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第一句问题,是明知故问,农村老人哪来退休工资一说呢!只是在2010年前后,国家才有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政策实施时,距领取养老金年龄不足15年的(46~60周岁),应按年缴费。已够60周岁的,则不用缴费,可每月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基础养老金。
就是说农村老人每月有100多元的养老金(开始时是每月55元,后逐年调整上涨),这和城市职工退休金,说相似又不是一回事。
农村老人过得什么生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儿子养老(或儿女养老)。理论上说是儿女养老,十里不同俗,如我们这边,主要是靠儿子养老,女孩出嫁后,一般不参与老人养老。平日里给老人个钱花或买东西眊看老人,是女儿们的情份。女儿不参与养老,也不参与老人的财产分割。老人年龄大了,生活问题全靠儿子,儿子有本事富有孝顺的,老人享福多,不孝顺或穷儿子的,老人受罪多。
二、无儿子有女儿的老人生活。当然靠女儿生活了。往家招赘上门女婿的,一般由这个女儿女婿养老。出嫁的女儿就不参与老人的养老问题,平日眊看买什么东西,凭各人的情份和交往关系。女儿都出嫁的,由女儿共同或协商靠给哪个女儿管老人养老,老人的财产,共同继承或协商由哪个继承。
三、无儿无女、鳏寡孤独老人的生活。这样的农民绝大多数都享有国家低保、五保、贫困户的补贴照顾,加上老年养老金、或退伍军人补贴、土地的收入(流转或自己耕种),基本生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年龄大了,已无生活自理能力时,土地可流转或主动退回村集体,可以到社区养老院生活。自己的养老金及土地(流转的)流转费等,不足以缴纳住养老院生活费用的,则由国家民政部门及村委会(土地交回集体的)解决。绝不会使每一位老人饿着。这就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
纯属个人看法和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望友友们指教、交流!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我是农村的,我们这里的老人一般6O岁以上的过得比年轻人还累还苦。
因为我们这里的地土质不怎么好种地根本没法满足家里的日常花销,所以年轻的都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种地的也是老人。
我觉得打工要比脸朝黄土头朝天要轻松点,确实农村老人苦的很。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呢?艳阳来给大家举例说明。我老家的农村老邻居叔叔和婶婶,已经将近70岁,只有一个独生女儿。闺女出嫁以后也没有了烦心事,随着年龄的增大,叔叔婶婶的十亩苹果园实在干不动了,然后在女儿女婿的说服下就不干了,那靠什么生活呢?
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叔叔婶婶每年会领到国家给农民的退休金。有110块钱,两个人一年有2000多块钱的退休金,好在前几年苹果攒了有10来万吧。女儿不要这些钱,老两口就拿这些钱养老也差不多。
苹果园忙活不了了,但是口粮地还是要种的,因为地处平原地带,家里种的花生,玉米,小麦基本都是机器收机器种。农民自己劳动很少,只要够吃够用就行,也不指望卖钱,尤其是在农村家家都有小菜园,房前屋后种点菜就够吃的。小麦自己打的面,花生油,基本生活保障,基本上都不用花多少钱,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只要你别生病,其实现在农民生病也会报销60%左右吧。
七老八十的农村老人也有很多,没有像我的叔叔婶婶一样攒下养老钱,他们如何过下去?叔叔家西屋住着对80岁的农村老人,儿子在广东深圳生活很少回来看老两口,一个闺女出嫁在邻村,经常回来送馒头,包子,买肉鱼送孝顺。老两口步履蹒跚,叔叔婶婶也经常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卖煤,买柴火。80岁的老人身体不好的话,什么农活都干不了,常托邻居帮主买点生活日用品。儿子在深圳只会往家寄钱,老人是吃穿不愁,缺少的是儿孙绕膝的亲情。
有一些孤寡老人生活会比较艰难,不过也会有国家给的五保户政策,老来老去了不能自理就到养老院去生活了。农村老人,只要能动,一直是在农村参加劳动的,婆婆家邻居老太婆有儿女绕膝,自己能够照顾自己生活做饭,每天还要出去散步,捡树枝。活到老,干到老,不过这样的农村老人好像还都挺长寿。
今年我的老婆婆已经103岁了。一辈子生产队干活,干了几十年妇女队长,拥军拥属,挖水库,修大坝,和男人一样劳动。一直到96岁高龄,还能够给儿子儿媳妇用高压锅做饭,摘花生,捡豆子,勾毛线帽子呢。其实在农村很多老人因为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三分饥七分饱,甚至比城里的老人更长寿健康。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n农村的老人现在都有农保,钱是不如职工养老多,可是他们还有土地,每年儿女种地,给他们粮食与钱,地里各种蔬菜,水果都有,老年人,还养一些,鸡鸭,蛋也是自己家的。
他们吃自己家的东西,要比你们城里买到的有营养多了,还是无公害的。
你们看看农村的老人都很长寿的,羡慕了吧!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能劳动还在坚持自己搞饭吃,前几天我去田野上拍视频,遇上70岁的老人,中午时分,日头火辣辣的,气温高达37摄氏度以上,老人挑着一担黄鳝笼,到我们当地一条大沟里放黄鳝笼子。老人健步如飞,头戴麦草帽,满脸笑容,充满朝光。我指了一条缓坡让他下水,防止出现意外,大中午的,田野上连个人影也见不着,万一中暑或落入深水区怎么办?我在岸上注视着老人,并与老人搭讪,老人佝偻着背影,几乎趴在水面上,半身浸在水中,汗水湿透了上身衣服,老人扒开了水草,将黄鳝笼子一一放入水草丛中。老人再三地说:“不要拍我,我有什么好拍的”,我说:“你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70岁了,还在自食其力”,老人说:“没办法啊,没有养老金,自己还能干,不想拖累子女们,不想坐吃等死”。老人时不时抬起头,直直腰,岁月无情地在老人脸上留下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汗水顺着“沟壑”往下滴。
农村老人内心是充满阳光的,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尽量自食其力,自强不息,活得充实,活得健康。农村老人很少看病吃药打针,他们每天还在干力所能及的活,内心并不空虚,也不用跳广场舞,上医院,他们每天如约而至地聚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天,60岁了,还驾驶农机,在田野上耕耘,我们吃的粮食就是“60后”农民种出来的,尽管他们体力不支,干一会儿,歇一会儿,但必须坚持种地,因为土地撂荒了,我们吃什么?他们念念不忘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呼吁“孩子们,回家种地吧?!我们干不了几年了”,他们希望年轻人留在农村,接过他们的锄头柄子。农村老人都是独自居住,老人觉得自由些,避免家庭不和睦,眼不见,心不烦,不用看子女脸色过日子,尽管如此,子女还是照顾和伺候着老人们,农村老人每月政府给100多元,子女给一点勉强能过得下去。但还是希望政府能每月发千儿八百的养老金,觉得才有保障。
对于农村高龄老人,生活上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可精神上可能有孤独寂寞感,子女整天忙,没时间陪伴,与年轻人有代沟了,没有共同语言和话题,与年轻人聊不到一块,他们整天待在家里,有老姐妹们串门,那是十分高兴的事情,心情非常好,可老姐妹一走,脸上笑容马上消失了。我母亲八十八了,我千方百计邀请老太太上我家串门,陪伴我母亲一下,消除母亲孤独寂寞,我也经常说些高兴的事,让母亲高兴高兴,我兄弟姐妹6人,我要求他们不要在母亲面前,谈生老病死话题,免得母亲胡思乱想,不开心。老人嘴上说“不怕死了,黄土埋半截子了,还怕什么死啊”,可内心还是对死亡有恐惧的,这是人的本能,每次村里有人去世,我母亲都紧张恐惧,觉得时日不多了,哀声叹气地。农村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世俗观念比较强,大多数对父母还是孝顺的,履行赡养责任和义务的,但农村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年轻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宁可自己找点活混混日子,省得孤独寂寞。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但老人大多数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他们年轻过,奋斗过,贡献过,牺牲过,理应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让他们安度晚年。农村人口已经老龄化了,老人占大多数了,一对夫妻要赡养4个以上老人,压力山大,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还是靠构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惠及农村老人。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老人,他们过着什么生活?
发现农村没有退休工资的老人,有两种人。
一、没有子女的"五保户"老人60周岁开始,入驻进老院生活,享受"五保"“吃、穿、住、医、葬"保障到终老。农村散居的60周岁"五保户"老人,由国家帮助建房,每月发给600多元生活保障,享受"吃、穿、住、医、葬"一条龙保障到终老。这类老人没有退休工资,生活有保障。二、有子女的六十岁以上老人,没有退休工资,家庭经济济条件好的,他们由子女养老,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差,子女负担重,六十多岁的老村老人还在外面打工,建挣钱养家糊口。我所在的村庄就有十多人六十五岁的人在城市建筑工地上干活,有的清理下水道,每天也有150元的收入。五指伸出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要想生活过得好,丰衣足食靠自己。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