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么?

这是博眼球的建议么?一妻多夫会不会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会不会让妇女成为生育工具?

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吗?

这则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是今天刚在问答栏目一个问题里看到的,顿使我心里泛起无法言喻的复杂沉重的想法。在其他信息中我还是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消息,也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可信度!不过无风不起浪,也可能果有其事。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吧。

这种说法站不脚的,换作一个文盲加法盲的普通人,街谈巷议侃大山,信口开河胡乱言的谈资,倒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而作为有高等文化文凭的教授,不应该发出这样欠妥的提议,不知道是在什么环境场合而说,如果是在醉酒情况下提出这样的提议,倒也有情可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清醒后,能认识到自己的言论是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及时修正,知错就改,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横加指责了。人有失言,马有失蹄。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这个过渡其间是有过这种“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现象,而某些西方国家至今可能还有这种现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自解放以来就取缔了“黄、赌、毒,及妓女”制度。《婚姻法》制定了实行“一夫一妻”家庭模式。在社会主义高度道德法制、高度文明的21世纪的今天,人人要做到“五讲,四美”,共同搞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使我们的国家更加道德文明,更加繁荣富强!

这种荒谬的异端邪说,必定使人类不齿,我们的党和国家人民绝不会容忍和接受。这种言论不啻于是挑衅社会主义的现行法律法规,直接是对女性的民权的侮辱和践踏!誓必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口诛笔伐的!

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么?

看来,前浪比后浪可要浪得多了!

黄有光教授:面对男多女少,可能应该考虑允许一妻多夫的婚姻

面对性别比失衡这一问题,近日,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撰文指出,面对男多女少,可能应该考虑允许一妻多夫的婚姻

理由是,大约会有数以几千万的适婚男子会找不到妻子,男多女少,不如一妻多夫。

黄有光,全球知名华裔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他应约写了一篇“中国人如何更快乐”。但他谈到的通篇问题就是,男人怎么娶老婆,怎么解决性需求的问题。

近80岁高龄的黄有光教授还说,“至少以生理功能而论,平均而言,一个男人能够满足多个女人的性需求的能力,大大小于一个女人能够满足多个男人的能力。一个妓女一天接客十多次是司空见惯的。至少在这方面而言,一妻二夫比一夫二妻更可行”。

看吧,拿妓女做论据,看来您老是老糊涂了吧。

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根源是什么?

目前,中国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现状有多严重呢?

根据官方公开的数据,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为13953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135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1.13%,女性人口681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8.86%,总人口性别比男女比例约为105:100。

而在2019年中,在中国,每100个女婴出生,相对应的就有约113个男婴出生,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现状略有加重。有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少人担心将有很多的男性娶不到老婆,光棍数量将呈上升态势。

那么,中国男女比例为什么会失衡,从什么时候开始?

失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受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私下用仪器打胎的,政府没有尽到强有力的监督引导和治理,还有和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下,只生一个当然谁都希望选择生个身份高贵的。

对于男女人口比例失衡,早前也有专家意识到这问题:想要有效地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彻底杜绝胎儿性别鉴定在医疗实践中的滥用,对那些为了一己私利从事这一业务的无良医生进行严惩,这样一来,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才有望向正常值靠拢。

网友:很多女人连跟一个男人结婚都不想,更别想说多个,女人不是生孩子的机器。

实行“一妻多夫”就能解决问题吗?造成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并非单一原因,假若实行了,会对家庭以及社会伦理带来哪些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们又会怎么想?责任就应该由女性承担吗?

先不说中国人最重视刚理伦常和血统纯正的观念,就说这位教授是基于什么目的提出这样的建议的?是为了让女性成为生孩子的工具增加人口数量?还是为了减少犯罪共创和谐社会?亦或是为了调节男女平衡比例?还是纯粹就是为了博眼球提声望?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只能是一夫一妻。实际上,国人早就不能接受“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建议“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以私有财产的出现这一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为了使他的子女能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来继承他的财产。这是私有制的胜利!

新时代的女性更独立了,她们很多都能在不依附男人的情况下自己活得更精彩,谁愿意沦为生孩子的机器?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出现越来越多“大龄剩女”的其中一个原因。甚至,还有很多女人结婚了也不想要孩子,现在开放二胎了,但是很多新时代女性连一胎都不肯生,更别说一妻多夫多生几个孩子了。所以网友怒怼:很多女人连跟一个男人结婚都不想,更别想说多个,女人不是生孩子的机器。

写在最后

男女比例失调是中国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到21世纪后有所缓解。男女比例失调会使男女配偶间年龄差距增大,对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会造成冲击,如婚配失当、人口拐卖、性行为犯罪、反社会情绪等。

男女失衡是重男轻女意识及违法用科技手段还有计划生育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的,不从根本原因入手去解决反而提出“一妻多夫”制,真不敢想象这是一位知名经济学家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妻多夫制”或“一夫多妻制”都是男女不平等的产物,目前全世界除了个别比较落后的国家外,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也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关系。

一妻多夫制把女人沦为生育工具只会让女人的地位不断降低,引发更多社会矛盾,一妻多夫制解决不了当下国内的男女失衡现状,只会让社会更加的混乱。

黄教授已经接近80高龄了,反正无所谓,如果真要执行,先从专家您家庭试点开始吧。

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么?

这样的教授还是教授吗?这样的教授能教出什么好学生来?现在大家该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粉、洋奴和汉奸了吧"。

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么?

在中国现在仍有实行一妻多夫的地方,去九寨沟旅游时,女导游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她说;她的三个哥哥只娶了一个嫂子,这也是藏家特有的风俗,不知道的人会感觉惊诧少见多怪。

藏家一妻多夫通常是一家兄弟几个找一个老婆,这与经济状况无关,是为了家族集中延续不分家而为之,越是有名望富裕的家族,越保持这种风俗。一妻多夫生下的孩子,无论孩子具体的父亲是谁,都叫第一个丈夫为父亲,其余的称叔叔,这是真的。至于生活中的具体事项,都由妻子按规矩公平决定,她不会优惠任何一位丈夫,轮流在主妇房门挂每个丈夫不同的信物,和轮到该同居的丈夫同居。

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么?

这位某教授是谁?他是从母系氏族社会穿越过来的吗?

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喊了很多年。2019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有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

可能这位某教授是基于上面的数据提出的这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这个男女失衡比例是怎么出来的?有依据吗?什么叫做出于婚龄?是不是没有结婚的成年男女都可以称为处于婚龄?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男性比女性多了3049万人。而在2006年,这个数据是4008万人。男女人数的差值是在逐年缩小的。

男多女少,很多年了,都是这样。可60岁以上却是女性居多。在60岁以内的任意年龄段,都是男性人口大于女性人口,却在6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比男性多。这说明什么?男性没有女性长寿!

请问那位某教授,您是否要建议娶不到老婆的男子都去娶60岁以上的女子?

随着放开二孩政策,男女出生比例趋于平衡。所以奉劝某教授,不必杞人忧天!

某特聘教授建议“一妻多夫”制,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可行么?

生于1942年的黄有光教授,目前已是78岁高龄,并且是复旦大学教授,讲出这种“一妻多夫”制实属荒唐,看来有学历未必有智商,起码基本的人伦常识都没有了,还仅仅是为了博取眼球而发表的观点?

目前我国男女比例相差4000多万,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多了4.6个人,超出这4000多万的男性将一辈子打光棍,这主要是在于我们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男性群体会普遍较多,但这种失去平衡的影响不考虑如何合理去解决,以“一妻多夫”来化解?这老人家应该是犯糊涂了吧。

第一、澳大利亚籍的黄有光教授,你是否“糊涂”了?

黄有光教授祖籍是广东潮州,现在是澳大利亚国籍,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一位澳大利亚华裔,澳大利亚的经济学家,给我们男女比例失衡出的这种主意?请问你老有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出这种浅见,你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种”一妻多夫”制适用中国吗?这种不严谨的随意扯淡的话题用来解决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可行吗?这样的论调不仅荒唐,是一位经济学家应该讲出来的话?

第二、没有站在国内情况思考问题。

澳大利亚教授讲出这种话可以理解,因为他已经不是中国人,一妻多夫制把女人沦为生育工具只会让女人的地位不断降低,引发社会矛盾,一妻多夫制解决不了当下国内的男女失衡现状,只会让社会更加的混乱,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增加国内的矛盾最后怨声载道,他已经接近80高龄了,反正无所谓,但是却没有考虑实行这种政策后的后果,说明他不是为了博取出名,就是根本不想出主意,出的是馊主意。

黄有光教授还说,“至少以生理功能而论,平均而言,一个男人能够满足多个女人的性需求的能力,大大小于一个女人能够满足多个男人的能力。一个妓女一天接客十多次是司空见惯的。至少在这方面而言,一妻二夫比一夫二妻更可行”。看吧,拿妓女做论据,你老真糊涂了。

因此,澳大利亚籍黄有光教授这句“一妻多夫制”根本不适合我们现在的时代,也不是在解决问题,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要考虑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解决,反而会引起社会矛盾。

试问,有哪个男人会愿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