存在继承问题。如果进城的年轻人没有参与农村土地承包,那么农村父母确权的承包田,就和年轻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们都知道,农村土地承包是以户为单位的,一个家庭户共同承包本集体经济的土地。承包后,在承包期内,不论本户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只要本户以内还有人员存在,承包的土地都不会进行调整,并且,国家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也规定不得以退出农村承包田作为农民进城的条件。

如果进城的年轻人,以前在农村和父母在一个户内参与了土地承包,即使自己进城打工将户口迁入城里安家,在承包期内也仍然拥有农村土地的承包权。所以,如果承包期内农村父母去世,年轻人做为以前土地的共同承包人,虽然户口已迁入城里,但仍然享有原土地的承包权,如果不愿意回去耕种,完全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当然,其承包权或者使用权,只限于承包期内。

如果年轻人进城落户以后,农村父母才承包的农村土地,那么年轻人实际上未参与农村土地承包,承包户内承包人员只有农村的父母。那么,如果在承包期内,农村父母去世,则会视为整户消亡,普通的承包地又不能继承,只能由村集体收回,重新对外发包给承包期内的新增人口。

不管怎么说,农村的土地不会没人种,因为土地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许多年轻人进城打工安家,但并没有将户口迁出农村。所以,大部分进城的年轻人,理所当然还拥有农村土地承包权。只要是婚前农村进行的土地承包,这些年轻人肯定参与了农村土地承包,进城后农村父母死亡,他们可以继承承包当初和父母共同承包的土地,有权决定是自己种植还是进行土地流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